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龙山中学2012届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龙山中学2012届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卷
    2011.4.23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请写在答卷上。
    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照片拍得好,诗歌写得有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的。
    B..这套护身服可比“护身符”管用,到了太空,一旦发生真空、低压以及缺氧、低温等恶劣环境,航天服就是宇航员的“救身符”。
    C.花明天的钱过今天的日子,国外盛行的这种消费理念在郑州人买房问题上表现得最为抢眼,郑州大约有七成左右的市民买商品房选择了按揭贷款。
    D.作为美国的盟友,欧盟在伊朗核问题上怎能不考虑美国的态度呢?何况其自身也不会坐视伊朗拥有核武器。
    4.填入下列横线的一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这样一个概念,并且认识了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他就可能去寻求、靠近知识。
    ①在他自以为是在“前进”的时候,走着倒退的路。②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③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④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他就会远离知识。⑤当我明白了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⑥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数目如何庞大的时候。
    A.④①⑥②⑤③ B.④⑤⑥③②① C.④①⑤②⑥③ D.⑥③⑤②④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曹子建《与杨德祖书》云:“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应时改定昔丁敬礼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敬礼谓仆:‘卿何所疑难,文之佳丽,吾自得之,后世谁相知定吾文者邪?’吾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
    子建之论善矣。任昉为王俭主簿,俭出自作文,令昉点正,昉因定数字,俭叹曰:“后世谁知子定吾文?”正用此语。
    今世俗相承,所作文或为人诋河,虽未形之于辞色,及退而怫然者,皆是也。欧阳公作《尹师鲁铭》文,不深辩其获罪之冤,但称其为文章简而有法。或以为不尽,公怒,至诒书他人,深数责之曰:“简而有法,惟《春秋》可当之,修于师鲁之文不薄矣。又述其学曰‘通知古今’,此语若必求其可当者,惟孔、孟也。而世之无识者乃云云。此文所以慰吾亡友尔,岂恤小子辈哉!”王荆公为钱公辅铭母夫人蒋氏墓,不称公辅甲科,但云:“子官于朝,丰显矣,里巷之士以为太君荣。”后云:“孙七人皆幼。”不书其名。公辅意不满,以书言之,公复书曰:“比蒙以铭文见属,辄为之而不辞。不图乃犹未副所欲,欲有所增损。鄙文自有意义,不可改也。宜以见还,而求能如足下意者为之。如得甲科为通判,何足以为大夫人之荣?一甲科通判,苟粗知为辞赋,虽市井小人,皆可以得之,何足道哉?故铭以谓闾巷之士,以为大夫人荣,明天下有识者不以置荣辱也。至于诸孙,亦不足列,孰有五子而无七孙者乎?”二公不喜人之议其文亦如此。
    (洪迈《容斋续笔》续笔卷十三)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吾常叹此达言,以为美谈。 达:通达事理的
    B.不深辩其获罪之冤 辩:分辩,辩白
    C.王荆公为钱公辅铭母夫人蒋氏墓 铭:铭文
    D.比蒙以铭文见属 属:嘱托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但称其为文章简而有法 此语若必求其可当者
    B.虽未形之于辞色 子建之论善矣
    C.简而有法 而世之无识者乃云云
    D.鄙文自有意义,不可改也 及退而怫然者,皆是也
    7.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二公不喜人之议其文”的一组是( ) (3分)
    ①卿何所疑难,文之佳丽,吾自得之 ②虽未形之于辞色,及退而怫然者,皆是也
    ③或以为不尽,公怒,至诒书他人 ④此文所以慰吾亡友尔,岂恤小子辈哉
    ⑤公辅意不满,以书言之 ⑥宜以见还,而求能如足下意者为之
    A.①③⑤ B.③④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曹子建赞同杨德祖的观点,认为世人作文都难免有缺点;他对丁敬礼诚心邀请自己位其文章润饰的做法大为肯定。
    B.作者在文中抨击宋朝文坛的不良习俗,指出某些人常常不能正确对待批评意见,即使表面隐忍不发,回家后还是怒气冲天。
    C.有人对欧阳修的《尹师鲁铭》提出看法,认为他写得不够全面。欧阳修非常生气,认为自己“简而有法”“通知古今”的评价已经很高了。
    D.钱公辅认为王安石写的墓志铭中没提及自己“甲科”之事,对他母亲的七个孙子也不书其名,希望他能作适当补充,而王安石不以为然。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第一个自然段的句子断句。(4分)
    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应时改定昔丁敬礼常作小文使仆润饰之仆自以才不过若人辞不为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俭出自作文,令昉点正,昉因定数字。(3分)
    ②明天下有识者不以置荣辱也。(3分)
    10.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l—14题。
    形象思维的逻辑性
    人们只认为抽象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而将形象思维看成是一种非逻辑思维。这里,我们要更正这一看法,而提出这样的观念:形象思维也是受逻辑制约的思维。
    我们把形象思维看作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是因为我们进行这种思维时,并未明确地想到通常所说的逻辑。然而,事实上, 当我们一开始这种思维时,就在逻辑的轨道上。不管我们如何强调形象思维的散漫性、随意性和模糊性,它总在一些恒定不变的逻辑关系的指挥下一一虽然这种指挥总是在幕后。与抽象思维相比, 它是下意识地接受逻辑的。如果没有逻辑性,任何思维都是无法进行的。正是因为人们都在心中记住并默认了这些逻辑关系,人们才能与文学艺术进行对话。如果没有共同的逻辑性,人们又怎胎与你的所谓艺术发生关系呢?对话只舱发生在承认公约的情况下。
    人物性格从速一点弯曲到另一点,情节从这一点运行到另一点,开头至结尾,中间所发生的一切,总得一一如同我们常说的一一符合逻辑。像推导一个美学体系一样,一部长篇小说或一部话剧也可能是推导出来的。作家们在进行创作时,井非都是在一刹那间就有?一部完整的人物性格史或完整的情节运行线索,而往往是据以一点,向前避步推进的,而这种推进并不是绝无任何规则的。
    有反驳意见:从这一点(A)并不一定就只能推出那一点(B);从速一点(A)出发,有可能过渡到各种不同的点上去(c、D、E.……)。反驳者井举例:哈姆雷特立即为父亲复仇也是成立的。可是现在,他却几次错过?复仇的机会,而且,我们还可以有各种(几乎是无数的)设想,创造出无数个哈姆雷特来。反驳者紧接着问:逻辑在哪?这里难道有必然吗?
    反驳者的错误在于将事情的内容变化与事情发展的形式混淆了。 内容可能是多样的,但逻辑形式不变。逻辑形式只保证这件事到下一件事的必然性,它本身并不是事情,也不要求事情只朝一个方向变化。一个原因可以有很多结果,但不管有多少结果,这在哲学上都叫作因果关系。
    我们在评论艺术作品时常说“这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这里的“意料之外”实际上就是指事情的内容的无限可能性,而“意料之中”就是指这件事情到另一事情是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必须有,也就是说, 艺术创造必须是在“意料之中”。只有“意料之外”,没有着它失去了内在的逻辑性,从而也就意味着它们是不能成立的。
    12.以下对“思维”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B.思维可以都是散漫、随意和模糊的。
    C.思维不一定要遵循同样的逻辑形式。
    D.思维的规则除了逻辑还有其他要求。
    13.对“我们评论艺术作品时常说‘这是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一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本意思的两项是( ) ( ) (5分)
    A.“暂料之外”是说艺术作品的事情内容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B.“意料之中”是说艺术作品的事情形式具有必然的逻辑性。
    C.“意料之外”是说艺术创作时越超越人们的想象,越有艺术效果。
    D.“意料之中”是说艺术创作时要受到逻辑形式的制约,才能令人信服。
    E.“意料之外”是说创作中艺术构思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内容。
    F.“意料之中”是说创作中艺术构思都必须按照一种必然的逻辑向前推进。
    14.请根据作者的思路,说明本文是怎样论证“形象思维也是受逻辑制约的思维”的。(4分)
    15.简要说明形象思维的逻辑性有什么特点。 (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请选择一组作答,全部作答按第一组评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6—18题。
    萤赋
    曹旭
    飞来了,流萤,你是一粒流动的金沙。
    乡村的夏夜,在打谷场,在杨柳低垂的小河边,躺在凉席上,拿着蒲扇,听奶奶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卧看天上的星星。看着,看着,突然,有几颗星星飞下来,有几点飞向我们,划小榻而过,化为星星点点的流萤。
    萤火虫有自己的歌,奶奶教我唱,我跟着学:“萤火虫,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飞到小河边,小鱼在做梦。”
    一些赤膊的,穿短裤衩的,树阴下玩泥巴的兄弟们,一起追随在你的身后,你比星星更受我们追捧。
    孩子们喜捉昆虫,捉天牛,主要为了在它的脖子上缚一根丝绳,让它绕圈子飞翔;捉蜻蜒,主要是为了喂蚂蚁。一个死的,上百个抬的,很有趣,但只有捉萤火虫的理由最正经。
    一年级的樊老师,给我们讲过古人在萤囊下读书的故事;我们高兴了,便捉萤火虫代替小油灯,节约家里买灯油的钱,一角八分的也好。
    于是。一群八九岁、十几岁的孩子,呼朋唤友的,不顾奶奶的叫唤,赤着膊,光着脚,穿一条短裤裤衩,一根竹竿,上面吊一只丝网,踏着露水和熹微的星光,在草丛、村口和河边守候。
    捉到萤火虫,双手要合拢,围成一个空,把它放在中间。不能捏住,否则捏死了,不再飞翔,不再点灯,不再和你游戏。捉到的萤火虫,都放在小竹笼里,让它们乖乖就范,集中在一起;也有捉到后放进下瓶里的;一夜捉到十几只萤火虫,收获就算不小。
    把小竹笼和小瓶放在桌子上,取一本书来读,真的能照见字哩。萤火虫反映出来的萤光,比太阳光更和谐,像月亮浸在水里发出来的一样。
    竹笼透气,小瓶不透气。但不管在小竹笼或是小瓶里,受到侵犯的萤火虫们不高兴了,它们会收敛起脸上的笑容,一敛色,就把身后的电灯开关关掉,用黑暗表示抗议。这时,我们知道它们真的生气了,便歉意地把它们放出来。重获得自由的它们才又拨亮灯芯,一程一程地飞远,一点一点地亮起来。
    永远记得的,是奶奶的故事;是乡村的夏夜,星星和萤火虫辉映的图景;童年的乐趣,便是虫趣了。
    今夜,你与月光有约?你接受了月光的邀请?用露水洗过澡,换一身新鲜衣裳,怀抱清光,作夜的游行。
    当你无声无息地飘过万籁俱寂、庭院深深的墙边,我已经注意到,你瓶中生命的歌,我看见那荧荧的火焰;在扬花比影子更透明的夜色里,你快乐地歌唱,快乐地飞翔,以轻盈的舞蹈,舞成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蓝精灵。
    你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开太阳,因为你知道,拥有太阳般显赫耀眼的人是瞧不起你的;月光的晚宴上,你才能翩翩起舞。
    在亿万兆光明的排行榜上,你只经营小小的光芒;但你并不自卑,也不妒嫉。因为你知道,光明是永恒的,光明会以不同的形式永远存在;你是一个志愿者。你参加了夏夜火炬的传递。
    在太阳沉没以后,光明由蜡烛继续着;当蜡烛被风雨熄灭燃尽了以后,光明由你继续着;你一直把光明的火炬交给天亮。你很明白,只有在太阳和蜡烛都不在场的时候,你才会露面,对光明作一点小小的补充。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