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附中2009——2010学年下期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共10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错的一组是( ) A.发轫rèn 鼬yòu鼠 虔qián诚 衮gǔn衮诸公 B.泫xuàn然 树瘿yǐng 韬tāo略 怦pēng然心动 C.圭臬niè 遴lín选 长锸chā 不露lù声色 D.眸móu子 庇pì护 契qì约 沁qìn人心脾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在晚上返家的途中,你也许会遇到一个褴褛的老年人力车夫。他向你讲述他的遭遇时,口吻诙谐清雅。 B. 它是钟表里的刻度,是太阳和月亮的约会;是由黄转绿暗暗托出春天的一只看不见的手,是淹没着宇宙万物的涛涛洪流;是神密的意志,神密的脸,是一切生命的杀手和产婆。 C. 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竣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既具体又质朴。 D. 我凝视它,仰望它,惟独没有漠拜它。我相信它不是不可企及的。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 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 了。 A.窜改 驱除 融解 B.篡改 祛除 融解 C.窜改 祛除 溶解 D.篡改 驱除 溶解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那种没有公心,不敢仗义执言的人,我以为是可以与那种少说为佳、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的。 B.统领盟军的瓦因斯将军警告说,尽管外国极端分子正在离开伊拉克“寻找另一片沃土”,但他们也可能卷土重来。 C.奥运火炬在开封传递时,热情的开封市民纷纷到火炬传递的大街上去观看,很多居民小区都十室九空了。 D.我保证:作为企业的一员,不管企业遇到多大困难,我一定同心协力,鼎力相助,决不袖手旁观。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整合并均衡教育资源,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优质的教育。 B.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C.初始阶段,由于对滩海地区的地质条件整体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了勘探队多次与遇到的油层擦肩而过。 D.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 ②那儿的景色真美! 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 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 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7.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规范的一项是( ) A.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把电视剧的生产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走一条生产——市场——播出——盈利——再创造的良性循环的路子。 B.造成这种事故的原因,公司领导认为主要有两个:一、具体施工单位对安全问题不重视,只抓生产进度,不抓安全;二、具体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C.在鄂西大山的半个多月里,将士们不论是行军还是宿营,都能听到老虎、豺狼、野猪、豹子……及其他野兽的叫声,已经习以为常。 D.大妈常抱怨自己的记性不好:“我现在有一个毛病,就是站在电梯旁边的时候,总是忘记了自己是要上楼呢,还是要下楼。” 8.“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是 谈中国现代散文时作的一个比喻性的总结,这句话的确道出了现代散文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以小见大。 A.胡适 B.郁达夫 C.徐志摩 D.林语堂 9.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林语堂的文笔清雅、闲适。散文集有《剪拂集》《大荒集》《生活的艺术》等;长篇小说有《京华烟云》。 B. 能够用自己的笔尖,掀动起读者内心潜藏的某种情愫和感念,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是余秋雨散文最大的特点和魅力所在。他的散文集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等。 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有长篇小说《子夜》等;中篇小说《腐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散文集《速写与随笔》《缘缘堂随笔》。 D.史铁生,有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散文集《答自己问》等。 10.下列有关课文理解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汪曾祺《葡萄月令》那简洁疏淡的语言、张弛有度的行文,让人仿佛触摸到葡萄灵动的生命。 B.茅盾在《森林中的绅士》中借写豪猪意在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过度的懒散悠闲最终必将导致种族灭绝的悲惨结局。作者提醒艰苦时代的人们不要像豪猪那样生活,否则也有绝种之忧。 C. 现代散文的”小”与“大”中的“小”可理解为具体而平凡的人、事、物、景(如课文中的“合欢树”,如“我”的母亲) ,也可以是一处细节,或某个局部(《都江堰》一文用李冰手把长锸中流分水的瞬间造型), 也可以是某一独特的表现角度(如《故都的秋》《动人的北平》采用的平民化视角。) “大”可理解为通过这些小的题材、细节和独特的角度表现伟大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或重大的意义。 D. 散文的“形”与“神”是散文的基本元素。散文的“形”,主要指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意蕴等,要上下千年,纵横万里;而散文的“神”,主要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要求选材和行文方式围绕中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0分) 汉家寨 ①那是大风景和大地貌荟集的一个点。我从天山下来,心被四野的宁寂——那充斥天宇六合的恐怖一样的死寂包裹着,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和这静默碰击,不由得屏住了呼吸。若是没有这匹马弄出的蹄音,或许还好受些。三百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了背后的雄伟天山。 ②就这样,走近了汉家寨。 ③仅仅有一炷烟在怅怅升起。几间破泥屋,坐落在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因此,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这样一个地名。新疆的汉语地名大多起源久远,汉代以来这里便有中原人屯垦生息,唐宋时更因为设府置县,使无望的甘陕移民迁到了这种异域。真是异域——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一望无尽,前是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我只敢张望,再也不敢朝那些入口催动一下马匹了。 ④独自伫立在汉家寨下午的阳光里,我看见自己的影子一直拖向地平线,又黑又长。三面平坦坦的铁色砾石滩上,都反射着灼烫的亮光,像热带的海面。默立久了,突然意识到什么。转过头来,左右两座泥屋门口,各有一个人在盯着我。一个是位老汉,一个是七八岁的小女孩。他们痴痴地盯着我。我猜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外来人了。老少两人都是汉人服饰;一瞬间我明白了,这地方确实叫做汉家寨。 ⑤我想了想,指着一道戈壁问道:它通到哪里? ⑥老人摇摇头。女孩不眨眼地盯着我。 ⑦我又指着另一道:这条路呢? ⑧老人只微微点了一下头,便不动了。女孩还是那么盯住我不眨眼睛。 ⑨犹豫了一下,我费劲地指向最后一条戈壁滩。太阳正向那里滑下,白炽得令人无法瞭望。地平线上铁色熔成银色,闪烁着数不清的亮点。我刚刚指着,还没有开口,那老移民突然钻进了泥屋。我呆呆地举着手站在原地。那小姑娘一动不动,直凝视着我,不知是为了什么。 ⑩在那块绝地里,他们究竟怎样生存下来,种什么,吃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但是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神话。汉家寨可以在任何一张好一点的地图上找到。《宋史•高昌传》据使臣王延德旅行记,有“又两日至汉家砦”之语。砦就是寨,都是人坚守的地方。从宋至今,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一千多年了。独自再面对着那三面绝境,我心里想:这里一定还是有一口食可觅,人一定还是能找到一种生存下去的手段。 离开汉家寨,我继续向吐鲁番盆地前行,走下第一道坡坎时,我回转身来想再看看汉家寨。它已经被起伏的戈壁滩遮住了一半,只露出泥屋的屋顶窗洞。那无言的老人再也没有出现。我等了一会儿,最后遗憾地离开了。 千年以来,人为着让生命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揣测的。我只是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感到了那坚守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 走过一个转弯处——我知道再也不会有和汉家寨重逢的日子了——我激动地勒转马绳。遥遥地,我看见了那堆泥屋的黄褐中,有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是那小女孩的破红棉袄。那时的天山已经完全升起于北方,横挡住大陆,冰峰和干沟裸谷相衬映,向着我倾泻般伸延的,是汉家寨那三岔戈壁的万吨铁石。我强忍住心中的激动,继续着我的长旅。从那一日起我永别了汉家寨,也是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着什么。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我只觉得它与汉家寨这地名天衣无缝。在美国,在日本,我总是倔强地回忆着汉家寨,仔细想着每一个细节。直至南麓天山在阳光照耀下的、伤痕累累的山体都清晰地重现,直至大陆的倾斜面、吐鲁番低地的白色蜃气以及每一块灼烫的砾石都逼真地重现,直至当年走过汉家寨戈壁时有过的那种空山绝谷的难言感受充盈在心底胸间。(节选自张承志《汉家寨》有改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