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2009—2010学年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09—2010学年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复道行空, ? (《阿房宫赋》)
    (2) ,蓝田日暖玉生烟。 (《锦瑟》)
    (3)羽扇纶巾,谈笑间, 。 (《念奴娇?赤壁怀古》)
    (4)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诗经?氓》)
    (5) ,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
    (6)西当太白有鸟道, 。(《蜀道难》)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大美色,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及平长,可娶妻,富人莫肯与者,贫者平亦耻之。户牖富人有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负随平至其家,家乃负郭穷巷,以弊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张负归,谓其子仲曰:“吾欲以女孙予陈平。”张仲曰:“平贫不事事,一县中尽笑其所为,独奈何予女乎?”负曰:“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卒与女。为平贫,乃假贷币以内妇。负诫其孙曰:“毋以贫故,事人不谨。事兄伯如事父,事嫂如母。”平既娶张氏女,赍用益饶,游道日广。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陈涉起而王陈,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相攻于临济。陈平固已前谢其兄伯,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久之,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殷王反楚,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项王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镒。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仗剑亡。渡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中当有金玉宝器,目之,欲杀平。平恐,乃解衣裸而佐刺船。船人知其无有,乃止。
    太史公曰: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老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 游学:周游讲学
    B.平为人长大美色 长大:身材高大
    C.使周市略定魏地 略:攻取
    D.而平身间行仗剑亡 间:秘密
    3.下列句子直接表现陈平“知谋”的一项是( )(3分)
    A.少时家贫,好读书 B.平为宰,分肉食甚均
    C.赍用益饶,游道日广 D.平恐,乃解衣裸而佐刺船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平家中贫穷,住在城墙边的偏僻小巷子里,用破席子当门。他的兄长陈伯自己耕田,支持弟弟读书。
    B.同乡富人张负看好长相英俊的陈平,不顾儿子张仲的坚决反对,把守寡的孙女嫁给陈平为妻,并送钱帮助完婚。
    C.陈平先投奔陈胜,后归附项羽,带兵打败并降服殷王,得到封官赐金。后来害怕被项羽怪罪诛杀,于是仗剑逃亡。
    D.太史公认为,陈平年青时志向远大,归附刘邦,常出妙计;吕后当政又能安定汉室,荣耀而终,是善始善终的贤相。
    5.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3分)
    译:
    (2)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中当有金玉宝器,目之,欲杀平。(3分)
    译: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
    【注】此词是欧阳修贬官颍州时所写。
    (1)这首词上片描写生动传神,请找出两个表现力强的字,并分别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2)词的最后一句情感发生了变化,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2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化经典阅读(6分)
    7.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①大焉,善与人同②,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③者也,故君于莫大乎与人为善。”
    【注】①有:同“又”。②善与人同:与人共同做善事。③与人为善:与:偕同。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孟子》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子从子路说起,因为子路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闻过则喜,听到别人给自己指出过错就高兴。
    B.除了子路而外,禹也是这方面的模范,他只要一听到别人对他说有教益的话,不仅高兴,而且还要就地下拜,行上一个大礼。
    C.比起子路和禹来,大舜的“与人为善”就更高一筹了,不仅高兴,不仅下拜,而且还要放弃自己,听从别人,这就等于和别人一起行善了。
    D.从闻过则善、闻善言则拜,到与人为善,虽然有程度的不同,但其性质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而改正自己的缺点。
    (2)在《论语?学而》篇里,孔子曾经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把别人能够给自己指出过错看作一大幸事。结合上面的选段,请说明你对“与人为善”的理解。(3分)
    (二)文学名著阅读 (10分)
    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曹操采纳许攸的计谋,领兵烧毁袁绍鸟巢粮屯,大败袁军,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随后,曹操采用“十面埋伏”之计,在仓亭再次人败袁军。袁绍死后,曹操决漳河水夺取了冀州。后来,曹操用郭嘉的遗计平定辽东,终于统一了北方。(《三国演义》)
    B.孙权采用鲁肃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在临行前交给刘备三个锦囊,并吩咐说:“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刘备和赵云等到了南徐,依锦囊妙计破了东吴之计,娶了孙权之妹返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
    C.玛丝洛娃是一个农妇的女儿,三岁时母亲死了,被聂赫留朵夫的姑妈收养。十六岁时,她因与聂赫留朵夫发生关系并怀孕,被赶出家门。她去给人家当女仆,最后沦落到妓院。后来,玛丝洛娃因受一起人命案的牵连受审判,被流放西伯利亚。在流放途中,她被聂赫留朵夫感动并决定与他结合。(《复活》)
    D.“我要生活,我要家庭和孩子,我想过人的生活。”就在她迈着很快的步子,连眼皮也不抬,走进办公室的时候,他脑海里掠过这样一些想法……(《复活》)
    “他”指的是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靠彼得堡朋友副检察长谢列宁的帮助,将玛丝洛娃由原判服苦役改为一般移民流放,聂赫留朵夫觉得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妨碍他们共同生活了,于是萌生了这些想法 (《复活》)
    E.聂赫留朵夫决定陪玛丝洛娃一起去西伯利亚服役,他回家乡处理田产,看到农村一副破败景象,农民都在挨饿,他知道这是农民们的土地被夺走的结果。于是,他决定放弃土地所有权,把土地交给农民,只收租金,租金由农民自己支配,用于公共事业。(《复活》)
    9.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l00字左右)(5分)
    (1)人们将办事不成功称为“走麦城”,这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请简述这个故事。
    (2)在《复活》中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去监狱见玛斯洛娃时,他本来预料卡秋莎见到他,听到他认罪的话,知道他打算为她出力,就会高兴起来,受到感动,又变成原来那个卡秋莎了。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原来那个卡秋莎已经不存在,只剩下玛斯洛娃了。这使得他又惊奇又恐惧。
    请简述《复活》中聂赫留朵夫与玛斯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第一次探监时玛斯洛娃的举动。
    第( )题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最近,“轻小说”的概念频频出现于网络媒体上,有的网站,将一批“80后”甚至“90后”作家主编的杂志,通称为“轻小说”,比如郭敬明主编的《最小说》、明晓溪主编的《公主志》、郭妮主编的《火星少女》、江南主编的《幻想1+1》……这些杂志大多开本小,一手便可掌握,翻阅起来极为方便----这样的设计,恐怕还是出于在课间和上下学路上阅读的考虑。
    国内的“轻小说”和日本的“轻小说”如出一辙,看来,在日本动漫和韩国游戏全面侵入国内青少年文化生活之后,日本文学也通过杂志的方式开始影响中国的孩子了。200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曾出版过一套5本的系列丛书,取名为“轻阅读书坊”,图书采取的也是文配图的方式,被视为国内最早提出文学“轻阅读”的丛书
    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编辑王肖练曾经就“轻阅读”三字给出精彩的定义:轻松的阅读、轻快的阅读、轻灵的阅读;“轻”不是没有分量,“轻阅读”是另一种重质感的阅读。书中的内容“说的都是大白话,话题既时髦又有趣,既温文尔雅又愤世嫉俗”。通过这些定义,即便是“轻阅读书坊”的创意借鉴日本的“轻小说”,也能看出出版者已经将其本土化了。
    “轻阅读”的流行,得益于网络普及的推动。据了解,国内著名的商业网站网易和腾讯,均开设有“轻阅读”的频道或专栏。网络使得两种文字阅读上的障碍得到了最快的融通,而站在时尚和流行前沿的年轻作家,在对外来文化的消化上,也表现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
    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品,“轻阅读”产品的本质是无害的,甚至在丰富人的生活、愉悦人的心灵方面,有着其他读本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些文本中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的匮乏,以及价值观的迷失,都有让“轻阅读”变成“飘阅读”的趋势。我们青少年读者追逐和享受“轻阅读”是他们的权利,但也要清醒地意识到“轻阅读”中唯美背后的虚无、时尚背后的苍白。无论什么时候,厚重的经典和传统文学的质朴和开阔,都是丰富一个人心灵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节
    10.对“轻小说”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3分)
    A.“轻小说”是一批“80后”甚至“90后”作家主编的如《公主志》一类的杂志。
    B.“轻小说”是开本小、易掌握,翻阅起来极为方便,有利于学生随时阅读的一类杂志。
    C.“轻小说”是源自日本、受日本文学杂志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类方便阅读的一类杂志。
    D.“轻小说”是源自日本、被出版者本土化的便于读者阅读的一类杂志。
    11.不属于“轻阅读”在我国流行的原因的一项是 ( ) (3分)
    A.日本动漫和韩国游戏全面侵入我们国内青少年文化生活。
    B.我国的出版者将源自日本“轻小说”的“轻阅读”本土化。
    C.国内著名的商业网站网易和腾讯,均开设有“轻阅读”的频道或专栏。
    D.“轻阅读”是一种文化消费品,它的本质是没有危害的。
    12.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根据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编辑王肖练就“轻阅读”三字给出的精彩定义,现在流行的“轻小说”属于王肖练所说的“轻阅读”的一种。
    B.2001年,上海文艺出版社曾出版过一套5本的系列丛书,取名为“轻阅读书坊”,说明早在九年前“轻小说”就已经开始在我国流行了。
    C.“轻阅读”在丰富人的生活、愉悦人的心灵方面,有着其他读本不可代替的作用,表明“轻阅读”在人们的阅读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D.厚重的经典和传统文学的质朴和开阔,是丰富一个人心灵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人们不能因轻阅读而放弃对经典和传统文学的阅读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能全选。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l5题。
    湖 殇
    素 素
    ①不看湖的时候,美人的深眸便是湖。看了湖之后,湖是城市的心。其实,我所居住的市,只有一个人工湖,在儿童公园的一角,湖面上仅能游开几只白鹅形状的船。
    ②湖太小,然而我的生活里毕竟有一个叫做湖的地方。
    ③去年有了两次开笔会的机会。先到南京,南京有玄武湖、莫愁湖。然而我到南京最急切要见的不是莫愁,而是玄武,因为它大。玄武湖是可以追溯到三国吴的,历朝历代都极善待这湖,并竭力地放大它。今人又胜过古人,这是必然的。总之,千年的湖依然年轻。所以乍见玄武湖,我竟舍不得快走,生怕一走就走到底。我开始明白六朝粉黛为什么迷恋南京,因为有玄武湖。我也开始明白在日渐喧闹的城市里面,为什么保留着这一处静谧的所在,因为湖是城市人最后的空间。但是,就在这时,有一种很杂乱的声音送进我的耳里。细一分辨,是儿童乐园的碰碰车。还有一种声音是从那间很别致的公园小屋里传出来的;像野人的嚎叫,像野兽的厮杀。屋外的牌子上赫然写着:当代原始部落掠影海外版录像,票价x元。
    ④好在玄武湖大,浩茫的湖水能使那些怪异的声音和灰尘渐渐地被吸收,以至于吞没。我终于找到了一条安静而有意味的小路,一边是千年老树,树冠呈弧形绕过人头,垂进另一边的湖里。我认定了这条浓阴穹起的小路,走过去,再走回来。直到走累了,才坐在树下的长椅上,面向着绰绰约约的湖,呼吸着这里的清宁。突然,背后“砰”地一声枪响,我立刻中弹一般跳起,咫尺之外,竟是一座商业性打靶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