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智林学校09-1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阶段测试 第I卷 36分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多音字每对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监察/监生 揣度/忖度 发丧/丧事 B.窥伺/伺机 住宿/星宿 老气横秋/横财 C.数见不鲜/寡廉鲜耻 纤维/纤细 悄然/悄无声息 D.瘦削/削弱 露珠/暴露 肖像/惟妙惟肖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暮蔼 窈窕 川流不息 恬不知耻 B.松弛 暴躁 惹是生非 搬门弄斧 C.咨询 神州 甘拜下风 明哲保身 D.妨碍 坐落 永保青春 琳琅满目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矿难发生后,总理在新年的第一天就亲自视察煤矿,并要求各级管理部门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____保证生产安全。 (2)中国政府支持安理会实行合理而必要的改革,中国认为这种改革应该考虑各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遵循合理分配的原则并______考虑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席位。 (3)金秋十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应邀访华,实现了与“东方雄鸡”的世纪之约。《欧洲时报》用“____露水夫妻,_____百年之好”来形容在国际新形势下的中法关系. A.确实 优先 不仅是/而且是 B.确实 首先 不仅是/而且是 C.切实 优先 不是/而是 C.切实 首先 不是/而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了遨游太空的梦想,对宇宙对自然获得了新的认识. B.历代文人墨客认为,在“细雨、微雪、夕阳、晚霞”等特定的天时良辰下,才能欣赏到梅花的最佳状态和最佳趣味. C.他非常酷爱电脑,除了成天关在房里玩电脑外,对其他东西好象都只有三分钟热情. D.一切出版物都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俗话说,“道我短者是我师,道我长者是我贼”,你这样忌讳别人的监督,怎么能干好工作呢? B.法庭经过激烈辩论达成共识,张德兴因正当防卫致使袁鸣海丧命,实属罪不容诛. C.某些地方的领导和群众对国家的有关法规置若罔闻,为图本地经济发展而大肆砍伐天然林木,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D.明星做广告本无可非议,但面对广告中的“真实的谎言”,作广告的明星们是否也该想一想每一位注视你的观众呢?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一二十年来,“高新技术”一词越来越流行。近几年来,人们又越来越提到“数字化”“信息化”等词语。 B.黄仁宇的《孔孟》一文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2年版) C.亲情是什么呢?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它是欢乐,当你们分离的时候,它是辗转,是梦,是泪,是杜鹃啼血! D.令人不解的是――演出后,一些青年人四处探听歌星下榻之处,并不惜深更半夜在宾馆处等候,请其签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破解古玻璃“身世”之谜 玻璃的出现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世界公认最早的玻璃制造者为古埃及人。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中国的玻璃是从古埃及传入的,但是近年在湖南等省一些古墓中出土了大量战国、西汉玻璃器,上面有中华民族装饰特点的文饰及图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一批文物的出土,引起国内外考古界和科技工作者的关注。古玻璃研究专家、广西博物馆馆长黄启善说,它们的出土不仅涉及中国古玻璃制造技术的起源,而且对研究我国古代冶金、陶瓷釉彩的起源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出土的这些古玻璃究竟属“舶来品”还是“中国制造”?中外专家用现代光谱实验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中国的“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属于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中国古代的玻璃是利用一种特有的原料独立制造出来的。专家同时认为,中国古代玻璃虽为中国人的独立发明,但发展缓慢,因为他的主要成分是铅钡,烧成温度较低,虽具有绚丽多彩、晶莹璀璨的特点,但易碎、不耐高温、透明度差,不适应骤冷骤热,只适合加工成各种装饰品、礼品和随葬品等,比起陶瓷、青铜、玉石器来,玻璃器具用途狭小、发展不充分。因此,当既具有中国古代玻璃优点、耐温性能又好、适应性又强的“钠钙玻璃”传入我国后,引起人们的极大惊异,这类外来品与中国的“铅钡玻璃”在性状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中国人不知道它们是同一类物质。 “铅钡玻璃”如何起源?有学者认为,这与古代中国人冶铅的实践分不开。铅在我国古代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用铅制成的胡粉在古代是一种化妆品。同时古人非常热衷的炼丹术也叫铅汞之术。早在战国时期,就流行“食金饮玉”可以长生的说法,炼丹术兴起后试炼珠玉(即玻璃)也就成为炼丹家的活动之一。不过炼丹家着眼于养生,因此制作玻璃没有走上独立发展道路,更谈不上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技术来。又有学者认为中国玻璃的发展与陶瓷冶金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制陶技术,青釉器物的烧成温度可达1200摄氏度,春秋时期已掌握熔化生铁的1350摄氏度的高温技术。一般情况下,温度只要达到1200-1300摄氏度就可以制造玻璃。 黄启善说,文化是无国界的,文化更需要不断的发展完善。中国玻璃的成长史正说明了这一点,尽管历史已经证明了古代中国人可以用特殊材料独立制成“铅钡玻璃”,但当这种技术存在一定缺陷,而不能被老百姓认识和接受时,它就需要不断完善,就需要像“钠钙玻璃”这样代表先进文化的技术来代替它,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7、下列关于“古玻璃”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玻璃的主要成分是铅和钡,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属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 B、中国古玻璃具有绚丽多彩、晶莹璀璨的特点,适合做装饰品、礼品和随葬品。 C、中国古玻璃易碎、不耐高温,其实用性不如陶瓷、青铜、玉石,发展不充分。 D、古玻璃其实就是“铅钡玻璃”它是古人利用特有的原料独立制成的。 8、下面不属于对古玻璃“身世”说明的一项是( ) A、学术界曾认为中国古玻璃是从古埃及人传入的. B、中国古玻璃制造技术的起源,对研究我国的古代冶金、陶瓷釉彩的起源有重要参考价值。 C、中国古玻璃的起源与古人冶铅的实践分不开,炼丹家试炼的“珠玉”也就是玻璃。 D、中国古玻璃的发展与陶瓷冶金的关系密切,春秋时已有制造玻璃所需的温度达1200-1300摄氏度的高温技术。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土的刻有中华民族装饰特点文饰及图案的大量战国西汉玻璃器,表明中国最晚在战国时已有玻璃制造技术。 B、中国的古玻璃不全是从古埃及传入的,因而世界最早的玻璃制造者不是埃及人。 C、“钠钙玻璃”传入我国后引起人们的极大惊异,是因为这类外来品在性状上与“铅钠玻璃”有巨大的差异。 D、如果古代炼丹家在炼制“珠玉”时给玻璃以足够的关注,那么中国的玻璃制造技术也许能早些走上发展的道路。 三、(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博陵李文博,性贞介鲠直,好学不倦。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开皇(隋文帝年号)中,为羽骑尉,特为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恒令在听事帷中披检书史,并察己行事。若遇政治善事,即抄撰记录,如选用疏谬,即委之臧否。道衡每得其语,莫不欣然从之。后直秘书内省,典校坟籍,守道居贫,宴如也,虽衣食乏绝,而清操逾厉,不妄通宾客,恒以礼法自处,侪辈莫不敬惮焉。道衡知其贫,每延于家,给以资费,文博商略古今政治得失,如指诸掌,然无吏干。稍迁校书郎,后出为县丞,遂得下考,数岁不调。道衡为司隶大夫,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悯之,遂奏为从事。在洛下,曾诣房玄龄,相送于衡路。玄龄谓之曰:“公生平志尚,唯有正直,今既得为从事,故应有会素心。比来激浊扬清,所为多少?”文博遂奋臂厉声曰:“夫清其流者必洁其源,正其末者必端其本。今治源混乱,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其瞽直疾恶,不知忌讳,皆此类也。于时朝政浸坏,人多赃贿,唯文博不改其操,论者以此贵之。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 治:统治 B、论者以此贵之 贵:显贵 C、虽衣食乏绝,而清操逾厉 逾:越过 D、典校坟籍,守道居贫,宴如也 宴如:平静安定的样子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1若遇政治善事,即抄撰记录 ○2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 B、○1不妄通宾客,恒以礼法自处 ○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C、○1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 ○2儿渺然不知所往 D、○1而清操逾厉,不妄通宾客 ○2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文博“性贞介鲠直”的一组是( ) ○1守道居贫,宴如也 ○2每读书至治乱得失,忠臣烈士,未尝不反复吟玩 ○3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悯之 ○4 商略古今政治得失,如指诸掌 ○5瞽直疾恶,不知忌讳 ○6唯文博不改起操 A、○1○3○4 B、○2○4○5 C、○1○3○6 D、○1○5○6 第Ⅱ卷(共114分) 四、(19分) 13、翻译上文的两个句子。(8分) (1)今治源混乱,虽日免十贪郡守,亦何所益!(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遇之于东都尚书省,甚嗟悯之,遂奏为从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衣食乏绝,而清操逾厉(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玉楼春 欧阳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