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高二语文上册10月月考测试卷(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天津)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
    老 屋
    楚岩
    1)绿锈斑斑的铜制钥匙插进去,往上一提,然后把门环一拧,门就开了,推开它,门吱呀一声发出沉重的叹息;同时,门楣上扑簌簌地往下掉落阵阵尘灰。
    2)我离家已经整整九个年头。开始几年,老伴依然和这老屋厮守。每个星期六下午,我如同“侯鸟”一样飞回乡下,与老伴相聚。彼时的老屋在我心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当我在人生的天空飞累了,可以在此睡个甜甜的觉,亦可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十年以前,我拼尽全力,把所得一个子儿一个子儿的积攒起来,带领妻子和未成年的儿女,每天傍晚到水塘里挖沙,又一担一担地挑回家准备改造旧屋。儿女们累的哭了,我就用美丽的语言,给他们描述住进新屋那种舒坦和惬意……
    3)我们的村子原是一个破败落后的小村。小山坡下,拥挤着几百间各式各样的屋子。这些屋子,当年都是是低矮的泥砖建筑,显得零乱、破败、萧条和风雨飘摇。记不清什么时候起,村民省吃俭用,累死累活,自己用田野的泥巴作成泥砖,陆续盖起来了部分泥砖结构的新房子。后来,有人盖起了红砖的屋子。再后来,更有人盖水泥的楼房。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站在高处极目望去,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水泥结构的楼房,红砖的屋子、泥砖的屋子与旧时留下来的厕所、猪栏、杂物间交叉错落,黑色的、灰色的、暗红色的瓦面,和新式的水泥银灰色的屋顶,相互映衬,如同白发苍苍的老人、朝气蓬勃的小伙、打扮入时的靓女、天真烂漫的小孩拥挤在一起,年龄老幼不同,衣着斑斓各异。
    4)在一片古老和新潮的交替中,我家的老屋显然算不得十分苍老,但显然已经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5)关上咿呀作响的木门,我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我们是同齡人,他高我矮,他瘦我胖。儿时,我们一起光着屁股在村前的水塘中戏水,后来又一道去放牛,在田边戽水[用戽hù斗汲水]捉鱼。当晚霞在天边辉映出红色或紫橙色的霞光,我们把斗笠挂在身后,骑在水牛背上,慢悠悠晃悠悠一高一低地回家来。
    6)如今,这位高高瘦瘦的牧童早已发福,成了个红光满面的大胖子,而他家建筑的气势、屋里的摆设,更是把我震住了。啊!十多米长五层高的新楼,琉璃瓦顶,外表装修白绿相见的马寨克,光彩照人。客厅里,一色的欧式家具,真皮沙发,彩电、录像机、音响一应俱全。当年,我的老朋友也有一间老屋,是泥砖盖的,和我的老屋相比,显得太破旧。而今天他的这间新屋,据说是两年前盖起的。沧海桑田:世间更迭,十多年前,当我盖新房时啧啧称赞,认为我有本事攒钱。而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面对他的新屋,曾经自慰于自己的新屋在村中还算时髦的我,不得不自惭形秽了。
    7)那么再过若干年,老朋友的这幢新楼,是否又会变成旧屋而显得落伍呢……
    8)朋友家里,不断有青年男女进进出出,汽车摩托车响声不断,那是老朋友的儿子和他的朋友们,他们都是来探望朋友的小孙孙的。年轻人全都衣着新潮,说话嗓门高,行动快捷,偶然我问起他儿子这幢新楼如何,刚刚做起了爸爸的小伙子回答说:“我爸思想太老土,简直不可救药。当年叫他不要这样盖的,至少要留一个停车场,他偏不接受。你看吧,才两年,门前的车子拥挤不堪,什么新楼,现在已经成了历史文物了!”
    9)看来,我刚才的疑问,已经有了肯定的回答。
    14.文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和“宛如……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两处分别体现出作者对自家老屋怎样的情感?(6分)
    答:
    15.第五自然段划线部分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语言表达有何特点?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
    16.请你结合对文中“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分)
    答:
    1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关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将寂寥尘封的老屋呈现在读者面前。
    B.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其中“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一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
    C.作者通过描写自家老屋的破败和友人新楼的豪华,表现了自己告别过去、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
    D.文章末尾通过写朋友的儿子不满意自家新楼,反映了当代青年不理解老一辈创业的艰辛,追求时髦的风气。
    E.本文运用插叙手法,辅以心理描写。呈现出时空交错、现实与加快交织的艺术特点。
    答:【 】【 】
    六、(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8.(天津)阅读一下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本报综合消息 2009年3月28日晚8:30—9:30,世界各地进行了名为“地球一小时”的“熄灯接力”活动。当晚,津城有2万多个家庭、1600多个社区、700多家企业和单位参加了这一活动。据业内人士说,在这一时段,参加活动的每个家庭少用1度电,即可节约2万多度电,而生产2万多度电,需要7000多千克标准煤,会向大气排放18000多千克二氧化碳、80多千克二氧化硫、40多千克氮氧化物。
    (1)为明年举办这一活动拟一句推广语。
    答:
    (2)你从以上报道中得到什么启示?(40字内)
    19.(北京)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4分)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1)《红楼梦》为主语:
    (2)以曹雪芹为主语:
    20.(全国2)利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介绍“征集全民健身口号”活动的结果,要求语意完整,句子通顺,字数在50~60之间。(4分)
    来源广 一个月 入选口号 千余条 “我运动,我快乐”
    答:
    21.(辽宁)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两个对象,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使用比喻和比拟来表现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4分)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旋涡。
    参考答案 1.A A.yàn/yè gài/kāi yān/yè。 B.sù chōng/tóng shà/xià C.zhēn cuǐ/cù mù/mó D.què/quàn zào jiàng/xiáng 2.D A.波滔——波涛 B.头酬——头筹 C.不黯——不谙 3.B A.寻根究底:追究根底,泛指弄清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B. 春秋鼎盛:比喻人到壮年,正值一生最旺盛的时期。不能用以修饰“时代”。C. 崇论宏议:指与众不同,超出一般的见解。D. 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4.D A.杂糅,将“造成的”删去。B.主语残缺,可删去“通过”,在“在场”前加“使”。C.不合逻辑,“导游地图”不属于“工艺品”。 5.B 原文是“无条件禁止一切有可能导致无法预知后果的基因重组研究”,而不是“无条件禁止一切基因重组研究”。 6.B A.“对……科学的批判”没有依据:C.“日益引起政府和公众广泛关注”的是“基因重组技术引起的伦理问题”。D.“必须严格控制”的是“基因重组技术”,而不是“生物新类型”。 7.D 根据原文最后一句话和作者的感情倾向,D的说法不符合原意。 8.B “去”应该解释为“离开”,这里引申为“消失”。 9.C C项为意动用法,其余三项为使动用法。 10.D 原文中是说老子认为这四者都是有害的,而圣人却并未废此四者,还暂且用来寄托心意。该项的阐述和原文不符。 11.(1)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2)①但是到了沉溺(书画)而不能舍弃(的地步),那么这祸害将难以说尽。 ②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 12.(1)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2)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13.(1)淮水东边旧时月 (2)暮霭沉沉楚天阔 (3)虽有槁暴(4)乐情书以消忧 (5)罗曼罗兰 (6)桐城派 14.对温馨老屋的依恋——老屋凝聚了亲情,提供了心灵的庇护;对沧桑老屋的感慨——老屋见证了世事变迁,年华流逝。 15.通过对儿时生活片段的回忆,表现了淳朴、快乐、悠然自在的乡村童趣。 生动形象有画面感,朴实自然有乡土气息。引起下文。 16.句意理解:社会进步速度惊人。本文主旨:通过感叹新房迅速变“老”,反映了社会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表现手法:对比。 17.【A】【E】 18.示例:(1)一小时的黑暗换来头顶的一方蔚蓝天空。(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小举动,大收获。 19.示例:(1)《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的长篇小说。 (2)曹雪芹创作了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 20.全民健身口号征集活动在一个月里收到应征口号千余条,稿件来源广,参与人数多,经过评审,最终入选口号为“我运动,我快乐”。 21.略文言译文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把心意留滞于事物中。如果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很快乐,即使事物特异也不会成为祸害。如果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成为祸害,即使是特异的事物也不会感到快乐。老子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美的食物使人口伤;骑马打猎使人心发狂。”但是圣人并没有因此而废除这四样东西,也是暂且用来寄托心意罢了。刘备有雄才大略,却性喜织毛物。嵇康恬静寡欲却喜爱打铁。阮孚狂放不羁却喜爱制鞋子。这难道有什么音乐美色和香气吗?但他们终身喜欢而不厌弃。事物之中最可喜而且足以取悦于人而不足以移动人心的,莫过于书和画了。然而到了那把心意留滞在书画上而放不下的程度,它的祸害就说不完了。钟繇发展到因此吐身盗墓,宋孝武帝和王僧虔发展到因此互相猜忌;桓玄发展到打仗时还把书画装在船上带在身边,王涯发展到把书画藏在夹墙内,都是由于小孩子玩的把戏害了他们的国家,害了他们的身体。这就是把心意留滞在事物中带来的祸害。原来我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喜好这两样东西。家里所有的都担心失去,别人所有的又担心不给我。不久就自我嘲笑说:我看轻富贵而看重书画,看轻生死而看重书画,岂不也是厚薄重颠倒错误,丧失自己的本心吗?从这以后就不再那样喜好了。看见喜欢的书画虽然也想再收藏它,然而被人取走了,也不再感到可惜。就像烟云从眼前闪过,百鸟的鸣叫从耳边掠过,岂不愉快的接受,但是一旦消失,也就不再记挂。于是书画二物就常常带给我快乐而不会成为祸害。驸马都尉王君虽然是皇亲国戚,但他牢记并遵循礼义,学习《诗》、《书》,经常与贫寒的读书人比赛,平日里也排斥精美的食品,弃绝远离歌舞和女色,却专心在书画方面,又建了宝绘堂在私宅的东边,用来储蓄全部的书画,并要求我写文章来记录这件事。我担心他弄不好会像我年少时的爱好,所以写这篇文章告诫他,也许可以使他真正得到快乐而远离祸害。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