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中学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知识及运用(共2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只得děi 听差chāi 脚踝huái 贫瘠龟裂jūn B.麇集qún 马厩jiù 着魔zháo 撇下它们piě C.羊圈juàn 戏谑xuè 蓦地dì 卷帙浩繁zhì D.冰雹páo 宅邸dǐ 晕眩yùn 大腹便便piá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池塘边柳丝上纤细的树叶几乎已全部落光,光秃秃的树干兀立在湛蓝的天空下。柳枝下的池水已变得清澈见底,冰凉砭骨,而且仿佛又稠又浓。 B.他连连打着呵欠,几乎就要睡着了。他睡意朦胧地指点母女俩怎样才能找到卡洛斯•森特诺的墓地。 C.这封短信中她简短地向玛丽亚公爵小姐说,他们所有的误会都销释了,说安德来公爵出国时给了她完全的自由,说她要利用安德来公爵的宽宏大量,她请玛利亚忘记一切。 D.一切都那么洁白,那么安静,沉浸在洪大天地的梦幻之中。星星显得那么大,又那么近。月亮在苍穹中游弋,就像在大海里一样。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农奴制我虽然未曾经历、未曾见到,但是,我至今还记得在安娜•格拉西莫芙娜姑母家,我对这种制度却有过 。 ②炎热的午后,母牛在树下挥动着尾巴;树木把小河______ 得这样翠绿一片,让你觉得那只一头扎进水里去的雌红松鸡,应该带着绿色的羽毛冒出水面来。 ③安德来公爵注意着那些在皇帝面前______ 的男人,以及那些因为希望被邀请而焦急的女人。 A.体会 渲染 怯懦 B.体味 点染 怯场 C.体会 点染 怯懦 D.体味 渲染 怯场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半幽闭的参天的树林纹丝不动地挺立着,使你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座美轮美奂的禁宫之中。 B.我担心这一本无限的书被一场大火付之一炬,使这个地球乌烟瘴气。 C.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 要别人照顾,也是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D.我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辐。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 B.这个疯狂的庞然大物有豹子的敏捷,大象的重量,老鼠的灵巧,斧子的坚硬,波浪的突然,闪电的迅速,坟墓的痴聋。 C.素芭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看,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 D.你听我说,如果打死德国人,我就嫁给你。 6.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她的面庞随着近来的心情不同而变化着,时而美丽,时而平凡,反映着内心的快乐或抑郁。今天 ;明天却又沮丧苍白,满面悲凉。鲜艳,往往是出于无忧;而 。 ①光艳照人,白玉无瑕 ②白玉无瑕,光艳照人 ③多愁,却总是带来苍白 ④苍白,却总是由于多愁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情感的处理,一般是“节制胜于放纵”;小说主题则忌讳太“鲜明”。情感讲究一个“蓄势待发”,主题则应包孕于形象中,用事实说话,形象大于思想。 B.虚构是小说的“合法化身份”,是小说的“灵魂”,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结构是小说的一个“容器”,用以容纳小说的内容;好的结构有两个特点,一是能够将生活中的某些点滴事件凝固下来,二是能够充分展示生活本身的多姿。 C.美国的海明威和艾萨克•什维斯•辛格、俄国的蒲宁、印度的泰戈尔、德国的伯尔、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们小说代表作品分别是《老人与海》、《牲畜林》、《安东诺夫卡苹果》、《沉船》、《在桥边》、《百年孤独》。 D.屈原和李白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杰出代表。浪漫主义手法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于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像提升到创作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像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 8.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小鸟与雄鹰的心理活动。(4分) 一只小鸟,被人养在花园里,可久而久之,小鸟却怎么也飞不起来了。一天,小鸟见一只雄鹰正从天空飞过,心想(35字以内):⑴ 。小鸟把这个想法告诉雄鹰,雄鹰问:“你感觉自己飞不起来最大的负担是什么呢?”“最大负担?”小鸟说,“我每天都被主人宠着,吃喝不愁,悠闲得每时每刻都无所事事,我从来都感觉不到身上有任何负担。”听了小鸟的话,雄鹰开始明白了小鸟飞不起 来的真正原因(25字以内):⑵ 。 二、现代文阅读(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①人类是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尽管人类分化出来以后,仍然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由于人有社会性,人与自然界就自然地构成一对矛盾。在这一矛盾斗争中人类取得了节节胜利。当然,“有奋斗就会有牺牲”。人类战天斗地,同时也受到自然界的强烈报复和无情惩罚。在自然界面前,人类既是常胜军,也是常败军。 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为了理顺这些家庭关系、职业关系与社会关系,除了用法律规范以外,还有道德规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道德。伦理学一直在讲这“三大道德”,舆论界也在大力弘扬这“三大道德”。 ③既然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既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尖锐地摆在面前,看来只讲这“三大道德”已远远不够了。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拓展道德的层次,提出一个“第四道德”,即环境道德的问题。 ④人与生物,与自然、与加工过的自然、与未加工过的自然组成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都有其存在的权利。地球上的动物、植物、矿物,水圈、气圈、生物圈,地球、行星、太阳系之间,都不是各自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互相作用、互相渗透的。别的星球上也许有人类、类人,甚至超人,但在太阳系里肯定是只有地球上有人类。天地相对于人类来讲,都是人类的环境,区别在于远近与大小。 ⑤这样,人类如何与它们建立稳定、和谐与真善美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我们人类自身了。因此,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建立环境伦理学,并迅速分为许多学派。别看他们派别林立,观点相左,实际上是大同小异,知识互补。他们更多的是有共同点。 ⑥他们共同反对“人类沙文主义”,反对“物种歧视主义”;他们共同提倡要从“对人如己”扩展到“对自然如己”;他们认为,为了共同体的公共利益,为了人类整体的长远利益,应当确立人对自然的行为的评价标准,确立人类改造、利用、占有自然的正当范围、合理途径以及在优化环境中应当承担的义务。自然界的变化是无目的的,人类的行为是有目的的。不用说,人类要站在人类的立场区分自然的利和害,然后趋利避害,取利除害。但是,这种取利除害必须看到共同体的相关性,必须想得远一点,再远一点。不然,“开发”会变成“掘墓”,“发展”会变成“自绝于天地”。 ⑦环境不仅有个美不美的问题,而且更是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不要以为吐一口痰是小事,有时候一口痰就是一把杀人刀,就是一个“细菌场”,就是对环境的污染,就是叫人感染,就是大逆不道。人的社会化是个过程。人生下来时无异于动物,总是第一步先同自然打交道,然后再同社会打交道。从这个意义上说,“第四道德”是“第一”道德。 (选自《解放日报》2009年4月29日,有删节) 9.下列对“第四道德”的概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四道德”即环境道德,是理顺人与生物、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道德规范。 B.“第四道德”是在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的基础上拓展范围而提出来的。 C.与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道德不同,“第四道德”着眼于人与自然的关系。 D.人生下来第一步就先同自然打交道,因此“第四道德”又称“第一道德”。 10.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类用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来理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伦理学与舆论界对“三大道德”的弘扬力度是一样的。 C.不仅仅只有地球上有人类,别的星球上也一定会有人类、类人甚至超人。 D.环境伦理学虽然派别林立,但是他们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11.下列不属于提倡“第四道德”的原因的一项是 A.人与自然界就自然地构成一对矛盾,而且这种矛盾日益突出。 B.在自然界面前,人类既是常胜军,也是常败军,人类需要反败为胜。 C.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等“三大道德”已难以完全规范人类的行为。 D.人类如何与自然建立稳定、和谐与真善美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我们人类自己。 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求求你们,别开玩笑 [西班牙]卡何•塞拉 就像平常强盗行劫时一样,卡洛•帕里亚克诺蒙着脸,提一挺机关枪,冲进一家饭馆。饭馆里顾客盈门,都是些有钱人,个个喜气洋洋,打扮得珠光宝气。他们决非冒险好斗之徒,而且都未带武器,真是打劫的理想对象。 卡洛•帕里亚克诺手端机枪,踢开了门。 “举起手来!” 卡洛•帕里亚克诺的声音,不像人家当强盗头领的,喊出来既不威风,又没有雷鸣般的音量。他的声音怯生生的,低沉而又细弱。只有很少几桌人听得到。乐队继续演奏着《第三个人》这支讨厌的无法哼唱的狐步舞曲。侍者穿梭于饭桌之间,忙着收盘送菜开瓶子,脸上堆满了笑。餐厅总管点头哈腰,请每位新到的顾客入座。卡洛•帕里亚克诺感到自己面罩里的脸红了。 真是天下奇闻:“他们竟不理会我?”他想,“这群蠢驴,难道不见我拿着机关枪?”于是,卡洛•帕里亚克诺使足力气又喊了一声:“举起手来!” 有几个人终于把视线从维也罗丽的胸部移开,扭过头来朝卡洛•帕里亚克诺看去。 “多潇洒的强盗!”有人说了一句,“真是个棒小伙子!” 卡洛•帕里亚克诺感到自己情绪异常,真是又气恼又吃惊。 “举起手来!我已经说过了。你们没发现我是抢劫的吗?还不明白这是打劫么?再不举手,我可要开枪了!真他妈见鬼!” 从一张桌子旁发出一声大笑: “多逗人的家伙!喂,劫贼,跟我们一道喝一杯吧。服务员,服务员,给这位先生拿杯香槟来!” 卡洛•帕里亚克诺在地上跺了一脚。 “您听着,别跟我开玩笑啦,把手举起来!” 那位先生发出一阵大笑,声音响得连几个街区之外都可以听到。 “得了,年轻人,平静平静吧,不必装出这副样子来!” “什么这样那样的。我是来打劫的,你们懂吗?我手中有枪,而您不但不怕,不把钱包、首饰放到桌子上、反倒哈哈大笑,拿我当笑料。您这位先生,不认真对待此事,反而从中取乐?” 乐队奏完了《第三个人》,又开始演奏《谁害怕凶残的狼》这支进行曲。 卡洛•帕里亚克诺感到口渴: “举起手来,喂,举起手来!” “不,年轻人,我不举手。我可不喜欢有人抢我的东西。” 笑声,犹如此山压向彼山的暴风雨,从一张桌子推向另一张桌子。几个食客站了起来,把卡洛•帕里亚克诺围了起来,手拉手翩翩起舞,仿佛一群印第安人转着白人跳舞。 卡洛•帕里亚克诺竭力振作精神,说: “好!咱们走着瞧,你们到底举不举手?” 大家笑得前俯后仰。几位太太声言,这劫贼简直是个宝贝。在他周围跳舞的人越来越多。卡洛•帕里亚克诺发觉自己业已沮丧的情绪越发低落。 “那好吧?”他无可奈何地说道,音调里已带有几分柔情,“把那杯香槟递给我,我渴死了!” 饭馆里的食客们人人心醉神迷,容光焕发。对刚才突发的这出戏,感到心满意足。 “这饭馆的老板,”有人大着胆子,装作了解内情样子说道,“简直就是魔鬼,亏他想的点子!” 卡洛•帕里亚克诺在椅子上坐了下来,一口吞下了那杯香槟。他面前桌子上的花瓶、酒杯、扇子,以及搁在它们旁边的机关枪,构成了一幅有趣的静物图。 警察进来了,给卡洛•帕里亚克诺戴上了手铐。当两名警察押着卡洛•帕里亚克诺走出饭馆的时候,卡洛•帕里亚克诺的眼神中,隐隐约约仍流露出恳求的目光:求求你们,别开玩笑啦! 12.小说第4段中画横线部分是一段场景描写,它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13.劫匪卡洛•帕里亚克诺在这一事件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4分) 14.结合文章内容,简析小说以“求求你们,别开玩笑”为题的妙处。(3分) 15.本文在结构上主要采用了“延迟”的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这种手法所起到的表达效果。(5分) 16.现实生活中会有卡洛•帕里亚克诺这样的劫匪吗?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一形象?(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6分) 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共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