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9-2010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 试 卷(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曾经在市区的公园里.看到一对父女。是周末清爽的早晨,女儿牵着父亲的手,默默地向前移动。父亲显然是患过脑瘫,神情有些呆滞,但还是在女儿的牵引下,一小步一小步地挪动着。周围,是鸟语花香,而做女儿的,却只是注视着父亲的脚步。他们之间,并没有语言,甚至在这样一个活力充沛的清晨,他们的出现,显得有些略略不合时宜。
    行了不过是几十步,做父亲的,便累了,不管女儿怎样哄劝,都孩子似的不肯再前进一步。30多岁的女儿,就将随身携带的小板凳放在路边,让父亲坐下,而后,她蹲下身去,为父亲脱下鞋子,轻轻地按摩着他的脚掌。这当是他们生活中,最普通的一个镜头吧,但那一刻,我还是被这样一对父女,深深地打动。在那样一个几十种花,竞相绽放的清晨,我却只闻得到茉莉的浅香,它们温柔缭绕着,如一股溪水,浸润着我的心田。
    我们每一个人,都曾与成千上万的人擦肩而过。我们将别人视作可逃或可亲的花香;而也必有人,从我们身上,闻到同样馥郁或者刺鼻的味道。而你,在人群中,于时光里,究竟想要沉淀出哪一种?
    (选自2009年第6期《散文》)
    16.通观全文,说说“味道”在文中的含义及其作用。(4分)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说出你对第3段划线语句的意思的理解。(4分)
    18.本文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主旨?请作简要分析。(6分)
    19.文章最后一段说“而你,在人群中,于时光里,究竟想要沉淀出哪一种?”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希望你“沉淀出哪一种”?(4分)
    六、(12分)
    20.据报道,在第25个教师节到来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第三十五中学看望全校师生,并在初二(5)班和学生一道“起立”,问老师好。温总理深情地说:“无论一个人的地位有多高,贡献有多大,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诲和启迪,都凝结了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老师面前永远是学生。”总理的这句话意味深长,耐人深思。
    请联系社会生活,分条谈谈温总理称“永远是学生”的深长意味。(4分)
    21.根据相关文学常识和所学课文内容,用屈原、陶渊明、苏轼的事例,仿照第二句的句式,在前后的横线上写三句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荒漠雪原,苏武选择了固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生之于人,是一种选择,是一种穿越生命、穿越心灵的选择。
    22.根据下面的报道,给“灰霾”下一个定义。(4分)
    【本报讯】“薄纱”笼罩,灰霾不散。昨日,武汉遭遇今秋首次灰霾天气。气象部门预计,未来几天,武汉市都是干燥无雨天气,笼罩上空的灰霾至少要到明天才能消散,市民最好不要选择在户外晨练。
    昨日早上5时许,江城上空就被一层若隐若现的“薄纱”笼罩。登楼远望,天空呈现半透明的浑浊状,远处的建筑和树木模糊不清。武汉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黄治勇介绍,这不是雾,是细小的尘埃、烟等微粒悬浮在空中,与大气中的小水珠混合,形成的空气浑浊现象。
    黄治勇分析,近期武汉一直是晴天,且空气干燥,空气中悬浮的灰尘增多。昨日武汉空气湿度有所增加,风力较小,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扩散,并积聚在近地层,导致今秋首次出现灰霾现象。
    (摘自2009年10月6日《湖北日报》,有删改)
    灰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要求:①请以“心的晴雨”为题,写一篇文章。
    ②立意符合材料内容;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③不少于800字。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
    高二语文答案
    1.D A项“骋”读chěng B项“晌”读shǎng C项“拊”读fǔ
    2.A A项 苍→沧 粹→瘁 B项 博→搏 渡→度 夹→浃
    C项燥→躁 提→题 励→厉 D项名→明 撕→厮 璧→碧
    3.B A项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意为删改,不指标点。此处望文生义。
    B项 明日黄花: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用在此处正确。
    C项 琴瑟和谐:比喻夫妇情深意笃,非常和美融洽。用在句中使用对象不当。
    D项 首鼠两端:指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此处似是而非。
    4.C A项 成分残缺,应为“除和平奖颁奖仪式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之外”。
    B项搭配不当,“足迹”不可“踏遍”,可去掉“调查的足迹”。
    D项 句式杂糅,可删去“原因”或“由……所致”。
    5.D A项 引文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引用,句号应在反引号外。
    B项 括号应在“黎明”的后面。
    C项“神舟飞天”“北京奥运”“和谐家园”“众志成城”应分别加上引号,以示强调。
    6.C 如果看上去月亮大于太阳,同样会有日全食,只是情形有所不同。
    7.B A项从文中看,“此消彼长”应包括“太阳与月亮的直径的比例”与“太阳与月亮到地球的距离的的比例”两方面;C项漏掉了“通常情况下”这一限制条件;D项文中说“同源”形成的卫星形成于太阳系形成初期,而火星的两颗卫星是引力俘获形成的。
    8.C 由原文“由于……再加上……作用”可知,潮汐只是其中一种作用。
    9.C 月球并非真的越来越小,而是视角上感觉变“小”了。
    10.B “相”在这里指“我”。《孔雀东南飞》中“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中的“相”就是这种用法,根据上下文也很容易推导出来。
    11.C ②表现邓狂放不羁。④表现邓的狂妄和自信。⑤表现邓的傲慢和对德王的不满。
    12.C “邓弼杀掉了所有的敌人”是不正确的,文中说是“连斫马首堕地”。
    13.(1)你们(如果)最终也不答应我,(我)一定杀了你们,(然后)亡命逃往荒山僻野罢了,不能忍受你们的窝囊气!(“不我从”,不接受我的邀请,是宾语前置句式,译出一分;“亡命走山”译对一分,“亡”和“走”都是“逃跑”的意思;句意一分。)
    (2)泰定末年,德王任职西御史台,邓弼写了几千字的信,笼在袖中去拜见德王。(“造”译对一分;“袖”在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笼在袖中”,译对一分;句意一分。)
    (3)德王上本向天子推荐邓弼,恰逢丞相与德王不和,这件事被搁置下来。(本句共三个得分点,“诸”是“之于”的意思,“会”是“恰逢”的意思,“隙”有“矛盾、不和”的意思,每个得分点一分,句意一分,共四分。)
    【参考译文】
    邓弼,陕西人。身高七尺,能以力大服众。邻居的牛正在相斗,无法分开,邓弼用拳头击打牛的背脊,牛立刻背脊被折断,跌倒在地。但是他嗜好喝酒,并且酒后使性,怒视旁人,人们见了他总回避,说:“他是狂人,别接近他,接近他就一定要受到羞辱。”
    一日,邓弼独自在青楼饮酒,两位书生经过楼下,(邓弼)赶忙下去拉他们一同喝酒。两位书生向来瞧不起邓弼,便竭力拒绝他。邓弼发怒说:“你们(如果)最终也不答应我,(我)一定杀了你们,(然后)亡命逃往山泽罢了,不能受你们的窝囊气!”两位书生迫不得已,只好听从了他。酒兴浓时,邓弼解开衣服,两腿像簸箕一样岔开,席地而坐。两书生向来听说他酒后会撒酒疯,便想起身离开,邓弼制止他们说:“不要走!我也粗略读过一点书,你们怎么把我看做口水鼻涕一样?我今日并非想请你们喝酒,而是想略吐胸中不平之气罢了。经、史、子、集四部的书籍任凭你们提问。”两书生随即从七部经典中,摘出几十条来问,邓弼一一举出传文和疏证,不漏掉一句话。邓弼笑着问:“你俩服还是不服?”两人彼此相看,颜色惨淡,再也不敢提问了。邓弼又叫添酒,披头散发跳着说:“我今天压倒‘饱学之士’了!古人学经是要养气,如今的人一穿起读书人的衣服,反而就毫无生气,只是想舞文弄墨,视一世豪杰为小儿,这怎么可以呢?你两个算了吧。”两书生向来自恃博学多才,听了邓弼的话,感到非常羞愧。
    泰定末年,德王任职西御史台,邓弼写了几千字的信,笼在袖中去拜见德王。守门的士兵不替他通报,邓弼便接连击倒好几个人,声音让德王听到了。德王叫侍卫把邓弼抓进去,想鞭打他。邓弼用咄咄逼人的语气说:“您为什么不礼遇壮士?如今虽然号称天下无事,但东海岛上的部族(指日本),还没有称臣降服;西南众多野蛮部落,虽然说称臣进贡,却行使与中原皇帝一样的礼制。如果您能得到一两个像我这样的人才,让他们带领十万精锐善战的士卒去征伐,那么普天之下,就没有哪一处不是大王您的疆土了。大王您怎么不礼遇壮士呢!”堂上的人听了这番话,大家都缩起脖子,吐出舌头。德王说:“你自称壮士,懂得拿起兵刃,大呼直前攻占坚固的城堡么?”回答:“行!”德王问:“于百万军中,能够刺杀大将吗?”回答:“行!”“在兵败突围时,能够保护主帅(安然脱险)吗?”回答:“当然!”德王对左右的人说:“姑且试试看。”又问邓弼需要什么,邓弼说:“铁甲一副,战马一匹,雌雄宝剑两口。”德王吩咐照给。暗里派出精于用长矛的壮士五十人,飞马出东门外(埋伏)。然后叫邓弼前去。德王亲自观战,当邓弼到达东门外,埋伏在那里拿着长矛的士兵一起逼进;邓弼吼声如虎,直奔向前。所有人马,惊惧倒退五十步,大惊失色。一会儿,烟尘漫天,只见双剑飞舞在云雾之中,连连砍下的马头落在地上。德王拍着大腿,高兴地说:“真是英雄!真是英雄!” 于是吩咐拿酒奖赏邓弼,邓弼就站着喝酒,也不跪拜。
    德王上本向天子推荐邓弼,恰逢丞相与德王不和,这件事被搁置下来。邓弼知道后慨叹道:“天生一副铜筋铁骨,不让我在疆场上建立功勋,竟然让我默默无闻地困死在草野,这是命!也是时运啊!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于是到王屋山做了道士,十年后死去。
    14.(1)画船经过石塘西时,满河打头风浪,把船猛烈摆布(1分),著一“愁”字,将“画船”拟人化(1分),似乎画船也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形象表现出词人因风浪阻碍行程的愁绪(1分),更突出了词人的归家心切(1分)。
    (2)词上片极写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景象惨淡,借景抒发归家急切之沉重心情(1分)。下片极写春浦渐绿,小梅长枝,灯火催归,景象喜庆,将自己即将归家的欢愉心情寓于景色描写中(1分)。全词运用对比手法,将上片的哀景愁情与下片的乐景欢情进行对比(1分),以突出词人的归家之乐(1分)。
    15.①来吾道夫先路也 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③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④石破天惊逗秋雨 ⑤诗经 ⑥《木兰诗》
    16.含义:能反映一个人内在本质的素养、情趣及精神面貌。(2分)
    作用:①味道是串联全文材料的红线;(1分)
    ②反映文章所涉及的内容。(1分)
    17.这句话是说作者常在网上看到一些人的粗鄙、恶俗、丑陋的行为,让他受到煎熬,难以忍受。(4分)
    18.对比。(1分)
    本文将“年轻男人”所处环境及行为与其周围环境及其周围人们的行为对比,突出“年轻男人”身上“槐花”般的“香味”;(1分)
    将上网傲慢夸耀的画家、“某个专家”、“镀金者”、“领导”、“名家”等的行为与“年轻男人”、“30多岁的女儿”的行为进行对比,突出了后者身上的“可亲”的花香。(1分)
    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年轻男人”、“30多岁女儿”身上体现的“味道”,使读者知道自己应该沉淀出哪种“味道”。(3分)
    19.应该沉淀出那让人可亲、浸润别人心田的馥郁的味道(1分),亦即有高尚情趣、善待别人、谦逊而富有爱心的品质。(3分)
    20.(1)这是对尊师重教的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2)这是对当前社会时弊的无情抨击;
    (3)这寄托着他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答两点即可,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21.面对昏君佞臣,屈原选择了投江;
    面对田园自由,陶潜选择了弃官;
    面对大江东去,苏轼选择了旷达。
    (写出一句给1分,三句全合要求给4分)
    22.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尘埃、烟等微粒与大气中的小水珠混合并积聚于近地层使天空呈 现浑浊状的天气现象。(三层定语各1分,判断准确1分)
    23.请参考2009年湖北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提示】
    材料的意思是:由于心情不同,对晴和雨的感受也不同,即“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心“晴”,是指高兴、喜悦、舒坦、轻松;心“雨”,则指烦闷、苦恼、忧愁、痛苦。
    如果写成记叙文,就紧扣“心情”去构思立意,侧重在一个“情”字;如果写成议论文,就取材料所蕴含的哲理去拓展延伸,侧重在一个“理”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