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哈三中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学年第一模块语文试卷(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⑿等我惊醒的时候天当然已经黑了。就在我后悔不迭,而且深深自责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多年前,在小三峡的船上,我曾经对那些睡着了的游客投去怎样的眼光。
    ⒀并不是红碱淖的美远逊于小三峡,只是当年的我,和今天的我,已经隔了四年的时光。时光,将当年心中充满爱和美的幻想的大学女生,变成了一个最平凡的女人。
    ⒁年轻时代的心,是水晶做的,只要一点点光的照耀,就可以立即折射出万道瑰丽的七彩光环。可是那样的心,在生活里到处遇到的都是利器和棱角,即使不至于破碎,也渐渐地布满擦伤的痕迹,被磨得起毛,永远失去了它的晶莹。
    ⒂童年时心爱的游戏,少年时朦胧的心跳,被第一朵玫瑰点缀过的青春,所有单纯快乐的喜悦,不都是这样,被我们遗忘在时光的背后,再也不能捡拾吗?而即使一切可以重来,又要到时间的哪个角落,才能找回那个打了一个学期工攒路费,甘心吃一路方便面,却仍然心中喜悦,被美深深蛊惑的女孩呢?
    ⒃所以注定了错过,就像盲人注定要错过每一朵花。
    ⒄入夜的红碱淖有深紫柔软的天空,面对着那大片模糊的湖水,我深深地知道,今生今世,再也不能有当年初遇小三峡的心动,就好像,人的一生,只能有一次最初的恋情。
    ⒅夜越来越深了,我起身回房,路上,听见遥远的地方有风的声音,那是从沙漠里传来的吧。而我却在刹那间看到,那广漠荒凉的,时光的沙漠。
    选自《中国当代名家散文集萃》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
    A.文章文笔优美,在描绘景物时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类比、排比,使景物显得尤其动人。
    B.作者在第八段描绘穿越沙漠的艰难,意在展现自己的疲惫和对红碱淖的向往,为下文的“不可抗拒地睡着”和“深深自责”做了铺垫。
    C.第⒁段,划线句子,以“水晶”比喻“年轻的心”,意在强调年轻的心丰富多彩、对很多事物充满热望。
    D.第⒃段,作者说“所以注定了错过”,展现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与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有类似的感慨。
    E.文章写游客们在美景面前睡着是为了与自己在美景面前睡着做类比,展现了自己随着时光流逝心境的变化,但与一般游客不同的是,作者能够对自己的“睡去”进行自省、自责。
    (2)作者开篇说“我曾对他们投去轻蔑的一瞥”,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为何对他们对投去轻蔑的一瞥?(6分)
    答:
    (3)曾经对别人“投去轻蔑的一瞥”的作者,在红碱淖的美景前,竟也睡着了。惊醒后的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感悟?请结合文章进行概括。(6分)
    答:
    (4)作者在最后说“在刹那间看到,那广漠荒凉的,时光的沙漠”。同学们即将步入成人的行列,有一日“时光的沙漠”也会出现在你的生命中,请结合文本,谈谈你该怎样看待这“时光的沙漠”。(8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
    12.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白在《将进酒》中喊出了两句石破天惊的话:“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以此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说出了他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清醒认识和高度自信。
    B.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存在着利益考量,出现一些钩心斗角的现象也是难免的。
    C.在高二迈入高三的紧张阶段,许多学生对学习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同学学习收获不大的重要原因。
    D.杨欣此时虽然在索南达杰保护站单独巡视,却意识到自己处在一个团结优秀的集体中间,从没有形单影只、孤立无援的感觉。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孟姜女哭长城”这个凄婉的传奇故事,流传年代久远,流传地域很广,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B.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增加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
    C.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取得的。
    D.当今时代,名著还是要认真去读的,只是选择什么样的作品是个关键,否则选择不当,不但影响读书的效果,还会耽误宝贵的时光。
    1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冰城哈尔滨那鹅毛般飘飞的雪真让人喜欢。 。 。
    因为 。
    ①朔风裹挟着雪花,交织成一片白色的网,扑朔迷离,让人眼花缭乱
    ②它们忽上忽下交织成一片白色的网,扑朔迷离,让人眼花缭乱
    ③雪花常常冰丝丝凉津津地落在我的头上、脸上,寒气袭人
    ④这时,我常常走出去,任它凉津津甜丝丝地在脸上亲吻
    ⑤哈尔滨的雪美却可畏,片大而茂密,让人望而却步
    ⑥哈尔滨的雪特别可爱,片大而茂密,让人愿意和她亲近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15.今年春天,我国西南五省市遭受百年一遇的旱灾,全国各地人民伸出援手,帮助受灾群众。请你为我校的抗旱救灾爱心募捐活动拟一条宣传语。
    要求:至少包含两种以上修辞,字数在30字以内。(5分)
    ⑵宣传语:□□□□□□□□□□□□□□□
    □□□□□□□□□□□□□□□
    16.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6分)
    ⑴标题:□□□□□□□□□□(2分)
    ⑵寓意:□□□□□□□□□□□□□□□
    □□□□□□□□□□□□□□□(4分)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3月份,电视剧《老大的幸福》在央视播出后迅速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并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观”的大讨论。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在我国GDP不断增长,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禁反思,在物质生活可能有了很大提高的情况下,“幸福感”是否也在不断增加。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个字。⑤不得抄袭。
    哈三中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高二学年第一模块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B(“社会对企业的标准要求”是“品牌价值的标准”错。)
    2.C(文中相关内容是可口可乐“更加满足的是人们思想上和感觉上的一种需要”,可见“口味独特”不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3.B(A第一段中说,“人类大部分历史”物质匮乏,“生产能力无法满足人类除生存以外的需求”。C项是“大量工作已经摆脱对人类体力和技术的依赖”。D,此选项后半部分错,应该是“转向了包括创造生活方式在内的消费价值的生产”,“生活方式”仅仅是“消费价值”的一部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3分)D要:相约,结盟
    5.(3分)B:③表现王珍国的清廉、简从,⑥表现王珍国的拒不受官。
    6.(3分)C:魏军围困司州,明帝派裴叔业攻打涡阳,作为声援,并非“迎战”。由于王珍国殿后,也没有导致大败。
    7.(10分)
    (1)义军到了,派王珍国出城驻扎在朱雀门,被王茂的军队打败,于是(义军)进城。
    (屯:驻扎,1分;为……所;表被动,1分;入城:省略“义军” ,1分;句意2分。)
    (2)王珍国回答说:“我常常担心魏兵人少,不担心人多。”高祖认为他的话很雄壮,于是授予他旌节,和众军共同讨伐敌军。
    (患:担心,1分;壮:意动用法,“认为雄壮,1分;假节:授予旌节,1分;全句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5分)描写了“采药”、“沽酒”、“弄舟”等场景,(3分)形象鲜明地表现了诗人放浪山水的闲适洒脱形象。(2分)
    9.(6分)前文叙写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一系列的乡居生活,表现了诗人悠闲潇洒、无拘无束、自得其乐;(2分) “作个闲人样”则充满抑郁和无奈,是掩饰疏放,装出来的,(2分)这就婉曲地表述了郁积在他心头的隐痛,使前文所写一切笼罩上壮志难酬和自我解嘲的意味,使全诗在洒脱中满含沉郁和悲愤。(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任选一题,每空1分,共6分)
    (1)①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②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杜甫《登岳阳楼》)
    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④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
    ③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杜甫《阁夜》)
    ④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AC。A项描绘景物时没有用到排比的修辞。C项,以水晶比喻年轻的心,意在强调其纯净、感受力强。(5分,对一项给3分,两项给5分)
    (2)(6分)作者对他们的表现深感不解和鄙夷,故投去轻蔑的一瞥。(2分)①不解的是,他们在如此美色面前竟无动于衷;(2分)②鄙夷的是,或许他们天生就灵魂迟钝,对美没有感受力。(2分)
    (3)(6分)①随着时光的流逝,人的心灵会失去纯净、失去对美的感受力;(2分)
    ②而随着感受力的丧失,生命中很多美好的感受也就错过了。(2分)
    ③时光如沙漠,错过的美好记忆会淹没在其中,无法重现。(2分)
    (4)①“时光的荒漠”指的是心灵迟钝、缺少美和诗意的生命状态。(2分)
    ②面对时光的荒漠,我们不能麻木不仁或无力感叹,(2分)而应像作者一样去反思、去感受、去唤醒自己的心灵。(2分)
    ③即将成人的我们,为了避免自己错过人生中太多的美好,应认真生活、好好把握,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2分)(满分8分,符合中心,言之成理即可)
    第Ⅱ卷
    四、语言文字运用
    12.C。 解析:C “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A“石破天惊”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B “钩心斗角”原指宫室结构精巧工致,后来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D“形单影只”形容孤独,没有伴侣
    13.A 。解析:B 搭配不当,应改为“减轻……负担”。C句式杂糅 。D “否则选择不当”重复。
    14.B。解析:应照应喜欢一词,选项中还有一个隐含信息,就是需从①②\③④\⑤⑥三组中二选一。
    15.评分标准:内容3分(体现“爱心”、“奉献”给1分,体现出救灾给1分,体现出抗旱给1分),修辞2分,文采1分,共5分。
    16.参考答案:⑴标题:错位。(2分)(揭示漫画所反映问题的根本特征即可酌情给分)
    ⑵寓意: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2分)值得关注(2分)。(或 “急功近利、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合乎要求,意思对即可给分。此漫画的寓意应侧重揭示现象、指明正确做法,各2分。如只答一方面,给2分。)
    五、写作(60分)
    17.参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王珍国,字德重,是沛国相州人。王珍国在家被征召做冠军将军行参军事,多次升官做到虎贲中郎将、南谯太守,治理政事颇有才能名声。当时郡内苦于饥荒,于是发派米粮财物,来救济穷困缺乏的人。齐高帝亲手下诏说:“你爱护百姓治理国家,(这)非常符合我的心意。”永明初年,升官做桂阳内史,四处抓捕盗贼,境内被肃清。卸任回到都城,路经江州,江州刺史柳世隆到江边践行送别,见到王珍国回京的装束轻便简朴,于是感叹说:“这真可以说是优秀的太守啊。”回京后做了大司马中军参军。武帝平素了解赏识他,经常感叹说:“后代的将领家的子弟,有能比得上王珍国的很少啊。”后又出京任安成内史。升官至巴东、建平两郡的太守。回京做游击将军,因为父亲去世(守孝)而离任。
    建武末年,魏军围困司州,明帝派徐州刺史裴叔业攻打涡阳城,作为声援,起用了王珍国做辅国将军,率领军队助战。魏将杨大眼大队人马突然来到,裴叔业恐惧,丢下军队逃跑了,王珍国率领军队殿后,所以还没达到惨败的地步。永泰元年,会稽太守王敬则造反,王珍国又率众抵御。王敬则被平定,升官做了宁朔将军、青州、冀州二州的刺史,仍像以前一样率领军队。
    义军起兵,东昏侯诏令王珍国率领部队回京师,进入主理建康城。义军到了,派王珍国出城驻扎在朱雀门,被王茂的军队打败,于是(义军)进城。王珍国仍然秘密地派遣郄纂捧着一面明镜进献对高祖表示诚心,高祖折断黄金来回复他。当时城中人都想归附义军,没有人敢先行动,侍中、卫尉张稷总领众军,王珍国秘密结交张稷的心腹张齐,与张稷相约(结盟),张稷答应了。十二月丙寅早晨,王珍国带领张稷到卫尉府,领兵从云龙门进入,在内殿遇见东昏侯杀了他,和张稷会和了尚书仆射王亮等人在西钟下,派中书舍人裴长穆等捧着东昏侯的头归顺高祖。因为(这个)功劳被授予右卫将军,推辞不接受;又授予徐州刺史,坚决地请求留在京师。后又赐予金帛,王珍国又坚决地推让。皇帝下诏说:“想当年田子泰坚决地推辞绢谷财物。你体谅国家情感深厚,真是很值得嘉奖啊。”后来赶上侍宴,皇帝问他说:“你的明镜还在,以前的黄金还在吗?”王珍国回答说:“黄金还恭敬地带在我的肘后,不敢丢失。”
    五年,魏任城王元澄作乱侵犯钟离,高祖派遣王珍国,趁机询问讨贼的方法。王珍国回答说:“我常常担心魏兵人少,不担心人多。”高祖认为他的话很雄壮,于是暂时授予他旌节,和众军共同讨伐敌军。十四年,去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