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省所怙 依靠 B.汝来省吾,止一岁 留居 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亲附 D.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攻打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全都、一概 B.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原来 C.及凯旋而纳之 接受 D. 泣下沾襟 哭泣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就职上任 B.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怨恨 C.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连接 D.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许可,同意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烧笋晚食,发函得诗 打开 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给 C.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忧伤 D.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充实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是年,吾佐戎徐州 B.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 C.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D.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请、愿 B.天涯霜雪霁寒宵 雪停 C.雕栏玉砌应犹在 台阶 D.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水边 22、下列句子中,与“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B.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C.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 D.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2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词类活用类型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B.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 C.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2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D.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8分) 1、人生得意须尽欢, 。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2、古来圣贤皆寂寞, 。陈王昔时宴平乐, 。(李白《将进酒》) 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 。(杜甫《阁夜》) 4、 ,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 。(李贺《李凭箜篌引》) 5、鸟雀呼晴, 。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6、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苏洵《六国论》) 7、 ,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苏洵《六国论》) 8、《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 ,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三、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盛过硝酸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了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的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1.A【解析】“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神气活现”自以为了不起而显示出来的得意和傲慢的样子,贬义。“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而吸毒则是非常不好的风气。 2.C 【解析】“南辕北辙”本义为“心里想往南,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一般就同一事物而言。“官样文章”只有形式,照例敷衍的文章。贬义。“好戏连台”精彩的节目连续演出或播放;动人的场面或情景不断出现。“抛砖引玉”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 3.B 【解析】“洛阳纸贵”比喻文学作品广为流传,风行一时。“不知所云”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深刻。 4.B 【解析】“一文不名”应改为“一文不值”。 “名”是占有的意思,“一文不名”指一文钱都不占有,形容极贫困。“风光不再”从前的好形势已经结束;开始走下坡路。“一目了然”是“一眼就可看清楚”,应改为“了如指掌”。 “义愤填膺”义愤充满胸膛。形容极端愤怒。语意与语境不合。 5.B【解析】“众望所归”指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受到信赖。“花落谁家”比喻在众多竞选者、待聘者、参赛者中,谁是最后胜出者。常在结果揭晓之前这样说。“睚眦必报”: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如坐春风”是指受到教育和感化,不是迎着春风的意思。 6.A(B项成分残缺,可去掉句首的“由于”;C项句式杂糅,应删掉“靠的”。 D搭配不当,删去“的寿命”。) 7.D(A项结构混乱,应删除句末的“被",也可删除句中的“对”;B项不合逻辑;C项介词残缺。) 8.D ( A搭配不当,后一个分句缺主语,应加“铁凝”;B结构混乱,前一个句子未说完,中途更换主语另起炉灶;C一对二,照应混乱;D没有语病。) 9.D(A应为“以…为主题”;B“改善…的时间”搭配不当;C王学选是什么的代表,表意不明。) 10.D (A、“吸引……关注”搭配不当;B、将“这”改为“开设这些课程”;C、句删去“具有”) 11.D 12.D 13.B解析:本排序题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上下句的衔接、呼应,话题一致等,可用排除法。首先确定③作为首句,衔接“狗勇敢而又聪明”,是作为“勇敢而又聪明”的例子。而⑤不能做首句的原因是⑤句对全文来说,话题转换太唐突,由此排除C和D。④中“这种天赋”明显是指狗的听觉与嗅觉,并且“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天赋”应该还有下文,所以④不能做结语,进而排除A。同时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横线间的标点也有提示作用。本题也可以这样思考:③⑥照应前文“忠义、勇敢”,⑤②照应前文“聪明”;注意指示代词指代的内容,④中的“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指代的就是前文③⑥⑤②的内容;①照应后文“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14.B 15.D 16.D 17.A 18.C 19.D 20.A 21.A 22.B 23.C 24.C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