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2009--201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注:青门:长安东南门,古属秦地。
    ⑴诗歌的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⑵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围绕“送”字表达情感的?(4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古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滟滟随波千万里,① ”;王维《山居秋暝》“② ,清泉石上流”;杜甫《旅夜书怀》“ 星垂平野阔,③ ”;李清照《一剪梅》“雁字回时,④ ”;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⑤ ”。
    (2)“日”是古诗常见意象。如《长歌行》“青青园中葵,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⑦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⑧ ,空中闻天鸡”;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⑨ ”;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 ,⑩ 。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7—20题。
    谁说鳄鱼不流泪
    他们说我是不哭的,眼泪也是虚假的。我是南美茂密丛林中这片流域的霸主,一条足够强大的鳄鱼,我为什么要哭呢?
    我经常在暗夜里醒来,从同一个梦魇中惊醒。在梦里,我是孱弱的,双眼乏力无神,四肢不能活动自如。我刚出生不久,跟着母亲慢慢游走在湿地的边缘。是一个早晨,我清楚记得,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又凉又软地冲刷过我的身体。四周静谧祥和,我有些陶醉。
    我是妈妈最小的孩子,她给我食物,带我游玩。但是她从不微笑。偶尔眼里会有温柔的光溢出,那样使得她的眼睛看上去很美,但温柔是一闪而过的。她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词语叫弱肉强食,有一种定律叫适者生存。
    所以不能当一个弱者。
    那个早晨我们遭到袭击,在溪流转弯的地方,母亲叫我向前。她严厉地命令我,很突然的。我听话,向前。鹅卵石划过我的肚皮,有些疼痛。我不想走,停下来,回头看母亲。这时候我发现她在转身,撤退。我不明白,连忙掉转身体,想去追赶她。
    突然,我被拦腰叼起。有锋利的牙,刺进我尚未坚硬的皮。我挣扎着,用尾巴拍打水面。母亲回头看我,眼里满是决绝。我突然想起说过的一句话,在我们鳄鱼家族里,为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孩子都可以放弃。
    我的眼泪汹涌而出。母亲。母亲。
    这片丛林的又一强者是美洲豹。他们姿态优雅,牙齿锋利,经常在清晨觅食。有时候一条小鳄鱼,就是他们美味的早餐。
    捕获我的,是一只母豹。我不害怕,从母亲回头走掉的那一刻开始,我就不再害怕了。当母豹把我扔到她的孩子面前时,我居然有点喜欢她了。我的母亲也给过我食物,但是她从没有这样温情过。
    她舔她的孩子,叫他吃早饭,语气温柔。然后他们一起走向我。是一只幼年的公豹,额头上有奇特的花纹,像八只角的太阳。他走近我,看我。我心里想,你吃吧,你多幸福,有爱你的母亲。我什么都没有,我宁愿死掉。
    他看看我,突然回头问他母亲:她这么小,她的妈妈呢?然后很突然地,把我扔回了水里。他转身回到母亲身旁,看我漂走。
    我没有回到母亲身边,漂泊到另一个流域。我迅速地成长,自己捕获食物,保护自己。只是我会经常做梦,梦里全是母亲抛弃我的那个早晨。梦的开始总是比较美,然后画面更迭,悲伤重重。醒来的时候我问自己,为什么你会是鳄鱼?
    我终于成年,皮质够坚硬,眼神够刚毅,心肠够狠毒,我成了这个流域的霸主。我也有自己的孩子,我努力做一个好母亲。我疼爱他们,保护他们,我想危险到来的时候,我不会为了保全自己而放弃他们。
    丛林里传说,鳄鱼家族里有一个好母亲。我的孩子们,都为此骄傲。
    有天夜里我在噩梦中惊醒,看见了火红的光。我叫醒孩子,带他们离开。是的,这里就要被毁灭。我早就听说,20公里外的丛林成了灰烬,而200公里外的丛林种了玉米。
    我们走了很久,回到了我曾生活过的地方。在这里也快没有食物了,很多动物都跑到更深的丛林去了。有两天,我们没有发现任何的动物。
    一天清晨,我带着最小的孩子出去觅食。很不幸地,他被一只美洲豹捕获,就在我的眼前。我快步冲上前去,我要救回我的孩子。
    我冲上去,想用尾巴扫那只豹时,突然看到了他额头上的八角太阳。他那样瘦弱,肚皮凹进去,已经很久没有进食。我想如果他再没有食物,就会死去。而我,有那么多孩子。没有他,就没有我们。
    我犹豫了很久,终于转身离去。到了拐角处我回头,我看不清眼前的所有,因为我的眼里,满是泪水。
    17.下面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2分)
    A.自“我”很小时起,就听从母亲的教导:不能当弱者。而被母亲抛弃的悲伤记忆,又促使“我”的心肠变得狠毒。成年后,成为流域中的一个霸主。
    B.小说前后两次写“我”流泪(文中划线处),第一次是因遭母亲放弃而流的悲伤之泪,第二次是“我”也象母亲一样放弃了自己的孩子而流的悔恨之泪。
    C.“我”被一只母豹捕获,眼看要被吃掉,却两次说“我不害怕”“我就不再害怕了”,原因是“我”失去了母爱,失去了幸福和温暖,觉得生不如死。
    D.小说细腻、生动地叙述了一个令人动情的故事。表面上写的是动物,但内蕴很深,传递着人性中对爱和幸福的理解。
    E.小说运用对照原则,鲜明、深刻地突出了小说主题: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是连母爱也超越不了的残酷现实。
    18.第2自然段开头“我经常在暗夜里醒来,从同一个梦魇中惊醒”,这句中的“梦魇”指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个“梦魇”?后文“有天夜里我在噩梦中惊醒,看见了火红的光”中的“噩梦”又指什么?(6分)
    19.小说为什么采用动物视角来揭示人性的问题?用第一人称来叙述又好在哪里?(4分)
    20.当初“我”的母亲抛弃了“我”使我险葬豹口,现在同样作为母亲的“我”却为报恩也舍弃了自己的孩子,“我”还算是好母亲吗?通过这篇小说,你对“母爱”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思考?(6分)
    六、(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50分)
    苍蝇看见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羡慕不已:蜜蜂的工作环境,总是那么花香四溢,馥郁芳香;再瞅瞅自己,生活的这片天地总是乱糟糟、臭烘烘的,更让人恼火的是,几乎所有的生灵都对蜜蜂大加赞赏,而对自己却鄙夷不屑。
    于是,它找到造物主,要求他把自己变成一只蜜蜂。造物主真的把它变成了一只蜜蜂。接下来的日它想一只真正的蜜蜂那样,每天早出晚归,采集一囊花粉,送回蜂房,放下,然后再飞出来,马不停蹄地飞向另一朵花。工作单调乏味不说,每天累个半死,却只能得到一点点食物。一天两天,它还觉得新鲜,可到了第三天,它就受不了了。它悄悄地溜开,飞回到了垃圾堆里。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月考参考答案
    1 C 2 C
    3.B(传播:广泛散布;传承:传授和继承。调动:调集动员;发动:使行动起来。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接台:连接使台在一起。因而:连词,表示结果;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4. C(“颠扑不破”用来形容理论学说)
    5.C.(A.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原因是……造成的”杂糅,或删去“的原因”或删去“造成的”。B.搭配不当,删去“问题”,或把“成熟”换为“解决”。 D.成分残缺,“牢记”缺宾语,可以在“预防”后加上“的要求”
    6 C
    7. D(李商隐,字义山,喜欢用典,辞难事隐)
    8. C.(“和”与 “礼”是互为表里,互相作用的)
    9. B.(“诸子百家”存在于先秦时期)
    10. A.(“和谐的文化传统”说法错误)
    11.A 12.C 13.B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张居正,字叔大,是江陵人。年少聪明才思敏捷,十五岁就做了秀才。当地的巡抚顾璘认为他的文章不同寻常,说:“张居正是国家的栋梁啊。”不久,张居正在乡试中中举,顾璘解下自己的犀牛皮腰带赠送给他。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徐阶等人都非常器重他。张居正执政,把尊崇主权、考核吏职、信守赏罚、统一号令作为主要措施。即使远在万里之外,早上下达政令而晚上就要执行。黔国公沐朝弼屡次犯法,当逮捕法办,朝廷大臣议论感到为难。张居正便提拔任用他的儿子,又派人飞快前往逮捕沐朝弼,他不敢动弹。押到朝廷后,请求宽免死罪,便把他押到南京监禁。漕粮运道开通以后,太仓粮食充足,可以支用十年。通过边界互市贸易,马匹增多了,便减少太仆寺所养的种马,而按一定价格从民间买马,太仆寺马政费用也积累到了四百多万。又制订考成法考核官吏政绩。开始,部院审核奏报抚按调查处理意见,往往扣压拖延而不上报。张居正命令按事情大小缓急规定期限,超过了期限而没有审批上报,当事者要判罪处罚。从此以后,这些官员都不敢文过饰非,延误公事,政治风气整肃一新。张居正喜欢建功立业,以用智谋权术驾驭下属,人们大多乐意为他尽力。俺答和明朝在边境互市通好以后,很长时间没有入侵为害。只有小王子部众10多万人,由东北直至辽东,因为没有获准互市贸易,多次侵入边地劫掠。张居正用李成梁镇守辽东,戚继光镇守蓟门。李成梁奋力作战,打败了敌人,因战功多,封为伯,而戚继光的守备设施也很齐备。张居正很支持他们,边境于是安然无事。浙江士兵、民众两次叛乱时,张居士派张佳胤前去安抚,立即平定,所以当世都称赞张居正知人善任。不久,张居正父亲去世,应该弃官家居守制。户部侍郎李幼孜欲讨好居正,倡议夺情,居正听信了他的话。诸位翰林学士都认为不可以,不愿意接受。吏部尚书张瀚因为根据私自心意压下圣旨不发,被驱逐回家。当时彗星从东南方向升起,长时间的停留在天空,人们议论纷纷,直指张居正,以至于有人在大街上张贴指责张居正过失的文章。皇帝下诏书告诫群臣,再有人谈论这件事的一律诛杀,绝不宽恕,议论的话才算停止。皇帝刚刚即位,冯保早晚服侍起居,有一些错事,就把它告诉慈圣太后,慈圣太后训导皇帝严厉,每次深切的责备时,就会说:“假使张先生知道,该怎么办呢?”于是,皇帝非常害怕张居正。等到皇帝年龄渐渐长大,内心非常讨厌他。不久,张居正生病了,皇帝多次颁布诏书了解病情。到张居正死时,皇帝为此而停止接见朝廷大臣,下旨在九坛祭祀,和国公师傅一样。皇帝疑心居正贪污钱财甚多,心里更想得到它们。言官们弹劾篆、省吾二人,并且弹劾张居正。篆、省吾二人获罪。刚刚提升的官员更加一心攻击张居正,皇帝下诏取消了他的上柱国、太师的封号和他的谥号。张居正所重用的人
    14①从此以后,这些官员都不敢文过饰非,延误公事,政治风气整肃一新
    ②皇帝下诏书告诫群臣,再有人谈论这件事的一律诛杀,绝不宽恕,议论的话才算停止。
    15.⑴运用想象(虚实结合)。(2分,答“借景抒情”给1分)由眼前景想象荆州、洞庭湖一带的山水美景,流露出对友人一路山高水长、孤独寂寞的关切。(2分)
    ⑵先写送别友人同出秦川,(表达留恋之情);(1分)再想象将去之处的风光和途中情景,(表达牵挂之情)(2分,如回答“借……景抒发……情”给1分);最后写一别再难相见,(直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之情)。(1分
    17.BE (2分)
    18.(6分)“梦魇”指遭母亲抛弃、失去母爱和温暖的悲伤。(2分)这个“梦魇”表现了“我” 心灵上所受的巨大伤害,为后文决心做一个鳄鱼世界的好母亲做铺垫。(2分)“噩梦”是指人类大肆毁林造田,使丛林里生存空间越来越窄,生命遭受极大威胁的现实。(2分)
    19.(4分)第一问,以下三点答出两点即可给2分:(1)用动物形象本身的动物性,能更形象地反映出人性中的自私冷酷,如“我”母亲的弃子行为;(2)用动物形象原本不具备的人性,便于突出人性中善的崇高与可贵,如小雪豹怜悯弃食及 “我”的弃子报恩的行为。(3)容易在一个形象中实现人性中善与恶的对比。
    第二问:第一人称便于表达主人公更为深刻的内心世界,亲切、真实。(2分)
    20.(4分)答案示例:
    第一问:“我”的母亲是一个自私冷酷的、没有母爱的母亲,是一条信奉“适者生存”原则的典型的鳄鱼。而“我”则是一位好母亲。虽然弃子的结果一样,但不能 将“我”和母亲的做法等同,它们有质的区别:母亲当年放弃“我”,是一种逃脱,是无情;而“我”这次却是因为有一颗巨大的超越家族观念的“爱心”,是一种 感恩心理促使“我”忍痛放弃了自己深爱的孩子。
    第二问:小说揭示了爱和幸福的主题。母爱极其珍贵,最为无私和伟大,但在“大我”和“道义”“公理”等特殊情景下也是可以超越的。这篇小说的深刻性就在于从自然动物的角度引发人类对爱和幸福的深层思考。
    (这道题是探究性试题,提倡开放式作答。答案示例给出的只是一种参考形式,因此,评分宜相对宽松,只要言之成理,有探究论证过程即可酌情赋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