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怜人也哉?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绳索 C.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本来 D.此三者,吾遗恨也 恨:遗憾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始臣之解牛之时 D.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B.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C.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D.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说晋王李克用临终前交给庄宗三支箭,目的是希望庄宗牢记遗命,为父复仇。庄宗把父亲的三支箭“藏之于庙”,作战用兵时又“以一少牢告庙”,表现出对父亲遗命的恭谨态度。 B.作者认为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不在于天命,而在于人事。所以文章以庄宗极盛之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极衰之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象进行对比,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对称的语句与文章开头的论断相呼应,揭示了“人事”的具体含义,强化了文章的观点。 D.文章通过一个“夫”字,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这一结论既着眼于总结历史教训,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免重蹈庄宗的覆辙。 2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⑵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㈡诗歌欣赏(10分) 2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⑴-⑵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⑴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⑵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何作用?(3分) 23.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⑴-⑵题 咏笼莺① 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注:①莺: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⑴本诗题为“咏笼莺”,第三联却写了燕子飞于梁间、鸾鸟在梧桐上筑巢。试分析这样写的用意。(2分) ⑵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 ㈢古诗文默写(8分) 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4小题) ⑴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⑵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⑶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 (李煜《虞美人》) ⑷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 ⑸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 (杜甫《蜀相》) ⑹ ,小人比而不周。 ,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四、作文(60分) 25.生活中我们常说“其实很简单,只要……”或者“……,其实很简单”。 请你以“其实很简单”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新昌中学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C ( A.dé B.piē D.báo) 2.A (B.蒙眬 或:矇眬 C.消释 D.宏大) 3.B 体会:着重指领会、理解。体味:着重指玩味,细细体会。 4.B 5.B 6.B 7.C(艾萨克•什维斯•辛格的作品是《山羊兹拉特》。) 8.答案示例:⑴小鸟的心理活动:雄鹰是那么笨重,而自己的身体是如此轻巧,为什么自己飞不起来呢?⑵雄鹰的心理活动:生命的最大负担,是因为没有任何负担。 9.D(原文说“从这个意义上说,‘第四道德’是‘第一’道德”,其中“第一”是强调“第四道德”是最重要的道德。D项将“‘第一’道德”混同于“第一道德”,而“第一道德”在文中特指“家庭道德”。) 10.A(B.文中无依据;C.原文“别的星球上也许有人类、类人,甚至超人”,而不是“一定会有”;D.原文“他们派别林立,观点相左……他们更多的是有共同点”,而非“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11.B(人类要同自然界“握手言和”,尊重自然规律,重视生态安全;而非“需要反败为胜”。) 12.①渲染了一种轻松的气氛;②为后文人们故意不把劫匪当作一回事作铺垫;③交代了劫匪人物心理发生变化的原因。(3分,每点1分) 13.劫匪卡洛•帕里亚克诺经历了从“胆怯”到“气恼、吃惊”、到“竭力振作”、到“神情沮丧”、到“无奈恳求”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答对1点给1分) 14.以“求求你们,别开玩笑”为题,强化了人物的乞求语气(1分),能更有力地表现劫匪被餐厅里的人们愚弄后的无奈,增加文章的讽刺意味(2分)。 15.“延迟”的手法既可以使故事中紧张的情节节奏舒缓下来,又使情节环环相扣(2分)。如劫匪让人们举起手来的时候,“乐队继续演奏着狐步舞曲”,餐厅中的服务人员也继续招待着顾客,劫匪反倒觉得“脸红”了。当劫匪再次让人们举起手来的时候,人们还是故意把他当作老板请来活跃气氛的演员,劫匪因此也慢慢失去了抢劫的勇气,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劫匪身份。这就使一场可怕的抢劫逐渐变成一场滑稽的闹剧(3分)。 16.现实生活中不会有卡洛•帕里亚克诺这样的劫匪,因为小说是虚构的艺术,艺术的真实绝不等于生活的真实。(2分)作者为了突出劫匪的愚蠢和人们对付劫匪时的机智,虚构了这一人物,使之更具有典型性,并用幽默诙谐的笔调启示人们要勇于战胜邪恶(3分)。 17.C (推究) 18.C(A.语气副词,表示祈使语气/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B.介词,拿,用/表承接连词,才C.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D.介词,被/介词,对于) 19.C 20.B(“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一句认为兴衰与天命有关系) 21.⑴以至于割断头发,对天发誓,泪水流下沾湿衣襟,那场面是多么衰颓啊! ⑵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与他抗争的。 22.⑴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引起对个人身世感慨,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想到昔日远大抱负全成泡影,天下至今兵荒马乱,战火长年不息,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未酬、飘泊天涯的感慨和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⑵颔联写洞庭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的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感情。 23.⑴运用反衬的手法突出了笼中莺对燕子和鸾鸟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作者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 ⑵“空”字意为“白白地”,生动地写出了黄莺虽然长着一双可以直冲云霄的翅膀,却被囚禁笼中,不能展翅高飞,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而不得的无奈何痛苦。 24. ⑴齐人勿附于秦 当与秦相较 ⑵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⑶雕阑(栏)玉砌应犹在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⑷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⑸三顾频烦天下计 长使英雄泪满襟 ⑹君子周而不比 君子和而不同 四、作文 作文题“其实很简单”应该是一个“有过程”的“结论”。虽有少许背景提示,但写作范围是宽广的。宽题宜“窄”写,切口须“小”入。考生可集中写一段经历、一份体验,叙事、议论、抒情均可。 1.立意 此则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必须在写作时明确补充出主语,究竟什么其实很简单;二是所写的对象应该是在不少人看来并不简单或者认为很复杂、深奥的问题。如: (1)幸福其实很简单;(2)快乐其实很简单;(3)成功其实很简单;(4)做人其实很简单;(5)处世其实很简单。 上述这些补充,在一般人看来是相当复杂、深奥的问题,是十分让人头疼的问题。而且,它们也确实是一点也不简单的问题,也确实是相当有哲学意味的问题。但是,当我们换个角度来看问题的时候,会发现它们在很多时候无非是一种观念的问题,心态的问题。 2.选材:此作文对于选材没有什么限制,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成功者,仔细分析他们的成功之道、幸福之道,就会发现,他们都有某个方面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其实很有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