⑦程砚秋归隐西山时,曾将自己喂养的鸽子分赠好友。一年后,一只鸽子忽然飞回程家,这令他既惊喜又感慨。有朋友说:鸽子归巢,说明他谢绝舞台的日子快结束了。果然,日本投降后他搬回城里,立刻着手恢复演出的事宜。(选自《中华读书报•伶人往事》)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程砚秋常常长袍一袭,手提公文包去看电影,从一个侧面表明他个性鲜明,与人不同。 B.从《春闺梦》表现梦境的动作中显示出程砚秋了得的太极功夫,在且歌且舞中唱完『南梆子』后仍神色自如,可见其深厚的唱工、做工和太极功力。 C.写梅兰芳隐居、余毅岩病重、杨小楼病逝等是为了与程砚秋的坚毅过人之处作对比。 D.程砚秋劝说金仲荪先生,巧用艺术“行话”,表现了他幽默乐观,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E.分赠好友的鸽子飞回家象征着程砚秋重新焕发出青春,他的京剧艺术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14.(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程砚秋的?(3分) (2)结合全文,简要说说这位表演艺术家有哪些精神特点。(3分) 15.本文为什么以“一曲清歌动九城”为题,请简要赏析其妙处。(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6.根据画线的示例句子,再仿写两句话。(4分) 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相遇。 你是湍流中的踏脚石, , 。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照不到的阳光。啊,友情,你在哪里? 我曾在杜甫赋李白的诗里看到你情深似海的心地;我曾在 ; 我曾在 。 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人肉搜索”是指更多的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的一种机制。 广义的“人肉搜索”,是网友有问题希望得到解答,将问题在网上发布后,其他网民纷纷向其提供答案。狭义的“人肉搜索”特指网民自发参与对某一人物、事件的背景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行查证并在网上公布的机制。 材料二:去年年底今年初对北京某小学生发起的“人肉搜索”事件,对其产生了极大的伤害。同年,对南京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发起的“人肉搜索”事件,让人肉搜索成为新型舆论监督形式。 (1)用一句话概括第二则材料的内容。(2分) (2)针对以上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简要分析。(6分) 五、作文(70分)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是○(节选)【注】 作者:田地 我是空虚, 我是饱满。 我是静止; 我是发展。 我能成为锁链; 我能变成花环。 我是完整的自己; 我是我的对立面。 【注】题目含义:我是零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南安一中2011届高二(下)期中考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出卷:李小雅 审阅:李跃峰 蔡秀怨 王斌 (一)文言文阅读(共21分) 1.B (3分) A“加”,施予;C “殆”,接近,近于 D “比”,齐等,同样 2.C (3分) C均为连词,表承接 A. 竟然,却;才 B.代词,他,指管仲;动词 ,往,到 D介词,到;介词,和,与 3.D (3分) ②“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是鲍叔牙向齐桓公讲述的治国之策 ④“夷吾事君无二心”是表现管仲的忠诚,与“治国之能臣”无关 4.C (3分)管仲可能会被杀。从“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 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可看出如果齐桓公不及时迎回管仲,管仲被杀的可能性更大。 5.(9分) (1)如果一定要使国家治理得好,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大概只有管夷吾才行吧!(共3分。得分点为若、治、其 。“治”必须翻译成“治理得好”。) (2)你如果宽恕他并使他回齐国,他也会像这样为您效劳。(共3分。“宥”意思为宽恕;“反”使动用法,译为“使返回”;“犹是”介词结构后置) (3)在这种情况下(或于是)鲁国国君就没有杀(管仲),(把他)活着捆绑起来用木笼装着交给齐国。(共3分。“杀”省略宾语“管仲”;“生”为状语,译为“活着”;“柙”名词活用动词,译为“用木笼装”。) (二)古代诗歌阅读 6.(1)颈联对仗,不仅上下两句相对,而且每一句的内部“风朝”与“露夜”,“阴”与“晴”,“万户”与“千门”,“开”与“闭”又各自成对,音节和谐,深沉幽婉,写出了流莺无休止地啼转、漂荡,寻找渺茫无日的佳期。 (2)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象征、借物抒怀)的手法,通过流莺的飘荡不自持(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表现了诗人自身漂泊无依的境遇,借流莺的徒自巧啭难遇佳期抒写自身不为人赏识任用(怀才不遇)的苦闷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7分) 7.A.D (共5分,答对一个得2分,答对两个得5分) A选项中的“调虎离山计”应改为“空城计”。D选项中的“他们都不肯将堂吉诃德放出笼子”错,众人商议后来同意让堂吉诃德走出笼子活动活动。 8.(共5分)办法是:让堂吉诃德继续出游,参孙装成骑士在半路上找碴和他决斗并打败他;(1分)决斗之前达成协议,败者听胜者差遣;(1分)打败他就命令他回家,不经允许两年内不准离家。(1分)参孙装成镜子骑士(林中骑士)与堂吉诃德决斗,不料战败,只好答应代他去托波索城拜访杜尔西内娅。(2分) 9.(1)B (3分) A.“和别人交朋友不要称兄道弟”错,“不挟兄弟而友”意思是“不倚仗自己兄弟的财富地位来结交朋友”。C. “能谅解他人的人”应改为“有诚信的人”。D. “只能”说法过于绝对。 (2)(共4分)儒家认为君子交友要以德为原则,结交道德高尚的朋友,如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朋友;在对待朋友方式上应平等相待,不能倚仗财富权势;在交友方式上,通过文章学问结交志同道合、互相促进的朋友;结交朋友的意义在于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和道德水平,要多交益友,不交损友 三、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9分) 10.D(3分) 11. B (3分) 12. B(3分) (二)实用类文本 13.CE(共5分,答对一个得2分,两个得5分)(“与……对比”说得不正确,应为“衬托出程砚秋支撑艺术舞台意志的坚毅”;即将进入新的高峰”说得不正确,原文中只有“说明他谢绝舞台的日子快结束了,着手恢复演出的事宜”等语。) 14.(6分)先写程砚秋的几个嗜好表现他的独特之处;(2分)再写他和日本人的斗争表现了他的男子汉血性和堂堂正气;(2分)最后写他耕读时仍心系舞台,表现了他对京剧事业的无限热爱。(2分) 15.形式上引用诗句,富有诗意。(1分)内容上,通过这句诗既是对程砚秋曲艺上的造诣的肯定(1分),也是对程砚秋坚守人格操守的赞扬,以这句诗为题更能突显传主的特点,揭示本文主题。(2分) 四、语言文字应用 16.(共4分) 你是严冬里的炭火,你是酷暑里的浓荫,(共2分,暗喻1分,内容(体现友情的积极作用)1分) 我曾在马克思、恩格斯的通信集里听到你娓娓动听的话语。 我曾在白求恩输给八路军的血液里看到你慷慨的笑意。(2分,事例恰当1分,句式1分) 17.(1)“人肉搜索”是把双刃剑。(2分,单句1分,内容1分) (2)示例一 人肉搜索突破底线,负作用太大。突破道德底线,对当事人谩骂,使用语言暴力。二是突破法律底线,侵犯他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观点2分,其中观点必须明确。能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度说出充分的理由即可得4分 ) 【以上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改卷时可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做具体调整。】 【文言文译文】 齐桓公从莒回到齐国以后,任命鲍叔牙当宰相。鲍叔辞谢说:“我是您的庸臣。国君要加惠于我,使我不至于挨饿受冻,就算恩赐了。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则非我之所能,那只有管夷吾才可以当此重任。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夷吾;宽惠爱民,我不如他;治国不失权柄,我不如他;忠信以交好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仪可以示范于四方,我不如他;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勇气倍增,我不如他。管仲,好比人民的父母,将欲治理儿子,就不可不用他们父母。”桓公说:“管夷吾亲自射我,射中了带钩,几乎使我丧命,现在竟要起用他,可以吗?”鲍叔说:“他也是为了自己的君主这样做的。您只要赦罪而让他回国,他将同样为您效力。”桓公说:“那么应该怎么办呢?”鲍叔说:“您可派人到鲁国去要回他。”桓公说:“施伯是鲁国的谋臣。他知道我将起用管仲,一定不肯放回给我。”鲍叔说:“您教使者这样说:‘我君有一个不忠之臣在贵国,需要引渡回来在群臣面前处死。’鲁国的国君必然应允。不过,施伯知道夷吾的才干,一定设法让他在鲁国执政。夷吾如果接受,鲁国就能削弱齐国。夷吾不接受,他估计管仲将要回齐,一定要杀死他。”桓公说:“那么你估计管夷吾会接受么?”鲍叔说:“不会,夷吾事君,是没有二心的。”桓公说:“他对我也能这样么?”回答说:“不是为了您,而是为了先君和国家的原故。您若想安定国家,就赶快去要回他,否则,就来不及了。” 桓公派遣鲍叔去鲁国议和,对鲁国说:“公子纠,是亲人,请您们替我国杀掉。”鲁国便替齐国杀了公子纠。又说:“管仲是我们的仇人,请交我国自己处理才甘心。”鲁君答应了。施伯对鲁侯说:“不要交回。齐国不是要杀他,而是要用他为政。管仲是天下的贤人,是大材。楚国用他则楚国得志于天下,晋国用他则晋国得志于天下,狄国用他则狄国得志于天下。现在齐国要是得到他。将来必为鲁国之患,您何不把他杀掉而还之以尸体呢。”鲁君说;“好。”将要杀管仲,鲍叔进言说:“在齐国杀,是杀齐国的犯人;在鲁国杀,是杀鲁国的犯人。我们国君要得到活的,把他处死在齐国,是为教育群臣而行杀;若是得不到活的,就等于您和我们国君的叛贼站在二起了,这不是我们国君所要求的。使臣我不敢从命。”于是鲁君不杀管仲,把管仲活着捆起来押送回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