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学段测试试题 注意:本练习分值160分,时间150分钟。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 A. 躯壳(ké) 螫针(shì) 盘桓(huán) 茕茕孑立(qióng) B. 脖颈(gěng) 模样(mó) 晕眩(yùn) 过蒙拔擢(zhuó) C. 星宿(xiù) 龟裂(jūn ) 荫庇(yìn) 除臣洗马(xiǎn) D. 省亲(xǐng) 创痕(chuàng) 挣揣(chuài) 呱呱而泣(gū) 2.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无毒昆虫狐假虎威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信号——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B.咱们的手工艺品往往费大工夫,刺绣,缂丝,象牙雕刻,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掐丝跟这些工作比起来,可以说不相上下,半斤八两。 C.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骇人听闻,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 D.韩鹏力挺错失机会的朱挺:“对年轻队员来说,这无可厚非,这次错过两个机会,但下一场比赛,他可能两个机会都能抓住,毕竟这只是一场热身赛,不能因此给队员施加太大的压力。”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局限的。在生态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B. 在2008北京车展上,中国本土企业推出了88辆具有不同程度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款车型,这表明了中国汽车事业正在飞速地发展。 C.电信业内人士报料,“高额吸费电话”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是因为电信运营商参与了不法垃圾短信公司和声讯服务台的收益分成的结果。 D.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雅致而壮观,弥漫着浓郁的东方文化,受到全世界瞩目,对这次成功的举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杂剧结构,基本形式是四折加一楔子,一般按照剧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束来划分;内容上由唱词、宾白、科(介)等几部分构成;人物的角色分为旦、末、净几类。 B. 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郑光祖,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倩女离魂》。 C. 归有光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他的散文多取材于家庭琐事,“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 D. 威廉·莎士比亚,英国著名戏剧家,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德国诗人席勒有篇诗作名叫《大地的瓜分》,写的是希腊神话故事。其大意是,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于是,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纷纷领走了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之后,来了一位诗人,但已无任何东西可得。宙斯问诗人:“当瓜分大地时,你在何处?”诗人说:“我在你身边, 。” ①请原谅我的心灵,被你的天光迷住 ②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面庞 ③竟然忘记了凡尘 ④我的耳朵倾听着你的天乐之声 A.②④①③ B.①②④③ C.④②③① D.①③②④ 6.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3G手机”的主要特点。 (不超过15个字)(4分) 3G是英文3rdGa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优于前两代手机的具体表现就是手机联网的速率。现在移动GPRS一般最快也就是10kb/s,联通的CDMAlx也只有30kb/s左右,而3G时代可以让你的手机有如家庭宽带一样的网速。比如WCDMA的理论最小值是384kb/s,静止状态可达2Mkb/s。速率提上去了,3G手机就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其标志性功能就是支持视频电话。目前,日本移动通讯巨人NTTDoCoMo已开通全球第一个3G服务,我国也已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3G牌照,亚洲成为全球3G发展最快的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28分)(一)阅读文段,完成7—9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也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客逾庖而宴 逾:越过 B. 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C. 扃牖而居 扃牖:关上门 D. 吾妻来归 归:女子出嫁 8.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作者“亦多可悲”的一组是(3分) ①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②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③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 ⑤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⑥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选文第一段文字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庭院一变再变,家境日趋没落的景象;第二层叙母亲和祖母的轶事。 B.选文第一段主要采用即事抒情的方式,以感情为线索,串联生活琐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 C.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刻画人物,善于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亲切感人。 D.第一段字里行间倾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之情,即作者对“项脊轩”的由衷热爱和怀念亲人的深厚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罗企生,字宗伯,豫章人也。多才艺。初拜佐著作郎。殷仲堪之镇江陵,引为功曹。累迁武陵太守。未之郡而桓玄攻仲堪,仲堪更以企生为咨议参军。仲堪多疑少决,企生深忧之,谓弟遵生曰:“殷侯仁而无断,事必无成。成败,天也,吾当死生以之。”仲堪果走,文武无送者,唯企生从焉。路经家门,遵生曰:“作如此分离,何可不执手!”企生回马授手,遵生有勇力,便牵下之,谓曰:“家有老母,将欲何之?”企生挥泪曰:“今日之事,我必死之。汝等奉养不失子道,一门之中有忠与孝,亦复何恨!”遵生抱之愈急。仲堪于路待之,企生遥呼曰:“生死是同,愿少见待。”仲堪见企生无脱理,策马而去。玄至荆州,人士无不诣者,企生独不往,而管理仲堪家。或谓之曰:“玄猜忍之性,未能取卿诚节,若遂不诣,祸必至矣。”企生正色曰:“我是殷侯吏,见遇以国士,为弟以力见制,遂不我从,不能共殄丑逆,致此奔败,亦何面目复就桓求生乎!”玄闻之大怒,然素待企生厚,先遣人谓曰:“若谢我,当释汝。”企生曰:“为殷侯吏,殷侯奔亡,存亡未判,何颜复谢!”玄即收企生,遣人问欲何言,答曰:“文帝杀嵇康,嵇绍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玄许之。又引企生于前,谓曰:“吾相遇甚厚,何以见负?今者死矣!”企生对曰:“使君既兴晋阳之甲,军次寻阳,并奉王命,各还所镇,升坛盟誓,口血未干,而生奸计。自伤力劣,不能翦灭凶逆,恨死晚也。”玄遂害之,时年三十七,众咸悼焉。先是,玄以羔裘遗企生母胡氏,及企生遇害,即日焚裘。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九》)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亦复何恨 恨:怨恨 B.若遂不诣,祸必至矣 诣:拜见 C.不能共殄丑逆 殄:消灭 D.军次寻阳 次:驻扎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殷仲堪之镇江陵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①殷侯仁而无断 ②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C.①各还所镇,升坛盟誓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D.①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罗企生多才多艺,受到殷仲堪的赏识,被提升为武陵太守、咨议参军。在殷仲堪落难逃走之际,罗企生知恩图报,准备生死与共,仗义相随。 B.罗企生跟随殷仲堪外逃,路过家门,他的弟弟遵生以握手为名,将罗企生拉下马,又以奉养老母为由,抓住罗企生不放,殷仲堪见罗企生借故不愿离开,就只身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