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竟然说他不认识我。 这怎么可能呢?要知道,我们在一个单位工作,办公室是斜对门,低头不见抬头见,他怎么说不认识我呢? 昨天下午,妻子在公共汽车上遇到一位姓张的中年人,妻子那过于肥胖的身子被这位老张误以为是孕妇而忙不迭地让座,妻子感谢地点点头,并主动同他聊起来,当问到工作单位时他回答说是××局的,妻子眼前一亮说:“那么你认识我丈夫肖伟吗?”谁知他扶了扶眼镜轻轻摇头,说不认识。妻子给他作了一些提示,比如说我长得多高多胖什么模样等,他还是没有丝毫的印象,显然,我的形象在他的记忆中根本就没“存盘”。 当妻子回家说起此事时,我心中不免有些不快,这个老张,怎么说不认识我呢?在单位里我们虽无多少业务来往,但见了面招呼总要打的,更何况,前不久单位聚餐时大家还在一起称兄道弟地喝过酒!老张也太健忘了吧! 几天来,我一直在琢磨这事。 我首先想到的是:也许因为我太默默无闻了吧!不,不会!我自以为是单位的活跃分子,工作中常得到领导的表扬,业余时间常跟同事打麻将、下象棋、玩扑克等,与群众打成一片,尤其是我的文学功底好,文学作品屡屡在全国获奖,在全局上下更是一枝独秀,为本单位赢足了荣誉。然而这个老张,即使是个木头人,也不应该不知道身边有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吧! 既然我的知名度够高,那么老张为什么说不认识我呢?哦,对了,也许他是故意这么说。也就是说,我在某个时候得罪过他或他的亲友,他故意给我妻子难堪。要是这样,那可就不太妙了。我可不愿让任何人在背后怨恨我。于是,我静下来,认真地将脑海中的人和事打捞了一遍,丝毫想不起自己做过任何对不起别人的事。我在单位里是出了名的老好人,左右逢源是我的强项,从不跟任何人结怨,所以在全局上下有着极好的口碑。 我跟妻子和儿子又多次探讨和分析过此事,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我愈发感到困惑和别扭。 后来我又跟不少亲朋好友也谈及此事,他们也没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一天,我来到街上,又遇见一位熟人,便又禁不住谈起这个让我耿耿于怀的话题,老张说他不认识我,这是为什么呢? “老张?哪个老张?”熟人问。 “就是我们××局的老张嘛!” “他叫什么名字?”熟人刨根问底。 “嗯,对了他叫张什么呢?本来挺熟悉的名字,怎么一时记不起来了呢?——哎,我想起来了,他好像叫张什么刚。” “你是说张金刚吗?” “对,就是张金刚!”我一拍巴掌,顿觉豁然开朗。 谁知熟人双眉紧锁,定定地看着我迟疑地说:“可是,张金刚是我的名字啊,怎么,你不认识我了吗?” 我看着眼前这位熟人,恍然觉得陌生起来。 17、如何理解“我看着眼前这位熟人,恍然觉得陌生起来”?(5分) 18、文中写了“我”对“老张”说不认识自己的种种“困惑”,“困惑”的具体原因有哪些?(6分) 19、有人认为本文讽刺的不是“老张”,而是“我”,你怎样理解本文的讽刺对象?(6分) 六、语言运用。 20、阅读下面一则启事,完成下列各题。(6分) 启事 ①我公司应征网页制作人员和平面设计人员各20名。②凡我市二十一至三十五周岁,身体健康,大专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均可报名。③贵公司地处市中心地带,交通方便,环境优美。④待遇优厚,最低月工资七百元。⑤路途较远的职工公司负责安排食宿。⑥愿者请带身份证到本公司的人事科报名。⑦经考试后即可录用。⑧试用期三个月。 诚信网络广告公司 (XX市人民路168号) 二00九年四月十日 此启事正文部分有几处语病,请分别按以下要求对正文部分进行修改。(任选三处修改) (1)第 句,因“ ”一词运用不当,导致语意不够明确,应改为“ ”。 (2)第 句,有一词用得不够得体,应将“ ”改为“ ”。 (3)第 句,不合事理,需要在“ ”一词后添加“ ”一词。 (4)文中有一重要信息遗漏,内容是 。 21、请为《项链》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各写一份简要的评语,以表达自己对她们的看法。每份评语不超过20个字。(4分) (1) (2) 七、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蝴蝶去找医生整容。 医生对她说:“你已经很美丽了,简直无可挑剔,用不着来做整容。” 蝴蝶说:“红颜易老,我想把自己整得再年轻一点。” 医生说:“其实,你现在的美才是最有魅力的。” 蝴蝶打断医生的话:“我说过了,我要再年轻一点。” 医生只好同意为蝴蝶做了整容手术。 几天后,当一层层的绷带被解开,蝴蝶怀着激动的心情接过镜子,镜子里竟然是条毛毛虫。 人生在世,许多美好的东西既在过去,也在未来,其实更重要的是现在。有一位哲人说过:“人的欲望是一座火山,如不控制就会害人害己。”你觉得怎样呢,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定体裁(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1、C 2、C 3、C 4、D 5、C 6、C 二、7、D 8、C 9、C 三、10、D 11、D 12、D 13、C 14、(见译文) 我的母亲姓钟,小时候和几个哥哥跟着我外祖父滋生公读书。十八岁嫁给我父亲。那时我父亲四十多岁,性情豪爽,爱结交朋友,喜欢施舍财物给别人,散给人家许多钱,使家里一贫如洗,家中常常宾客满座。我母亲摘下金玉首饰,换了钱办酒席,席上酒菜丰盛,毫不减色。结婚两年,生下我,家境更加衰落,她经历穷困的生活,别人都不能忍受的,我母亲却心情坦然,没有忧愁的样子,亲戚和同族人争相称赞她的贤慧。我父亲于是考虑再到北方去做官,把我母亲和我寄放在外祖父家,靠他们生活。 外祖父高身材、白胡子、喜欢喝酒。酒喝得高兴,就大声念他做的诗,叫我母亲指出诗句的缺点。母亲每指出一个字不妥当,外祖父就斟酒一杯喝下肚;指出几个字后,他就乐陶陶地捋着胡须大笑,拳起酒杯大声说:“想不到老汉我竟有这样的好女儿!”接着抚摩我的头顶说:“乖孩子,你将来用什么来报答你娘啊?” 回忆母亲教我的时候,刺绣和纺织的工具,全放在旁边;她膝上放着书,叫我坐在膝下小凳子上读书。母亲手里操作,嘴里教我一句句念,咿咿唔唔的读书声,吱吱哑哑的织布声,交错在一起。我懈怠了,(她)就拿戒尺打我几下,很快又抱着我哭说:“儿啊,你在这时候不肯学习,我怎么去见你父亲!”到半夜时很冷,母亲坐在床上,拉起被子盖住双脚,解开衣服用胸口的体温暖我的背,和我一起朗读;我读得倦了,就在母亲怀里睡着了,过了一会儿,母亲摇醒我说:“可以醒了!”我张开眼看母亲的脸,泪水正纵横流落,我也哭起来。歇一下,再叫我读;直到头遍鸡叫才和我一同睡了。 庚戌年,外祖母病势严重,母亲侍候她,所有汤药、茶水、食物,一定先尝过再给她吃,服侍四十昼夜,没有倦怠的样子。外祖母临死前,哭泣着说:“女儿身体本来虚弱,现在为了服侍我,比哪个哥哥都劳累,真把你拖垮了。日后我女婿回来,替我说:‘我死没有别的遗憾,只遗憾看不见我外孙成家立业。’希望你们好好教导他!”说完就死了。 我十岁时,父亲回来了。过了一年,他又带着母亲和我一起出游,到过燕、秦、赵、魏、齐、梁、吴、楚好多地方。父亲做错了事,母亲一定认真地用委婉的话规劝他。有时(父亲)发怒不听(她的),(她)就屏住气(不说了),等(父亲)怒气稍稍消解,又反复劝说,(到父亲)听了(她的话)才停止。父亲每次审理有关人命的重案,母亲总是拉着我立在他桌子前说:“希望你想到还有这样一个儿子!”父亲就频频点头。 过了十年,我们回到家乡,在鄱阳县定居下来,那时我将近二十岁。第二年,娶妻张氏。母亲把媳妇当亲生女儿一样看待,教她纺纱织布、刺绣缝纫,就像我小时候教我读书一样。 15、(8分) (1)用了夸张手法上句写出湖的丰厚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地带,都受了湖的滋润;下句写出湖水澎湃动荡,似乎撼动了岳阳城。上句突出湖的浩阔,下句突出湖的气势。(4分) (2)不甘心闲居无事,希望出仕求官,只不过找不到门路,希望得到张丞相的引荐。(4分) 16、填空(6分) (1)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2)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3)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逍遥游》) 五、现代文阅读(17分) 17、①这句话是对老张问话的反应,说明“我”不能回忆起这位老张;②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性,不只是老张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老张。③呼应题目。(5分) 18、 ①彼此在一个单位,办公室是斜对面,常见面打招呼;②妻子已经给他作了一些提示;③前不久单位聚餐时还称兄道弟地喝过酒;④我单位知名度够高;⑤“我”在全子局上下有极好的口碑;⑥多次和别人探讨原因也没有弄明白。(6分) 19、讽刺了老张对“我”陌生,更讽刺了“我”对老张陌生,进而讽刺了以“我”和老张为代表的现实社会中那些貌似熟悉,本该熟悉,实则陌生的不正常的人际关系。(6分) 六、语言运用 20、(1)第 ① 句,因“ 应征 ”一词运用不当,导致语意不够明确,应改为“ 招聘 ”。 (2)第③句,有一词用得不够得体,应将“贵公司”改为“我公司”。 (3)第 ⑦句,不合事理,需要在“考试”一词后添加“ 合格”一词。 (4)文中有一重要信息遗漏,内容是 报名时间 。 21、(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有力。点评人物身份性格、品质等角度入手。评价要乍明确倾向性,态度鲜明了,语言简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