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每空一分,共8分) (1)此地有 , 。 ,映带左右。 (王羲之《兰亭集序》)(2)风景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3) 是故无贵无贱, , , 。(韩愈《师说》) 五、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共21分) 走近芦苇 陈所巨 ①清寒的早春,阳光已经有些灿烂了,风却依然凛冽,丝丝地割人。 ②滩下有一大片芦苇,以整体的阵势,经历了一个整个冬天,寒冷无疑征服了它们,改变了它们。那种征服与改变是强有力的,无法抵御的,你只能接受它。你能做到的只是心中有数,紧紧地守住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本质的东西。 ③你这样做了,所以你才能这样依然故我,那寒冬只改变了你的外在,你的容颜,你的服饰。而你的心已沉入脚下的泥土,在那里顽强地越冬。 ④但芦苇毕竟真的变得苍老了,一片褴褛,一片令人心酸的枯衰,只那一声不响的沉默还在显示着它本性的顽强。枯叶在风中呜咽,枯干的芦花在风中摇曳,似乎都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 ⑤人生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就像那些无可奈何的芦苇一样。我们经历过,也可能为此沮丧过。我们同样在被岁月与生活征服和改变的时候,或许我们外形也确实被改变了,褴褛和枯衰了,但我们的心也在厚厚的泥土之中,那泥土就是人们无边智慧和倔强的本性。 ⑥走近芦苇,想跟芦苇说些什么?芦苇无言,我亦无言,无言是否也是一种理解,一种沟通,一种心有灵犀呢?芦苇和我近在咫尺,这是怎样的一种亲近?是生命的亲近,躯体的亲近,思想和心灵的亲近。我们同样是在越冬之后,带着褴褛和枯衰走进早春的。 ⑦脚下松软的泥土弹跳着,暗示我走过的节奏。我感到了轻盈和愉悦,一种解透人生、战胜自己的轻盈和愉悦。这是一种经历严冬的过程,脱胎换骨的过程,也是自我解脱、自我净化的过程。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可以说我就是“我”了,我们才真正感觉到滚滚红尘中守住自己善的本质,原来是最难的事情。 ⑧猛然地发现脚下泥土是表层有些异样的东西,是密匝匝的褐色的小尖锥,那是芦苇的笋尖,那是又一茬新生的芦苇,尖锐的宣言,那宣言同样是强大的、无可置疑和不可抗拒的。那就是生命,那就是新生的思想和人生方式,那就是我们从痛苦和迷惘中越冬时所期盼的目的,要不了多久,那些越冬的苍老的芦苇就要倒伏下来,代之而起的将是更加年轻的欣欣向荣的强大的阵势。 ⑨我知道这才是必然,才是世间万物历尽苦难生死更替的本质。 (选自《品味书香》) 16、阅读文章第二段,联系文章内容回答: (1)寒冷“征服”“改变”了芦苇什么?(2分)(2)芦苇生命之中“最重要的”“本质的”东西是什么?(3分) 17、文章第七段中“我们就可以说我就是‘我’”中加引号的“我”应该如何理解。(6分) 18、本文写“走近芦苇”,抒写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其中多次提到“泥土”,试分析文章中作者写泥土的用意是什么?(6分) 19、下面是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这是一篇以芦苇为题材的文章,但它不仅仅写芦苇,而是既写芦苇又写人生,写与芦苇的对话,揭示生命的意义。 B、第二、三自然段对芦苇的称谓从第三人称改为第二人称,便于作者抒发感情,表现了作者对芦苇的理解和亲近。 C、“保留自己的本质有效方式”就是在困难来时,要接受它,听凭它的摆布,顽强地固守自己的本质。 D、第五自然段第一句中“芦苇”的“无可奈何”是指被无法抵御的寒冬征服和改变,“人生”的“无可奈何”是指被岁月和生活征服和改变。 E、文章意在告诉人们,以芦苇“苇尖”为代表的新生事物代替以枯老芦苇为代表的旧事物是历史必然,是任何人改变不了的。 六.(9分) 20.从下面一条新闻中,可获取哪两方面最重要的消息? (4分) 建设部有关专家预测,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城镇住宅需求预计将保持在年均5.5亿平方米以上。 据建设部高层人士介绍,这一预测是在对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镇居民对住宅的需求增加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作出的。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表示,中国住宅建设,具有广阔的潜在需求。他说,住宅建设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据介绍,按照中国建设部前年确定的2010年住宅建设发展纲要,到那时,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将从1999年的9.6平方米增加到12.5平方米。 答:① ② 21.有一位歌手要演唱《我的中国心》,请你从下列三个场景中任选一个场景为主持人设计一段串台词,台词50个字左右。(5分)例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黄山黄河不会忘记芦沟桥的炮火,长江长城依旧牢记南京城的血痕、国耻。下面请听《我的中国心》(1)四川大地震赈灾晚会(2)中国北京奥运代表团表彰总结晚会。(3)文艺界为中国载人飞船圆满完成任务举行庆祝晚会。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身;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高度!请以“生命的高度”为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会昌中学09-10上学期高二月考(一)语文试题答案 1.C( A载(zài)笑载言 B青青子衿(jīn) D窈窕tiǎo) 2.D(A殒——陨 B茅——矛 C藉—籍 证——征 ) 3.C(①驱赶,赶走,赶;驱使,强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②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曼延,连绵不断。③“偶然”着眼于意外,出乎意料之外;“偶尔”着眼于次数少,间或,有时候) 4.C(闪烁其词:比喻说话吞吞吐吐。指说话吞吞吐吐,不肯透露真相或回避要害问题。?间不容发:中间放置不下一根头发,形容相距极微;比喻情势危急到极点?尾大不掉:用来指机构庞大,指挥不灵??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辛) 5 .A(B杂糅,目的与是为了。C粮食总产量应该是"提高",而不是"发展"。D避免与不重复) 6.B(相对优势原理包含两个因素,相对自身,增加双方的收入。故ACD错) 7.A(讲的是人类增加收入的另一条道路问题,不属于分工交易增加收入的依据) 8.C(在落后地区加大高科技投入,比较总收益和总成本,不合算,故而不是最佳选择。) 9.D(悉:全都) 10.A((A助词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等,B一为连词表并列,一为介词。C用来,作为。D一为连词来,用来,一为连词,相当于“而”,并且) 11.A(排除③④,③为卢之翰所为④言薛奎遇事沉稳果断) 12.C(百姓没有写信赞扬他,是朝廷下圣谕予以褒扬,但没有同意让薛奎留任) 13.现在幸好军粮有余,为什么要因为这些陈腐的粮食而使百姓困苦呢!(安用 哉,为什么……呢。陈腐:陈腐的粮食。困:使……困苦)(4分)臣子侍奉君主,很少有能够直到终了的。(奉,侍奉。鲜,少。克能够)(2分)大臣们屡次醉酒,失掉了庄严的风度,这不是用来提高朝廷权威的做法啊。(被酒,威仪,所以,重)(4分) 14.(1)拟人,这种修辞方法运用使本属无情的草树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尤其是彼此竟有才思,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景生动而富有奇趣。 (2)用意劝人珍惜光阴的观点,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白首无成,故劝人珍惜光阴,抓紧勤学。同意讽无才之人的观点。因为作者是在嘲笑杨花榆荚没有红色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彩,一如人之无才华,写不出有文彩的篇章。或者不同意以上的观点。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急放,为晚春争色。言之成理即可。 15.⑴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⑵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见常见滚滚来 (3)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 16.(1)寒冷征服改变了芦苇的外在形象,(2)芦苇生命中最重要的本质的东西是生命的顽强。 17.这个我是经过自我解脱,自我净化,守住了自己善的本质的我。 18.自然界的泥土对于芦苇来说是滋生地,对于小动物来说是庇护所,无边的智慧和倔强的秉性是拯救人心灵的泥土。写自然界的泥土和人的心灵的泥土,能使文章更形象的表现生命战胜寒冬,走向新生的主题。 19.CE(C接受它听凭它摆布E文章表达的是岁月和生活的磨难能够改变生命的外在表现,却很难改变生命的本质。 20.(1)未来十年中国城镇住宅需求年均5.5亿平方米。 (2)到2010年,中国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将比上世纪末增加2.9平方米。 21.(略)参考译文: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任隰州军事推官。隰州百姓经常在寺庙里聚众赌博,有一天贼杀了寺里的奴仆,抢走了钱财,赌博的人正好到来,衣服偶然染上的血迹,巡逻的士兵将他逮捕送到州府,经刑讯后屈诏。只有薛奎对此怀疑,请求州官暂缓处置这个案件,后来果真抓到了杀人凶手。薛奎调任仪州推官,曾经率领民夫运粮去盐州。恰逢大雨连绵,粮食被水浸腐烂,薛奎就请求转运史卢之翰让民夫回仪州,而后再赔偿损失的粮食。卢之翰大怒,准备上书弹劾薛奎。薛奎慢慢地劝说他道:“兴兵作战已经很久了,百姓都因转运军饷而疲惫不堪,现在幸好军粮有余,为什么要因这些陈腐的粮食而使百姓困苦呢?”卢之翰的怒气消除了,所有因民夫而损失的粮食,他都上奏免除了赔偿。 薛奎任并州知州,后改任秦州知州。秦州驻有重兵,经费经常不够用。薛奎力求节俭,教百姓用灌溉耕作的方法,年内就积余了三百万石。改任益州知州,秦州的州民和少数民族部落共数千人列举薛奎的政绩,请求朝廷让薛奎留任。朝廷下圣谕予以褒扬。但没有同意让薛奎留任。成都有一个妇女告发他的儿子不孝,薛奎责问那个儿子,他才说:“是因为贫穷没有能力赡养。”薛奎就拿出自己的俸禄钱给他,并告诫他说:“如果再不赡养母亲,我就不再宽恕你了。”他们母子于是和好如初。薛奎曾经在夜里设筵待客,有守边的士兵杀人,人们都吓得奔逃,薛奎暗中派人将他逮捕处死,赴宴的宾客都没察觉此事。薛奎遇能沉稳处理,果断决策,有很多类似的情况。 薛奎被征召朝廷任龙图阁学士,就任参知政事。皇上告诉他说:“先帝曾经认为你可以重用,现在任用你,是先帝的意见啊。”下久薛奎调任给事中,皇上曾经对辅政大臣说:“臣子侍奉君主,很少有能够做到直到终了的”薛奎说,“保全自身到为官终了的做法,不仅仅是我一个不这样的。”于是就列举了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史事来回复,皇上认为他说的是正确的。 薛奎性情刚直,不肯随便附和别人的意见,遇事敢于说话。宋真宗时多次宴请大臣,以至有的大臣饮酒大醉。薛奎进谏说:“陛下刚即位的时候,振作精神,处理全国的政务,对于亲自宴享(大臣)是从简的。现在天下确实是太平无事,但宴饮游乐毫无节制,大臣们多次醉酒,失掉了威严仪表,这不是用来加重朝廷权威的做法啊。”真宗很赞赏他的说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