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2010—2011学年下期高2012级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早饭后,我们做了一个出乎母亲意料之外的安排,我们准备雇一辆汽车,把她载到乡下去美滋滋地兜游一番。母亲一向是难得有这样一种享受的,因为我们只雇得起一个女佣人,在家里母亲几乎就得整天忙个不停。如今乡下正是风光明媚的时节,要是让她驱车游逛几十里,度过一个美好的早晨,这对她来说可真会是莫大的享受。
    但是,就在当天早晨,父亲有了一个新主意,与其让母亲坐在汽车里逛来逛去,倒不如带她去钓鱼更妙。父亲说反正车也租了钱也付了,我们何不利用它又游玩又开到山上有溪流的地方去钓鱼哩。就像父亲说的,如果你要去钓鱼,前面就有个明确的目标,能提高你的兴致。
    我们大伙儿都感觉到,对母亲来说,有个明确的目标会更好些;再说,不管怎样,父亲昨天刚好又买了一根新钓竿,这就更自然而然地使他想起钓鱼来了。
    这样,我们便为这次旅行做好了一切安排,我们让母亲切了些夹心面包片,为了怕我们肚子饿,还准备了一顿便餐。母亲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我们收拾齐全,放到一只篮子里,准备上车。
    唉,车子到了门口的时候,不料汽车里面看来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宽敞,因为我们没有把父亲的鱼篓、钓竿以及便餐估计在内,显然,我们没法儿都坐进车里去。
    父亲叫我们不必管他,他说他留在家里也很不错,而且他相信他能利用这段时间在花园里干点活儿,不过,当然我们全都觉得,让父亲留在家里可绝对不行;特别是,我们都知道,他果真留下来的话,准会闯祸。安娜和玛丽姐妹俩倒也都乐意留下来,帮着女佣做中饭,只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她们买了新帽子不戴一戴,未免太使人扫兴。维尔和我本来也愿意退出,但不幸的是,我们在准备饭菜上,却是一点忙也帮不上。
    到最后,决定还是母亲留下来,就在家里痛痛快快地休息一天,同时准备午饭。反正母亲不喜欢钓鱼,而且尽管天气明媚,阳光灿烂,但室外还是有点儿凉,父亲有些担心,要是母亲出门,她没准会着凉的。
    于是我们向母亲欢呼了三次之后就开车出发了。母亲站在阳台上,从那里瞅着我们,直到瞅不见为止。父亲每隔一会儿就转身向她挥手,后来他的手撞到车后座的边上。
    我们把汽车开到美妙无比的山冈中行驶,度过了最愉快的一天。父亲钓到了各式各样的大鱼,维尔和我也都钓了,不过我们钓的鱼都不及父亲钓的那么多。至于那两个姑娘呢,在我们乘车一路去的时候,她们碰到不少熟人,还遇到几个熟识的小伙子,便在一块儿聊起来。这一回,我们大伙儿都玩得痛快极了。
    我们到家已经很晚,母亲猜到我们会回来得晚,她把开饭的时间推迟了,热腾腾的饭菜给我们准备着。可是首先她不得不给父亲拿来手巾和肥皂,还有干净的衣服;接着,她又去帮女孩子们开饭。我们便在最最豪华的筵席上坐下来,有烤火鸡和圣诞节吃的各种各样的好东西。吃饭的时候,母亲不得不屡次三番地站起来,去帮着上菜、收盘,再坐下来吃。
    这顿饭吃了好长的时间,真是有趣极了。吃完饭,我们大伙儿争着帮忙擦桌子,洗碗碟,可是母亲说她情愿亲自来做这些事,我们只好让她去做了,因为这一次我们也总得迁就她才行。
    一切收拾完毕,已经很晚了。睡觉之前我们全都去吻过母亲;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活的一天。我觉得她眼里含着泪水。
    总之,我们大家都感觉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得到了最大的报偿。
    14.分析“父亲叫我们不必管他……”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4分)
    15.赏析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6分)
    ①父亲每隔一会儿就转身向她挥手,后来他的手撞到车后座的边上。
    ②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活的一天。我觉得她眼里含着泪水。
    16.本文以“我们”的角度展开叙述,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章作分析。(6分)
    17.对文末“我们”得到的“最大的报偿”你如何评价?根据文意,写出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回报母爱。(6分)
    得分评卷人
    六.语言运用(16分)
    18.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①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②使人们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
    ③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
    ④因鲁迅的死
    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
    ⑥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
    答:                           。
    19.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另选两个人物,并化用其作品(不必完全引用),补写两个句子,做到内容连贯,句式一致。(4分)
    是中国人,就有权利向上帝要一座山。杜甫需要一座泰山,让他领略“一览众山
    小”的豪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需要一座井冈山,让他胸有“凌云志”,夺取建立新中国的胜利。
    20.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然后用一句话揭示漫画的寓意。(4分)
    21.下面是一份虚拟的交通违章处理单,请你在终审意见栏写上必须处罚的理由。(不超过50字)(4分)
    交通违章者:黄昆 性质:酒后驾驶(轻微酒量)
    事故:只是轻微的追尾、刮蹭
    地点:x x市最繁华的交通要道,新新超市前
    时间:(2011年3月11日)星期五傍晚18点30分(人流高峰时)
    现场协管员意见:交通法中严格限制酒后驾车,不管喝酒量多少,都是违章的,且违章地点处于关键路段上,建议对其做出必要的处罚。
    现场协管员刘x x
    x年x月x日
    现场交警意见:协管员说得对,酒后驾车都是违章的,但违章较轻微,未造成大事故,且是初犯,看在我的面子上(我是其亲弟弟),处罚与否,请大队长最后定夺。
    现场交警黄x x
    x年x月x日
    交通大队长意见:
    交通大队长许x x
    x年x月x日
    得分评卷人
    七.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那是处地势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之间,当作桥。山势的巍峨,涧水的轰鸣,越发烘托出桥的危险与简陋,经常有行者失手葬身涧底。
    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人;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铁索桥是必须攀附了,路至此,决无退路。四个人一个接一个地抓住铁索,凌空行进。结果呢?盲人过桥了,聋人过桥了,一个耳聪目明的人过桥了。另外一个则跌下铁索桥,丧了命。
    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心平气和地攀索。聋人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很多。那么过桥的健全人呢?他的理论是,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与我何干?只管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0—2011学年下期高2012级第一次阶段测试
    语 文 答 案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5.B(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原文第一段表述为“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这是外国人的一种误解,不是作者的观点)
    6.C(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原文表述为“缺乏精确的习惯”,选项为“没有僵硬、刻板的习惯”, 偷换概念)
    7.C(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A项“表现为一种缺陷”是误认,非作者观点。B项见原文第二段,指出中国人的这种情感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与选项正好矛盾。D项以偏概全,应为“一些浅薄的留学中国的外国留学生”,不是全体)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 ○1乌鸦有反哺之情(2分),(我)希望(1分)求得奉养(祖母)到最后的(恩准)(1分)。
    ○2谁(1分)想到年少的死了年老的却活着(1分),强壮的早早的死去病弱的却保全呢?(1分)
    ○3现在这条(1分)小溪独独被(1分)“愚”字辱没,为什么呢?(1分)
    12.答案:“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1分),以抒写诗人的情怀作结。“朝”“岁”是单个的名词,一经叠用,就表现出时间的悠长(2分)。这里写出了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受,表达了他冷漠(孤寂)的心情 (2分),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合为一体(1分)。
    评分标准:找出诗句,1分;叠字在句中的含义,2分;结合诗歌内容正确写出诗人的情感,3分。
    13.(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死当结草(3)月出于东山之上(4)哀吾生之须臾(5)柳宗元(6)契诃夫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14.(1)引出下文母亲留守的结局,推进情节发展。(2)通过写子女们自找理由,以求心安的种种表现,与开头为母亲庆祝的动机形成矛盾,揭示了子女们的自私,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嘲讽。(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15. ①夸张的动作描写,讽刺了父亲的自私与虚伪。②以语言和神情描写,表现母亲以子女家人的幸福为自己幸福的内心世界,歌颂母爱。(6分,各3分。意思符合即可)
    16.(1)能使故事显得真实;(2)能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引起读者的反思,触动读者的情感;(3)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感情;(4)能使故事情节更为简洁、内容更为集中。(6分,写出一点得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7.子女们保证了自己郊游,却排斥了母亲;母亲没有获得本来允诺的享受,却忙碌操劳了一天。对于这一切,子女没有一点惭愧,相反,却感到这是对母亲的奉献。孩子心目中的“最大的报偿”,却是对母亲的“最大的剥夺”。回报母爱,就应该少一点“自我”,多从母亲的角度考虑;爱母亲就应该从实际行动做起。(6分,第一问3分,第二问3分。第一问,意思基本符合即可;第二问,依据文意作出合理回答即可)
    七、(本大题共1题,共60分)
    22.分析:材料中地势险恶的峡谷、光秃秃的横亘在悬崖峭壁之间当桥的铁索、四个过桥的人、过桥的两种结果分别具有象征意义。地势险恶的峡谷,象征着人生中的艰难困苦,坎坷障碍。光秃秃的横亘在悬崖峭壁之间当桥的铁索,象征着度过艰难困苦坎坷障碍的艰险途径。四个过桥的人分别象征着面对艰难困苦坎坷障碍时的不同心态。过桥的两种结果象征着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困苦坎坷障碍的两种结局。
    根据材料立意角度可以是围绕面对人生中的艰难困苦坎坷障碍时,不同心态所呈现的处世原则。心平气和,目标明确,不惧艰险,注意脚踏实地等。
    评分标准参照重庆市高2011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南方人祖上传说,在秦汉之前,有个姓吴的洞主,当地人就叫他吴洞。他娶了两个老婆,其中一个老婆死了,留下一个女儿叫做叶限,从小温柔贤惠,擅长淘金,吴洞非常宠爱她。几年后,吴洞也死了,叶限被后母虐待,经常让她到高山上砍柴,去深潭边汲水。
    当时曾经得到一尾鱼,两寸来长,红色的脊鳍,金色的眼睛,叶限就小心地把鱼喂养在自己的脸盆里。鱼天天生长,换了好几件器物,很快长大后盆里就容不下了,叶限就把它放到院子后面的池塘里。每天都把节省出的一些饭食投进去。在叶限过去的时候,这只鱼就会游到岸边,露出头来,其他人过去就沉在水底。她后母察觉了这件事,每次到池塘边偷看,总是见不到鱼,就骗叶限说:“你最近累了吧,我为你做了件新衣裳。”于是脱下她的旧衣服,然后又让她到另外的一个泉水那里去汲水,来回有上百里路。后母慢慢穿上它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那鱼就浮出了头,就立刻被她砍死了。鱼已经长到一丈多长,吃它的肉,味道比其他的鱼好一倍。吃剩下的鱼骨后母藏在了粪坑里。
    到了第二天,叶限到池塘边上,可怎么也见不到鱼了,于是在野外哭泣。忽然有人披散着头发,穿着粗布衣服从天而降,安慰她说:“你别哭了,你的母亲杀死了你的鱼!骨头扔在粪坑里,你回去,把骨头取出来藏在屋里,需要什么只管向它祈祷,都可以如愿的。”叶限照着他的话做,果然吃的穿的想要什么都能够得到。
    到了洞节的时候,后母去,让叶限在家里看守门户。叶限等她们走远了,也跟着去了,穿上翠鸟羽毛编纺的衣服,金银丝线做成的鞋子。后母的女儿认出了他,就告诉她母亲:“那个人很像姐姐。”后母看了也很怀疑。叶限察觉出来,赶忙匆匆地赶回去,丢了一只鞋子,被洞人得到了。后母回来,只见女儿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也就不再怀疑她了。
    吴姓的这个洞邻近有个海岛,岛上有个叫做陀汗的国家,兵力强盛,统治着附近几十个海岛,面积达到数千海里。洞人把那只金线鞋子卖给他们,国王得到了。让左右下人穿上它,鞋比脚小的人的尺寸还小一寸。于是下令全国所有的妇人都穿上试一下,竟然没有一个合适的。那鞋子轻得像羽毛,踩在石头上也没有声音,陀汗王猜测那个洞人是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到鞋的,于是拘禁并拷打他,最终也不知鞋是从哪里来的。国王就认为是谁丢在路边的,于是到此洞的各户人家搜查同样的鞋子,如果谁家有相同的鞋子,就逮捕上告。抓到了叶限,陀汗王让叶限试穿,非常合适。然后叶限又穿上翠羽衣,两只鞋子都穿上,容貌像天上的仙女。这才把所有的事都说给国王,陀汗王带着叶限和鱼骨回去了。后母和她的女儿都被飞石打死了,洞人可怜她们,就挖了个石坑埋起来,叫做懊女冢。
    国王把叶限带回国后,封为第一夫人。有一年,国王起了贪念,求鱼骨给他无限的宝石。结果第二年,再求鱼骨,什么也得不到了。国王就把鱼骨埋到了海边。用一百斛珠同它一起藏起来,用金子做标记。后来,陀汗国有叛军作乱,国王要挖掘它来奖赏军队,结果一晚上的时间,埋藏的地方就被海潮淹没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