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D(恨:遗憾) 10、D(A以:介词,相当于“把”“用”/介词,相当于“因为”。B而: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转折连词,相当于“却”。C乃:副词,相当于“才”/副词,相当于“竟然”。D也:均为句末语气助词) 11、C(第①项是萧何为丞时的事,第⑤项是萧何担任相国时的事) 12、B(A项萧何在陈豨反时未到刘邦信任。C项授萧何相国之事发生在高祖平定陈豨过程中。D项萧何并未主动推荐曹参) 13、(1)(4分)我们身披战甲,手执兵器,亲身参加战斗,多的身经百战,少的交锋数十回合,攻占城池,夺取地盘,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关注点:被坚执锐、数十合、略地、各有差异) (2)(3分)设置卫队保护您,(其实)这不是用来宠信您的(关注点:卫君、以、宠) (3)(2分)您去世之后,谁可以继承您的职位?(关注点:即、百岁) 14、(1)怀古(2分) (2)(3分)“空”在诗中指“徒然、白白地”。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只有鸟儿依旧在那里徒然呜叫。着一“空”字,很好地传达出诗人昔盛今衰的伤感。 (3)(3分)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台城堤柳,既不管人间兴亡,也不管面对它的诗人会引起多少今昔盛衰之感,所以说它“无情”。 15、(1)①但愿长醉不复醒 ② 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 ③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2)①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②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③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16、(4分)引陆游诗句的作用在于借陆游的愤怒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交代了李清照生活的社会背景;引王维的诗句在于赞美李清照如“松间明月”“石上清泉”般的超俗人格。 (每点2分) 17、(4分)李清照的“美”体现在:①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立场上的坚定;②追求人格的超俗;③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 (每点1分,语言流畅1分) 18.(4分)在封建社会,作为女人,她们依附于男人而存在,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正由于这两方面的矛盾,她只能生活在孤独与悲哀之中,这就是李清照的悲剧。(每点2分) 19.(1)(2分)如 “多情自古伤别离”(符合题意即可) (2)(4分)赞同:①在写作的主题上,离情闺怨类诗词写的都是男女相思;李清照的词作往往表现的是女词人在国难当头的困境里的愁思。②在诗词的格调上,离情闺怨类诗词表现的都是狭隘的个人愁绪;李清照的诗词往往表现出关心国家兴亡,坚守操守的大志。③在艺术风格上,离情闺怨类诗词往往滥用感情,手法粗劣;李清照的诗词含蓄蕴藉,给人以美的享受。 不赞同:①“无数”“粪土”等说法太绝对;②高于或相当于李诗者不乏其人,例如柳永等:③诗作风格、内容等应该丰富多彩,不拘一格。(谈出两点理由,且角度不重复,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 20、德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中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本新闻包括以下两个主要信息:①德国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发现一颗新星;②它的罕见之处在于: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是首次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 21、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人应具有反抗精神;当白朗宁说:“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我懂得了为他人奉献爱心的重要。 22、(1) 家父——您父亲或令尊 (2)小有名气——很有影响 (3)犬子——儿子或爱子 (4)有幸——应邀 参考译文: 相国萧何是沛县人。高祖起兵后当了沛公,萧何常常作为他的辅佐官,督察处理日常事务。沛公进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储藏金帛财物的仓库去分东西,唯独萧何首先进入宫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并将它们珍藏起来。沛公立为汉王,让萧何当丞相。汉王之所以能详细地了解全国各处的险关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强弱,百姓们的疾苦,都是因为萧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 汉王带兵东出.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在巴蜀,镇守安抚.发布政令,告谕百姓,为在前方作战的军队供给粮食,汉王二年,汉王联合诸侯一起攻打项羽,萧何留守关中。他制定各种法令制度,建立宗庙、社稷、宫殿、县邑。汉王在战场上多次损失军队逃走.萧何常常征发关中的士卒,随时补充军队的损失。汉王五年,已经消灭了项 战斗。攻破敌人的城池,夺取敌人的土地,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战功。现在萧何没有立过汗马功劳,只不过舞文弄墨.发发议论,从不上战场,却反而位居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高祖说:“诸位懂得打猎吗?打猎的时候,追赶扑杀野兽兔子的是猎狗,发现踪迹向猎狗指示野兽所在之处的是猎人。现在诸位只能奔走追获野兽,功劳不过像猎狗。至于萧何,他能发现踪迹.指示方向,功劳如同猎人.何况你们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随我,至多不过加上两三个亲属,而萧何全部宗族几十个人都跟随我,他的功劳是不能忘记的。”群臣听了,都不敢再说什么。于是就下令定萧何在功臣中位居第一,赐给池特殊的礼遇:可以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可以不按礼仪小步快走。 高祖十一年,陈稀反叛,高祖亲自统率军队,到达邯郸。战事辽没有结束,淮阴俣韩信又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杀了淮阴侯,高祖听说淮阴侯已经被乐的消息后.就派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并令五百名士卒、一名都尉做相国的卫队。召平对相国说:•您的祸患从此开始了,皇上在外作战风餐露宿,而您留守京城,并不需要冒着矢石去冲锋陷阵.但皇上却要给您加封食邑、设置卫队.皇上对您起了疑心阿。设置卫队.并非以此宠信您。希望您辞让封赏不要接受,把自己的全部家财私产拿出来赞助军需。这样皇上就会高兴。”相国听从了他的计策,高祖果然大为高兴。 萧何向来与曹参不和,到萧何病重时,孝惠帝亲自去探望相国的病情。顺便问他:“您如果去世了,谁可以继承您的职位?”萧何回答说:“了解臣下的奠过于君主。”皇上接着问:”曹参这个人怎么样?”萧何磕头说:“皇上您找到合适的人了!我死而无憾了!” 孝惠二年,相国萧何去世,谥号为文终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