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狂人日记同步达标测试题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6.“积久就有了十余篇”属于“十余篇”之列的正确一项是( )
    A.《社戏》《藤野先生》《一件小事》《故乡》《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药》。
    B.《社戏》《一件小事》《故乡》《藤野先生》《明天》《阿Q正传》《狂人日记》《祝福》。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件小事》《故乡》《风波》《孔乙己》《阿Q正传》《药》。
    D.《社戏》《狂人日记》《孔乙己》《明天》《一件小事》《药》《故乡》《阿Q正传》。
    17.“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的意思是( )
    A.并不是一个急切地不能对自己的言论加以控制的人。
    B.并不是一个急切得不说话心里就不安的人。
    C.并不是一个急躁到不能让自己说话的人。
    D.并不是一个急躁得不能不说话的人。
    18.对画线的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说明了写作《呐喊》的目的。
    B.“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实际上是给革命志士以道义上的支持,精神上的激励,文字上的呼吁。
    C.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对自己的激励。
    D.主要是对封建统治者黑暗统治不满的呐喊。
    11.解析:将“我懂得他的意思了”和下文中“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表明了金心异是需要鲁迅向《新青年》撰文,摆脱目前《新青年》“寂寞”的局面。
    答案:D
    12.解析:根据下文“希望是在于将来”,可以看出并未涉及B、C两项的内容。D项是通过金心异表达出来的既存事实,不是作者的确信。
    答案:A
    13.(1)黑暗的旧中国。
    (2)受封建思想毒害、精神麻木尚未觉醒的愚弱的国民。
    (3)在新思想的宣传鼓动下,开始觉醒的人。
    14.解析:B项,虽然反映了鲁迅当时苦闷的情绪,虽曾有过犹疑和孤寂,但仍然认为希望在未来,而不是矛盾;C项,鲁迅虽然认为黑暗社会顽固而强大,但仍然有摧毁的希望;D项,鲁迅为就死的人感到的是悲哀和心痛,而不是忧虑。
    答案:A
    15.解析:在这里“折服”的意思不是“叫人信服”,而是“说服”的意思,因此这句话的意思和C项相符。
    答案:C
    16.解析:《藤野先生》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在鲁迅小说集《呐喊》中。
    答案:D
    17.解析:将这句话放在本段中理解,不难看出“切迫”的意思是“急切”,“已于言”的意思是“停止说话”。
    答案:B
    18.解析:鲁迅固然有对黑暗统治不满。但在此处主要的还是为革命先驱呐喊助威,为唤醒麻木沉睡的国民灵魂而呐喊,也有为激励自己的呐喊,因此D项不准确。
    答案:D
    二、语言运用
    19.仿照示例,为鲁迅先生另写—段话。(要求:句式大致相同,字数可以有所增减。)
    向你致敬,冰心。你的《寄小读者》养育了我。从此,什么仇恨也不能把我拉入深渊,唯有童心的向导能把我引入爱的天国;什么困难也不能使我消沉颓靡,唯有乐观的心态能载我驶向成功的彼岸。
    解析:从例句来看,首先要对鲁迅先生表示敬意,然后阐述表示敬意的原因。在阐述原因时,要注意列举鲁迅先生的作品,先总说对自己的影响;然后具体分说。具体地表述作品的影响时,注意运用“什么……也不能……,唯有……;什么……也不能……,唯有……”的语言格式,形成整句。
    答案:略
    20.阅读下面有关材料,简要概括材料所反映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
    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2月21日公布的货币执行政策报告显示:2005年末,我国个人消费贷款额为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低16%;比年初增加1996亿元,同比少增长2331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比年初增加2444亿元,同比少增1629亿元;汽车贷款比年初减少500亿元,同比多减少了248亿元。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提取、概括能力。提取文中的信息,要注意把握住文段中的重要语句,此处为:2005年末,我国个人消费贷款额为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低16%;比年初增加1996亿元,同比少增长2331亿元。在此基础上根据数值变化,可以概括出“个人消费贷款增速减缓”。
    参考答案:2005年我国个人消费贷款增速减缓。
    读书做人
    (1)伟大的文学,往往始终保持着对于理性和知识的信心,而不会沉溺于对于历史和记忆的虚无主义态度,因为力量的源泉,或许只能存在于此……
    伟大的文学,它在急剧变动的时代和世界面前往往表现出雄浑博大的整合的力量,表现出殚精竭虑的搏斗的迹象。这往往是因为伟大的写作者既保持着对人性的尊重和对人类自由的热爱,也深知人类取得进展的艰难以及为此而斗争需要支付的巨大代价……
    伟大的文学,那些在众多苦难的时代使人类的精神前行的文学,必定面对生活、历史和命运中的真实的难题,承担起接受时代挑战的重荷,为争取人的自由和幸福进行前赴后继的努力,酝酿薪火相传的成就,并在这一进程中获得峻刻而坚强的力量……
    ……只有伟大的文学和伟大的写作者,能够建立起新的力量;只有伟大的文学能够在这种时代中珍视自由、幸福和价值并为之而斗争。
    (2)鲁迅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3)2003年11月5日,成都都江堰中兴镇老桥桥头发生了一起令人心寒的事件:一名弱女子深夜遭遇歹徒追杀,发出撕心裂肺的呼救,整条大街的居民听到了呼救,却无人开门制止;唯一还开着门的店主,居然马上拉下了卷帘门!这名女子在绝望中被暴徒殴打致死。那个寒冷而麻木的夜晚,人们听着她的呼救,看着她绝望地死去,这些人冷漠、麻木,而又精明、小心。
    看了上面几则材料,再结合鲁迅先生《〈呐喊〉自序》的话,谈谈你对人性的思索和文学力量的认识;你认为文学在改造人性方面有没有作用,有多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