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周测6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9分) 1、下列加点的多音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逮捕/力有未逮 躯壳/金蝉脱壳 蛮横/飞来横祸 B.解数/解甲归田 慰藉/杯盘狼藉 济宁/人才济济 C.稽首/无稽之谈 禁受/忍俊不禁 蹊跷/独辟蹊径 D.风靡/所向披靡 差劲/差强人意 刹那/深山古刹 1、Adài qiào hèng (B.xiè/jiě jiè/jí jǐ Cqǐ/jī jīn qī/xī D.mǐ chà/chā chà)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迫不急待 直截了当 高潮迭起 礼上往来 B.厉行节约 苍海桑田 脍炙人口 有恃无恐 C.出奇制胜 绿草如荫 既往不咎 铤而走险 D.滥竽充数 美轮美奂 歪门邪道 如雷贯耳 2、D(A、迫不及待 礼尚往来 B、沧海桑田 C、绿草如茵)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家酒店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硬件设施早已老化,在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中,入住率也逐年下降,看样子它已到风烛残年之境了。 B.大腕云集、娱乐名人竞相亮相是该剧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没有我们的鼎力相助,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也是不可能的,可没想到导演竟对我们如此冷漠。 C.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宣布:出类拔萃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今日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D.赵本山的小品《送水工》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在这笑声中人们心中的所有烦恼、忧愁都付诸东流。 3. A(比喻将死亡的老年人,或随时可能消失的事物。 B.鼎力相助,多用于求人帮助时的客气话;C.出类拔萃,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过同类之上。D.付诸东流:把东西扔进东流的江水。比喻前功尽弃或希望落空。不能用于消除“烦恼、忧愁”。)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的原因,就在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的城乡之间长期处于相互分割、相互隔绝的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造成的恶果。 B.1月15日,几艘中国渔船在北部湾正常作业时遭到三艘武装船只的抢劫和开枪袭击,中方海警在接到报警信号后,迅速赶往出事地点,在警告无效后,当场击毙和抓获8名越南抢劫人员。 C.中国近日在台湾问题、伊朗核问题方面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立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美国军舰的靠港要求,取消了大部分与美国的会谈日程。 D.焦急等待了3个星期的欧洲航天局科学家们终于可以揭开土卫六的神秘面纱,并有可能从中发现地球生命起源的线索。 4.D(A.句式杂糅,删去“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造成的恶果”;B.动宾搭配不当,导致最后一句语义不明;C.语序不当,将“大部分”提到“会谈日程”前。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中横线处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走近她,会以为是走进了一个皇家的园林, 。中国古代建筑的光辉 ,使她在中国的高等学府独树一帜,傲视群芳。 ①王气氤氲又不乏现代气息,古朴典雅中却显出朝气蓬勃 ②古朴典雅中却显出朝气蓬勃,王气氤氲又不乏现代气息 ③孕育了一种雍容大方的气度,笼罩着意气风发的莘莘学子 ④笼罩着意气风发的莘莘学子,孕育了一种雍容大方的气度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5.D(①句紧承上文“皇家的园林”,连贯;④句紧承上文“光辉”,连贯) 6.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B.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D.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6.D 7.下列各句中虚词“其”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其孰能讥之乎 其:难道,表反问语气 B.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代词,自己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助词,凑足音节 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而扣之 其:代词,其中的 7.C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0题 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的“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所谓书法,是指文字书写的方法或法则、规律。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汉字书写,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把汉字书写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即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有记载可考,当在汉末魏晋之间。 “书法”的形成,与汉字的形体特点和书写工具有很大的关系。汉字发端于古老的象形文字,至今都还留存着一定的象形性,这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字中极为罕见。汉字的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造型载体的,而汉字的点线组合非常繁复多变,可以神奇地组合成无数不同的形体。而用兽毛制成的柔软的毛笔,伸缩性强,吸墨多,尤能表现线条的浓淡干枯等不同效果。 对与中国绘画艺术有着同源可比性的“书法”,古人以“书之妙道,神采为上”表达了“书法”这种造型艺术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审美原则和追求。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书法”强调用笔,力求把每一点画写得有重量、有力度,形成立体的质感,从而产生节奏感、韵律感;重视结字即笔画之间的搭配组合关系。同时,“书法”还特别讲究章法。章法包括处理字与字的关系、行与行的布局、全幅作品的黑白(有墨迹处与无墨迹处)的关系,也包括正文外的作者题款和印章的使用。除了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形”外,“书法”的美更在于其神来意味。“书法”的神采是点画线条及其结构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的统称,其实质是点画线条及其空间组合的总体和谐。追求神采始终是书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达到这种最高境界根本上取决于作者的知识修养、审美趣味和艺术创造才能及其融入。 如果说,“书法”在用笔方面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作者的临池(刻苦练笔)功力,那么,凸显书法家的创造才能和个性气质的神采则更多有赖于其背后的生活阅历、学识修养,即 通常所说的“字外功夫”• 8.下列不能说明“书法”这种艺术形式的“特殊性”的一项是 A.“书法”是以世界各民族文字中极为罕见的点线组合非常繁复、可以组合成为无数不同形体的汉字为载体. B.“书法”是以柔软、伸缩性强、吸墨多、尤其适合表现线条浓淡干枯效果的用兽毛制成的毛笔为书写工具。 C.“书法”是一种充分融人作者审美情趣、个性气质乃至其全部心灵和艺术创造才能的汉字书写和造型艺术。 D.“书法”不仅需要书法家不断提高自己的基本功,更需要多关心生活,多读书,丰富自己的学识和修养。 8.D(D项属答非所问。其内容属所有艺术创造的共通性,不属于书法艺术及其特殊性内容)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书法”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汉字书写法则,它在书写的笔法,字法、章法和墨法上自有要求。 B.“书法”的形成意味着汉字发展到了一种融人作者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读者审美情感的审美阶段。 C.章法要求处理好笔画之间、字之间、行之间的关系,全幅作品的黑白关系,正文外的题款和印章。 D.“书法”的审美价值指的是书法作品中包括的作者的审美情趣、个人气质乃至其全部心灵。 9.A(B项属偷换概念。根据原文,书法提升的是汉字书写并非汉字本身。C项属张冠李戴。根据原文,处理好笔画之间关系是“结字”内容而不属“章法”的范畴。D项属以偏概全。根据原文“除了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形’外,‘书法’的美更在于其神采意味”可知,“形”也属于书法的审美内容,而选项只概括了“神采”一方面的内容) 10.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书法”不同,一般意义的文字书写,关注的重心是实用,要求把字写正确,写清楚,写整齐,以便认读。 B.在发展到审美阶段以前,汉字的书写虽没有艺术性但起到了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作用。 C.了解作者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创作心境以及创作目的等对于欣赏“书法”作品大有裨益。 D.中国的“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犹如一对姊妹,它们以各自的方式阐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10.B(B项由原文“把汉字书写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即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并不能推断出先前的汉字书写就一定没有艺术性) 三、下面是《六国论》中的相关文言知识,完成8---10题(9分,每题3分)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全都,一概 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给予,指贿赂 C.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理:命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