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工楷书,尤善绘事。一日,和粉墨,戏语曰:“汝能为是乎?”曰:“何难乎是?”遂使为之,浓淡参亭①,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元素由是专任之,终其身不弃焉。 传者曰:樗栎②不材,薪者不弃;沙石至恶,玉人赖焉,盖天地间无弃物也。矧③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今天下正直静退之士,每不为造命者所知;迟钝疏阔者,又不为所喜。能知而喜矣,用之不能当其材,则废弃随之。於戏!今之士胡不幸,而独留之幸哉? 注释:①参亭:参互和均匀。 ②樗栎(chū lì):指无用的木材。 ③矧(shěn):况且,何况。 14、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就水涤磨之( ) ②历园中竟日( ) ③率类此 ( ) ④元素工楷书( ) 15、选出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1分) A.家人为之哄然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 B.矧灵于物者 涕泣谋于禁卒 C.悲予志焉 终其身不弃焉 D.今之士胡不幸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6、选出和“每不为造命者所知”句式相同的一项( )(1分) A.史朝夕狱门外 B.一旦异于今日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何哂之有 17、选出和“不能洁一庐”加点字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 )(1分) A.予分当引决 B.与先君子善 C.且庸人尚羞之 D.日思高其位 18、翻译句子。(6分) ①主人怒之,则掷帚于地,曰:“汝善是,曷烦我为?” ②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 1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的阿留“痴呆无状”,却工于书法,善于绘画。正因为这样,他得到了主人“专任”,被长期奉养,终身不弃。 B.文章第三段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展开议论,表明作者的观点,画龙点睛。 C.阿留如此愚笨无能,尚有可取之处,有力地说明了世界上没有废物,更无废人的观点。 D.作者叙事简洁,笔下人物个性鲜明,呼之欲出;议论则精辟深透,切中时弊,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批判性。 (六)、阅读下文,回答20-23题。(8分) 昔者,楚丘先生行年七十,披裘带索,往见孟尝君,欲趋不能进。孟尝君曰:“先生老矣,春秋高矣,何以教之?”楚丘先生曰:“噫!将我而老乎?噫!将使我追车而赴马乎?投石而超距乎?逐麋鹿而搏虎豹乎?吾已死矣,何暇老哉!噫!将使我出正辞而当诸侯乎?决嫌疑而定犹豫乎?吾始壮矣,何老之有?”孟尝君逡巡避席,面有愧色。 《诗》曰:“老夫灌灌,小子蹻蹻。”言老夫欲尽其谋,而少者骄而不受也。秦穆公所以败其师,殷纣所以亡天下也。故《书》曰:“黄发之言,则无所愆。”《诗》曰:“寿胥与试。”美用老人之言以安国也。 (《新序•杂事第五》) 20、下列加点字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春秋高矣 B.孟尝君逡巡避席 C.黄发之言 D.决嫌疑而定犹豫乎 2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2分) A.楚丘先生想快走却来不及进去,反而被孟尝君占先相迎。 B.楚丘先生认为自己在那些力能胜任的领域,不但没有老,反而正处壮年,大有可为。 C.孟尝君听了楚丘先生一番话,对问题的理解比原来更加全面了。 D.全文着重分析了秦穆公和商纣王失败的原因。 22、说说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2分) 23、本文的观点是 (2分)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晒”,在广东方言里有“炫耀”的意思,如:晒命:向别人吹嘘自己的身世。 “晒”,也有“公开”的意思,如:权力必须晒在阳光下,必须加强监督。 “晒”, 在网络上流行就是本着“分享你的一切,晒出你的一切可以晒的东西”的指导思想,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资源、与人分享等,如:晒心情,日记;晒房子,晒衣服;晒摄影作品,晒旅游心得等等。当然也有一些人把他人的隐私也晒到网上,美其名曰“光明磊落地暴露”。 一个“晒”字,内涵丰富,能够引发我们许多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谈谈你对“晒”的看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满分100分,12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一)、阅读下文,回答1-4题。(12分) 1、《_《药》_》。(1分) 2、是理性的现实世界, 感性的心灵世界(2分) 3、(4分) 文学和艺术使我们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2分),这种现实包括理性的深刻(1分)和直觉的对“美”的感悟(1分) 4、 巴尔扎克 (本题共五分,写出作者1分,其余4分 答题参考:《守财奴》中的葛朗台从箍桶匠发家,到最后爱财如命,视财胜命,为财亡命,成了一个变态的吝啬鬼,这是一个人被金钱异化的典型。围绕着金钱导致的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中外概莫能外。在世风日下、人为物役的时代,只有精神性的存在,人的自我存在的丰富性才能显示出来。 (二)、阅读下文,回答5-8题。(14 分) 5、文中提到的白居易的号是 香山居士 ,初中教材中有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 》。(1分) 6、第②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是 开头将南北不同的秋景对比,运用比喻手法,突出苏州湿润、水多的特点 (2分) 7、(3分)(一点2分,两点3分,答不完整,酌情扣分) ①姑苏水承载和滋润了苏州的葱茏和繁盛,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带给姑苏稻香鱼肥、丝锦之饶、商贾云集的繁华和富裕。 ②浸润出姑苏人温柔、灵性、脱俗的气质和灿烂、张扬、执倔(刚韧)的精神。 8、( C E )(4分) 9、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历代文人也曾写下许多诗文表达自己对水的理解,请你另举一例(文中诗文除外)并阐述其文化内涵。(4分)(必须写出写出作者或篇名) ①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喻人的品德。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写时光流逝无情。③苏轼《赤壁赋》中“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写水的永恒。④李煜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似水的忧愁。⑤秦观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借水写爱情。 (三)、填出下列空缺。(5分) 10、⑴.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⑵.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⑶.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⑷.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⑸.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而傲物。⑹.怨不在大,可谓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⑺.御孙曰:“俭,德之共也; 侈,恶之大也。”⑻.奢则不逊,俭则固, 与其不逊也宁固 。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1-13题。( 6分) 11、 古体诗 。(1分)12、( A )(2分) 13、自选一个角度,鉴赏本诗的表现形式。(3分) ①以对话、问答形式,作者通过反驳自命通达、随波逐流者对精卫的态度,表明了自己坚定的抗清复明之志。 ② 对比,精卫和自营巢窠,卖志求荣的“众鸟”对比,表明了作者如精卫般为理想献身的精神。 ③比喻,用燕鹊来比喻无远见、无大志,只关心个人利害的人。④象征(用典),以精卫的形象(典故)象征了为抗清复明勇于献身、不计私利的可敬形象。 (五)、(15分) 14、(4分) ①就(靠近,取,用) ②竟日(一整天)③率(大都,全都,一概) ④工(擅长,善长) 15、( A )(1分) 16、( C )(1分) 17、( D )(1分) 18、(6分) ①主人怒之,则掷帚于地,曰:“汝善是,曷烦我为?” 主人冲他发怒,(他)就将扫帚摔在地上,说:“你会做这事,为什么要麻烦我呢?” ②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 阿留)本来只是可弃之材罢了,最终却因为一技之长被任用,实则是(因为)周元素能够容人啊。 19、( A )(2分) (六)、(8分) 20、( B )(2分) 21、( D )(2分) 22、说说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2分) 以引证作结,证明采用老人的话,可以使国家安定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23、本文的观点是年轻人要善于采纳老人的建议和谋略来治国 (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