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高二语文期中考试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审核人 张浩 校对 王君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与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迤逦不想来到沧州:(yǐlǐ)曲折连绵,文中指一路走去,绕来绕去的意思。
    B我因恶了高太尉:(ě)厌恶。
    C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bù gān gà)鬼鬼祟祟,不正派
    D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yāng měi)恳求,请托。
    2.选出对黑体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 胆怯(qiè) 鞭笞(tà) 塑造(sù)
    B 难堪(kān) 怂恿(cǒng) 虽然(suī)
    C 怔怔(zhēng) 撮合(cuō) 讥诮(qiào)
    D 滑稽(jī) 辖制(xiá) 鲜见(xiǎn)
    3.选出书写无误的一组词语( )
    A 孤陋寡闻 故守成法 廉洁奉公
    B 黄梁美梦 合盘托出 碌碌无为
    C 忠心耿耿 玲珑剔透 根深蒂固
    D 各行其事 戮力同心 雷厉风行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理想主义只是一种精炼的写实主义,以理想派攻击写实派,不过是以五十步笑百步。
    B.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
    C.无论从事什么事业,都要扎扎实实地去干,跬步千里,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就。
    D.对那些荒唐到可笑程度的小道消息,你怎么也相信呢?任何不经之谈,我是绝不相信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世博会开幕日期的临近,“世博”已经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上海市民口头语,可见人们纷纷以不同方式关注世博会。
    B.在外国同事看来,中国人的手机似乎永远保持“正在进行时”,即使在办公室开会,有的人也不出去接电话,而是坐在座位上小声讲。
    C.据初步分析,已导致74人死亡的山西古交县屯兰矿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屯兰矿南四采区通风管理不到位、瓦斯治理不彻底引起的。
    D.首都博物馆新馆中,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展品看得观众眼花缭乱,同时被它们所折射出的北京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深深震撼。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公众知情权的软肋不在于网民缺席
    因盗伐林木被关押的24岁青年李荞明,在云南晋宁的看守所受伤,送医后不治而亡。警方称其受伤原因是和狱友玩“躲猫猫”游戏撞墙而致。因舆论对事件真相的高度关注,“躲猫猫”迅速成为表达网络质疑的当红热词。出人意料的是,云南省官方旋即公开邀请了网民等组成的调查委员会前往事发地调查,并于日前发布了调查报告。
    以探寻真相串联起来的这次行动,表达出一种公众饥渴,亦即公共事件的真相披露亟须有公信力的制度保证,同时云南官方组织网民调查的行动也表明,重视和尊重公众知情权,已经不能只是坐而论,也必须起而行了。但正如起而行的云南官员,同样感受到来自舆论的压力一样,因为公众知情的欲望,就像无所忌讳的刀锋利刃一般,会伸向每一个信息黑箱和嫌疑角落。除了真相,没有什么能让这种欲望停顿。
    组织网民调查的官员有言,组织网民和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件调查,是尊重宪法赋予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尊重网络民意,了解事件真相。毫无疑问,这是基于宪法权利的积极落实,是一种推动进步的务实努力。但正如“躲猫猫”事件的舆论关键,始终紧扣的都是公众知情权。对公众知情权的完整理解,对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诚实解读,就尤其显出在转型现实下的特殊可贵。
    “躲猫猫”事件催生的知情权行动中,我们同时看到了许多的尴尬。由于法律的限制,参与调查的网友没有见到嫌疑人,也无法调看现场监控录像,他们仅仅是去过事发现场,向当地警方提出询问。这些原本奔着获取真相而来的普通网民,没有能力超越法律和司法机构的专业作为独自获取真相。这些原本受困于信息源单一、真相无法求证的网民,从电脑前跑到了看守所,但真正受困的信息格局并未因为亲临现场而打破。
    这种情形不得不促使我们思考,在目前状况下真正制约公众知情权行使的,究竟是公众直接调查机会的缺乏,还是公众委托的那些公共机构的信息失灵?又是怎样的一种机制,造成了原本应由专业公共机构承担的信息调查、信息收集、真相披露工作,竟然需要网民的直接参与才能论证完成?如果我们仅仅在这样的层面上,论证和落实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以我们的聪明才智,这究竟是明知故问,还是顾左右而言他?
    乐观者为网民调查委员会展现的进步叫好,这心态无疑值得理解。而谨慎者为网民调查寻求真相的努力溯源,也更值得深思。“躲猫猫”事件的出现,论证了公众知情权的真正障碍,并不在于网民参与而在于诸如媒体等公共机构的信息失灵。而能以这样的官民互动推动全社会的舆论聚焦与思考深化,云南官员与网民的务实进取已不一般。(《南方都市报》2009、2、24)
    6.本文认为“公众知情权的软肋不在于网民缺席”,以下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云南省官方在“躲猫猫”事件发生后旋即公开邀请网民组成调查委员会前往事发地调查,并于日前发布了调查报告。
    B.组织网民和社会公众参与公共事件调查,是尊重宪法赋予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尊重网络民意,了解事件真相。
    C.这些原本受困于信息源单一、真相无法求证的网民,从电脑前跑到了看守所,但真正受困的信息格局并未因为亲临现场而打破。
    D.对公众知情权的完整理解,对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诚实解读,在转型社会现实下尤其显出特殊可贵。
    7.下列对有关“躲猫猫”事件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躲猫猫”迅速成为表达网络质疑的当红热词的真正原因,是舆论对李荞明死因真相的高度关注。
    B.“躲猫猫”事件促使云南官方组织网民进行调查活动充分表明,在信息社会,重视和尊重公众知情权刻不容缓。
    C.网民组成的调查委员会既没有见到嫌疑人,也无法调看现场监控录像,这充分表明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受到法律的严峻挑战。
    D.“躲猫猫”事件催生的官民互动推动全社会的舆论聚焦与思考深化,云南官员与网民的务实进取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8.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被关押的李荞明和狱友玩“躲猫猫”游戏撞墙而死,云南省官方充分重视和尊重公众知情权,组成网民调查委员会前往事发地点调查。
    B.公众知情权的欲望永远不能满足,它会伸向每一个信息黑箱和嫌疑角落,没有什么能让这种欲望停顿。
    C.在转型现实下,为网民调查委员会展现的进步叫好并不值得肯定,更值得深思的是为网民调查寻求真相的努力溯源。
    D.网民直接参与才能论证完成信息调查、信息收集、真相披露工作,这本身就意味着法律体制并不健全。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李朝隐,字光国,京兆三原人。明法中第,调临汾尉,擢至大理丞。武三思构五王,而侍御史郑愔请诛之,朝隐独以“不经鞫实,不宜轻用法”,忤旨,贬岭南丑地。宰相韦巨源、李峤言于中宗曰:“朝隐素清正,一日远逐,恐骇天下。”帝更以为闻喜令。
    迁侍御史、吏部员外郎。时政出权幸,不关两省而内授官,但斜封其状付中书,即宣所司。朝隐执罢千四百员,怨诽哗腾,朝隐胖然无避屈。迁长安令,宦官闾兴贵有所干请,曳去之。睿宗嘉叹,后御承天门,对百官及朝集使褒谕其能,使遍闻之。进太中大夫一阶,赐中上考、绢百匹,以旌刚烈。成安公主夺民园,不酬直,朝隐取主奴杖之,由是权豪敛伏。为执政所挤,出通州都督,徙绛州刺史。开元初,迁吏部侍郎,铨叙明审,与卢从愿并授一子官。久之,降滑州刺史,徙同州。玄宗东幸,召见慰劳,赐以衣帛。擢河南尹,政严清,奸人不容息。太子舅赵常奴怙势横闾里,朝隐曰:“此不绳,不可为政。”执而悟辱之,帝赐书慰勉。
    入为大理卿。武强令裴景仙丐赃五千匹,亡命,帝怒,诏杀之。朝隐曰:“景仙,其先寂有国功,载初时,家为酷吏所破,诛夷略尽,而景仙独存,且承嫡,于法当请。又丐乞赃无死比,藉当死坐,犹将宥之,使私庙之祀无馁魂可也。”帝不许,固请曰:“生杀之柄,人主专之;条别轻重,有司当守。且赃惟枉法抵死,今丐赃即斩,后有枉法,亦又何加?且近发德音,杖者听减,流者给程,岂一景仙独过常法?”有诏决杖百,流岭南。
    朝隐更授岐州刺史,母丧解。召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固辞,见听。时年已衰,而笃于孝,自致毁瘠,士人以为难。明年,诏书敦遣扬州就职。还为大理卿,封金城伯,代崔隐甫为御史大夫。天下以其有素望,每大夫缺,冀朝隐得之。及居职,不争引大体,惟先细务,由是名少衰。进太常卿,出为岭南采访处置使,兼判广州。卒于官,赠吏部尚书,官给车槥北还,谥曰贞。
    (《旧唐书》)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宦官闾兴贵有所干请 干请:请求托付
    B.政严清,奸人这容息 容息:姑息迁就
    C.岂一景仙独过常法 常法:正常的法度
    D.天下以其有素望 素望:清白的声望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但斜封其状付中书 对百官朝集使褒谕其能
    B.不关两省而内授官 诛夷略尽,而景仙独存
    C.赐中上考、绢百匹,以旌刚烈 天下以其有素望
    D.久之,降滑州刺史 生杀之柄,人主专之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朝隐清正、刚烈品格的一项是( )
    ①不经鞫实,不宜轻用法
    ②玄宗东幸,召见慰劳,赐以衣帛
    ③朝隐执罢千四百员,怨诽哗腾
    ④迁吏部侍郎,铨叙明审
    ⑤而笃于孝,自致毁瘠
    ⑥及居职,不争引大体,惟先细务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朝隐对政令被权臣把持极为不满,罢免了不经两省部门办理而被任命的一千四百名官吏,对于诽谤中伤,他毫不回避,无所屈服。
    B.成安公主夺取百姓的田园,却并不给应有的报酬,李朝隐对公主的奴仆行杖刑以示惩罚,长安的权贵豪门非常震惊,都有所收敛。
    C.皇帝对武强县令裴景仙贪污五千匹布并逃亡之事非常恼怒,面对李朝隐的据理力皱紧更加不满,最后下诏将李朝隐重责一百棍,并欲将其流放岭南。
    D.李朝隐为母亲治丧结束后,坚决辞掉做扬州大都督长史,这时他虽已年迈,但仍执著行孝,大家都认为这很难做到。
    第Ⅱ卷(共84分)
    四、(16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武三思构五王,而侍御史郑愔请诛之,朝隐独以“不经鞫实,不宜轻用法”,忤旨,贬岭南丑地。(6分)
    (2)载初时,家为酷吏所破,诛夷略尽,而景仙独存,且承嫡,于法当请。(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