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解:① 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学。② 玄纁:黑红色两种染料,这里指布帛。 19.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A.车驾即日幸其馆( ) B.我竟不能下汝邪?( ) 20. 请选出划线句译文最恰当的一项( )。(3分) A.士人过去就有自己的志向,为什么还要相互逼迫呢? B.士人先前就有自己的志向,为什么还要逼迫他呢? C.士人原本就有自己的志向,为什么还要相互逼迫呢? D.士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志向,为什么还要逼迫他呢? 21. 文中最能体现光武帝胸襟开阔与爱惜人才的细节分别是 、 。(2分) 22.范仲淹曾在《严先生祠堂记 》中盛赞“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先生之风”在上文中的体现。(3分) 二 写作40分 23.作文。 纪录片《深蓝》,详尽地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这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浦东新区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 阅读 60分 (一)第1--5题(14分) 1.(2分) “自我整容”是指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不礼貌、不文明的形象(言行举止)。 2.(3分)B 3.(4分) ①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 ②教养是文明的旗帜,据此能展示民族的精神高度。 ③一个国家或民族“教养”的提高需要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内修外炼。 (答对1点得2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3点得4分。) 4.(3分) (1)方法不妥当:规训、灌输、复古等方式因其强制性或脱离实际,并不能真正使人获得教养。 (2)目标不明确:举止谈吐是教养的皮相,高尚的灵魂才是教养的本质,而我们追求的往往是皮相而不是本质。(答对1点得2分,答对2点得3分,大意正确即可。) 5.(3分) (1)善良、富有同情心,在快要打烊的时候依然接待了一家三口; (2)尊重他人的感受,加面时小心翼翼不让对方察觉,维护他人的自尊; (3)钦佩并传扬一家三口自强不息的精神,安排了“幸运桌”。 (答对1点得1分。) (二)第6--10题 (14分) 6.(3分) (1)通过对比,突出了作者对乡下炊烟特有的感情; (2)引出乡间炊烟与城里炊烟的不同特点; (3)为下文写城里人不喜欢炊烟作铺垫; (4)暗示“炊烟”即将消亡. (答对其中任何一点得1分) 7.(2分)轻柔无骨;万种风情 8.(3分)参考角度:整散结合,琅琅上口,富有抒情意味;使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炊烟”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质朴中不失幽默,表现了人们的坚韧与乐观。(每个角度举例1分,分析2分)。 9.(3分)B 10.(3分)“何处再有炊烟?”,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留恋(1分);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审视与思考(2分)。 (三)名句默写 (4分) 11.(1)登泰山而小天下 (2)纵一苇之所如 (3)暮霭沉沉楚天阔 (4)落花水香茅舍晚 (5)长烟落日孤城闭 (四)第12—14题(6分) 12.介甫(1分) 13.C(错在“仍有不足之处”。“画图难足”的意思是如此美妙的景色,再好的画家也难以把它完备地描绘出来。)(2分) 14.划线句表面讽刺的是商女(1分),实际上是谴责并告诫当今的统治者:不吸取历史教训,穷奢极欲,必然导致国家灭亡(2分)。 (五)第15—18题。(12分) 15.(4分)穷:走到尽头;明:照明;咎:责备;极:尽情享受 16.(2分) B 17.(3分) 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艰险、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非常 、 险远、 焉 各1分) 18. (3分)作者之“得”是:雄奇的景观总是在险远之处;要达到理想的境界,必须有“志”、“力”以及外物的帮助;在志、力、物三者之中,“志”(宏伟的理想)是最重要的。 (六)第19—22题。(10分) 19.(2分) 皇帝驾临 ; 使……屈尊,说服。 20.(3分)D 21.(2分)帝笑曰:“狂奴故态尔。”;“升舆叹息而去”。 22.(3分)不愿向权贵屈服;淡泊功名利禄;清高狂傲,真诚率性 。 参考译文:严光,字子陵,又名严遵,会稽余姚人。严光年轻时就有很高的名声,与光武一同游学。到光武帝即位时,他改换姓名,躲起来不见光武。 光武帝想着他有才德,就叫人画了他的形貌访求他。后来齐国上书说:“有一位男子,披着羊皮在泽中垂钓。” 光武帝怀疑是严光,就备了可坐乘的小车、黑色和浅红色的绸帛,派使者礼聘严光。使者往返了三次严光才来。光武帝让严光住在北军,供给床褥,由太官朝夕进餐。 司徒侯霸同严光素来有交情,派人送去书信。派来的人对严光说:“侯公听说先生到来,真诚地想立刻就来拜访,迫于主管的事务繁杂,所以没有时间前来。希望利用天黑的时候,请您受委屈过去说话。”严光没有回答,就丢过去一片竹简给来人,口授回信说:“君房足下:职位做到宰相,很好。身怀仁爱,辅佐正义,天下就会喜悦,阿谀奉承,顺随旨意,脑袋就要搬家。”侯霸得到回信,封好呈给皇帝。皇帝笑着说:“狂奴还是从前的样子啊!”皇帝当天就到严光住的客馆。严光躺着不起来,皇帝到他的卧室,摸着严光的腹部说:“咳,子陵,不能帮助我治理国家吗?”严光又睡觉不理睬,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睁开眼睛端详着光武,说:“从前唐尧道德高尚,但巢父洗耳。士各有志,为什么要逼他呢?”皇帝说:“子陵,我竟然不能使你顺从吗?”于是登车叹息而去。 二、作文 参考角度:潜沉与腾飞;压力与浮力(升力);压力与完美。(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 23.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卷(36---40分)基准分38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 二类卷(30---35分)基准分33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22---29分)基准分26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12---21分)基准分18分 偏离题意,立意较浅,选材不够恰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浅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 (12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卷 (1)完全离题。(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300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