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龙东南六校2009—2010学年下学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试题(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3)小说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主人公马勒太太的内心世界,请就第三段画线的部分加以分析,说说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答:
    (4)小说的结尾写道:“医生到来时,说她死于心脏病——乐极生悲的结果”。你对“乐极生悲”怎样看?说说你的理解和认识。(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杰克•伦敦的悲剧
    ①杰克•伦敦(1876--1916)是美国近代著名的作家。他和马克•吐温,也许是我国读者最熟悉的两个美国作家了。可是两个人的结局大不一样。马克•吐温以七十五岁高龄病死在写作岗位上,实践了他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大的快乐”的信念。杰克•伦敦却在四十岁壮年之时,吞服了大量吗啡,在自己豪华的大牧场中结束了一生。
    ②杰克•伦敦的童年是很不幸的。他是一个在旧金山出生的私生子,生父是一个占卜者。后来,母亲嫁给已经有十一个孩子的约翰•伦敦,继父的境况也不好。杰克•伦敦的童年在穷苦的日子中度过。十一岁他就外出打零工谋生,十四岁到一家罐头厂做工,每天工作十小时,得到一元钱,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干了不多久,这个十四岁刚出头的孩子借了一些钱,买了一条小船,参加到偷袭私人牡蛎场的队伍中,希望用这种手段来改善穷困的处境。偷袭中他被渔场巡逻队抓获,被罚做苦工。不久,他放弃了“牡蛎海盗”的营生,当水手去远东。航海生涯,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遍地的贫困、剥削和暴力,深深地印入杰克•伦敦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心灵中。
    ③航海归来,境况并未好转。1894年,十八岁的杰克•伦敦参加了“基林军”,这是当时由平民党人领导的向华盛顿“进军”的失业者组织的一部分。这次“进军”的领导人考克西等在华盛顿以“践踏国会草坪”被捕,进军组织亦遭取缔。杰克•伦敦在退出“进军”行列之后,又继续过流浪生活,监牢、警察局成了他常进常出的地方。
    ④长年的流浪没有使杰克•伦敦丧失生活的信心,他强烈地追求知识,不甘于自暴自弃。即使在飘泊无定、随时会以“流浪罪”被拘捕的困境中,书也总是他的伴侣。1896年他二十岁时,甚至还考进了加州大学。然而,大学的门毕竟不总是向穷困如杰克•伦敦这样的人敞开的。1897年他就被迫退学,同姐夫一起去阿拉斯加淘金。“黄金梦”又很快破灭,身染重病回家。
    ⑤一条条的路走不通,一件件的事碰壁。杰克•伦敦萌发了写作的愿望。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有满腔的对穷苦人的同情,在二十三岁(1899年)时,他的第一篇小说《给猎人》发表了,二十四岁时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狼之子》。在这些作品里,淘金工人的生活是杰克•伦敦心爱的题材。
    ⑥杰克•伦敦的思想是混杂的。他读过马克思的著作,也读过黑格尔、斯宾塞、达尔文和尼采的著作。在他青年时代的作品中,人们可以感到他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脉搏。1907年(时年三十一岁)写的《铁蹄》,指出美国资本主义有向极权主义转变的可能性,还对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和消灭作了有预见性的警告。我国已经有译本的《马丁•伊登》(1909年),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这本带有自传性的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无情,对人性的蹂躏、对正义的践踏。主人公伊登依靠个人奋斗成了名,但是成名之后得到的不是欢乐,而是可怕的空虚,结果以自杀了结一生。七年后,它的作者杰克•伦敦真正走上了马丁•伊登的道路。
    ⑦极端的个人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把杰克•伦敦带进了一个矛盾的精神世界,使他青年时期具有的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判逆者的性格,逐渐消褪,变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
    ⑧1911年,他公开声明,他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钱。他在成名之后,得到很多的钱。他认为他有权过豪华奢侈的生活。他曾经用一大笔钱建造一条命名为“斯纳克”(一种想象中的恶兽)的游船;1913年用了十万美元(在当时是一笔惊人的钱财)以近四年时间建造一所名叫“娘居”的别墅,在落成后即将迁居的时候,忽然起火焚毁。这位已经侧身上流社会的大作家,看了看价值十万美元的废墟,摆了摆手,宣布将另建一个庄园。这时的杰克•伦敦已经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拜金主义泥淖,为了得到更多的钱,粗制滥造,写出一些完全背离自己信念的低劣之作。他在1911年时还说过:“我如果自己能够作出选择的话,除了写一篇说明我对资产阶级世界是多么鄙视的社会主义者的文章外,我什么也不会下笔。”可是在1916年1月,他公开声明脱离自己曾经积极参与活动的美国社会党。
    ⑨这位曾经饱尝人世艰辛,也曾经用自己的笔为社会底层的不幸者呼喊过的作家,随着他的成名和发财,沉沦到了极端个人主义的深渊。1916年11月22日,杰克•伦敦用自杀结束了四十年的一生,留下了鱼龙混杂的四十九部著作。
    (选自《人物》1983年第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杰克•伦敦是一位鄙视资产阶级世界,敢于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大胆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残酷无情的社会主义者。
    B.路路不通,事事碰壁之后,二十几岁的杰克•伦敦以他丰富的生活经历,怀着满腔的对穷苦人的同情,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
    C.极端的个人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使杰克•伦敦青年时期就具有了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叛逆性格。
    D.这篇传记用简明的语言、倒叙的写法,将传主从童年直到自杀身亡短暂的一生清晰、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E.饱尝人世艰辛、思想混杂的杰克•伦敦与他所留下的鱼龙混杂的四十九部著作,都极具研究价值。
    (2)本文是一篇评传,在表达方式上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不超过6个字)并结合传文作简要分析。(6分)
    答:
    (3)结合第①自然段的内容,简要说明画线语句在本文中的作用。(6分)
    答:
    。
    (4)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杰克•伦敦的主要人生经历。(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最近一期的《瞭望新闻周刊》有文章称“消费就是爱国”,有关专家撰文加以嘲笑:我从来没有想到量入为出的生活方式,居然会成为一种道德瑕疵。
    B.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芸芸众生,但我仍然很高兴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C.我们习惯于为一些宏大的思路击掌,却忽视了那些看似不足为训却有可能带来制度影响的小变革。
    D.官窑瓷器一般都是专门供给宫廷的御用品,存世量相当少,在民间更是凤毛麟角,这些收藏者动辄就说自己收到了“官窑”,很让人怀疑。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文章认为,大城市如果出现各入学阶段的适龄人口锐减现象而外来人口子女仍无法享受其优质教育资源,那就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B.善于倾听是衡量一个管理者水平高低的标志,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把自己全部经营的秘诀归结为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
    C.防控甲型H1N1流感需要群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只要科学、理性地做好群防群控,就一定能将疫情发生及其恶劣影响的破坏性减到最低。
    D.针对农民工就业难问题,国家出台了免费技能培训、扶持自主创业、开发公益岗位、限制企业裁员等应急措施,这将有助于农民工渡过难关。
    15.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地震发生之后的72小时,被称为实施救援的黄金72小时,这72小时里, 。5月12日下午从总书记、总理到徒步向震中挺进的战士,从压在断垣残壁下的孤儿到北京街头排队献血的大学生,无数人伸出手、挽起臂膀、迈着步伐、紧握生命、与时间赛跑。中华民族的无数个个体,在72小时里绽放着 。
    ①早到一分钟,就意味着多救出许多生命;早到一个震区,就意味着带去生命的希望
    ②早到一个震区,就意味着带去生命的希望;早到一分钟,就意味着多救出许多生命
    ③人性的光辉、人格的光荣与人道的光芒
    ④人道的光芒、人性的光辉与人格的光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在网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比赛中,经常听到解说员说竞赛某方拿到了比赛的“赛点”,你知道“赛点”是什么吗?请根据下面的相关内容,使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概括“赛点”。(5分)
    如:在乒乓球比赛中,一般采用五局三胜制,而现在采用的是11分制。若某一方已经胜了两局,在后面的比赛中又率先赢得了10个球,只要再赢一个球就能获得整场比赛的胜利,这个球就是“赛点”。
    赛点: 。
    17.下面是《解放日报》2009年4月28日一篇报道的节选,阅读相关文字,仿照例句,从不同的角度用一句话对其进行评价。(6分)
    23日,复旦大学经过专家考试和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把38岁的蔡伟列入了2009年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导师为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
    38岁读博士并不稀罕,稀罕的是蔡伟只有高中学历,下岗十余年;8个月前,他还在辽宁锦州蹬三轮车养家糊口。
    角度一:(从蔡伟的角度)一个人,永远不能放弃对学问的执著。
    角度二:(从学科的角度) 。
    角度三:(从裘锡圭的角度) 。
    角度四:(从复旦大学的角度) 。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生物学家在一家农场,见鸡群里有只老鹰,于是问主人:“为什么鸟中之王会落魄到与鸡为伍的地步?”主人说:“因为我一直喂它鸡饲料,它在鸡舍里长大,所以一直不想飞,而且它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一只老鹰了。”生物学家说:“不过,它到底是一只老鹰啊,应该一教就会的。”经过一番讨论,两人准备将鹰放飞。第一天失败了,第二天又失败了。第三天,生物学家把老鹰带到山上,再次鼓励它说:“你是一只老鹰,属于蓝天和大地。张开翅膀飞翔吧!”奇迹出现了,老鹰慢慢张开翅膀,最后发出了一声胜利的长鸣,冲向天际。
    要求:1.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立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龙东南六校2009—2010学年下学期期末联考
    高 二 语 文 试 题 答 案
    1.D(此项是证明中国人是自己演化而来的证据,与“非洲人”无关)
    2.C(A.人科的起源不等于人类的起源。B.“他们认为……”这只是中国学者的观点。D.所用的研究方式不一致,英国科学家通过对人口基因进行研究,中国科学家是对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
    3.B(A.还只是一种假说,“证明了这个观点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就无依据。C.在文中无依据。D.并非“全面否定”,而是“部分否定”)
    11.(1)(5分)DE(A不是“她一个人的故事”。B说“是……尽力摆脱苦闷而不得”错,D说“这是女主人公对误传为火车出事而死去的丈夫的祈祷”错。)
    (2)(6分)①烘托了女主人公逐渐平静、逐渐欣喜的内心世界,②与其他人物构成对比、形成反差,产生悬念。③通过描写一系列美好而充满希望的景象,为下文写女主人公由伤痛转为因获得自由而快乐以及最后“乐极重悲”设伏笔做辅垫。
    (3)(6分)刚开始马勒太太还因丈夫的死而伤感、但她逐渐感受到自己可以重获自由,并流露出些许期待,同时又有些紧张。起初她还是抵抗、不让自己被自由的欢愉所占据。但她最终还是因自由而变得快乐、轻松、欣喜,这段心理描写表现了女主人公内心由伤感到挣扎、抵抗再到完全被自由带来的喜悦、欢愉占据的过程。
    (4)(8分)参考答案:我认为这里的“乐极生悲”既指马勒太太高兴得过度而引发心脏病,也指死去反而能让马勒太太开心的丈夫还指着而她却死去的,对马勒太太的“乐极生悲”之“乐”就“悲”,我既有同情又有憎恶,我同情她的家庭生活的不自由、不幸福、丈夫的死可以让她重新获得自由和幸福。但我也对她对丈夫的死有的人之常情而。(提倡个性化阅读,本题可以有多种解答,只要不脱离文本,合乎情理即可。)
    12.(1)A C
    (2)夹叙夹议。传文第 ⑵ ⑶ ⑷段在对杰克伦敦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苦难艰辛的流浪生活的叙述之前都有简短议论,点明他人生坎坷,突出他的坚韧、顽强、不自暴自弃的性格;又如第 ⑺ 段,在叙述了杰克伦敦的丰富的阅读经历和杰出的创作成就之后,用议论手法,点明其性格蜕变的原因。
    (3)①第⑴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简要说明了杰克•伦敦的身份、地位和人生结局。②画线句将他与马克•吐温并提,采用对比手法,以马克•吐温的七十五岁高龄病死在写作岗位上,与杰克•伦敦的四十岁壮年吸毒自杀于豪华大牧场形成鲜明反差。③呼应了标题中的“悲剧”;而且开篇即道出传主生命的悲惨结局,设置悬念,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参考译文】
    酒泉烈女子娥亲,是禄福县赵君安的女儿。赵君安被同县的一个叫李寿的恶人杀害,娥亲有三个弟弟,他们都想为父报仇,李寿很是戒备。那时,刚好遇上了一场灾疫,三个弟弟都因此相继死了。李寿知道后十分高兴,聚集族人在一块庆贺。李寿说:“赵家强壮的人已经死光了,只剩下娥亲一个懦弱的女子,她怎么值得我担忧!”于是防备心就松懈了。
    娥亲的儿子庞澈出外,听到了李寿说的话,回来告诉母亲娥亲。娥亲早就有为父报仇的想法,现在听到李寿说的话,心里更加激愤,她怆然流泪,说:“李寿,你不要高兴,我一定不会让你活下去的!你怎么知道我娥亲就不能亲手用刀杀死你,你却自我庆幸呢?”她悄悄地买了刀,带上长短武器,日夜难过,决心杀掉李寿。
    邻里有个姓徐的妇人,担心娥亲沿岸有能力制服李寿,打斗中反被李寿杀害,就常常劝阻她说:“李寿是个男人,平时就凶恶出了名,加上近来他自己又提防着。即使你有强烈的复仇之心,可是你俩强弱悬殊。希望你仔细地考虑自己的行动,为家族想想。”娥亲说:“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李寿不死,我娥亲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现在虽然三个弟弟已经死了,家族将要灭绝,然而我还活着,怎么能借助别人的手来复仇呢!”夜里多次磨砺身上带的刀后都会振臂扼腕,咬牙切齿,泪流长叹,家族中的人和邻里们都在一块笑她。娥亲对旁边的人说:“你们笑我,只是因为觉得我是个懦弱的女子无能力去杀李寿罢了,我一定要用李寿颈项上的血沾在我的刀刃上,让你们看看。”
    于是,她抛弃了家务事,坐上了鹿车去守候李寿。在光和二年上旬的一天,在都亭前与李寿相遇,她就跳下鹿车扣住了李寿骑的马,大声呵斥李寿,李寿大惊失色,忙掉转马头想逃。娥亲尽力用刀砍向李寿,并且把马砍伤了。李寿的马受了惊,他被挤到路边的沟里。娥亲立即跟上去在沟里砍,结果砍中了兰树,把刀砍断了,李寿受伤没有死。娥亲于是就挺身上前,奋力与李寿展开肉搏。于是,她拔下李寿身上的刀来割下了李寿的头,从容地来到县衙自首,说话神情自若。当时,福禄县长官汉阳人尹嘉不忍心判她的罪,就解下官印绶带辞去官职,不依法追究。娥亲说:“父仇已报而自己也犯了死罪,我是很清楚的。依法处治是王法的定律,我怎么敢贪图苟活来违背王法制度呢?”同乡的人听到这件事,全都跑去,看的人挤得像一堵墙,没有一个不为她的义举所感动。
    守尉不敢公开地放走她,便暗中示意她逃跑躲藏起来。娥亲大声拒绝说:“违背法令逃避而逃避死罪,这不是我娥亲的真心所想。现在大仇已报,死是我该承当的事,请你能依法处治我来保全国家的法令的尊严。”
    凉州刺史周洪、酒泉太守刘班等人一起表奏皇上,称颂娥亲的烈义品行,为她刻石立碑,在她的家族中彰显她的事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