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北京五中2009/2010学年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我从不向任何人出示这件宝贝。随着占有它的幸福感而来的是怕它被偷掉,然后又担心它并不真正无限。我本来生性孤僻,这两层忧虑更使我反常。我有少数几个朋友;现在不往来了。我成了那本书的俘虏,几乎不再上街。我用一面放大镜磨损的书脊和封面,排除了伪造的可能性。我发现每隔两千页有一帧小插画。我用一本有字母索引的记事薄把它们临摹下来。薄子不久就用完了。插画没有一张重复。晚上,我多半失眠,偶尔入睡就梦见那本书。
    夏季已近尾声,我领悟到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我把自己也设想成一个怪物:睁着铜铃大眼盯着它,伸出带爪的十指拨弄它,但是无济于事:我觉得它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一件诋毁和败坏现实的下流东西。
    我想把它付之一炬,但怕一本无限的书烧起来也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
    我想起有人写过这么一句话: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我退休之前在藏书有九十万册的国立图书馆任职;我知道门厅右边有一道弧形的梯级通向地下室,地下室里存放报纸和地图。我趁工作人员不注意的时候,把那本沙之书偷偷地放在一个阴暗的搁架上。
    我竭力不去记住搁架的那一层,离门口有多远。
    我觉得心里稍稍踏实一点;以后我连图书馆所在的墨西哥街都不想去了。
    22.下列对课文《沙之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小说主要叙述的主要故事是:一个退休的图书馆员从陌生的《圣经》推销员手里买下了一本“沙之书”,沉迷于它的神秘并陷入了对不可知的恐惧,最终把这本书藏在了图书馆的阴暗角落。
    B.小说的情节荒诞离奇得近乎一个个迷宫 ,情节的发展悬念丛生,引人入胜,结尾奇峰突起,出人意料之外。但文中除了这本“沙之书”是非现实的之外,其他的都是现实生活场景,这让“沙之书”的出现显得不像现实之物那样合情合理。
    C.小说通过虚构,运用象征,使无穷无尽这一概念形象的展现出来,将人们面对无限的那些无所适从的心理真实地从小说中凸现出来。当人物和情节变得无足轻重时,剩下的便是“无限”和人类面对着“无限”时无所适从的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D.尽管我们在现实中谁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一本书,但我们都曾经被无限的星空所震撼,被无穷尽的人类历史卷入沉思。《沙之书》所表达的正是人类面对无限之物时心灵的真实深度。
    23. 小说主人公“我”对待“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请在下面的方框内分别填入一个词,概括作者对待“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的过程。(2分)
    好奇—— ——困惑—— 敬畏 ——恐惧—— 。
    24.“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一句的内在的哲理是什么?你能仿造一句吗?(3分)
    ①内在的哲理:
    。
    ②仿句: 。
    五.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共40分)
    在这学期我们所学的课文中,《忆韦素园君》中在破屋子里穷且盯着文学的韦素园是寂寞的;《<呐喊>自序》中试图改变国民精神的鲁迅是寂寞的;《滕王阁序》中“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的王勃是寂寞的;卡夫卡《饥饿艺术家》中那位以饥饿表演为终生追求的艺术家是寂寞的,《寂寞》中漫步在瓦尔登湖畔求索人类生存意义的梭罗是寂寞的……李白《将进酒》中有一句“古来圣贤皆寂寞”,请以“寂寞”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定,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 2D 3B 4B 5D
    10. (我)刚出生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了我(去世)了。
    11.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
    12. 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
    13. 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14.B(次:近旁,旁边)
    15.B(“所”放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的人”“……的事物 ”。A项中分别为:举行、从事/长寿);C项中分别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指得到(的事物)或达到(的地步);D项中分别为:把……看作一样/一样,相同)
    16.A(“其”指曲水)
    17.D
    18.B(“感慨于时光易逝,而自己不能建功立业”不正确。)
    19.这段文字修辞上很有特点。文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句,将“妆镜”比喻成“明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妆镜”晶莹闪烁、数量多的特点;将“鬟”发比喻成“绿云”,生动形象地写出头发颜色青黑的特点,同时,这些比喻也写出了宫中女子数量之多。文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如“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描写宫中妃嫔用度之多。文中用了排比的手法,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作者用丰富的语言揭露了暴君秦始皇的荒淫奢侈。
    20.为人物内心服务,突出苏比灵魂净化的过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