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中山一中高二年级第三次段考语文试卷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山一中高二年级第三次段考语文试卷
    说明:本次考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选择题答案请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题请在指定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该题不得分,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不使用涂改液。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选出下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 攻讦 jié 框架 kuāng 雪茄 jiā 汗涔涔 cén
    B 商贾 gǔ 觊觎 jì 揣摩 chuǎi 安土重迁 chóng
    C 上溯 sù 笑靥 yè 秩序 zhì 以邻为壑 hè
    D 解剖 pōu 攒钱 zǎn 哀恸 dòng 良莠不齐 yǒu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 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 ______ 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② 预算即使制定得再 _____ ,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③ 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 _____ 的假酒案。
    A 不止 正确 耸人听闻      B 不只 正确 耸人听闻
    C 不只 准确 骇人听闻      D 不止 准确 骇人听闻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 连日来,精彩的奥运赛场捷报频传。中国运动员不孚众望,不仅在传统优势项目上争金夺银,勇破世界记录,而且在一些久违的项目上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B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C 在校运会上,他顽强拼搏,一人勇夺三块金牌,这一成绩,真叫人不能不侧目而视。
    D 虽然中国队小组赛初战告捷,但从比赛中整个球队在战术意识、进攻手段和体能上的表现来看,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经过许多周折,“团团”、“圆圆”终于到达了台湾岛,现在的它们无不以憨厚的动作、悠闲的神态为台湾游人所倾倒。
    B 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国家外汇储备充足,对抵御这次国家金融风暴的冲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C作为学生会主管体育的委员,他竟未按学生会的决定,把比赛日期告诉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
    D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烟害,特别是劝告“有瘾”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重要意义。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5-8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5、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暴秦之欲无厌 厌:满足
    B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参加
    C 终继五国迁灭 迁灭:灭亡
    D 李牧连却之 却:击退,使……退却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赂者以赂者丧 以有尺寸之地
    B 奉之弥繁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C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D 始速祸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含义一致的一项是( )
    A 可谓智力孤危
    B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D 思厥先祖父
    8、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接着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六国中赂秦的,“赂秦而力亏”;二是六国中不赂秦的,“不赂者以赂者丧”。
    B 第二段论述了六国最大的祸害不在战争而在赂秦。段末引用古人的话,阐明赂秦犹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害处。
    C 第三段论述齐、燕、赵不赂秦而终于灭亡的史实,从另一方面论证了“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
    D 文章运用了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法,论证有力;借古讽今,对六国统治阶级屈于敌人的积威,一味贿赂求和的行为进行针砭,要他们吸收历史的教训。
    9、断句与翻译。( 10分)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
    (《战国策•齐策一》)
    ⑴ 用“/”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 (3分)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
    ⑵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3分)
    ② 亡,更言之。 (2分)
    ③ 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 (2分)
    10、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请根据全诗内容,谈谈你对“孤鸿”与“幽人”形象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3分)
    (2)这首词下阕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五句,共10分)
    ⑴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⑵ ,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 。
    ⑶ 有如此之势, , ,以趋于亡。
    ⑷ 亦欲以 , ,成一家之言。
    ⑸ 有志与力, , ,亦不能至也。
    ⑹ 但以刘日薄西山, , ,朝不虑夕。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2——17题(30分)
    (一)实用文本阅读
    袁隆平奇遇记(节选)
    一
    1979年5月,美国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访问中国,惊奇地发现中国人正在种植一种前所未有的杂交水稻。
    于是,他当即向中国农业部种子公司的接待官员询问这个发明权的享有人是谁,提出想跟这个人探讨一下有偿转让技术专利的问题。中国种子公司官员说:这个发明专利权属中国国家拥有;农业部种子公司就是代表国家享有这一权利的唯一代表;要探讨杂交水稻技术转让问题,无须再找“别人”……之后,威尔其先生又一连两次来到北京与中国种子公司正式谈判。最后一次,双方于1980年1月达成协议,由圆环种子公司先付给中国种子公司20万美元首期技术转让费,中国即派出制种专家赴美国传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专家在美工作期间,由美方支付工资,直到美国科技人员熟练掌握该技术为止……消息传到湖南省农科院,尤其是袁隆平,当得到农业部外事局叫他带队赴美国传授技术的通知时,他竟高兴得一夜合不上眼,打心眼里深深地感激中国种子公司赐予了他这次到世界科技最发达的美国去一展身手的机会,而根本就没想到美国人首先要找的对象本来就是他。
    二
    1980年5月9日,当地时间上午9时,袁隆平作为首席专家,携湖南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陈一吾和慈利县良种场场长杜慎余一行3人组成的中国杂交水稻专家组,乘飞机到达洛杉矶。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和美国专家数人已打着牌子在机场迎候。当3人走下飞机舷梯,向撑着牌子的威尔其一行微笑着走去时,威尔其连忙满面笑容热情地迎了过来。他与第一个向他伸过手来的首席专家袁隆平只是礼貌性地轻轻握了一下,就放过去了,而却紧紧地握住第二位接上来的陈一吾副研究员的手,又是拥抱,又是贴脸,口里一叠连声地欢呼着:“您好,尊敬的袁先生!我是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真诚地欢迎您的到来,能够结识您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并在美国接待您,我感到无比的荣幸!”
    显然,威尔其认错人了。3个中国人不由得一齐掩口而笑。威尔其见客人笑得蹊跷,他马上就会过意来,连声道歉说:“对不起,你们哪一位是袁先生?”
    陈一吾连忙推过袁隆平用英语介绍说:“威尔其先生,这位才是首席专家袁隆平先生。我们都是他的助手。”
    “噢,尊敬的袁先生,我认错人了。请您原谅!请让我再次向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欢迎。您将是我们公司和所有美国人最尊贵的客人和朋友。我衷心地祝愿您在美国工作和生活得愉快!”威尔其说着再次握住了袁隆平的手,并紧紧地拥抱、贴脸。
    “谢谢您的热情迎接,威尔其先生。您认错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连许多中国人都会把我认错,更别说美国人了。我是一名水稻专家,长年在田间试验,所以浑身上下都染上了不少中国农民的色调。”袁隆平说着,又风趣地朝两名中国同伴一摊手接着说,“他们都知道,我还有一个绰号,叫做‘刚果布’,也就是‘非洲黑人’的意思。您说这多有趣?”
    三
    9月初,袁隆平按爱妻的亲切嘱托“平平安安地回来”了,但是,他临行前曾向妻子许下的将成为万元户的诺言,却只成了一个不吹自破的泡影。原来当时有规定,出国人员在国外所得收入必须全部上缴。因而,他们回到北京,向农业部有关司局一汇完报,有关办事官员就要他们上缴在美国挣的工钱。
    袁隆平有点不好意思似的对妻子邓哲说:“嘿嘿,真对不起。我原以为美国工资可归个人所有,谁料农业部规定得全部上缴,只能每天领20元人民币的生活补贴。”
    “能成千元户也不错呀,我们家还从来没见过一次进两千多块钱呢!”邓哲安慰丈夫说。“我只要能增加两间小平房,有三四千块钱存款以备不时之需,就心满意足了。”
    邓哲这愿望很快就实现了。
    1981年6月6日,国家科委、国家农委在北京联合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科学技术特等发明奖授奖大会。由袁隆平代表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登台领奖。除奖章和发明证书由袁隆平带回湖南保管外,还有一共10万元奖金。袁隆平本人足足分得这项特等奖金5000元整。
    “哎呀!五千块钱呀!啧啧,这么高的奖金,真吓死人了!”当袁隆平喜不自禁地自北京归来,从兜里掏出一大叠钞票交到妻子手里时,邓哲惊喜得连钱都不知该怎么拿法了。
    (摘自《炎黄春秋》2001年第1期 汪志霞 聂冷 文)
    12、本文题为“袁隆平奇遇记”,“奇遇”在何处?请结合文章分条概括。(4分)
    13、赴美传授经验是件大事,但袁隆平如何传授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如何开设讲座等内容作者略过不谈,反而将笔墨重点落在接机时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认错人这个细节上,这样的处理用意何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14、有人说,文章最后一部分大谈特谈袁隆平夫妇对待钱的重视态度,这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传主的负面影响,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5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