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事实证明,人的极限不是不可突破的。生命有极限,同时又有巨大的潜力。人类发明体育运动,就是公开宣告向人的极限冲击。冲破极限者就是胜利者,百年奥运的历史留下了一项项人类成功地突破自身极限的记录。男子百米,百年前最好成绩是12秒,当时人们就认为12秒是人类百米跑的极限,以后便一点点地突破,11秒,10秒。2008年8月16日22:30分,“牙买加飞人”尤塞恩•博尔特以滚雷闪电般的速度冲过终点,让每一个看见那场景的人都感受到了人的力量和速度,并为这力量和速度而zhèn奋。他以9.69秒的成绩神话般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个纪录随之又成了新极限。 ⑤不断冲击旧的极限,创造新的极限。生命需要每一个瞬间——更需要突破人类极限的辉煌灿烂瞬间,它激励自己和别人,证明人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样的瞬间是美丽而永恒的。人类的文明史就是被无数个这样的瞬间所推动。 ⑥爱因斯坦的大脑被认为突破了人的极限;印刷、火药、蒸汽机、飞机、电子等重大的发明创造,无一不是突破了人类正常思维极限的结果;前辈大师们不朽的经典之作,也都是冲破人类自身极限的成果。 ⑦极限是一种艰深,一种完美,一种常人难以忍受的劳苦;突破极限又是少有的极大的快乐和幸运。承认极限,又要敢于向人的极限挑战。生命的美丽在于此,生活的魅力也在于此。 (作者蒋子龙 有删改) 17.⑴根据第④段中的拼音,准确书写汉字: zhèn奋 (3分) ⑵第②段中的加点字“明”加引号的作用是( )(3分)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 D.表示否定讽刺 18.根据第②段的论述,在横线空白处补上一句统领本段的句子。(3分) 19.第⑤段中说创造极限的瞬间是“美丽而永恒的”,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21.下列名言中最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3分) A.我的最高原则: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居里夫人) B.人应该进行超越能力的攀登,否则,天空的存在又有何意义(罗•勃朗宁) C.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更伟大而高贵。(杜伽尔) D.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 22.阅读下面一段话,把它设计成记者和博尔特之间的采访对话(6分) 北京奥运会上荣获100米、200米及4×100米项目三块金牌的牙买加短跑明星尤塞恩•博尔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将继续挑战人类速度极限,他相信自己能将百米纪录提高到9秒58,并打破200米跑19秒极限。 记者: 博尔特: (二)、阅读《低头与昂首》,回答23—27题。(15分) 低头与昂首 ①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可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②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③要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学会低头。这恰如演奏一支高昂的曲子,起首往往是低调的。低头,既是正确认识自己,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什么时候都高昂着头,实际上是抬高自己,看低别人。你瞧不起别人,人家干嘛要瞧得起你呢?因此,你再优秀,再有名,也没有人愿意与你合作。 ④当然,低头并不意味着把自己不当人。低头不应该是流水,越流越低。一支曲子,越唱越低,就会唱不下去。有人把低头理解为唯唯诺诺、忍让一切,理解为逆来顺受、低声下气,这是不正确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公司招聘员工,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应聘者一个接一个进去接受考试。每进去一个,主考官不由分说,凌空劈来一记耳光。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滋味?”捂着脸出来的人都落选了,他们是低头的人。后来有个年轻人进去,主考官同样劈来一记耳光,说:“这是什么滋味?”年轻人定了定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力量,给主考官同样一记耳光,说:“就是这个滋味。”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年轻人被录用了。 ⑤富兰克林以低头抵达成功,年轻人却以昂首被录用,这是不是矛盾的呢? ⑥不,其实为人处世真正的法则是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在摆放自己处的位置时,我们应该是富兰克林;而在摆放我们自己心的位置时,我们必须是那个年轻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低头处世,昂首做人。 23.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24.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5.文中的年轻人回敬了主考官一记耳光反而被录用了,你认为原因是什么?(3分) 26.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应该怎样把握“低头”的尺度和“昂首”的尺度。(3分) 27.文中说低头不是“逆来顺受、低声下气”。但生活中也有人赞赏忍气吞声、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称道曲意逢迎、讨好夫差的勾践,认为正是当初他们肯“低头”,才让韩信日后有机会成为三军统帅,让勾践最终有机会吞并吴国。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三、语言运用题 (共16分) 28、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即使他处在困境中。假设你家境优裕,而你的同桌是贫困学生。同桌因没有十几元钱买必需的学习用品而发愁。你想帮助他,要如何对他说?(要说得得体,不伤自尊心。(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罗嗦和不连贯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删除哪三处可使这段文字既简明又连贯?(6分) 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浅尝(1),即浅尝辄止(2),有些可以吞咽(3),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4)、品尝(5)、慢慢品味(6)。所以,有的书只要读 其中一部分(7),有的书只需知道其梗概(8);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仔细读(9)、诵读(10)、反复读(11)、经常读(12)。 ——————、 ——————、 —————— 30、修改下面划线部分,要求与加点句子形成排比。(5分) 当今世界,森林面积锐减,土地急剧沙化,大量的水土流失了,环境也被严重污染。生态性灾难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危机。 , 四、作文 (60分) 有些人总是沉湎于对过去的回忆,也有些人一直沉醉于对未来的憧憬。但事实上,对于任何人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现场直播,没有预演,也没有重播。因此,把握现在,才是一种明智的理念,才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才是一种务实的行为。 请以“把握现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