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乐山一中2012级高二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乐山一中2012级高二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瘐毙(yǔ) 打烊(yáng) 炽热(chì) 赝品(yàn)
    B 丛冢(zhǒng) 怃然(wǔ) 褴褛(lǚ) 攫取(jué)
    C 险衅(xìn) 板滞(zhì) 怙恃(hù) 拮据(jù)
    D 遽然(jù) 酾酒(lì) 枕藉(jiè) 嫠妇(lí)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踌踖 涵养 蜉游 老态龙钟
    B 吊销 觉察 殒落 自惭行秽
    C 追溯 旌旗 寂寥 怨天忧人
    D 贬谪 麋鹿 祚薄 不绝如缕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是( )
    A 9月8日,平顶山特大矿难发生后,一些死难矿工家属面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黍离之悲和对一些煤矿领导的愤慨。
    B 面对总是喋喋不休的老婆,陈师傅终于忍不住了:“你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女儿这么大了,有自己的想法,管多了反而生出岔子。”
    C 我们要努力学习西方文化,但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文化。
    D 他谦虚的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上海、江苏考察工作,走访了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问题进行调研。
    B 《语文教学研究》以民族化与现代化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的鲜明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这本杂志的阅读主体,主要是面向中学语文教师及其他语文工作者。
    C 记者问:“刘永行先生,去年美国《福布斯》杂志把你排为中国第二首富,称刘氏家族的资产为8亿美元,这个评估准确吗?”
    D 新华网报道,随着武汉火车站等一批节点性工程进入最后冲刺建设,武(汉)广(州)高铁客运专线可望在年内全面建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共9分,每小题3分)
    红 豆 小 史
    红豆入诗,始于王维《相思》。王维诗中的相思,是指爱情,还是泛指爱情及友情,或有不同理解。根据王维以前红豆树得名相思树的爱情故事已经流传于世,以及用王维诗红豆相思之典故的唐代诗词,如敦煌曲子词《竹枝子》、温庭筠《南歌子》、韩偃《玉合》等,其中相思特指爱情,可知红豆树得名相思树的爱情故事传说为王维《相思》诗所汲取,王维诗中的相思是指爱情。
    红豆象征相思、爱情。这是红豆意象的本义。红豆的形象,红艳艳、亮晶晶,红豆的性格,热烈、温润、玲珑、精致、坚贞,也确实是爱情的绝妙象征。诗中“此物最相思”之句,意味着红豆象征相思、爱情,已经是盛唐人普遍的默契。
    红豆的象征内涵,在王维以后的唐诗宋词中获得显著发展。如赵崇嶓《归朝欢》:“交枝红豆雨中看,为君滴尽相思血。”比较王维诗与其后的唐诗宋词,红豆意象同是象征相思、爱情,但是王维以后唐诗宋词中的红豆相思,往往写出了相思双方之间的被阻隔。这一特点。在王维诗中只是潜在地涵有,而在王维以后的唐宋诗词中,则获得显性化表现。这种红豆相思的典型品格,其实更为符合《古今诗话》所载红豆树得名相思树的爱情故事原型。
    在中国文学史上,红豆的第二象征意义是故国之思。红豆意象象征意义从男女相思到故国之思的这一转变,发生于唐代安史之乱之后,发展于明末清初时期。红豆意象的第二象征意义,包含唐朝人的故国之思,明遗民的故国之思。
    就在王维作《相思》诗之后不久,红豆意象象征意义的发展演变,超越了红豆相思的本义。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龟年在潭州(今湖南长沙)唱“红豆生南国”,“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惨然”,在这个故事中,红豆象征唐朝人的故君之恩、故国之思。乐工李龟年本是唐明皇的梨园弟子,王维红豆诗作于唐明皇的盛唐时期。这是李龟年唱红豆诗,歌唱者与满座听众联想起明皇与盛唐,为明皇的失位和盛唐的毁灭而惨然的原因之一。红豆热烈、坚贞的品格,红豆所象征的相思、爱情,与故国之思、爱国热情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似性。这是唱红豆诗而触发起故国之思的原因之二。
    明末清初遗民诗人群体,充分地开发了红豆象征爱国这一虽故犹新的资源,创作出一大批隐喻象征忠爱故国的红豆诗,宛如百花怒放。而且明末清初红豆诗,往往具有诗人亲自参与复明运动的背景和内容,故不同于一般单纯抒情的遗民诗。常借李唐时事,以暗指明代时事,并极其用心抒写己身在明末政治蜕变中所处之环境,而且有意改变古典之细节,以确指今典。
    红豆相思的本义,在明末清初红豆诗中也同时获得表现。女性爱国志士参与反清复明的政治活动和文学活动,使明末清初红豆诗兼有象征男女相思和故国之思的双重意蕴。明末清初红豆诗因此而格外鲜艳夺目。在中国诗歌史上,这是红豆意象的第三层象征意义。
    1.下列说法,不能证明王维《相思》中的“相思”是指爱情的一项是( )
    A.王维以前红豆树得名相思树的爱情故事已经流传于世。
    B.一些唐代诗词能用王维红豆相思之典,其中相思特指爱情。
    C.红豆象征相思、爱情,已经是盛唐时人们的普遍默契。
    D.红豆树得名相思树的爱情故事传说为王维的《相思》诗所汲取。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红豆”意象有三种象征意义,这三种象征意义分别是是“相思”、“爱情”和“故国之思”。
    B.王维的用红豆表达相思,意蕴单一明了,不具有以后的唐诗宋词写出相思双方之间被阻隔这一特点。
    C.李龟年唱红豆诗,歌唱者与听众为明皇的失位和盛唐的毁灭而惨然的原因之一是乐工李龟年本是唐明皇的梨园弟子。
    D.“交枝红豆雨中看,为君滴尽相思血”比王维《相思》更符合《古今诗话》所载红豆树得名相思树豹爱情故事原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明末清初红豆诗中,红豆的象征意义从男女相思转移到了故国之思,由此可见,意象的意蕴是随朝代的更替而变化的。
    B.红豆的象征意义表明,一个客观事物进入诗人的视野,进而成为诗的意象,同它自身的形象特质关系很大。
    C.我国古代诗人把意象作为诗歌表情达意的载体,他们特别注重意象的象征性、隐喻性,因此,古诗大都耐读。
    D.红豆意象的历史演变给我们的启示是,鉴赏诗歌,要注重意象的多重意蕴,并知人论世地品味、评价。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共9分,每小题3分)
    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六岁诵《九经》,七岁能属文。以父任入官。丁母忧,哀毁骨立。父死,绍兴二十三年始登进士第,通判彭州,权知黎州、渠州。十一月壬申,金主率大军临采石,而别以兵争瓜洲。朝命成闵代锜、李显忠代权,锜、权皆召。义问被旨,命允文往芜湖趣显忠交权军,且犒师采石,时权军犹在采石。丙子,允文至采石,权已去,显忠未来,敌骑充斥。我师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皆权败兵也。允文谓坐待显忠则误国事,遂立招诸将,勉以忠义,曰:“金帛、告命皆在此,待有功。”众曰:“今既有主,请死战。”或曰:“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他人坏之,公任其咎乎?”允文叱之曰:“危及社稷,吾将安避?”
    至江滨,见江北已筑高台,对植绛旗二、绣旗二,中建黄屋,亮踞坐其下。谍者言,前一日刑白黑马祭天,与众盟,以明日济江,晨炊玉麟堂,先济者予黄金一两。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宋军才一万八千。允文乃命诸将列大阵不动,分戈船为五,其二并东西岸而行,其一驻中流,藏精兵待战,其二藏小港,备不测。部分甫毕,敌已大呼,亮操小红旗麾数百艘绝江而来,瞬息,抵南岸者七十艘,直薄宋军,军小却。允文入阵中,抚时俊之背曰:“汝胆略闻四方,立阵后则儿女子尔。”俊即挥双刀出,士殊死战。中流官军亦以海鳅船冲敌,舟皆平沉,敌半死半战,日暮未退。会有溃军自光州至,允文授以旗鼓,从山后转出,敌疑援兵至,始遁。又命劲弓尾击追射,大败之,僵尸凡四千余,杀万户二人,俘千户五人及生女真五百余人。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六岁诵《九经》,七岁能属文 属:写作
    B 丁母忧,哀毁骨立 丁:遭遇
    C 他人坏之,公任其咎乎 咎:罪过
    D 中建黄屋,亮踞坐其下 踞:蹲坐
    9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父任入官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B 又命强弓尾击追射,大败之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C 其二并东西岸而行,其一驻中流 其信然也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D 敌疑援兵至,始遁 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不果来。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虞允文受命于危难之时,在三军无主的情况下毅然自行担当起督战任务,聚合散部,激励斗志,以少敌众而取得胜利。
    B 金强宋弱,完颜亮气焰十分嚣张,不仅杀马祭天,而且还与手下将士盟誓,第二天要打过长江,到宋朝玉麟堂做早饭。
    C 虞允文不仅有勇,还有谋。合理部署水军、巧妙设计疑兵、乘胜追射败军等几件事都表现出了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D 采石之战以宋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宋军共打死四千多金兵,杀死万余户金人,俘获千余户金人和五百金生女真人。
    第Ⅱ卷(共120分)
    四、(28分)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义问被旨,命允文往芜湖趣显忠交权军,且犒师采石,时权军犹在采石(3分)
    ②亮操小红旗麾数百艘绝江而来,瞬息,抵南岸者七十艘,直薄宋军,军小却。
    (3分)
    ③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4分)
    12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⑴、⑵两题(8分)
    画 眉 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①,山花红紫树高低②。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鹦 鹉
    罗隐③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④。
    【注】①随意移:自由自在的在树林里飞来飞去。②树高低:树林中的高处或低处。③罗隐,晚唐诗人,原名横,字昭谏,后因屡试不第,愤而改名为隐,自号江东生。后游历大梁、淮、润等地,皆不得意。晚年投奔杭州刺史才算安身。④出转难:难以出口。
    ⑴古诗讲究炼字,请分析两首诗中的“锁”和“恨”的妙处。(4分)
    ⑵这两首诗都借鸟这一意象来表达思想感情,请就此做简要赏析。(4分)
    13 名句默写(10分,每空一分)
    ⑴ ,至于成立。既无伯叔, 。 ,晚有儿息。
    ⑵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 ,
    。(《陈情表》李密)
    ⑶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⑷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 ,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苏轼)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0分)
    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
    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
    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你听了觉得稀奇,是吗?好吧,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 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们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孩提时候起,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们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们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罗!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们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官先生。”
    “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 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