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长春市十一高中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第Ⅱ卷 (非选择题92分)
    四、(24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居三月,无异者。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4分)(2)历考往事,矫虚以诳人,未有令后者也(4分) 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新 晴
    刘 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1)根据诗中的具体意象,说说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1分)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2)第四句中的“偷”字一作“径”,请联系诗歌,简析这两个字在表情达意上各有什么妙处?(3分) 17.补写下列诗文名句。(10分)(1)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阿房宫赋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陈情表》)(3)在天愿作比翼鸟, 。 ,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4)春江潮水连海平, 。(《春江花月夜》)(5) ,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6)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7) ,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五、(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房玄龄,生而为宰相
    初唐的天空, 星光灿烂 。
    在后人看来, 这些光芒属于魏征、王硅、尉迟敬德、李世民……一个个张扬的人。他们思考、磋商、争辩, 挺直了脊梁建功立业,做人成事 。
    然而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问题是:这么多个性鲜明的人,最容易骄傲不服气,碰撞成灾难性的内斗和党争。
    他们太需要一个没有个性、没有激情的人,来做稳压器 。
    这个人,就是房玄龄。他总是笑眯眯地洞明世事,又总是不吭声地隐忍委屈。皇亲李神通攻击过他,重臣萧踽攻击过他, 第一宠将尉迟敬德也攻击过他,眼看都要变成朝里的“出气筒”了,可他还是和没事人一样。他简直天生是给李世民做宰相的。
    有一次房玄龄得了重病,一个口齿轻佻的小官吏开玩笑道:“宰相小病去探访有好处,如果病得快要死了, 去探访也就没什么用了。”有人将这话挑唆到房玄龄那里。房玄龄对此的反应是——见到那个随众来探访自己的小官吏时,笑着调侃一句:“你都肯来看我,那我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啊……”
    房玄龄还是出名的“怕皇帝”者。急躁任性的李世民,也和大臣们一样,经常拿房玄龄当“出气筒”,越用越顺手。房玄龄照例不争辩、不顶撞,逆来顺受,道歉了事。有人因此讥讽老房“没骨气”,尤其是他身边还有傲骨铮铮的魏征作对比。其实房玄龄心里很明白,李世民是个多么骄傲的人,成天被魏征骂来骂去又不能还嘴,难免心理不平衡。那我老房做做自我牺牲吧,皇帝把气撒在我身上,总比他攒多了委屈以致决策失误要好。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次又一次心照不宣的表演:皇帝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发雷霆痛骂宰相,剥官落爵叫他回家待罪,房玄龄也就乖乖回家,平静地告诉家人“把房子打扫打扫,待会儿皇帝要过来接我回去”。而李世民果真就来接了,两人携手上车回官,谁都不多说什么,好象发脾气那一幕从来就没发生过 。
    那些君臣的脾气,终于在性情温和、通达睿智的房玄龄手里揉捏成方向一致、和衷共 济的“合力”了。
    但“老好人”房玄龄的本事绝不止于此,他有着令人惊叹的办事效率和实干能力。李世民和魏征等人通过争辩讨论定下了大政方针。房玄龄就和他选拔的一批实用性人才一起埋头苦干,去实现贞现的宏图大业。
    贞观时代,朝廷全部官员只有643人,房玄龄做了22年的宰相, 总是日复一日处理着繁杂的日常行政事务 。 让一个高度精简的行政机构,发挥出强大的作用, 支撑起贞观之治的日常大局。以致于李世民有时会抱怨他太过细致, 警告说:身为宰相应该只管大事,把那些小事丢给下属就好。可房玄龄还是继续“我行我素”地“琐碎”着 。
    当时尚书省下辖的各部里,工作最繁琐、最被士人看不起的是管理财政预算和账目的“度支司”, 一度无人肯任其职。房玄龄竟以宰相之尊,自任“度支郎中”亲自把守着大唐国库。这22年的殚精竭虑,比起早年辅佐李世民征战天下、决战玄武门, 更值得记录在房玄龄一生功业的榜首。诚如后世史学家所公认的那样:作为宰相,他开国有功,却从不突出 自己;王硅、魏征以谏诤闻名,他就竭尽全力给他们提供机会;李靖、李世民善于带兵,他就在后方做好后勤支持;每一个官员,他都能让他们在贞观时代淋漓尽致地展示才华;他没 有一项拿得出手的“政绩工程”, 然而天下人都知道,这个国家少不了他。李世民也一样知道 。
    人生终是难免一死。贞观二十二年, 房玄龄走到古来稀的7l岁。在那个时代里,他已经是活得很长的老人了。高龄带来的疾病难以克服,房玄龄的身体越来越差。而此时,比房玄龄年轻许多的皇帝也已重病缠身,那太过绚烂的一生迅速地消耗掉了李世民的寿命。重病中的李世民,让人把房玄龄抬到殿中,在御座之侧放下,君臣对坐流泪, 竟是相视无言。回首他们在渭北秋风之中的初遇,时光已经流逝了32年 。
    一段浩浩汤汤的贞观时代,回荡着各种各样的旋律。人们立德,立言,立功,以丰富多 彩的形式把自己独一无二的声音,铭刻在这个时代上。“贞观”因此而朝气蓬勃、气象万千。但贞观的第一宰相房玄龄,却在洪亮之声中沉默着,埋头忙于记录、整理、实施……
    他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声音,他的声音就是“贞观” 18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2分)
    A.“初唐的天空, 星光灿烂”,“ 星光灿烂”寓指杰出的人物众多。开篇富有诗意地交代了主人公生存的时代背景。
    B. 房玄龄世事洞明、谦虚低调,有实干精神,但毕竟是“没有个性、没有激情的人”,作者做了一分为二的评价。
    C. 一个小官吏属于典型的势利眼型,被人告发给病重的房玄龄,房玄龄竟然大度的宽恕了他。
    D. 房玄龄对皇帝逆来顺受,而魏征恰恰相反,胆敢把皇帝骂来骂去。李世民在两人的辅佐中开创了贞观时代。
    E 本文娓娓道来,讲述了房玄龄的事迹,为我们再现了一个光辉的宰相形象。 19.“他们太需要一个没有个性、没有的激情人”, 房玄龄果真没有个性吗?请根据文本内容 说说房玄龄究竟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20.“他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声音,他的声音就是‘贞观’”一句中的“声音”具体指什么?请依据文意概述(答出两条即可)(4分) 21.本文作为一篇人物传记,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4分) 六、(4分)
    22.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保留加点词语,变换对象,另写一组句子。(4分)天空的星星常常如地上的人群一般拥挤,地上的人们有时却像天空的星星一样疏远。七、(5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了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自己。
    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
    你有过对“唤醒”的体会或“唤醒”的经历吗?请以“唤醒自己”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要照抄或扩写材料。③所写文章符合文体要求。
    2010期末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2B 3 B赶鸭子上架:比喻迫使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情(。A.后起之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通常指某一领域的优秀人物。在比赛中后来居上者,不能称为“后起之秀”。 C.呼之欲出:指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不能用来形容体育比赛的真实情景。 D.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一般比喻文章的议论新奇惊人。这里用于城市变化的描述不恰当。) .4D(A“很好的”和“表率”意思重复。B 语意不明,“母亲以相反对哥哥袒护妹妹”,停顿不同引起歧义。C句式杂糅,应该为“缺乏开拓精神”或“开拓精神不够”。)5C
    6A【按照游览顺序排列,先来到大门,再进大门,排除BC,然后往后见湖,再谈湖面,接着谈湖岸,最后到另一建筑群。】7.D(作者提醒咂巴奶头的文化学童们,一定要认真去啃原著)
    8.B(讲的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9.C(“因此作者提倡我们阅读‘文化奶妈’的二手经典”错误) 10. A(“师”的意思是“为师”)
    11. C(C项前后句中的“以”都是表目的的连词。A项中,前“之”是代词,指代尊卢沙;后“之”是主谓之间。B项中,前“而”表修饰,后“而”第二人称代词。D项中,前“其”是代词,其中的;后两个“其”连用是表选择,是。。。还是)
    12C
    13. B(②为晋约诸侯盟誓所说;⑤表现尊卢沙无计可施;⑥为尊卢沙的自省)
    14.A(A项在文中的对应内容是尊卢沙一到楚国即遭遇“关吏絷之”,而不是礼遇)
    15⑴过了三个月,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不久晋侯率领各诸侯国的军队到达。⑵一一考察过去的事情,凡是没有真本领而故作高深欺骗人的,都没有好结局
    16(1)夏季,从诗中“青苔”、“绿树”、“昼梦”及南风等意象可知。/表达了作者久雨初晴后的闲适、清静,愉悦的心情。
    (2)“偷”字显示了南风的顽皮,它仿佛有意要和它朋友开个玩笑,躲开诗人眼目,悄悄地溜进了诗人房间,与后面的“又翻书”这一细节相辅成。“径”是径直,直接的意思,突出了南风的急切爽直,正与“旧相识”相应。两个词都用了拟人手法。18 B C 19..从文意看,房玄龄并非是一个无个性的人(1分)其性格特征应是世事洞明,温和谦让.通达睿智,豁达大度,谦虚低调,有着令人惊叹的办事效率和实干能力(3分)(人 物个性概括不全酌情扣分)20.(1)房玄龄将唐朝君臣揉捏成方向一致、和衷共济的合力(2)二十一年殚精竭虑,甘为人 梯,使贞观时期的大臣各尽其才(3)他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政绩工程”,然而贞观 时期的大事小事却离不开他的实干(答出任意两条即可得4分) 21.本文通过典型场景、典型事例、细节描写及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2分)这在写作 给我们如下启示:(1)必须选择典型事例凸显人物个性;(2)必须把人物放置在具体 的场景中 借助描写和对比烘托等手法刻画人物,使人物血肉丰满(2分) (关于写作启示,能结合文本答出其中一条即可得2分) 22.示例:①江河的水常常如世间的人一般平静,世间的人有时却像江河水一样咆哮。②奔腾的浪花常常如幸福的人们一样欢快,幸福的人们有时却像奔腾的浪花一样浮躁。③水中的月亮常常如地上的事物一般真实,地上的事物有时却像水中的月亮一样虚幻。④辽阔的大海常常如人们的心灵一样平静,人们的心灵有时却像辽阔的大海一般波涛汹涌。⑤深秋的落叶常常如迟暮的人们一样凄凉,迟暮的人们有时却像深秋的落叶一般辉煌。(两个分句的前后词语换序2分,用了比喻修辞手法1分,两个分句的意思形成对照、反衬1分【文言文译文】
    秦国有一个叫尊卢沙的人,好说大话,并且习惯于此而对自己深信不疑。秦国人笑他,尊卢沙说:“不要嘲笑我,我就要去向楚王陈说统治国家的方法。”于是,飘飘然地向南方的楚国走去。
    等他到达楚国的边境,把守边关的官吏拘捕了他。尊卢沙说:“千万不要拘捕我,我是来当楚王的老师的。”边关守吏送他到朝廷上。大夫把他安置在宾馆里,问他说:“先生不轻视我们偏远的国家,不以千里为远,来扶助壮大我们楚国。有幸和您接触的时间还不长,不敢倾吐自己的心里话。其他事不敢多问,暂且想听听您来做楚王老师的想法如何?”尊卢沙发怒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大夫打听不到尊卢沙的真实意图,只好把他送到上卿瑕那里。瑕以宾客之礼接待他,也像大夫那样地问他。尊卢沙更加恼怒,作出想要告别离去的样子。瑕唯恐楚王怪罪,急忙去向楚王报告情况。
    楚王催促尊卢沙来见面,尊卢沙还没有到达,派去的使者已经去请了三四趟。等到见了楚王,尊卢沙只是拱手而不跪拜,并且召唤楚王对他说:“楚国东面有吴国和越国,西面有秦国,北面有齐国和晋国,这些国家都虎视眈眈地窥伺着楚国。我最近路经晋国边境,听说晋国要约同其他诸侯国图谋进攻楚国,宰了白马,陈列着珠盘玉敦,歃血盟誓说:‘不使楚国遭祸,誓不相见!’并把璧玉投入河中祭祀河神,将要渡河。楚王你还能安枕而睡吗?”楚王站起来询问对策。尊卢沙指天立誓说:“如果让我尊卢沙为卿,楚国还不强盛的话,有这太阳来作证!”楚王说:“不过冒昧请问,当先做哪一件事?”尊卢沙说:“这是不能够用虚而不实的话向您陈述的。”楚王说:“对。”于是马上任命他为卿。
    过了三个月,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不久晋侯率领各诸侯国的军队到达。楚王非常恐惧,召见尊卢沙商量退敌之计。尊卢沙瞪大了眼睛,说不出话来。逼着他讲,他才说:“晋国的军队锐勇无比,替你楚王着想,最好的办法,不如割地和晋国讲和。”楚王大怒,把尊卢沙关了三年,割掉鼻子才放了他。尊卢沙对人说:“我从今以后才知道说大话足以招惹祸患。”从此他终身不再讲话;偶尔想讲,一摸到被割的鼻子就止住了。
    在我看来:战国时候,读书人大多好说大话,不着边际,大概都是想借助大话来设法寻求富贵。尊卢沙也就是其中的一人。如果晋国军队不马上到来,尊卢沙或许可以稍稍实现他的狂妄;只是他没有多久就遭遇失败,这也是不幸的了。一一考察过去的事情,凡是没有真本领而故作高深欺骗人的,都没有好结局。既然如此,尊卢沙被割掉鼻子,并非是不幸,而是应当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