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商鞅是前期法家的代表人物,因为他身兼学者与执政者的双重身份,这就使他具有了既不同于诸子,也不同于普通政治家的特殊性。 B.变法还未付诸实践,就已经遭到甘龙、杜挚等旧贵族的反对,说明这场变法真的是一场艰巨的斗争。 C.商鞅变法招致积怨太多,四面树敌,但他自己对此并不清楚。 D.商鞅结局悲惨,他的变法也是战国时期失败的变法运动,没有什么功绩可言。 E.与改革家吴起一样,商鞅遇到了明主秦孝公,所以变法才得以成功。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商鞅能够成为改革家的条件有哪些?(6分) (3)结合全文概括商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6分) (4)商鞅变法给了你哪些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就此问题进行探究。(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4.下列各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力能扛鼎(gāng) 缧绁(léi xiè) 冠盖相属(zhǔ) 破斧沉舟 B. 约车百乘(shèng)厚遗(yí) 濯淖污泥(nào) 金匮石室 C. 漂母饭信(piǎo) 瞋目(chēn) 疾痛惨怛(dá) 沐猴而冠 D. 喟然叹息(kuì) 裨将(pí) 踞见长者(jù) 对薄公堂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由于前几场比赛首发表现欠佳,在对马刺的这场关键的比赛中,易建联被教练摁在了板凳上作壁上观。 B. 第一线工人辛勤劳动,贡献的确不小,领导和科技人员运筹帷幄的功劳一样不可埋没。 C. 我最讨厌那些背后搬弄口舌、期期艾艾的小人,每有所遇,则避之如水火。 D. 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中国政府接连制定颁布的知识产权保护规章,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为最终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新思想、新创意、新发明的和谐社会创造了法制基础。 B.只有积极引导牧民开展多种经营,控制牲畜数量,减少对牧草的需求,退牧还草,才能为从根本上拯救野牦牛提供可能。 C.朝韩双方能够重新回到谈判桌前,靠的是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中、俄、美三国政府从中积极不懈的斡旋取得的。 D.美国的次贷危机即使不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冲击,要想真正恢复,也需要很长时间,因为他没有储蓄。 1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该书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B.《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C.《史记》的文章可分成两个部分:前面的正文是人物的生平描述,正文后面会加上作者的评论或感想。 D.《史记》全书共130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本纪”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 为大事年表, “书”记礼制、官制及经济制度等内容,“世家” 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列传”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18.从下列《史记》人物中任选一位,写一段评论。要求抓住人物特点,能从正反两方面对人物加以评说,表述上有文采。(不超过150字)(8分) 项羽 屈原 刘邦 孔子 荆轲 示例:李广: 张弓搭箭,回首怒射胡天的飞雁;跃马瞋目,大漠里盛传飞将军的美名!一代名将,你所向披靡,远征匈奴,建功立业,从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但是,性格决定命运,你的刚愎,你的独断竟与你的勋业一样的鲜明,所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于是,煌煌史册,留下了有着缺憾人生的飞将军的名字…… 六、写作(60分) 19.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我的母亲》 作为男人的一生,是儿子也是父亲。前半生儿子是父亲的影子,后半生父亲是儿子的影子。 ----贾平凹《关于父子》 在那一刹那里,我才发现,原来,原来世间的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容易受骗和容易满足的啊!在那一刹那里,我不禁流下泪来。 ----席慕容《生日卡片》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触动我们心灵的人,请以“触动我心灵的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高二年级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1.A (需要解释本质和内涵) (3分) 2.D(本项内容只能算是一个契机和条件,不属于直接原因) (3分) 3.C(A无中生有;B 颠倒原文语序,说法不成立;D文中已经明确,国家是文明社会形成的标志)(3分) 4.D 赞,介绍、引见 (3分) 5. D (A. 以,介词,凭借/动词,率领;B. 为,动词,是/介词,表被动;C. 乃,动词,是,表判断/副词,才;D.之,均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分) 6.B (3分) 7.(1)公子让车马及随从人员跟着自己,空出车上左边的位置,亲自到东城门去迎接侯生。(“从”,“虚”各1分,句意完整1分) (2)街市上的人都以为我是德行不好的人,而认为公子是个有德行的人能礼贤下士。(“小人”“大人”“下”各1分) 8.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象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评分标准:断句,每两处1分,翻译,王,名词作动词;顾,只是;句意完整,各1分) 9. (4分)“惊”字用得好(1分)。惊,是惊奇、惊讶、惊喜的意思(1分),这句是是说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1分)。“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1分)。 10.(6分)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2分)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1分)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3分) 11.(每空1分) (1)仓廪实而知礼节 (2)举类迩而见义远 (3)新沐者必弹冠 新浴者必振衣 受物之汶汶者乎 12.(1)(7分)一条摆脱贫穷、不再为一小块面包而挣扎、不再觉得自己微不足道的路(2分);一条有赫赫声名、能轰轰烈烈地生活、拥有荣华富贵的进入上层贵族社会的路(2分);一条通往自由与幸福的路(3分)。 (2)(4分)这把扇是小说中的一个细节描写,(1)对刻画小女人的心理和性格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2)使小说所塑造的小女人这个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形象,(3)从而起到了突出作品主题的作用。(4)三次扇子描写,分别处在故事的开端、发展、高超的位置,所以,扇子在小说中起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3)(6分)小说塑造了一个虚荣、软弱,虽然有比较高的人生目标,却目光短浅,灵魂与行动矛盾得无法统一的低层妇女形象。(3分)那把贵重的破扇子很好地刻画出她爱慕虚荣,虚伪,又渴望荣华富贵的性格。在那个阔佬死去后,她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现状,得到心底里一直渴望着的自由幸福,可是又陷入自己早已编织好的堕落、庸俗的网不能自拔(3分)。 (4)(8分)小说通过小女人为寻求摆脱贫困、步入上流社会拥有荣华富贵的生活而做出牺牲的典型形象(4分),揭露了当时俄国上层社会的伪善、爱慕虚荣和庸俗等不良社会风气,同时又对那些渴望追求新生活却始终只是一种朦胧的憧憬,无法做出实际行动,心灵和肉体始终处在矛盾中的女性表示了一种同情(4分)。 13.(1)AB (5分) (2)商鞅演渊博的教学和睿智的见识为他得变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改革的坚定信念和遇到的困难也不回头、百折不挠的精神;也离不开秦孝公慧眼识英雄,给商鞅提供改革的机会。(6分) (3)首先,商鞅是才识非凡的人,其次,商鞅是为政治理想奋不顾身的改革家。(6分) (4)此题是开放性的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回答,答案示例:(1)要想干成一件事情,就要做好牺牲一切的准备,包括生命。(2)还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3)要要有坚定的支持者,如果是领导更好;(4)如果对民众对国家有益,人们会永远铭记。(8分)(必须结合文本作答) 14.C ( A 破釜沉舟 B 厚遗(wèi)D 对簿公堂) (3分) 15.B ( A作壁上观 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C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出自】:《史记•张丞相列传》D 不赞一词,一句话也不说) (3分) 16. B (3分)(A. 搭配不当,“创造”不能搭配“基础”。 C. 句式杂糅,去掉“取得的”。 D. 语序不当,致使前后主语不一致,应是“美国”没有储蓄,而不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没有储蓄) 17. D (“世家” 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列传” 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3分) 18.(本题评分标准:写出人物性格2分,兼顾正反面4分,有文采2分。) 点评示例: 项羽 他是一位怀揣壮志、果敢勇武的西楚霸王,他也是一位率真自尊、儿女情长的伟丈夫。在普通百姓的眼中,他是力能扛鼎的英雄;在词人的眼中,他是令人仰慕的“人杰”“鬼雄”;在史学家眼中,他又是迷信武力、缺乏宽容、政治幼稚、令人扼腕的悲情英雄。 屈原: 汨罗江水流不尽你的哀伤,洞庭湖烟云遮不住你的愁怨;美人香草,是你永恒不变的忠贞,《离骚》《九歌》,是你流传千古的绝唱!三闾大夫,你披发行吟泽畔,怀着“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赤诚。或许只有纵身一跃,才可寻到你最好的归宿。楚国,永远是你眷恋的楚国;可那昏聩的楚王,实在不值得你奉献忠诚!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这是你登上汉高祖宝座后踌躇满志的高歌,是你征战天下最终获胜的骄傲声音!你审时度势,广纳人才,屈伸有度,足智多谋;你用不懈的努力,从泗水亭长,一步步走向帝王之位;你用超群的智慧,从西楚霸王手里夺得了天下。可是,你的奸诈之术、厚黑之道,也让你的衮衮华服之上打上了深深的卑劣印记! 荆轲: 易水高歌,穿越了千古的悲凉慷慨;素衣单车,卷扬起凝重的长河落日。千金虽重,重不过你慨然一诺,匕首光寒,也难比你炯炯双眸。秦殿之上的奋力一搏,兑现了对燕太子的承诺;刺秦的凛然大义,昭示了你不畏强暴的勇气。可谁知,大势所趋,独木难支;一统天下的洪流,也断非一人可以阻遏。 (附参考答案之“荆轲”:一剑,承载国之重负;一歌,咏尽生死离别;一笑,彰显英雄本色。他有勇有谋,重诺守信;他睿智沉着,以大智应大局;他忠义刚直,视死如归。然而,纵使他豪情万丈,也逆不过历史潮流,大势所迫。时势造英雄,亦能亡英雄。) 孔子: 礼崩乐坏,动摇不了你“克己复礼”的决心;周游列国,显示了你“仁者爱人”的毅力;纵使栖栖遑遑,你也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编订《春秋》《诗三百》,你将文明教化的火种传承;广收门徒,有教无类,你的思想照亮了万古长夜。但是,历史的车轮毕竟不是你一人可以阻挡,不能顺应时代潮流使得你只能生活在遥远的“周公时代”! 19.作文(60分) (参照2010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