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描写的是怎样一种景色?(4分) (2)全诗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王维《山居秋暝》) (3)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秦观《鹊桥仙》) (4)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五、(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废墟里钻出的绿枝 冯骥才 车子驶入绵竹,这里好像刚经过一场惨烈的战争。零星的炮声——余震还时有发生。到处残垣断壁瓦砾成堆,大楼的残骸狰狞万状;多么强烈的地动山摇,能够把一座座钢筋水泥建筑摇得如此粉碎? 五年前,我来绵竹考察年画。绵竹不愧是西部年画的魁首。它于浑朴和儒雅中彰显出一种辣性,此风惟其独有。绵竹人颇爱自己的乡土艺术。那时已拥有一座专门的年画博物馆,珍藏着许多古版年画的珍品。其中一幅《骑车仕女》和一对“填水脚”的《副扬鞭》令我倾倒。前一幅画着一位模样俊俏、身穿旗袍、头戴瓜皮帽的民国时期女子,骑一辆时髦的自行车,车把竟是一条金龙。后一幅是“填水脚”的《副扬鞭》,“副扬鞭”是指一对门神,“填水脚”是绵竹年画特有的画法。 这次奔赴灾区,首先是到遵道镇的棚花村。站在村子中央,环顾四方,心中一片冰冷。整个村子看不到一堵完整的墙。茫然中想到,最要紧的是要去看看另外两个地方:一是年画博物馆是否保存完好,二是两位老艺人现况到底如何。 年画博物馆白色的大楼已经震损。楼上的一角垮落下来,外墙布满裂缝。馆长胡光葵看着我惊愕的表情说:“里面的画基本上都是好好的,没震坏。”他的这句话是安慰我。我问他:“可以进去看看吗?”眼见为实,只有看到真的没事才会放心。 打开楼门,里边好像被炸弹炸过,满地是大片的墙皮、砖块和碎玻璃,可怕的裂缝随处可见,有的墙壁明显已经震酥了。但墙上的画,尤其五年前看过而记忆犹新的那些画,都像老朋友贴着墙排成一排,一幅幅上来亲切的欢迎我。打开“古板画库”厚厚的铁门,里边两百多块古画版整齐的立在木架上,毫发无损。看到这些在大难中奇迹般的完好无缺的遗存,我的心熠熠的透出光来。 当我走进老艺人居住的孝德镇的射箭台村,心中的光越来越亮。当今绵竹最具代表性的两位老艺人,一位是李芳福,今年八十五岁。上次来绵竹还在他家听他唱关于年画《二十四孝》的歌呢。他的画风古朴深厚、刚劲有力,在绵竹享有北派宗师的盛名。地震时他在五福乡的老宅子被震跨了,现在让儿子接到湖南避灾,人是肯定没事的,灾后一准回来。另一位是南派大师陈兴才,年岁长些,人近九十,身体却很硬朗。我见到老人便问:“怕吗?”他很精神的一挺腰板说:“怕什么,不怕!”大家笑了。他的画风儒雅敦厚,色彩秀丽,多画小幅,鲜活喜人。如今陈家已是四世同堂。两岁的重孙儿在画坊里跑来跑去,时不时也伸手去抓画案上的毛笔,它将来也一定是绵竹年画的传人吧。民间艺术生在民间,民间是民间文化生命的土地。 在受灾最重的汉旺镇那几条完全倾覆的大街上考察时,我端着相机不断把发现的细节摄入镜头。忽然我看到从废墟一堆沉重又粗硬的建筑碎块中钻出来一根枝条,上边又生出许多新叶新芽,新芽方吐时隐隐发红,好似带血,渐而变绿,生意盈盈,继之油亮发鲜,茁壮和旺盛起来。它忽地唤起我刚刚在射箭台村画坊中的那种感受,心中激情随之涌起,不自禁一按快门,咔嚓一声,记录下这一倔犟而动人的生命景象。 14.绵竹古版年画《骑车仕女》折射出民国怎样的时代特点?显示出民国时代绵竹人什么样的文化立场?(4分) 15.作者奔赴绵竹灾区后,为什么想到最要紧的是要去看“年画博物馆”和“老艺人”?(6分) 16.作者对李芳福和陈兴才这两位老艺人的写法有什么不同?在他们身上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17.“废墟里钻出的绿枝”具有怎样的生命特征?它唤起了作者怎样的艺术感受?(6分) 六、(共15分) 18.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6分)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六十诞辰。六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六十年像一幅画,有冷色也有暖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_______________,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19.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可删去哪三个词语?(6分) 曾经① 有人② 谈过③ 这样④ 的⑤ 一个⑥ 事实⑦:在⑧ 图书馆⑨ 里⑩ 找寻资料,同一著作的不同文本并列,最薄的文本总是中文本。 应当删除的是 20.将下面一段话概括为一句话的标题新闻。(3分)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上,国家教育部部长周济透露,从今年第四季度起,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今后在学校任教必须依法取得教师资格。通过严格掌握教师标准,招聘优秀人才从教,将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调整出教师队伍,保证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要求。 答: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天,一位记者在登山的时候看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她正背着一个小男孩儿朝山上走去。小姑娘满脸是汗,衣裳也湿透了。 记者问:“你背的是谁啊?” 小姑娘说:“我的弟弟。” 记者又问:“你弟弟有三十多斤吧?你能背上去吗?” 小姑娘说:“当然能,我背的不是重量,是我的弟弟啊。” 上述材料会引发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呢?请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选一个角度,自定立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1—4:BBBC 二、5—7:BCC 三、 8.D(挠:屈服) 9.C(⑤⑥为皇上行为) 10.D(“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与原文不符。) 四、 11.(1)现在成为百姓的祸害,是酷吏的过失,而使百姓辛劳捕猎,并不是体恤百姓的根本办法。[“为”“咎”“本”各1分,全句意思2分。](2)大凡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二心,如果害怕皇帝的威严而不坚持正义,我即使死,也不改变我的志愿。[“盖”“执”“易”各1分,全句意思2分。] 12.(1)原野空旷无边,觉得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还要低;(1分)江水清澈,俯看水中的月影,觉得明月和人更加接近。(1分)写出了旷野茫茫,凄清孤寂之景。(2分) (2)诗人借旅途在月夜船中所见的景色,抒发了远离家乡,旅居在外(2分)时的孤独伤感之情(2分)。 13.少壮不努力 // 清泉石上流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五、 14.绵竹古版年画《骑车仕女》折射出民国变革的时代特点,显示出民国时代绵竹人既追求时尚又执着于传统的文化立场。 15.因为“年画博物馆”是绵竹年画的历史遗存,是绵竹年画的“根”,而“老艺人”则是绵竹年画杰出的艺人和传承人。只要他们还在,绵竹年画就不会消亡,就能迎来它新的未来。 16.对李芳福是虚写,对陈兴才是实写。在二人身上还寄托了作者对杰出艺人得以幸存的欣慰之情,在陈兴才身上还寄托了作者希望民间艺术得到很好传承的期待之情。 17.“废墟里钻出的绿枝”具有倔强而动人的生命特征,它唤起了作者“尽管民间这块土地历经磨难,但只要它不灭亡,民间文化生命就一定能够在它的土壤里顽强的复兴”的艺术感受。 六、 18.参考答案:六十年像一首歌曲 有低音也有高音 乐曲渐趋高潮 19.①⑤⑩ 20.参考答案:今年第四季度起我国将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