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0—2011年上学期期中考试(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⑾看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给人以完全不同的感觉。在现实中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便会蹉跎生命,沉迷现实而背弃心灵、抛掷精神、亵渎纯洁,不懂得一点点现实永远不会给予,而只有艺术才能焕发和唤回的浪漫与童话的情怀,便会麻木了生命而只剩下一个蝉蜕一样的空壳。心,因缺少水的滋润,会成为一片荒芜的沙漠。在现实与艺术之间,在物质与精神之间,人总是矛盾着、跌撞着,顾此失彼而永远找不到连接两者之间的直线或弧线。大概这正是人类永远苦恼困惑的原因。而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给予人类一面镜子。
    ⑿我们谁也无法离开水,我们选择水,水也选择着我们,我们身旁喧嚣、嘈杂、泛滥的污泥,漂浮着的落叶,禁不住一阵风吹就会抖搂波纹的水太多了;要不就是人工制造的湖水、喷泉水、蒸馏水、矿泉水太多了;我们身旁浅吟低唱、矫揉造作、流行时尚、浮华奢靡的水太多了……都江堰和九寨沟,是那种旷世稀有属于我们生命核心与灵魂深处之水。他们才是我们的水之经典。
    14.作者认为,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是“水之经典”,“经典”在这里的含义是什么?有什
    么表达作用?(4分)
    15.文中插叙国际熊猫艺术节开幕式演出的场景用意是什么,有何作用?(4分)
    16.为什么说“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的现实的水”,而“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世的艺术的水”?(4分)
    17. 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迪,说说你自己的看法。(4分)
    六、语言运用(10分)
    18、依照下面这句话的修辞和格式,造两个字数相同的句子。(3分)
    例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仿句: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 。
    19、大学毕业生张某想到某中学应聘,该校校长曾是张某父亲的学生,张某写了一封求职信给校长,其中有三处不当,请加以修改(3分)
    欣闻您曾是令尊的高足,故冒昧打扰,请您在百忙之中抽点时间看完我这封求职信以及随信惠寄的个人简历。到敝校求职,是我长久以来愿望。我想我能胜任教学工作,并将在工作中回报您以惊喜。
    答:(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20.“杯具”,一般指生活中的盛水器具——杯子,但我们发现不仅如此:
    (1)刚刚过完今年光棍节的李超心情还不错,他觉得自己十分有希望结束多年的“杯具”恋爱史,因为他发现,身边的“校园红娘”越来越多了!(《中国青年报》2009年11月13日)
    (2)医学免疫博士却缺乏受挫免疫能力,敢跳楼却不敢面对现实,确实是杯具。(《南方都市报》2009年12月1日)
    “杯具”是“悲剧”在电脑输入过程中的词语变异形式,本身属于别字,是对语言规范形式的偏离。但自2009年10月以来,“杯具”一词在网络、报刊等媒体上广泛流行。请你从积极的角度对“杯具”一词的使用进行评述。(4分)
    答:
    。
    六、(3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唐朝诗人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诗的小引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制镜的工匠在店铺里摆了十面铜镜求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制得清晰光亮,其余九面都昏暗模糊。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镜子的昏明如此悬殊?”工匠解释说:“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都磨制得一样光亮,问题是买镜子的人十中有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因为清晰光亮的镜子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疵,而绝大多数人用这样的镜子都会感到不自在。”
    刘禹锡说的镜子显然不是单指用来照脸面的日常用具。小至个人、家庭,大至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镜”。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联系现实生活,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作文,不要抄袭,不得套作。
    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09——2010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答案
    1、D A、精髓(suǐ) B、载欣载奔(zài) 粗犷(guǎng) C、巷道(hàng)
    2、C A、独出心裁 B、循序渐进 D、部署
    3、C 解析:A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B叹为观止:赞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D无事生非:本来没有问题,故意找岔子,制造纠纷。
    4、B 解析:A句“打破……说法”动宾搭配不当。“打破”的常常是“纪录”“常规”等,而“说法”则往往与被“否定”“颠覆”连用。 C成分残缺。“施行”后面缺少宾语“政策”。 D语序不当。应当是先决定“自身”后决定“世界”。“不仅(不但……而且既要注意关联词语的位置,(主语不同关联词语要放在主语前,主语相同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面)又要注意递进关系,要前“轻”后“重”。
    5.C(解析:A“人员队伍”“对进口依赖程度高”,说法有误;B颠倒因果之后,结果并不能说明“说明国产机组产品质量和运行可靠性都问题大”,而且“都”太绝对化;还有原文说“品质量和运行可靠性都存在问题”,并不等于“问题大”;D原文说“中国风电场普遍经营困难,甚至出现亏损”, 将其理解为“普遍经营困难并且出现亏损”,“甚至”不等于“都是”“并且”用错)
    6.C(解析:A虽然气候组织认为中国已经领跑低碳经济,但从全文来看我国在人才、设备、技术等方面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并非处于领跑地位;B由原文第三段可知,中国在光伏发电相关技术方面也并没有占据领跑地位;D由原文第六段可知,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政策引导)
    7.B(解析:有的光伏发电的上游企业直接倾倒有毒的副产品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理应加强环保要求,而不是因噎废食停止推广光伏发电,故推断有误)
    8.D(“率”;都,全)
    9.A
    10.C(后半部分的分析不合文意)
    11.(1)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篯)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或“以之为异”)。
    (2)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什么原因)呢?
    12.(8分)
    (2)(4分)①看惯世事后的无奈、淡漠。②在美好的春光中感到愉悦怡然。(各2分)
    (3)(4分)天水相连辽阔深远,沙鸥飞翔其间。(1分)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点面结合)
    的手法,(1分)使画面生动、意境悠远(1分)与作者“悠然”的情感自然相融。
    (1分)(其它答法,答合诗意即可)
    13.(10分)
    (1)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5)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7)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9)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10)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14.(4分)“经典”是指“最典型、最具代表性”。(1分)这里指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最富个性、最值得一看,是树立在人类面前的两面镜子;(1分)属于我们生命核心与灵魂深处。(1分)表达出作者对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的高度赞美之情。(1分)
    15.(4分)反对世人把李冰父子神话,强调李冰父子打破水的神话,把它引入现实造福人类的历史功绩,(2分)突出都江堰的水是入世的现实的水。(2分)
    16.(4分)因为都江堰的水有着现实的功用,浇灌着农田,哺育着人类,人们看到的是将自己化为在平凡土地上存活的生命的现实境界;(2分)九寨沟的水,远避尘嚣,不染尘俗,洗涤污浊,人们看到的是将自己化为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境界。(2分)
    17.(4分)都江堰的水启示我们,在现实中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蹉跎生命,而要把生命融入永恒,就要奉献自己,造福人类;(2分)九寨沟的水启示我们,不能沉迷现实而背弃心灵,要在庸俗市侩、欲火利海中保持纯洁与崇高。(2分)
    18、(3分)(1)无舵的航船,颠颠簸簸,没有方向。(2)漫漫的黑夜,昏昏暗暗,没有光明。
    19、(3分)(1)将“令尊”改为“家父” (2)将“惠寄”改为“敬寄”或“寄送”(3)将“敝校”改为“贵校”
    20、①“杯具”采用了谐音修辞,有特殊的修辞效果——它亦庄亦谐,一般戏谑的味道比较强,“悲剧”所包含的那份沉重和低落在谐音词“杯具”中得到强有力的消解。②“杯具”反映的是一种自嘲而积极的双面人生态度。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排遣提供了极好的渠道。(自嘲或积极答出一点即可)③它在表达“悲剧”词义的同时更具娱乐和乐观精神,成为表达自我、张扬个性的语言手段。(第1点必须回答,2、3点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也可,每点2分。)
    参考译文:
    淮安的沈通明,曾经担任前朝明代的总兵官。沈通明为人行侠仗义,不重财货,士大夫都称赞他。顺治二年,之前有个叫田仰的巡抚,向来熟悉沈通明的为人,对他礼遇优厚;至此看到明朝将要灭亡,就把自己的家托付给沈通明,而自己乘船渡海而去。沈通明把田仰的妻子儿女藏匿到其他地方。
    恰好清军渡过淮河,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这时,沈通明已经闭门在家很久了。追捕的人围住了他的家,沈通明走进寝门,喝了数斗酒,然后撕开束帛捆住他的爱妾,把她背在背上,牵着马,手里握着弓箭出来,大喊道:“你们这些人也知道沈将军吧!”于是把箭搭在弓上准备抓捕他的那些人都迟疑不敢向前而退却。沈通明上马飞驰,和爱妾都得以逃脱。租住在苏州,改变了姓名,靠给人算卦养活自己。不久爱妾去世,想到自己没什么寄托,就削发做了和尚。后来,又脱下了僧衣,北上到邓州寻访老友。
    沈通明本来就是个高大的男子,胡须很漂亮,以能饮酒而自豪。每次喝醉了就在邓州街市上唱歌呼号,全街市的人都认为他是个狂人。彭子篯,邓州人,一向就在江淮之间很有声望,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探听到沈通明的住处,就步行前往和他谈论,沈通明沉默不答。后来询问到这个人就是彭巡抚,才非常高兴的吐露实情。彭子篯握着他的手说:“你的形态容貌有些不同于一般,必将有搜捕你的人,如果不是我,还有谁能够作鲁国的朱家呢?(汉初鲁地的朱家保护项羽的得力部下季布,意即欲效法之而保护沈通明)”带着沈通明一起回家,日夜和沈通明尽情喝酒,很是高兴。过了很长时间,沈通明被赦免才能够复出。
    沈通明很小的时候就以勇猛力大而闻名,曾经与敌人作战,敌人射穿了他的胸,沈通明随即拔出箭来,撕裂盔甲和衣服裹住伤口,然后去追射箭的人,最终杀了那个人回来,全军的人都认为他很豪壮。现在八十多岁了,体力渐渐衰减,喝酒还不减少,自爱行侠仗义,还像原来一样。[来源:高考资源网]
    明末战争的时候,各地奇才辈出,像沈通明这些人,一般都是风流倜傥非同寻常的,这些都是我经常听说的人。其他那些流落民间,湮没无闻,没有被我听说过而我不能够拿笔写下的人,又不知道有多少。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呢?在这时,有的有这样的人却不任用,有的任用了却没有发挥他的全部才能。至于那些在朝堂之上主持事务的臣子,不是淫荡邪恶相互勾结,就是拿着俸禄沉溺宠幸的人。当发生了事情,这些人不仅仅是拉别人胳膊,干扰别人,一定还要借端诬陷别人。等到有一天国家败亡,大概就要欺骗说天下缺乏人才。唉,难道天下真的缺乏人才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