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高二语文上册10月月考测试卷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二语文上册10月月考测试卷
    高 二 语 文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下面问题。(共34分,选择题每题2分)
    (一)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鱼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终日。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人属孟尝君 属:请托 B.比门下之鱼客 比:和…相同 C.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乎 计会:会计账务 D.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 子:子女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冯谖具有非凡的才智的一组是( ) ①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②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③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④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⑤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⑥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A.①⑥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③⑤⑥ 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齐人冯谖,贫困至极,投靠孟尝君,颇有爱才之名的孟尝君因为他没有什么特长和才干就忽视并怠慢了他。 B.冯谖具有非凡的才智,但他却抱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心理,从一开始就不断的索要,以检验自己准备辅佐的人到底是不是胸怀宽广、礼贤下士。 C.冯谖几次弹着他的宝剑唱歌,要鱼要车,孟尝君也都满足了他。后来,孟尝君问谁能替他去领地讨租税,大家都争着要去,冯谖更是毛遂自荐愿意前往。 D.冯谖为孟尝君干的这件事就是在常人看来愚蠢至极的“千金买义”。说它愚蠢是因为它放弃了诸多眼前的金钱利益,而正是这一点体现了冯谖的战略性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5分)(2)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5分)
    (二)www.ks5u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①,杀北地都尉卬。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②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③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④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⑤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⑥,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⑦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注】①朝那:汉代县名。②阃:门槛。此指都城外郭门中的阃。③彀:张弓。④支:支援。⑤倡:乐家之女。⑥莫府:幕府。⑦罚作:一岁刑。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卒复问唐曰 卒:士卒。
    B.皆自用飨士 飨:犒劳。
    C.是以兵破士北 北:北方。
    D.五日一椎牛 椎:锥刺。
    6.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上以胡寇为意 是以兵破士北
    乃卒复问唐曰 卒诛李牧
    A.两个“以”不同,两个“卒”不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卒”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卒”相同。
    D.两个“以”相同,两个“卒”相同。
    7.“陛下下之吏”一句中“之”字指代的内容是( )
    A.魏尚 B.首虏差六级 C.士卒 D.文吏
    8.“坐上功首虏差六级”一句与下面哪一句话相对应( )
    A.所杀甚众 B.安知尺籍伍符
    C.一言不相应 D.赏太轻,罚太重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 )
    ①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将尽其智能。
    ②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③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④其赏不行而吏举法必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冯唐并非法官,但能出以公义,慷慨进言。
    B.司马迁歌颂冯唐高尚品质的同时,也赞扬了文帝的善于纳谏,也蕴含着司马
    迁的政治理想。
    C.冯唐认为,陛下不能重用魏尚,就是因为不重用廉颇、李牧。
    D.冯唐用类比手法说魏尚与李牧一样,均能爱护士卒,尊重宾客军吏舍人,从
    而证明因不能用魏尚而就不能用廉颇、李牧。
    11.翻译下列句子。(6分)
    (1)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3分)
    (2)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3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回答后面问题。(共46分)
    (一)子夜昙花
    张错
    恩师过世。其子邀我去拿些物品,留作永久的纪念。于是,我去他家搬回一株昙花。也许是对老师的感情难以割舍吧,总觉得世间万物,包括花魂鸟魄,冥冥中可以沉默交流。人离开了,见不到了,但他在我心中,于是便存在。昙花搬回来,静静紧靠屋檐下数月。自春入夏,人花无语,岁月无声,只有偶然翠绿,显示出它对环境的适应。新叶缓慢自旧叶中长出,黑斑渐褪,花树重新有着雍容气度,一如恩师的寡言性格,在低调行事风格中,始终带着浓郁而清晰的自信。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就在寻常一天,竟意外发觉昙花已垂首含苞了。何等蓦然而来的惊喜!不是花开花落,而是花的讯息。像久别的人,传来心花怒放的约会,直教人朝夕亟待。久闻昙花一现,花只开一夕,是最初一夜,也是最后一夜,充满生命奋发与无常的哲理,便决心迎接它来临的启迪。那几乎是即时降临,一且发觉满蕾的翌夜,便有如忍俊不禁的笑容,迫不及待地绽开。黑暗夜晚,洁白花朵,如冬天雪夜,没有月光,星星也暗淡。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有一种漫步而来的绰约,以缓慢节奏,进入生命最灿烂点,也是最颓废点,没有一丝保留,像爱与死!犹如一张昂首的险,花容就是一世青春。然而此花与众不同,它的才情志业极端隐秘,因而选择了寂静无人之夜,不屑在白日与红尘争艳。它极端美丽。尤其在孤独时,要在众芳国里遗世独居,又是何等勇毅果决?花开之夕,遂自有清雅幽香。香随夜转浓,弥漫四周,有如昭告天下:在这一夜,全世界只有一种花香,为一个人。为了此夜,必须是另一朵花,另一种香。永远没有重复,像一段情,或一个名字。它的性格极其刚烈。它幽雅绝俗,不只有意逃避四周繁华,甚至鄙弃热闹,喜欢冷清。它一夜尽情绽开无悔。花期虽短,绽放姿态却极为狂放,有一种壮士舍身之悲壮。但每年花季有如转世,无悔依然。我随即发觉,即使在短暂漆黑夜里,它的笑容已日渐难以为继,并带着英雄疲惫。本来雪白如银的花瓣,光芒四溅,几可灼伤人目;而后却慢慢苍白如纸,只隐约露出些许其原来风骨神韵。这一张脸,我想我最熟悉,最会为之伤心垂泪。那不只是物伤其类,更是命运中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与挽留。生命的确如此!许多灿烂时光,有如昙花一现。花开刹那,如幻如梦,花不知自己在盛开,梦中人更不觉自己在幻梦。惟有梦醒花凋,方悉前尘过往。我知道今夜花会尽情怒放,正如黎明一定会来临。辞世恩师如此幻过,今日我也如此梦过,将来我的学生还会如此幻梦下去,最终我们便会一一走入夜里。留下一生的纪录,其实不过是花与夜的争辉。 12.作者写到“我对花树没有期待,它存在,我已心满意足”,继而又写到“何等蓦 然而来的惊喜!”(8分)
    作者“心满意足”是因为:
    作者“惊喜”是因为:
    13.作者说,“它的来临使人震撼,也使人惊惶”,请根据文意谈谈这句话的含意。(6分)
    答:
    14.这篇散文中,①作者认为昙花与众不同之处是什么?②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8分)
    答:①
    ②
    1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在短暂漆黑的夜里,昙花的笑容难以为继,风骨神韵也随之隐匿起来,因此 作者物伤其类,伤心垂泪。
    B.生命的确有如昙花那样,有许多灿烂时光,也有许多注定的无法回转与挽留。
    C.作者以花喻人:花开时,如幻梦;只有梦醒花凋,人才会懂得生命真正的意 义。
    D.本文语言平实,不事雕琢;笔调低沉徐缓,感情藏而不露;反映着作者淡泊 的心志。
    E.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方法,通过对昙花形象与性格的描写,艺术地表现出对人 生价值的理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