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济南外国语学校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我以为疼痛会像闪电一样消逝的,然而我错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到了晚饭的时候,我的拇指仍然锥心刺骨地疼。天刚黑,我便钻进被窝,想着进入梦乡了,就会忘记疼痛。然而辗转着熬到深夜,疼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像涨潮的海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我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打开灯,察看伤处。我想蜜蜂留在我手指上的蜂针,一定毒素甚剧,而我拔蜂针时,并没有用镊子,大约拔得不彻底,于是拿出一根缝衣服的针,划了根火柴,简单地给它消了消毒,将针刺向痛处,企图挑出可能残存着的蜂针。针进到肉里去了,可是血却出不来,好像那块肉成了死肉,让我骇然。想到冷水可止痛,我便拔了针,进了洗手间,站在水龙头下,用冷水冲击拇指。这招儿倒是灵验,痛感减轻了不少,十几分钟后,我回到了床上。然而才躺下,刚刚缓解的疼痛又傲慢地抬头了,没办法,我只得起来。病急乱投医,一会抹风油精,一会儿抹牙膏,一会又涂抗炎药膏,百般折腾,疼痛却仍如高山的雪莲一样,凛冽地开放。我泄气了,关上灯,拉开窗帘,求助于天。
    已经是子夜时分了,如果天气好,我可以望见窗外的月亮,星星,可以看见山的剪影。然而那天阴天,窗外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人的心真是奇怪,越是看不见什么,却越是想看。我将脸贴在玻璃窗上,瞪大眼睛,然而黑夜就是黑夜,它毫不含糊地将白日我所见的景致都抹杀掉了。我盼望着山下会突然闪现出打鱼人的渔火,或是堤坝上有汽车驶过,那样,就会有光明划破这黑暗。然而没有,我的眼前仍然是沉沉的无边的暗夜。
    我已经很久没有体味这样的黑暗了。都市的夜晚,由于灯火的作祟,已没有黑暗可言了;而在故乡,我能伫立在夜晚的窗前,也完全是因为月色的诱惑。有谁会欣赏黑暗呢?然而这个伤痛的夜晚,面对着这处子般鲜润的黑暗,我竟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动,身上渐渐泛起暖意,有如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了一团火。如今能看到真正的黑暗的地方,又有几处呢?黑暗在这个不眠的世界上,被人为的光明撕裂得丢了魂魄。其实黑暗是洁净的,那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繁华,亵渎了圣洁的黑暗。上帝给了我们黑暗,不就是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吗?如果我们放弃梦想,不断地制造糜烂的光明来驱赶黑暗,纵情声色,那么我们面对的,很可能就是单色调的世界了。
    我感激这只勇敢的蜜蜂,它用一场壮烈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唤起了我对黑暗的从未有过的柔情。只有这干干净净的黑暗,才会迎来清清爽爽的黎明啊。
    14、根据文意,说说“我”对黑夜有着怎样的“柔情”。(6分)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⑴黑暗在这个不眠的世界上,被人为的光明撕裂得丢了魂魄
    ⑵上帝给了我们黑暗,不就是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吗?
    16、为什么说“只有这干干净净的黑暗,才会迎来清清爽爽的黎明啊”?(4分)
    17、第四段中,作者用大量笔墨描述自己被疼痛折磨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五、作文(50分)
    以“本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1、B 劲,jìng 踟蹰,chíchú 期期qī 2、A 两全其美 美轮美奂 断壁残垣 3、C (1)不齿:不屑提起。不耻:不以为耻。(2)“但”“不过”都表示转折,“不过”用在后半句的开头,表示对上半句话加以限制或修正,而这里如果用“不过”却起不到这样的作用,所以应选“但是/而”。4、C A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也比喻技艺等濒临失传。B项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震惊。应改为“骇人听闻”。D项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地迁移,词义与句意相反。5、D 成分残缺。“用于地震、火灾、野外工作等意外灾害”后面缺少宾语,应补充“发生时的救援”。6、B 卢照邻
    二、7、B 践,登上王位 8、C 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9、D ①是交代二人辩论这件事,⑤是说别人对辕固生的诽谤 10、B 错误点在“景帝无法评判黄生和辕固生辩论水平的高下”。不是无法评判二人辨论水平的高下,而是二人辩论的话题很难一句话说清是非曲直,所以搁置不议。
    三、11、⑴假如凭借这样大的国家,却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⑵古时候富足尊贵而声名磨灭不传的人,多得无法记述,唯有卓越超群的人才能受到后人的称道。⑶帽子虽然破旧,但是一定戴在头上;鞋虽然新,但是必定穿在脚下。⑷公孙先生,务必以正直的学问论事,不要用邪曲之说去迎合世俗。(每句2分,错一点扣1分,扣完为止)
    13、⑴前两句写眼前的实景 ,清秋时节送别朋友,依依惜别;后两句写想象的分别后的虚景,
    朋友漂泊在潇湘,孤寂凄苦,难以成眠。(实景、虚景的观点、解析各1分,共4分)⑵《送魏
    二》一诗表现了作者离别时的惆怅哀婉之情 ,《别董大》中的离别之情则于慰藉中寄托希望,带
    有一种豪放健美、清新乐观的色彩 。
    四、14、沉沉的无边的黑夜让人感动;黑夜是洁净的;没有黑夜,世界就是单色调的。
    15、⑴人造的灯光带来的光明,破坏了这无边的黑夜。⑵自然界有黑夜,正是给我们休息、梦想的美好时机。
    16、因为黑夜干干净净,不被人为的光明破坏,黎明才会清清爽爽,(2分)否则,因为灯火辉煌,黎明来临也会混混沌沌,难以引人重视。(2分)
    17、没有被蜇疼痛难忍,就不会在子夜时分一个人静静地去欣赏黑夜了。(2分)所以,写疼痛,是为写对黑暗产生柔情、为表现文章主旨作铺垫。(2分)
    五、作文略
    【参考译文】
    清河王刘承的太傅辕固生,是齐国人。因为研究《诗经》,孝景帝时做了博士。他和黄生在景帝面前争论。黄生说:“汤王、武王并不是秉承天命继位天子,而是弑君篡位。”辕固生反驳说:“不对。夏桀、殷纣暴虐昏乱,天下人的心都归顺商汤、周武王,商汤、周武王赞同天下人的心愿而杀死夏桀、商纣,夏桀、商纣的百姓不肯为他们效命而心向商汤、周武王,商汤、周武王迫不得已才立为天子,这不是秉承天命又是什么?”黄生说:“帽子虽然破旧,但是一定戴在头上;鞋虽然新,但是必定穿在脚下。为什么呢?这正是上下有别的道理。夏桀、商纣虽然无道,但是身为君主而在上位;商汤、周武王虽然圣明,却是身为臣子而居下位。君主有了过错,臣子不能直言劝谏纠正它来保持天子的尊严,反而借其有过而诛杀君主,取代他自登南面称王之位,这不是弑君篡位又是什么?”辕固生答道:“如果非按你的说法来断是非,那么这高皇帝取代秦朝即天子之位,也不对吗?”于是景帝说:“吃肉不吃马肝,不算不知肉的美味;谈学问的人不谈商汤、周武王是否受天命继位,不算愚笨。”于是争论停止。此后学者再无人胆敢争辩商汤、周武王是受天命而立还是放逐桀纣篡夺君权的问题了。
    窦太后喜欢《老子》这本书,召来辕固生问他读此书的体会。辕固生说:“这不过是普通人的言论罢了。”窦太后恼怒道:“它怎么能比得上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于是让辕固入兽圈刺杀野猪。景帝知道太后发怒了而辕固直言并无罪过,就借给他锋利的兵器。他下到兽圈内去刺杀野猪,正中其心,一刺,野猪便应手倒地。太后无语,没理由再治他的罪,只得作罢。过了不久,景帝认为辕固廉洁正直,拜他为清河王刘承的太傅。很久之后,他因病免官。当今皇上刚即位,又以品德贤良征召辕固入朝。那些喜好阿谀逢迎的儒生们多有嫉妒诋毁辕固之语,说:“辕固老了。”于是他被罢官遣归。这时辕固已经九十多岁了。他被征召时,薛邑人公孙弘也被征召,却不敢正视辕固。辕固对他说:“公孙先生,务必以正直的学问论事,不要用邪曲之说去迎合世俗。”自此之后,齐人讲《诗》都依据辕固生的见解。一些齐人因研究《诗经》有成绩而仕途显贵,他们都是辕固的弟子。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