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高二语文下册开学检测试(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案说明
    l字音识记3AA.wèn fāng shǔ B.jī piāo mó/mú
    C.yān/yīn zháo/zhuó léi/lěi D.yōng/yòng jǐn/ìn yīng/yìng
    2成语使用3DA.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B.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C.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D.指从整体的利益着想,使不遭受损害。
    3病句辨析3B“切忌”“不要”删去一词。C.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将“不管”改为“尽管”;D.语序不当,应该是“国际社会特别是俄罗斯”。
    4得体3C A.“赏识”用于上对下;B.“身体欠佳”为书面语,不适合原句口语的语境;D.原句应用庄重严肃的书面语,“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这样的语言太口语化。
    5.A【文言实词】【会,适逢】
    6.A【文言虚词】【A前者代词,他;后者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均为人称代词,他。C均为介词,用,拿。D均为介词,到】
    7.D【信息筛选】【③害死父亲,④缩减寿数,⑥永不超生)】
    8.B【分析概括】【书生跪在梁公面前是乞求梁公叫勾魂使马夫不要用绳索捆他的脖子,而非因为输棋“跪地求饶”】
    9.(1) 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4分,每错断、少断、多断2处扣1分】
    (2)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对文言多义词的理解能力。
    ①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得分点: “不德”、“促”各1分,大意1分】
    ②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得分点:“意”、“愆”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罢任后在乡间闲居,每日带着围棋和美酒,在郊野游玩。适逢九月九日登高,与朋友对奕。忽然有个人走了过来,在棋局边徘徊,观看两人下棋,不忍离去。只见他样子贫寒俭朴,穿着一身缝满补丁的旧衣裳。然而气度温文尔雅,有文士之风。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也很谦逊。梁公指着棋盘对他说:“先生一定精于此道,何不跟客人对一局呢?”他推辞了半天,才开始对局。一局下完他输了,神情懊丧,象是仍然不愿停手。又下了一局,又输了,越发羞惭懊恼。请他喝酒,他也不喝,只是拉住客人下棋。从清晨直到太阳偏西,连小便也没有时间。
    正在因为一着棋谁该先下谁该后下争竞不休的时候,忽然这位书生离开座位,惊恐地站了起来,神色十分凄惨沮丧。不一会儿,在梁公座前跪了下来,头叩出血乞求救他。梁公非常惊讶,将他扶起来说:“不过是游戏嘛,何至于如此?”书生说:“请你嘱咐马夫,不要捆我的脖子。”梁公又很诧异,问:“是哪个马夫?”书生答:“马成。”原来,梁公有个马夫叫马成,常去阴司充任鬼吏,经常是每隔十来天去一次,携带冥府文书作勾魂使。梁公因为书生说得很奇怪,就叫人去探看马成,而马成已僵卧在床两天了。梁公于是申斥马成不得无礼,一眨眼之间,书生立即不见了。梁公叹息了很久,才明白他是鬼。
    过了一天,马成苏醒之后,梁公把他喊来盘问。马成说;“这个书生是洞庭湖和襄江一带人士,爱棋成癖,家产荡尽。他父亲很担心,把他关在书房里。他却跳墙出来,偷偷地跑到空地方,找人下棋。父亲知道后臭骂了他一顿,他仍旧不知悔改。父亲抑郁苦闷含恨而死。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到今天已经七年了。适逢东岳泰山凤楼建成,东岳大帝发下文书到各地府,征集文人写一篇碑记。阎王把他从狱中放出来,让他应召作文,以便赎罪。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东岳大帝派当值的功曹向阎王问罪,阎王大怒,派我去搜捕他。前次听从您的命令,所以没敢用绳子捆绑。”梁公问:“他现在怎么样?”马成说:“还是交给了狱吏,永远没有转生的机会了。”梁公感叹说:“不良嗜好误人,竟到了这种地步!”
    异史氏说:“看见下棋就忘记自己已经死了;等他死了以后,看见下棋又忘记了自己还有机会转生阳世。这不是说他所嗜好的比生命还重要吗?然而嗜好到这种程度,还没有学得一手高棋,只能让九泉之下多个不愿再转生阳世的棋鬼罢了。实在是可悲得很啊!”
    10.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以及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1)【答案】前两句,分写梅花刚开放和天山的雪未消融,属于实写;【2分】后两句,写的是幻觉,天山东雪被想象成落下的梅花,而初开的梅花又如雪在眼前,实中有虚。【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要防止学生对虚实概念没有理解,不知何谓诗歌创作中的“虚与实”,没有按照题目要求“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来回答,没有具体内容。
    (2)【答案】表达的是闺人(女子)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征人的无限思念之情。【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这是一首“闺怨诗”——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在唐代,以闺怨为题材的诗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思征夫词;一是怨商人语。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社会背景的。由于唐代疆域辽阔,边境多事,要征调大批将士长期戍守边疆,同时,唐代商业已很发达,从事商品远途贩卖、长年在外经商的人日见增多,因而作为这两类人的妻子不免要空闺独守,过着孤单寂寞的生活。这样一个社会问题必然要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来,抒写她们怨情的诗也就大量出现了。
    11.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积累和文学素养。
    (1)犹抱琵琶半遮面 未成曲调先有情
    (2)骐骥一跃 功在不舍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分,每空1分,有缺字、错字、多字的,该空不得分】
    12.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答案】B E【本题的解题区间分别在第3、5、6和第7节,B句的用意在于通过比较,揭示出《凉州词》的艺术手法,进而引出本词的内容特征,它属于“引例句”,而非“依据”(论据)句。E句刘永济的本意是要指出各个版本写作“黄河远上”是不正确的】
    13.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答案】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在文本中找准与选项相对应的具体语句,然后排除选项的干扰信息,选出正确选项。B项的对应语句在第2节,本项的错误在于“‘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是沈祖棻的结论,而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的结果则是作者的猜测。】
    14.本题从围绕中心展开论证的角度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答案】本节围绕这一观点,以事实为据,从作品的内容特征和作者的写作风格两个层面加以论述。(2分)①黄河远上白云间”这种虚幻而较富于美感的意境与当时有劝人思归悲凉之意的《凉州词》的演唱氛围不协调。(1分)②熟知和善写边塞风光的著名诗人王之涣,完全能写出使听者感到出塞之悲凉而动容怀乡的“黄沙直上白云间”这样生动形象的诗句。(1分)【不要拘泥于答案,意思接近即可给分】
    15.本题从论证角度的层面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
    【答案】不重复。(1分)第4节是援引史书记载的天气现象的史实,由此推论出“黄沙直上”说的可能性。(2分)第5节则是引用一些文学家和科学家的“名言”论断,由此证实了“黄沙直上”说的合理性。(2分)两节虽都谈到当地地理天象问题,只是论证角度不同,各有侧重。【不要拘泥于答案,意思接近即可给分】
    16.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小说中自然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答案】(1)景物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的悲苦情感。【2分,每点1分】(2)主人公被撞和原男友不赴约的借口都与大雨有关,描写大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分,意思对即可】
    17.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以及赏析作品的形象和内涵的能力。
    【答案】 (1)第一次:表现了“小伙子,,善良的心地,他真诚的话语触动了主人公的心灵,使她受到了很大的震撼。【2分,意思对即可】第二次:与前男友的背倌弃义形成鲜明对比,既表达了对前男友的谴责,又表现出女主人公已得到了心灵的慰藉:不管什么社会,好人总是有的。【3分,意思对即可】
    18.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角度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答案】一方面,他的做法应该受到谴责,他为了得到厅长的女儿,抛弃相爱四年的资本家的女儿,使女主人公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伤害。【3分,意思对即可】另一方面,他的做法也有不得已而为的因素,因为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不允许他与资本家的女儿相亲相爱。【3分,意思对即可】
    19.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本的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答案】文学创作方面:①坚守文学的革命原则,且能把握住当时社会问题的一面。【1分】②求通俗与普及,且能持之以恒地在创作中加以实践和运用。【1分】
    文学教育方面:①兼容并包,尊重价值上的多元性;【1分】②连接新旧,使文化活用,把文学引导到一个更新发展趋势上。【1分】【不要拘泥于答案,意思接近即可给分】
    20.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答案】(1)作者对朱自清先生的“小小的弱点”的评价是一分为二的。【1分】不足之处:少独具肯定性,无创见创获,风格少变化、少新意。【1分】优点:能调和折衷,兼容并包,使得文学得到了繁荣发展。【1分】
    (2)①客观真实再现朱自清先生的形象,使得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1分】②先抑后扬,为后文写朱自清先生的牺牲自我等精神做张本和铺垫。【1分】
    21.本题考查考生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
    【答案】认同。【1分】作家的“常人品性”是一种“近乎人情的厚重质实品性”。这种质朴厚实的品性使得作家更能走进生活,走进大众,贴近人的心灵,反映大众的心声。【1分】这样的作家给人的感觉是“真人”真性情、朴素无华,他的作品是真实的,最能反映生活、贴近民众的,因此说“伟大本与朴素不可分”,“常人品性”更重要。【2分】而所谓的“英雄气质”是一些作家过于强调“小我”,以自我为中心,标榜“个性”,虽表现出了很强的“创造性”,【1分】但也因之可能会脱离生活,脱离民众,走向极端。【1分】因此,作者说“一个作家的伟大处,‘常人品性’比‘英雄气质’实更重要”这一说法是有道理的。【这是一道探究题,能结合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自圆其说即可,酌情给分。】
    22.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筛选信息,概括观点的能力。
    (1)网络的负面信息对青少年的侵袭难以防范 【3分】
    (2)要重视网络道德教育【3分】
    23.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
    【答案】(1)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平稳增长,【1分】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增长迅速,【1分】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基本稳定。【1分】
    (2)扩大普通高等教育,【1分】重点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2分】
    【不要拘泥于答案,意思接近即可给分】
    24.本题考查考生的能力有:
    ⒈ 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及其创造性思维;
    ⒉ 记叙、描写、议论或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能力;
    ⒊ 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
    ⒋调动语言及知识积累的能力,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二等三等四等
    基
    础等级
    50
    分内
    容
    25
    分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
    达
    25
    分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书写工整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书写较工整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语病多
    字迹难辨
    发
    展
    等
    级
    10
    分立意深刻
    材料丰富
    语言表现力强
    见解、构思新颖立意较深刻
    材料较丰富
    语言表现力强
    见解、构思较新颖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略显丰富
    语言略有表现力
    见解、构思略有新意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点新意
    说明:⒈ 基础等级评分,“内容”项以“题意”、“内容”为重点;“表达”项以“文体”、“语言”为重点。
    ⒉ 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⒊ 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错别字第3个起扣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到4分为止;每用错3处标点扣1分。
    ⒋ 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审题思路】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审题关键在于把握标题的构成。
    “唤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词义是:①叫醒;②使醒悟。在这道题目中我们可以抓住这个词义去立意。注意要阐释清楚“什么人(或什么事)”唤醒自己。
    【立意角度】
    ①为什么要唤醒自己?(唤醒自己的意义)
    ②怎样唤醒自己?
    ③唤醒自己的过程。(可以写作记叙文表现唤醒的过程)
    ④唤醒自己的什么?(唤醒自己的责任;唤醒自己的良知;唤醒自己的潜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