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数》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骨骼(gé)栖(qī)居啮齿(niè)衍生(yán) B.契机(qì)数轴(zhú)对应(yìng)空白(kòng) C.一粲(cān)惊讶(yà)难题(nán)藏书(cáng) D.赐予(cì)拨弄(nong)弄(lòng)堂畜(xù)牧 2.下列词语中有没错别字的一项是() A.抱曲雁翅排开不可逆转浩如烟海 B.借贷屈指可数枯燥无味虚无缥缈 C.原型浩如烟海沧海一栗永葆常新 D.震撼试目以待地老天荒孜孜以求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准确一项是() A.数学家为此创造了“虚数”,这样一来负数开平方的难题就迎刃而解。 B.从实数轴上的“雁翅排开”,发展到复平面上的“烘云托月”,无论数的概念怎样扩大,零的特殊地位始终不变。 C.虚数和复数有没有实际的原型呢?乍看似乎“虚”无飘渺,“复”杂得很,其实虚数和复数都有原型。 D.从自然数到负数和零,再到分数、无理数和复数,数的发展史是否还有更新的篇章?我们且拭目以待。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虽然浩如烟海的北京图书馆里藏书所包含的信息极多,但仍是有限的,而圆周率却包含着无限的信息,怎能不令人惊叹! B.圆周率本是圆周与直径之完全确定的比值,但它产生的无穷数列却具有最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不为大自然的神奇奥妙而感到惊讶和震憾。 C.数轴上相邻两个整数之间可以插入无限多个分数以填入数轴上的空白,数学家一度认为这下子总算把整个数轴填满了。 D.以零为中心,将所有的整数右从到左依次等距排列,然后用一根水平直线将它们连起来,这就是“数轴”。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零是数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其意义非同小可。首先,零代表“无”,没有“无”何来“有”?因此零是一切数之基础。 B.微观世界深层次的自然规律要求复数。谁说数学太抽象,即使抽象如复数,其应用也实际得很呢? C.对数的寻求是否到此为止呢,数学家并不满足,继续孜孜以求,寻找尚未发现的新数,果然被他们找到了。 D.无理者,不讲道理也!不知道为什么圆周率背了这么个恶名?我曾写过一首题为“圆周率”的小诗为之抱屈。 6、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广东部分地区今年春季实验教材的订数与2005年秋季相比,有较大的下滑,因为有些地方和学校在重复使用旧教材;其实,教材的重复使用有很多好处:许多用过的教材还很新,当废纸卖掉实在可惜。如果把这些教材廉价地留给需要的同学,既能体现同学间的爱心,又为教材的继续使用者减轻了负担,同时也培养了勤俭节约的好风气。目前生产1吨文化纸,需要100吨净水、100度电、3立方米木材等巨大消耗,教材重复使用可以节约许多资源。 (1)用一句话概述上文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个字。 (2)按照下面的提示,在文段的最后补写一句话,不超过13个字。 因此,面对这种教材订数下滑的情况,教育部门。 7.按要求,把下面的长句改写为由三个单句组成的语段。 [要求](1)以“檀香山神店谷纪念陵园”为语段的开头。(2)表达简明、连贯。 曾为结束十年内战,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巨大贡献的张学良先生与前年谢世的夫人赵一获合葬在檀香山神店谷纪念陵园内一处占地约200平方米的、绿草如茵的山坡上。 。 8、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从1~10的自然数中选择2个数字展开联想,分别写一段话,赋予自然数一定的思想意义。 零赞 你自己一无所有/却成十倍地赐予别人/难怪你这样美/像中秋夜的一轮明月 9.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请以“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开头,续写一段歌词。要求每行语句不与第一段完全重复,句式基本对应,大体押韵。 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 沐浴奥运风,我们青春豪迈。 心连着心,手拉着手, 朋友走到一起来。 10、标点符号往往能引发人们的联想,例如:“省略号像一条漫长的人生道路,等着你去书写它留下的空白。”请以一种标点符号(省略号除外)为描述对象,写一个比喻句,形象地阐发某种生活道理。 二、课内阅读: 零是数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其意义非同小可。首先,零代表“无”,没有“无”何来“有”?因此零是一切数之基础。其次,没有零就没有进位制,没有进位制就难以表示大数,数学就走不了多远。零的特点还表现在其运算功能上,任何数加减零,其值不变;任何数乘以零,得零;任何非零数除以零,得无限大;零除以零,得任何数。零的原型是什么?是“一无所有”还是“四大皆空”? 零和自然数以及带负号的自然数统称为整数。以零为中心,将所有的整数从左到右依次等距排列,然后用一根水平直线将它们连起来,这就是“数轴”。每个整数对应于数轴上的一个点,这些点以等距离互相分开。你看!负数和正数分列左右如雁翅般排开,零据中央,颇有王者气象。 分数的引入解决了不能整除的困难,例如1÷3=1/3。分数当然也有原型,例如三人平分一个西瓜,每人得三分之一。 数轴上相邻两个整数之间可以插入无限多个分数以填充数轴上的空白,数学家一度认为这下子总算把整个数轴填满了。换句话说,所有的数都已被发现了。其实不然?有些数就根本无法以整数或分数来表示,最著名的就是圆周率,分数只能表示其近似值而非准确值。人们将分数化为十进位小数以后,发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限位小数。便如1/2=0.5;另一种是无限循环小数,例如1/3=0.33333…两者虽貌似不同,但都包含有限的信息,因为循环部分只是重复原有的,并不包含新的信息。圆周率则根本不同,3.14159265358979323846…既不循环,也无终结,所以包含着无限的信息。想想看!北京图书馆里浩如烟海的藏书所包含的信息虽然极多,但仍是有限的,而圆周率却包含着无限的信息,怎能不令人惊叹!数学家将像圆周率那样无法用整数或分数表示的数秒为“无理数”,无理者,不讲道理也!不知道为什么圆周率背了这么个恶名?我曾写过一首题为《圆周率》的小诗为之抱屈,不妨引其中最后一段以博读者一粲: …… 像一篇读不完的长诗 既不循环也不枯竭 无穷无尽永葆常新 数学家称之为无理数 诗人赞之为有情人 道是无理却有情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率绵绵无绝期 11、第一自然段文中说“零是数学史上的一大发明,其意义非同小可”,请归纳“零”的意义: ① ② ③ 12、文中一首诗中”天长地久有时尽,此率绵绵无绝期”是化用了朝诗人的里面的句。原句是: 。联系全文内容,说说诗中”永葆常新“具体指的是。 13、“无理者,不讲道理也”含义是什么? 14、人们将分数化为十进位小数后,发现了两种情况: 一种是;另一种是。 这两者的共同点是。 15、圆周率的“恶名”的由来是指。 16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尽管网络文学利用传统文学走向式微、互联网快速普及的契机而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它在对传统文学实施“格式化”的同时,也使自己置身于一个期待认可的共时性平面上,导致自身知识谱系和意义模式的“合法性悬置”。 互联网上的汉语文学诞生于1991年,这一年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在北美创刊,此后,世界各国相继出现了中文网站。从那时到今天,中文网络文学走过了10年时光,但它自身至今仍处于“命名焦虑”期。无论在理论批评界还是在网络写手眼中,对于什么是网络文学,究竟有没有网络文学,怎样才算网络文学等,都存在诸多争议。以《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在互联网上一举成名的台湾写手痞子蔡认为,还是等到网络文学更多元化之后再来界定它为好,“如果现在一定要一个定义,那应该是在网络时代出生的写手在网络上发表的作品,暂时被简称为网络文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