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高二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飨士卒(xiǎng) 险衅(xìn) 日薄西山(báo) 祭仲(zhài)
    B.卮酒(zhī) 釜鬲(gé) 樊哙(kuài) 瞋目(chēn)
    C.猥以微贱(wéi) 目眦(zì) 刀俎(zǔ) 参乘(shèng)
    D.优渥(wò) 披帷(wéi) 洗马(xiǎn) 谬其传(mi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最近,长江流域水灾严重,小陈又将奔赴灾区采访,临行前他有个不情之请,求我帮忙照顾他生病的年迈的母亲。
    B.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丁是丁,卯是卯,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C.陈水扁一定要搞“公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想在“台独”路上再进一步,做法相当狡猾。
    D.从欧美归来的几个大哥哥大姐姐,给小同学们介绍了许多异国风情,孩子们对这些海外奇谈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十三亿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就以勤劳俭朴、智慧勇敢而著称于世,这是我们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民族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随手抛弃。
    B.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将推出七期特别节目,目的就是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自救自护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C.事实上,温暖的情感在体育世界里无处不在,亲情、友情和爱情是推动体育事业向前发展的最强劲动力。
    D.伊朗外交部长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如果在2月2日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伊朗将于同月4日停止允许核查人员对其核设施进行突击检查。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连贯的一组是( )
    其实,何止是2008年,一百多年来,国人在追求民族复兴和国家自强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不平常!_______________我们还将用非凡的智慧,去追求属于我们自己的民主与自由。这就是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展示给世界的形象。一种新的中国精神正在东方这个古老的国家诞生。
    ①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从浩劫的贫穷和混乱中富裕了起来;
    ②我们用宽阔的胸怀,包容着世界上那些善意和恶意的不同意见;
    ③我们用坚强的臂膀,抗击了外敌的侵略,从旧中国的废墟中站立了起来;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二、古诗文阅读(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10题。(选择题每题2分)
    世民,高祖次子也。太宗为人聪明英武,有大志,而能屈节下士。时天下已乱,盗贼起,知隋必亡,乃推财养士,结纳豪杰。长孙顺德、刘弘基等,皆因事亡命,匿之。又与晋阳令刘文静尤善,文静坐李密事系狱,太宗夜就狱中见之,与图大事。时百姓避贼多入城,城中几万人,文静为令久,知其豪杰,因共部署。计已定,乃因裴寂告高祖。高祖初不许,已而许之。
    高祖已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封敦煌郡公。唐兵西,将至霍邑,会天久雨,粮且尽,高祖谋欲还兵太原。太宗谏曰义师为天下起也宜直入咸阳号令天下今还守一城是为贼尔高祖不纳。太宗哭于军门,高祖惊,召问之,对曰:“还则众散于前,而敌乘于后,死亡须臾,所以悲尔。”高祖寤,曰:“起事者汝也,成败惟汝。”时左军已先返,即与陇西公建成分追之。夜半,太宗失道入山谷,弃其马,步而及其兵,与俱还。高祖乃将而前,迟明至霍邑。宋老生不出,太宗从数骑傅其城,举鞭指麾,若将围之者。老生怒,出,背城阵。高祖率建成居其东,太宗及柴绍居其南。老生兵薄东阵,建成坠马,老生乘之,高祖军却。太宗自南原驰下坂,分兵断其军为二,而出其阵后,老生兵败走,遂斩之。进次泾阳,击胡贼刘鹞子,破之。
    刘武周据并州,高祖惧,诏诸将弃河东以守关中。太宗以为不可弃,得兵三万而破贼。军士皆饥,太宗不食者二日,行至浩州乃得食,而金刚将尉迟敬德、寻相等皆来降。刘武周惧,奔于突厥,其将杨伏念举并州降。
    赞曰:唐有天下,传世二十,其可称者三君,玄宗、宪宗皆不克其终,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春秋》之法,常责备于贤者,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莫不叹息于斯焉。
    (选自《新唐书•本纪第二•太宗》,有删节)
    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静坐李密事系狱 坐:因……犯罪
    B.太宗从数骑傅其城,举鞭指麾 从:跟从
    C.进次泾阳,击胡贼刘鹞子 次:驻扎
    D.致治之美,庶几成、康 致:达到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太宗夜就狱中见之,与图大事
    ②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B. ①会天久雨,粮且尽
    ②人且饥死,而必得谷
    C. ①乃因裴寂告高祖
    ②因击沛公于坐
    D. ①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7、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选项中与“由汉以来未之有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慈父见背
    B.汝将何以视天地
    C.邠人偷嗜暴恶者
    D.姜氏何厌之有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善于审时度势,结交豪杰。在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都因事逃命的时候,太宗把他们藏起来;同晋阳县令刘文静特别友好,曾经晚上到狱中探望。
    B.唐兵向西征战,要到霍邑时,天气不好,下了很久的雨,高祖准备回太原。经太宗多次劝谏,使高祖省悟,采取补救措施,终于攻下霍邑。
    C.在攻击宋老生的时候,太宗和柴绍在南面。宋老生的部队靠近东边高祖的部队,迫使高祖的部队后退。太宗从南边冲下山坡,分兵将对方的军队冲成两段,同时袭击敌人的阵后,使宋老生兵败逃走。
    D.高祖害怕刘武周等,下诏由河东退守关中。太宗认为不能丢弃河东,他与部队两天没有吃东西,忍受饥饿,仍坚持行军作战,最终使刘武周逃到突厥。
    9、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
    太宗谏曰义师为天下起也宜直入咸阳号令天下今还守一城是为贼尔高祖不纳
    1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6分)
    (1)起事者汝也,成败惟汝。
    (2)玄宗、宪宗皆不克其终,盛哉,太宗之烈也!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1—12题。(6分)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①。
    【注释】①采薇:《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
    11、这首诗颔联、颈联描绘了一幅山村秋晚图。请从动、静角度,结合相关诗句赏析这幅画。(4分)
    12、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三)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14、诏书切峻,__________。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__________。
    15、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__________,__________。
    1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三、现代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7题4分,18题2分)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早在《诗经》中就有提到竹子的诗:“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到了唐代,竹诗竹画大为兴盛。萧悦工画竹,有雅趣,白居易曾为之题《画竹歌》:“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写竹子的诗,名篇佳句颇多。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韩翃的《秋斋》“山月皎如昼,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前人独宿”等等,都生动地表现了竹子的声音和动态。
    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至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意境萧疏,具有独特的风格。明代竹画家蜂起。王绂画竹名驰天下,邵二泉题他的《墨竹》诗说:“萧萧数竹不胜看,到此方知画竹难。谁信中书曾放笔,片时行尽楚江干。”道出了他画竹的高超技艺。徐渭(字文长)创画雪竹的方法,所画极为精绝。有人评论说:“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明代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勾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积雪,竹之全体,在隐约间矣。”
    到清代,我国特有的画竹技法得到进一步发展,风格也更加多样化。扬州八怪异军突起,为竹画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八怪之一的金冬心格调清新,淳朴而拙厚。郑板桥更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数以百计,丰富多彩,把自己的人生态度融进了对竹子的生态描绘之中。
    竹子在我国传统诗画艺术中得到如此厚爱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的一种象征。当代画家李苦禅所写“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道出了中国竹文化的精髓。
    17、对徐渭画雪竹,下面的说法中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两项是( )
    A.他画雪竹时,取材不限于一类竹子,因而能使人隐约感到全体竹子的形象。
    B.他画的雪竹,满身处处有雪,枝干叶若隐若现。
    C.他画的竹虚实结合,因而不像竹子。
    D.他能用不好的笔,画出极为精绝的艺术珍品。
    E.他画好竹子的枝节叶片后,再用淡墨水勾画渲染。
    F.他画竹的技艺较之苏东坡、倪云林、王绂等人更为精妙。
    18、具有“雅致、逼真”艺术特色的画家是( )
    A.萧悦 B.苏轼 C.倪云林 D.金冬心
    19、为什么“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2分)
    20、简要概括第二自然段的内容。(3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