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师鲁军事方面的才能,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和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可惜未能全部施行。 D.师鲁在潞州任职,可谓勤政爱民,百姓都拥戴他;在渭州任职时的所作所为,堪称秉公执法,后被人借事中伤,遭贬官。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17分) 四、(23分) 12.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4分) 译文: (2)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4分) 译文: (3)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4分) 译文: 13.请阅读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按要求答题:(6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 直到夜郎西。 (1)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2分) (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 14.名句名篇填空(两小题任选一题,每空1分,共5分) (一)①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②清风徐来,______________。举酒属客,____________,歌窈窕之章。 (苏轼《赤壁赋》) ③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 (苏轼《赤壁赋》) (二)①郡县逼迫,催臣上道;________________, 。 (李密《陈情表》) ②寄蜉蝣于天地, 。 , 。 (苏轼《赤壁赋》)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共22分)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有删改) 15.作者在文章开头说自己“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有“随便走走”的习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6.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⑴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 ,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3分) ⑵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3分) 17.结全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理解。(6分) 18.文章最后一段说:“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请结合全文,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6分) 六、表达应用(12分) 19. 把划线部分改写成一个单句,使它与上下文的衔接顺畅( 4分) 三星堆文化引人注目,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面具,这些青铜面具模样不同寻常,这是三星堆文化的一个奇特之处。这些面具几乎千篇一律的是粗眉毛、大眼睛、高鼻梁、阔扁嘴,几乎没有下巴颏。仔细观察这些青铜面具,两只耳朵各有一个小孔。这种面具的脸型与现代当地人大相径庭,代表什么使人费解。 20.仿照例 句,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恰当的语句。(4分) 例:信念是石,敲击星星之火; 信念是火,____________; 信念是灯,____________; 信念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21.猜字谜,并用文字说明推理过程。(要求文字简洁,语句连贯)(4分) “口”“木”不是“呆”,不把“杏”字猜。谁要猜“束”字,不算好秀才。(打一汉字) 谜底: 推理过程是: 七、作文(60分)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到: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给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再完成这帧彩图,黑还要加给我以死。 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她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为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拉萨中学高二(2011届)第六次语文参考答案 1~5 B D D D D 6~10 D C D B C 11 C 12、(1)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共4分,第一个“是”:动词,肯定;第一个“非”:动词,否定;“务”:务必、一定。三处,每一处1分) (2)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处境艰难而死。(共4分,“见……于”:表被动;“所以”:两个均为 “原因”; “嫉”:动词,嫉恨。三处,一处1分) (3)有违背他管理(节制、调度)的将吏。想按军法杀掉他们却未能做到。(4分) 13、(1)悲苦哀怨 (2分) (2)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