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老师为营造高雅校园文化氛围,他每年亲自策划组织并具体操作6至7次音乐演出活动,如钢琴演奏音乐会、小提琴演奏音乐会、艺术歌曲和民族歌曲独唱音乐会、毛主席诗词合唱音乐会等。十年来,这样的音乐艺术活动先后举办了60余场。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齐老师邀请国内著名音乐家、艺术家、艺术教育专家、科学家、艺术团体,来校做讲座、搞演出,著名指挥家郑小瑛、著名音乐家卞祖善、艺术教育专家沈致隆、中科院院士郝柏林、杨叔子等都曾来学校。郑小瑛老师在报告前,对学生们说,“你们应该为有像齐东海教授这样的老师感到骄傲。” 1999年,在团委、学生会等配合下,齐老师还组织有器乐演奏特长的学生,组建了学生管弦乐团,举办纪念贝多芬、莫扎特、冼星海等诞辰、逝世周年音乐会40多场。 为推动大学生健康向上的歌咏活动,齐老师协助土木水利学院组建了120人的大学生合唱团,在他的倡议和推动下,又组建了校大学生合唱团。 齐东海教授今年已81岁,他曾担任过大连理工大学水利系副主任,他是土木水利工程领域的专家,更是国内知名的音乐教育领域的专家。 2008年,学校教务处和党委统战部为齐东海从事音乐教育10周年举行了座谈会,对他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在理工科院校开辟了一个新的教学领域——一音乐教育。他被誉为“大连理工大学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带头人和音乐教育家”。 (选自陈肖东《记音乐教育家齐东海教授》,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从小学到大学的音乐教育,特别是在北洋大学期间的音乐教育,不仅培养了齐东海教授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也为他以后的爱乐之路打下了基础。 B.像爱因斯坦、罗曼•罗兰、尼采、钱学森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极好的音乐造诣,这充分证明音乐培养了人的创新能力。 C.齐老师开设的《交响乐欣赏》选修课,浓缩着交响乐的魅力和作曲家的人生精华,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交响乐的爱好和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如何做人。 D.著名指挥家郑小瑛说的“你们应该为有像齐东海教授这样的老师感到骄傲”这句话, 高度赞美了齐东海教授在培养音乐人才方面为大连理工学校所作的伟大贡献。 E.这篇传记以平实的语言,表现了齐老师热爱教育,执着音乐,敢于创新,并为此努力终身的高尚品质。文章主旨突出,结构清晰。 (2) 为了提高大学生素质,培养大学生高尚的精神以及热爱美、创造美的能力。齐东海教授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请分条加以概括。(6分) 答: (3) 开头两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6分) 答: (4)在理工院校设置音乐欣赏课,这一行为有人赞同,也有人不以为然。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文本进行探究。(8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创业之初,他经济异常拮据,几乎是手无寸铁,但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奋斗,他一跃成为国内最知命的IT业界精英。 B.我们第一代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 C.在灾害面前,我们只要团结一致,同心协力,三人成虎,万众一心,就一定能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D.2009年6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主持人罗京因病离世,这让他的老搭档邢质斌深感失之交臂,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之中。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我国现行的公费医疗制度,医患关系、病人的权利以及医疗事故鉴定仍然有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 B.在国庆六十周年展出的一系列图画作品,完全是由2009级文科班学生所创作的。 C.我们的高三最后能否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关键在于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刻苦拼搏的精神。 D.品读那暗黄的纸页上错落的诗行,不禁感叹,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它绽放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它包含的信息在传递中蒙受损失? 1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 。因此,要时时心存好意,脚走好路,身行好事。 ①打桥牌时,我们手中的牌不论好坏,都要把它打到淋漓尽致; ②抓起泥巴想抛向别人时,首先弄脏的也是我们自己的手。 ③拿花送给别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 ④人生亦然,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我们处理它的方法和态度。 ⑤假如我们转身面向阳光,就不可能陷身在阴影里。 A.⑤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③② C.⑤②③①④ D.①②③④⑤ 16.下面是一篇寻物启事中的一段文字,有三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指出来,并改正。 (6分) 今天下午10点左右,不幸在操场北端丢失英雄牌钢笔一枝,望拾到者赶快交给高三(1)班王大鹏,必有重谢。 (1)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17.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溪流》的格式,写一组句子。(5分) 溪流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 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答:① ② ③ ④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常想拥抱一下自己的亲人,但总是等适当的时机。 我们常想写封信给最好的朋友,表达一下浓郁的情谊,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 我们常想完成自己的一项创意,但总是说“找机会”。 我们常想…… 很多美妙的想法就这样被搁置了。 其实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是多么可贵的一天。要做的事就从现在开始。 注意:①立意自定,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②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得抄袭。⑤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题卡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D(A项原因错误,B项前后句应为必要条件,C项过于肯定) 2.D(文章第三段均含有A、B、C的内容,D在文中不属于“信仰”的范畴。) 3.C(C项偷换概念。原文第7段为“道德的最低要求”,选项中换成了“道德的最高要求”;“道德的最高境界”换成了“道德最低境界”。) 4.B (应为“发动”) 5.C(④、⑤不属于“持义”) 6.A (“导致刘表战败, 并与之结仇”有误) 7.(1)明府要想建立功业申明大义,保全福分远离祸患,就不应跟刘表做法相同。(“明”“全”“远”各1分, 大意通顺2分,共5分) (2)刘表征召桓阶做从事祭酒,还想把妻子的妹妹蔡氏嫁给他。(“辟”1分,“妻”1分,“妻以妻妹”句式1分,大意通顺2分,共5分) 8. 诗人看见“蜂蝶过墙”,便猜想蜜蜂与蝴蝶因为自家小园里残败萧条而纷纷越墙飞向邻居家的花园,想像邻家“春色”之美。(3分)“疑”字生动地刻画出雨后花谢诗人的猜疑、失落的心情。(2分) 9. 《约客》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比。前两句写户外的“家家雨”“处处蛙”,正如两部鼓吹,喧聒盈耳,而后两句写屋内一灯如豆,枯坐敲棋,寂静无聊,二者形成鲜明对照,(2分)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寂寞失望的情怀。(1分) 《雨晴》中的前两句形成对比。雨前,鲜花刚刚含蕊;雨后,却花事已了,绿叶满枝,二者形成对比,(2分)诗人看着花落春残的小园,是多么失落感喟啊!(1分)(若答“却疑春色在邻家”,想象中邻家花园的姹紫嫣红、花繁叶茂与自家小园的萧条冷落、花残叶败形成对比亦可)。 10.(1)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舞幽壑之潜蛟 (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11.(25分)(1)(5分)A、C(A周小波是想澄清事实的真相;C“我”并非觉得周小波要求过高,而是在“我”的职权范围内无法解决他的问题。)(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 (2)(6分)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特点(或:营造了沉重压抑的氛围)(2分);(答“暗示故事的扑朔迷离”也对)。 结尾:“雾”喻指周小波内心有不安;“雾的消散”喻指事实得到澄清,周小波的内心变得宁静(或:突出了周小波诚实质朴)(答出“比喻”得1分,答出比喻内容得1分);照应文题,呼应前文(2分)。 (3)(6分)①农家子弟,出身贫苦。妈妈生癌没钱看病,哑巴哥哥在家种地;②性格拘谨腼腆。师政委问候他时他目光拘谨;向组织提要求时涨红了脸,垂下了头,慌张;③孝顺。上战场前还想着给妈妈治病;④勇敢。自述打仗不会怕;⑤纯朴。提要求时觉得自己的要求太高;⑥诚实。被错加荣誉后执着地予以澄清。(答对其中任意三点,给6分:;每答对1点给2分。形象特点1分,具体说明1分。) (4)(8分)示例:观点一:应该如实上报。①澄清事实是周小波的心愿;②周小波不想做伪英雄;③应该尊重周小波的心愿。 观点二:不应该如实上报。①“滚雷英雄”更能激励疆场战士乃至全国人民,在战争年代更有意义;②“滚雷英雄”才能实现周小波的夙愿; 观点三:如实上报,但要注明他自己澄清了事实。①英雄固然重要,诚实的品质更值得珍惜;②不是“滚雷英雄”,但周小波仍然是英雄,是超越了物质和精神的大英雄。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12.(25分)(1)(5分)BD(B项说“音乐培养了人的创新能力”绝对化,文意为“音乐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文精神的提升,意义重大”;D项说“培养音乐人才方面”不对,文中无此意。)(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 (2)(6分)①举办交响乐欣赏讲座,②开设《交响乐欣赏》选修课,③编著音乐教材,④举办音乐艺术演出活动,⑤邀请国内著名艺术家来校做讲座搞演出,⑥组建管弦乐团,⑦组建校大学生合唱团。(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6点即得6分) (3)(6分)文章开头两段写齐东海教授在学生时期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2分)那一时期的学校教育使他的音乐天赋得以充分的发展,不仅培养了他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也为以后的爱乐之路打下基础。(2分)他感觉到音乐对人成长的重要作用,为后来写他从事音乐教育做铺垫,引出下文。(2分)(答出一个要点得2分,答出三个要点得6分) (4)(8分)示例: 观点一:我赞成这种的做法。①目前青年学生文化素质比较欠缺,需要高尚音乐熏陶;②音乐可以培养人审美情趣,提高其欣赏能力;③音乐可以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文精神的提升,意义重大;④在高等院校设置音乐欣赏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融合。 观点二:我不同意这种的做法。①理工学院学生应该专注于科学研究,搞很多音乐活动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②科学是严谨的,务实的,而音乐是艺术的,是浪漫的,在短暂的大学学习中,两者的结合不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③虽然许多科学家都有极好盼音乐造诣,但并不是说每一个取得伟大成绩的人都需要音乐的熏陶。(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13. B(A手无寸铁,形容手里没有任何武器。C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比喻谣言多人重复,就能使人信以为真。这个成语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属望文生义。 D“失之交臂”形容当面错过,失掉好机会。) 14. D(A 结构混乱,可改为“在医患关系、病人的权利以及医疗事故鉴定方面仍然有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B 缺主语,去掉“在”;C 两面一面不对应。) 15. B 16. (1)“不幸”不能用于丢失物品,应改为“不慎”。(2)“赶快交给”用语不礼貌,应改为“请交给”。(3)“必有重谢”太夸大,应改为“谢谢”(指出1处 1分,改正1处1分,共6分) 17. 答案要求:(其实主要是象征和比拟修辞的运用)①符合“没有……,也没有……,但……是……”的格式。 ②要有比较。 ③语句通顺 答案示例: 星星:没有霓虹摇摆的绚丽,也没有太阳直射的光热,但黑暗中的那点微光,是你价值的体现。 蜡烛:没有霓虹灯七彩的变化,也没有聚光灯夺目的亮光,但燃烧时的那些余热,是你辛勤的写照。 (修辞正确2分 句式正确2分 内容恰切 1分) 参考译文: 桓阶,字佝绪,长沙临湘人。曾在那里任功曹。太守孙坚荐举桓阶为孝廉,朝廷授予尚书郎。父亲去世后桓阶奔丧,回到乡里。适逢孙坚跨江击刘表战死,桓阶冒着危险到刘表那里乞求将孙坚尸体要回,刘表认为他有义气而发还尸体。后来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作战,刘表以全州响应袁绍。桓阶对长沙太守张羡说:“凡干事情离开正义,未有不失败的。因此齐桓公率诸侯去尊崇周朝,晋文公驱逐叔带(按:周襄王姬郑的弟弟,曾发动内乱)而接纳周襄王。当今袁绍反叛,但是刘表响应他,这是取祸的道路。明府要想建立功业申明大义,保全福分远离祸患,就不应跟刘表做法相同。”张羡问:“但是跟谁才对呢?”桓阶说:“曹公虽弱,仗义而起,挽救朝廷的危难,奉王命而讨伐有罪的人,哪一个敢不服?当今若以整个四郡保三江等待着曹公来,为他作内应,不也可以吗?”张羡说:“好!”于是以长沙及附近三州来抗拒刘表,派使者到曹操那里。曹操十分高兴。适逢曹操与袁绍接连作战,军队未南下。刘表急急忙攻打张羡,张羡病死,城破,桓阶就自己隐藏起来。时间长了,刘表征召他为从事祭酒,还想将妻子的妹妹蔡氏嫁与他。桓阶说自己已经结婚,拒而不受,又借口有病告退。 曹操平定荆州,听到桓阶曾为张羡出过计谋,认为他与众不同,征召他为丞相掾主簿,升任赵郡太守。魏国初建,任虎贲中郎将、侍中。当时太子还未定,临菑侯曹植又有宠。桓阶多次在曹操面前说曹丕有品德,年龄大,应立为太子。公开说和密谏,前后十分恳切。另外毛玠、徐弈因刚强不阿和不结帮派,西曹掾丁仪对他们很不友好,多次在曹操面前说他们的短处,全靠桓阶左右周旋保护了他们。桓阶与人为善好心救人,多是这样。他升任尚书主持选举。曹仁被关羽围攻,曹操派徐晃前去救援,没有解围。曹操准备亲自南征,因此询问群臣。大臣们都说:“大王要不快点走,就要失败了。”唯独桓阶说:“大王你认为曹仁等人遭到战事能够正确处理吗?”回答说:“能”。“大王你是否怕他们二人不全力以赴呢?”回答说:“不”。“既然如此,那你为何要亲自出征?”“我恐怕敌人势众,徐晃等力量不够。”桓阶说:“当今曹仁等人是处在重围之中而死守无二心的,就是因为有大王你在远方支持他们。人据守着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内怀死争,外有强大的援救,大王巡视六军以表示有余力,何必忧虑失败而亲自前往?”曹操认为他的话很对,驻军于摩陂,敌军后来撤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