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食指”还是“十指” 达标优化训练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食指”还是“十指” 达标优化训练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求实 实事求是 世故 人情事故 B.具备 万事俱备 风声 谈笑风声
    C.直接 直截了当 剧增 与日俱增 D.陈规 默守成规 精心 漫不经心
    解析:A项“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B项“谈笑风声”应为“谈笑风生”。D项“默守成规”应为“墨守成规”。
    答案:C
    2.(2006山东高考,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宫阙 蓝宝石 珠光宝器 攻城踏地 B.貂婵 踩高跷 伏案疾书 额手称庆
    C.缴税 捅漏子 各行其是 螳臂当车 D.思辨 订书机 无上光荣 挑肥拣瘦
    解析:A项“珠光宝器”应为“珠光宝气”。B项“貂婵”应为“貂蝉”。C项“捅漏子”应为“捅娄子”。
    答案:D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晦涩 再接再励 桃园 世外桃源 B.张罗 门可罗雀 溶化 索然寡味
    C.挺拔 豕突狼奔 糅躏 死有余辜 D.凯旋 挺而走险 融化 同仇敌忾
    解析:A项“再接再励”应为“再接再厉”。C项“糅躏”应为“蹂躏”。D项“挺而走险”应为“铤而走险”。
    答案:B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留恋 流连忘返 厉害 利害得失 B.质疑 不容置疑 符合 随声附合
    C.变换 变幻莫测 旁证 旁征博引 D.株连 珠联璧合 大意 微言大义
    解析:B项,“随声附合”应为“随声附和”。
    答案:B
    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奶烙 摩托艇 李代桃僵 万变不离其宗
    B.锔油 马蜂窝 纹丝不动 惶惶不可终日
    C.嫁接 揪辫子 坚苦卓绝 无所不用其极
    D.稽查 回马枪 因事利导 一蟹不如一蟹
    解析:A项“奶烙”应为“奶酪”。B项“锔油”应为“焗油”。D项“因事利导”应为“因势利导”。
    答案:C
    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遒劲 哄堂大笑 妨碍 坐享其成 B.锤炼 熏陶渐染 赋与 切中肯綮
    C.谙习 真知灼见 既使 锣鼓喧天 D.模形 正襟危坐 诀窍 引吭高歌
    解析:B项“赋与”应为“赋予”。C项“既使”应为“即使”。D项“模形”应为“模型”。
    答案:A
    7.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莫可名状 雷厉风行 防微杜渐 文过饰非
    B.满腹经纶 变本加利 五风十雨 火中取粟
    C.不肖子孙 历兵秣马 名列前茅 并行不饽
    D.徇私妄法 厉行节约 再接再厉 严惩不贷
    解析:A项全对。B项“变本加利”应为“变本加厉”,“火中取粟”应为“火中取栗”。C项“并行不饽”应为“并行不悖”。D项“徇私妄法”应为“徇私枉法”。
    答案:B
    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手饰 事过境迁 卷宗 兢兢业业 B.供品 张皇失措 木讷 味同嚼腊
    C.贡献 出类拔粹 糟蹋 温文尔雅 D.令嫒 兵荒马乱 亵渎 立竿见影
    解析:A项“手饰”应为“首饰”。B项“味同嚼腊”应为“味同嚼蜡”。C项“出类拔粹”应为“出类拔萃”。
    答案:D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月光破碎
    玄 武
    有一年,所有形式的字迹剧烈晃动,变得模糊、朽烂、面目可憎。我抛弃书卷,离开上班下班和回家的路。辗转很多地方,有一天,就到了岳阳。
    乘车常过汨罗,那是我崇敬的楚国诗人的故乡。红土丘陵遍生低矮的灌木,它们在风中摇曳、在雨中默然。在黄昏暗淡里临近和远去。每每伫目凝视“汨罗”路标,心中总生起类似于凄迷的复杂情绪;而我终于一次也没有前往。
    我在春天的岳阳街上行走。初来时这里浓郁的小城气息让我感到亲切。我记得在一条并不宽大的小河里游泳,记得在夜里捕捉萤火虫,记得窗前竹影的摇曳。然后,憎恶自亲切中滋生开来。我和工商局的人员讨价还价,和公安局的人员讨价还价,和租住的小楼房东老太太讨价还价。我在春天的岳阳街上行走,时常有强烈的不真实感:我怎么在这里呢?
    有一天,雨开始无昼无夜、无休无止地落下来。
    “霪雨①_____________,连月不开”,我想到的仅仅是范仲淹的句子。我在岳阳楼看到范仲淹的句子。无心游玩,但洞庭湖还是映在了眼前。
    我没有想到洞庭湖竟这般阔大。水混浊着,荡动着。不可或歇。我迷恋它原初的名字:云梦泽。它更应该是北方大泽,不应在湘地。《山海经》里说的“河渭不足,北饮大泽”,那大泽该是这样的所在。很多年后,我明白地目睹洞庭,当时就减轻了内心的饥渴。或者说一种文化上的认同,略略减轻了内心的纷扰。
    岳阳原本与饥渴感颇有联系。上古时大旱,射日的②_____________曾在此杀死巴蛇。我得承认我是迷信的,有着致命的宿命感,比如对水的迷恋与恐惧,一种复杂的交织的情感。登上驶往君山的小舟时,我心生惧意。“洞庭波兮木叶下。”时值春末夏初,我无端地想起屈原的诗句来。
    也想到苏轼在洞庭深夜所见的荒败景象。想到柳毅,一个怀才不遇者在洞庭与自然神的交流。想到水面上破碎的明月,以及漂浮着的峨冠。
    我身边的同行人开心地笑着。她不知我想着什么。其实我也不知她思量什么。我们都不知两年后,将彻底地分道扬③______________。
    也不知不足一月后将返回故乡。又不足一月,我在电视上看到,我曾走过、居住过的场所,为自洞庭湖冲出的凶猛洪水所吞噬。这一半洪水泛滥。有传言说,为保武汉,有可能将洞庭炸开,牺牲岳阳。真如此的话,岳阳将永远成为洞庭的水底。当然包括我曾经生活过的那些地方。
    我此刻的书写像对梦境的记录,一切呈现飘浮的状态。它们莫可④______________状地显现,在不知道的地方隐去。的确曾经真实发生过吗?我还不能明悉这经历和生存必然性的原因。
    我看到我的父亲,我在长沙的车站送他。我听到他自嘲般地说,这么多年没出过门了,在车站看到这么多人,好像还有点怕呢。
    我看到我的女儿,她两岁。我牵着她的手,在夜间走过一所空荡荡的楼房,灯惨淡地照着,楼道拐了一个弯又一个弯,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而七年已经过去了。我的女儿昨天说,爸爸,我梦见你带我走过一座楼房,走廊一直走不到头。
    有一些暗昧的东西,一些苗头,也许将在时间中一点一点昭示,一点一点不容改变地、清晰地显现,一点一点坚定地证实。七年以后,今天,我沉浸在字迹中,觉得强烈的饥饿感在平息下来。
    9.给文中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字词。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10.怎样理解“岳阳原本与饥渴感颇有联系”这句话的含意?
    11.第三段中,为什么作者的感觉会从“亲切”突然转到“憎恶”?
    12.简要谈谈本文是如何运用伏笔前后照应的。
    9.答案:①霏霏 ②后羿 ③镳 ④名
    10.解析:要理解“饥渴”的深层含义。文中提到文化名人,那么“饥渴”实际上指文化饥渴。
    参考答案:在这里,“饥渴感”既指大旱造成人生理上的饥渴,但更主要的是指文化的荒芜。因为岳阳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城市,如范仲淹、苏轼等文化名人都曾在那里待过,所以岳阳能使处于文化沙漠的人消除内心的饥渴感,受到滋润。
    11.解析:“初来时这里浓郁的小城气息让我感到亲切”,那么以前怎样,要进行思考。“然后”到了岳阳城之后,发生的一些事情让作者“憎恶”。
    参考答案:因为作者厌恶了读书和庸常的上下班生活,所以一来到岳阳就被这里浓郁的小城气息吸引,感到亲切。然而在岳阳的生活也是庸常的,日日无非是一些“讨价还价”,所以作者很快又憎恶了。
    12.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生同样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验品味相关语段。
    参考答案:文章开头“有一年,所有形式的字迹剧烈晃动,变得模糊、朽烂、面目可憎。我抛弃书卷,离开上班下班和回家的路”表明作者心情烦躁,厌恶读书,为下文去岳阳埋下伏笔,也和结尾“七年以后,今天,我沉浸在字迹中,觉得强烈的饥饿感在平息下来”遥相呼应,说明作者浮躁的心又平静下来,重新走上生活正轨。第6段“在当时就减轻了内心的饥渴”与结尾也形成了伏笔照应的关系。这样写,使文章结构完整,形成一种回环往复、有始有终的美。还有第8段“想到水面上破碎的明月,以及漂浮着的峨冠”,这一句照应了标题,也表达了作者对屈原的崇敬之情。
    二、语言运用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书法比赛会,人们围住前来观看的高局长,请他留字。
    “写什么呢?”高局长笑眯眯地提起笔,歪着头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