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台州市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六校联考月考试题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本文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7.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昌初致仕           致仕:做官。
    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        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      燕:通“宴”,宴饮。
    D.不赏艰难            艰难:艰涩。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权贵有嫌其出位/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B.乃放纵诗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今是溪独 见辱于愚
    D.与刘宾客齐名/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初 以 勋 庸 暴 露 不 宜 实 无 他 肠 怫 怒 奸 党 遂 失 志 亦 能 顺 适 所 遇托 浮 屠 死 生 说 忘 形 骸 者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3分)
    (2)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
    昭君怨•牡丹
    (南宋)刘克庄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注】①姚黄:牡丹花中的一种,牡丹为“花王”,洛阳盛产 牡丹。②广陵花:即芍药,为“花相”,广陵(即扬州)盛产芍药。
    22.这首词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试结合词句作具体分析。(3分)
    23.结尾 两句写得巧妙,试分析其巧妙之处及其中蕴含的感情。(3分)
    (三)阅读甲、乙两 则文字,回答24-25题。(7分)
    甲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24.鲁迅说过:“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你认为孔子的“出色的治国的方法”有哪些?并加以简要分析。(4分)
    乙
    《论语》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是不是于丹所说的教我们快乐的书呢?于丹的这个说法,已经从根本上 矮化了《论语》。《论语》大旨是研究人的问题,全书所讲皆围绕人的修为。修已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教人和济世。也就是说《论语》讲了修己、教人、济世三个问题,正合“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天下”的本义。
    25.上面这段文字表达的观点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小题)
    (1)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 。夕阳古道无人语, 。(王实甫《西厢记》)
    (2)真的猛士, ,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 ,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4)夫仁者, , 。能进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仁者爱人》)
    (5)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 ,欲罢不能。(《论语•高山仰止》)
    四、作文。(60分)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生无所息。”
    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 ——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的工作。 ——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 ——《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 ——旅游专家
    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以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 ——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讲述你自己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台州市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六校联考月考试题
    语文答案
    6.观点鲜明,表达流畅,言之成理即可。
    7.例句:看世博会,不是看高达雄伟的建筑范本,而是看异彩纷呈的民俗画卷;看世界杯,不是看光芒四射的独角演出,而是看左右穿梭的精彩配合。
    8.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维护合法的月球权益,带动高新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9.B(“发愤著书”是就创作的内容充满怨愤而言的,“不一定都要抒发怨愤之情”有误。)
    10.A(只能说明“发愤著书”是众多作品流传于世的原因)
    11.言之成理即可。(参考:史铁生的文学创作,最初的动机也许是为了生存需要,似乎并不属于“发愤著书”的范畴,但如果从“苦闷与创作”的关系趋理解,应该也是符合“发愤著书”说的,毕竟当年找不到出路、转着轮椅在地坛消耗光阴的史铁生也是非常“苦闷”的。)
    12.①小姑娘上车时间仓促,临开车前菜赶到,又受到“列车员的谩骂”,显得匆忙紧张;②才“十三四岁”的小姑娘独自出远门,也有些担忧和害怕。13.①小姑娘纯朴,虽然长相俗气、服装邋遢,还缺乏出行常识,但她没有忸怩之态和卑怯之心;②小姑娘看重亲情,牵挂弟弟,拼命打开车窗,将橘子抛给来给她送行的弟弟;③小姑娘坚强,不畏艰辛,小小年纪就能够勇敢地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尽力为家庭分忧。
    14.渲染寂寥的环境气氛;烘托“我”倦怠、烦躁、无聊的心境;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下文小男孩们的出现显得合理;暗示校姑娘和她弟弟穷困的生活。
    15.说不出的疲劳和倦怠、阴郁—我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懒—忘却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
    16.橘子展示了小姑娘美丽善良的心灵,凝聚着人世间纯真的亲情;橘子的黄灿灿的色彩富有寓意,与阴暗卑俗的社会现实构成对比;橘子蕴含着人生的希望,是“我”人生态度发生质变的媒介;橘子是光明、美好的象征,形象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17.A(致仕:退休或辞职回家。)
    18.D(与:介词,跟,同。A项:第三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那个;B项: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却;C项:介词,给/介词,表被动)
    19.D(“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一说有误,应是先“儒”后“释”。)
    20.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每个0.5)
    21.见参考译文。(1)句注意判断句式、“推可”、“谑”;(2)句注意“累”、“摈”、“顿而索寞”。
    (参考译文: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颓丧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 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光着头,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
    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
    22.对比。(1分)如三、四句 ,将牡丹与芍药对比,两者遭遇悬殊。芍药虽经战火摧残,但仍近朝廷,常为词人咏歌;而牡丹命运独苦,沦落于敌人的铁蹄下,无人能赏。再如将王侯园圃中的牡丹今昔对比,昔日牡丹盛世繁华时,倾国倾城。山河破碎的今日,牡丹与荒烟衰草,荆榛狐兔相伴,寂寞冷落。(结合文句分析2分,答到一方面即给2分)
    23.结尾借物抒情。(1分)词人采用曲折写法,将人的愁思和花的命运融为一体。结句说“怕花愁”,实则是自己未能渡江驱敌光复中州而愁。(2分)
    24.主要有仁政(道之以德)、礼治(齐之以礼)、严肃认真(敬事)、恪守信用(信)、节约用度(节用)、关爱下属(爱人)、以时用民等等。这些“治国方略”虽是为“权势者”设想的,但如果统治者能按照孔子的仁政思想治理好国家的话,老百姓也会跟着受益;而且社会分工不同,不可能人人都直接参与国家管理,为“权势者”设想“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也没有什么不妥。
    25.正确。《论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经典,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人生、社会、政治、伦理、学习、教育等多个方面,但其出发点和归结点还是讨论“人”的问题。
    26.(1)淡烟暮霭相遮蔽;禾黍秋风听马嘶
    (2)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3)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