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四中2010学年高二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攫(jué)取 智者乐(yào)水 瘐(yǔ)毙 险衅(xìn) B.愀(qiǎo)然 不省(xǐng)所怙 债券(quàn) 打烊(yàng) C.尴(gān)尬 茕(qióng)茕孑立 枕藉(jiè) 惬(qiè)意 D.簇(zú)新 酾(sì)酒临江 咂(zā)摸 肩胛(jiǎ)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佳肴 渔船 赍发 逆情悖理 B.脉搏 通牒 吞噬 粗制烂造 C.声纳 搭讪 酒蛊 拾人牙慧 D.服帖 坐镇 惭作 一笔勾消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作出了 ,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②尽管这只是一次 ,但民警与保安的迅速出击,表明本市第一个进入校园的电子报警系统已经成功的开通了。 ③ 天气恶劣,这些初到庐山的外国朋友还是游兴盎然。 A.计划 演练 不管 B.规划 演练 尽管 C.计划 演示 尽管 D.规划 演示 不管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当前金融海啸的冲击下,一些中小企业倒闭,他们所缺乏的,一是资金不足,二是技术含量低,三是产品陈旧单一。B.在科技人才等方面,我国和我国发展情况类似的印度相比,还有差距,与美国、日本的差距更大。 C.2009年伊始,国家再次出台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激励政策、调控政策和财政保障政策,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D.教育部决定在全国10个省(直辖市)进行京剧教学试点的通知几天来引起巨大争议, 在所有的质疑中,15个学唱曲目有13个为“样板戏”成为最大焦点。 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近日,有美国媒体批评前总统布什,说布什因为没读《孙子兵法》,战略战术不对头,所以被伊拉克战争弄得灰头土脸,导致美国民众对他的信任度下降。 B.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倒计时的独特设计、击缶而歌的巨大声势、焰火脚印把北京中轴线与鸟巢结合一体的宏大创意,至今仍让人过目不忘。 C.魔术师刘谦真的是费了不少功夫。不过世间没有神仙,魔术师的表演往往是故弄玄虚,希望大家看了我的揭秘以后不要有被骗的感觉。 D.我们要想做成事业,要有开放的视野和进取的心态、严谨的作风和灵活的方法,要善于总结经验,切不可不撞南墙不回头,更不能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 B.陈奂生自问自答,左思右想,总是不妥。忽然心里一亮,拍着大腿,高兴地叫道:“有了。” C.古典小说能够做到“戚而能谐,婉而多讽。”(鲁迅语),特别是对于反面人物,高明的作者更要达到“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的艺术水平。 D.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0多年前的某个10月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白色外衣”。一时间,“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最糟糕的发明”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7.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不属于其根本原因的一项是 A.发明了塑料袋以后,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使用过于普及。 B.塑料袋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造成的白色垃圾难以处理。 C.处理塑料袋造成的白色垃圾,一般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但挖土填埋污染土壤,高温焚烧污染大气环境。 D.奥地利人马克斯•舒施尼发明的塑料袋,虽轻便结实,但造成了环境污染。 8.对待这项“最糟糕的发明”的积极态度,不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控制使用量,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 B.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 C.加强宣传,树立环保意识,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 D.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对可降解塑料袋包装材料的研制。 9.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最合理的一项是 A.随着科技的进步,不久,可降解的塑料将完全取代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塑料。 B.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就会意识到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自觉“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禁用塑料袋”。 C.在研制出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同时,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塑料袋将继续为人类造福。 D.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白色污染,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这一做法在世界各国将会普遍推行。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宋必达,字其在,湖北黄州人。顺治八年进士,授江西宁都知县。土瘠民贫,清泰、怀德二乡久罹寇,民多迁徙,地不治。 请尽蠲逋赋以徕之,二岁,田尽辟。 县治濒河,夏雨暴涨,城且没。祷于神,水落,按故道疏治之,自是无水患。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叛,自福建出,攻掠旁近地,江西大震,群贼响应。宁都故有南、北二城,南民北兵。必达曰:“古有保甲、义勇、弓弩社,民皆可兵也。王守仁破宸濠尝用之矣。”如其法训练,得义勇二千。及贼前锋薄城下,营将邀必达议事,曰:“众寡食乏,奈何?”必达曰:“人臣之义,有死无二。贼本乌合,掩其始至,可一鼓破也。”营将遂率所部进,贼少却,必达以义勇横击之,贼奔。已而复率众来攻,巨炮隳雉堞,辄垒补其缺,随方备御益坚。会援至,贼解去。或言于巡抚,县堡砦多从贼,巡抚将发兵,必达刺血上书争之,乃止。官军有自汀州还者,妇女在军中悲号声相属,自倾橐计口赎之,询其姓氏里居,护之归。 县初食淮盐,自明王守仁治赣,改食粤盐,其后苦销引①之累,必达请以粤额增淮额,商民皆便。卒以粤引不中额,被论罢职。 宁都人哭而送之,饯贻皆不受,间道赴南昌。 中途为贼所得,胁降不屈,系旬有七日。忽夜半有数十人持兵逾垣入,曰:“宋爷安在?吾等皆宁都民。”拥而出,乃得脱。既归里,江西总督董卫国移镇湖广,见之,叹曰:“是死守孤城者耶?吾为若咨部还故职,且以军功叙。”必达逊谢之。既而语人曰:“故吏如弃妇,忍自媒乎?”褐衣蔬食,老于田间,宁都人岁时祀之。 (节选自《清史稿•宋必达传》 注:①引:商人贩卖货物的凭证。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泰、怀德二乡久罹寇 罹:遭遇 B.及贼前锋薄城下,营将邀必达议事 薄:进攻 C.妇女在军中悲号声相属 属:连接 D.忽夜半有数十人持兵逾垣入 垣:墙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祷于神,水落 B. 拥而出,乃得脱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吾尝终日而思矣 C.吾为若咨部还故职,且以军功叙 D.夏雨暴涨,城且没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必达任江西宁都知县时,因强盗横行,百姓奔走他乡,土地荒芜,就申请免租,开垦土地,兴修水利,来安抚百姓。 B.康熙十三年,耿精忠造反,进攻宁都,宋必达采用明朝王守仁消灭朱宸濠的办法训练军队,奋勇抵抗,打退了耿精忠。 C.官府的军队从汀州回师,他们掠夺来的妇女每天悲哭,宋必达自己出钱赎出,问清姓名和住址,派人护送她们回家。 D.宋必达从宁都回到家乡,谢绝了当时担任江西总督的董卫国为他升官的请求,自愿在乡间务农,最后死于田间。 第Ⅱ卷 (共108分) 四、(20分) 13.把文言文阅读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请尽蠲逋赋以徕之,二岁,田尽辟。 (2)宁都人哭而送之,饯贻皆不受,间道赴南昌。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释】 ①瞑:昏暗。 ②海西头:这里指扬州,古称广陵,也称维扬。 ③建德:这里指桐庐江流域。 ⑴本诗前四句借景抒情,请试加分析。(3分) ⑵有人评述这首诗的尾联说:“泪岂可寄?然无理之辞,却独有深趣。”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加以分析。(3分) 15、补出名篇中的名句。(6分) ①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②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滕王阁序》) 五、﹙14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8题。 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 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人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 男了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