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开原高中2010—2011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开原高中2010—2011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第I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及名篇默写(4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22分,选择题每题4分)
    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之舅。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资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外孙何氏兄弟争财,重耻之,以田二顷解其忿讼。县中称美,推为三老。年八十余终。遗令焚削文契。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诸子从敕,竟不肯受。
    宏少有志行。王莽末,义兵起,刘伯升与族兄赐俱将兵攻湖阳。赐女弟为宏妻,湖阳由是收系宏妻子,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湖阳军帅欲杀其妻子。会汉兵日盛,湖阳惶急,未敢杀之,遂得免脱。更始立,欲以宏为将,宏叩头辞曰:“书生不习兵事。”竟得免归。与宗家亲属作营堑自守,老弱归之者千余家。时赤眉贼欲攻宏营,宏遣人持牛酒米谷,劳遗赤眉。赤眉长老先闻宏仁厚,皆称曰:“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何心攻之。”引兵而去,遂免寇难。
    宏为人谦柔畏慎,不求苟进。常戒其子曰:“富贵盈溢,未有能终者。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每当朝会,辄迎期先到,俯伏待事,时至乃起。宏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帝甚重之。及病困,车驾临视,留宿,问其所欲言。宏顿首自陈:“无功享食大国,诚恐子孙不能保全厚恩,愿还寿张①,食小乡亭。”帝悲伤其言,而竟不许。 (选自《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
    【注】①寿张:光武帝即位后,封樊宏为寿张侯。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 戮:并、合
    B、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假:借
    C、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 譬:比喻
    D、宏为人谦柔畏惧,不求苟进 苟:苟且,随便
    2、以下七句话,分别编为四组,直接表现樊重父子品行的一组是 ( )
    ①世善农稼,好货殖 ②而赈瞻宗族,恩加乡闾
    ③遗令焚削文契 ④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
    ⑤及病困,车驾临视,留宿,问其所欲言
    ⑥每当朝会,辄迎期先到,俯伏待事,时至乃起
    ⑦愿还寿张,食小乡亭
    A、④⑤⑥ B.③④⑤ C.①③⑦ D.②⑥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樊宏深知水满则溢的道理,常以前车之鉴来告诫其子,要谦恭谨慎,富而不骄,贵而不傲。
    B、樊重的巨万家产是自己善于经营、上下戳力合作得来的,他聚财而不吝财,乐善而好施,赈瞻宗族,解决纠纷,且不计回报。临死时烧了债务人所有的借据。
    C、樊宏在重病中还担心子孙会为无功而享受大国的食邑所累,所以请求皇帝收回寿张,更换小乡亭作为子孙的食邑。皇帝终究没有答应。。
    D、王莽末年,义兵起事攻打湖阳时,樊宏在妻子、儿女被扣作人质的情况下,利用“令出譬伯升”的机会,毅然留在义军营中,表现出过人的胆识和大义灭亲的精神。
    第II卷
    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0分)
    ①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5分)
    ②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何心攻之。(5分)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分)
    5、⑴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⑵小楼昨夜又东风, 。
    ⑶昆山玉碎凤凰叫, 。
    ⑷ ,三峡星河影动摇。
    ⑸ ,但愿长醉不愿醒。
    ⑹垆边人似月, 。
    ⑺吴楚东南坼, 。
    ⑻ ,栗深林兮惊层巅。
    ⑼江流宛转绕芳甸, 。
    ⑽ ,铁马秋风大散关。
    ⑾出师未捷身先死, 。
    ⑿ ,在地愿为连理枝。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11分)
    春寒① 陈与义
    二月巴陵②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注]:①此诗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二月(1129),时金兵连陷青州、徐州,进攻楚州,大有席卷江北之势。作者此时避乱岳州(今湖南岳阳),“借居小园,遂自号园公”。②巴陵:湖南岳阳的别名。
    6、第一、二句中的“风”“寒”有何含义?(4分)
    7、诗歌的后两句塑造了海棠怎样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7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25分)
    信任 甘晓成
    将军战功赫赫,战后成了国家高级领导人。大乱初定,国内治安状况依然十分严峻,将军决定为自己增加几个可靠的卫士。
    将军的贴身卫士当然必须百里挑一,副官汉克负责初选,他整理好具体资料后,再由将军亲自圈定。这一天,在汉克送来的名单里,将军圈点了一个叫斯曼的下士。斯曼射击、格斗等各项科目都是全优,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纺织工人,看起来没问题。
    斯曼身高一米八,身体非常强壮,长相也极为英俊。将军看了非常满意,拍了拍斯曼结实的肩膀:“小伙子,好好在我身边干,你会有大好前程的。”斯曼并没有特别激动,自始至终表情一直很平静:“将军,谢谢你的提拔。”看着斯曼不同寻常的平静,汉克突然有一种不祥的感觉,他隐隐觉得这个斯曼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事实证明,斯曼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卫士。好几次,斯曼不费一枪一弹,就凭他那双铁钳一样的手和精湛的格斗本领,就轻而易举制服了企图对将军不利的暴徒。不知不觉,斯曼成了将军面前的红人,直到有一天……
    这一天,汉克一脸紧张地来到将军办公室,说:“将军,那个斯曼,太危险了,不能留着他。”
    “什么问题?”将军顿时也紧张起来。
    “将军,我无意中找到了斯曼入伍前的原始档案。他十一岁那年父母双亡,现在的父母只是其养父母,他的亲生父亲,是死去的麦克上校!”将军的脑袋里嗡了一声。十二年前,麦克上校是将军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后来将军抓住机会,以通敌叛国罪下令处决麦克上校全家,只有他不在家的小儿子得以幸免。没想到那孩子如今竟成了自己的贴身卫士!
    看将军沉默不语,汉克小声请示:“要不要把斯曼控制起来?”
    将军沉思一会,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说:“继续留用斯曼。另外,在适当的时候,把斯曼的身世和我用他做我卫士的故事,透露给报社。”
    不久,全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将军与仇人儿子的故事。一时间,将军的宽阔胸怀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赞叹。
    将军和斯曼长谈了一次,斯曼的表情依然非常平静。他说父亲的确是想叛变投敌,将军处决他没有错。将军为斯曼的父亲大发感慨:“其实我与你父亲是很好的朋友,可军法无情,我也是没办法。”将军甚至掉了几滴眼泪,站在一旁的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一种阴冷的恐惧。
    将军重用仇人儿子的事情,在喧嚣了一阵后又平静下来。
    这天,将军应邀到一所大学演讲。斯曼着一身军装,腰佩手枪,不离将军左右。演讲进行到高潮时,斯曼突然发现,一个戴墨镜的男人形迹十分可疑!斯曼感觉情况不妙,把手按在了枪套上。突然,墨镜男人掏出了手枪。斯曼出枪更快,挡在将军面前,同时抢先向对方开火。斯曼的枪没有响,刺客的子弹却应声而至,射进了斯曼的胸膛。刺客的子弹有毒,斯曼当场殒命。
    在送别斯曼的葬礼上,将军泪流满面,再一次感动了全国人民。
    汉克很疑惑,斯曼的手枪,关键时刻为什么不响呢?汉克反复检查斯曼使用过的手枪,发现,子弹里没有火药!所有的子弹都没有火药!
    汉克当即向将军报告,将军轻描淡写地说:“我知道,是我让人做的。”汉克惊讶:“为什么?”“你以为我真的相信斯曼,他毕竟是我仇人的儿子,谁能保证他不会对我不利?实话对你说,自从我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他的枪里就再也没有一颗真正的子弹了!”
    当晚,将军被杀,他的脑袋被子弹打穿了,眼睛瞪得很大,死前似乎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而汉克自此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留下了一张字条:世界上可怕的不是不被人信任,而是有人假装信任你! (《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8、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开头写将军所在国的国内治安形势十分严峻,为下文写斯曼做将军的卫士埋下了伏笔。
    B、汉克最初看到斯曼时就产生了一种不祥的感觉,他早已意识到斯曼很可能就是将军仇人的儿子。
    C、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一种阴冷的恐惧”,这是因为将军的言行给他一种阴险的感觉,让他觉得将军虚伪、造作。
    D、文章结尾虽然没有交代将军为谁所杀,但却暗示读者:将军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没想到自己最信任的副官汉克竟会杀害自己。
    E、这篇小说采用了双线结构,以将军设计除掉斯曼为明线,以斯曼复仇为暗线。
    9、从全文看,小说以“信任”为题,有什么好处?(6分)
    10、“站在一旁的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一种阴冷的恐惧。”作者安排这个细节有哪些作用?(6分)
    11、关于小说结尾段最后一句,有人认为是多余的,应该删除;也有人认为是点晴之笔,应该保留。你的看法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三、语言知识及运用(20分,每题4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我国除了依据国际法不断向非法占有中国文物的国家提出严正交涉外,每年还拔出数千万资金到海外回购流失文物。即便如此,一切努力还都只是杯水车薪。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