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爹哋”、“妈咪”、“拜拜” 达标测试题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而一个中国人站在中国海的沙滩上遥望中国,这是一个怎样咸涩的下午!
    海水在远处澎湃,海水在近处澎湃,海水徒然地冲刷着这个古老民族的羞耻。
    那些岛上的人很幸福地过着他们的日子,他们在历史上从来不曾辉煌过,所以他们不必痛心,他们没有骄傲过,所以无须悲哀。他们那样坦然地说着日本话、给小孩子起日本名字,在国民学校旗杆上竖着别人的太阳旗,他们那样怡然地顶着东西、唱着歌,走在美国人为他们铺的柏油马路上。
    他们有他们的快乐。那种快乐是我们永远不会有也不屑有的。我们所有的只是超载的乡愁,只是世家子弟的那份茕独。
    海浪冲逼而来,在阳光下亮着残忍的光芒。海雨天风,不放过旅人的悲思。我们向哪里去躲避?我们向哪里去遗忘?
    小圆石在不绝的浪涛中颠簸着,灰白的色调让人想起流浪的霜鬓。我拣了几个,包在手绢里,我的臂膀遂有着十分沉重的感觉。
    灰色的小圆石一共是七块,雕琢它们的是中国海的浪花,是来自上海的潮汐,日日夜夜,它们听着遥远的消息,把七块小石转动着,它们便发出琅然的声音,那声音里有着一种神秘的回响,呢喃着这个世纪最大的悲剧。在流浪的岁月里我们一无所有,而今,我却有了它们。我们的命运多少有些类似,我们都生活在岛上,都曾日夜凝望着一个方向。
    “愁乡石!”我说,我知道这必是它的名字,它决不会再有其他的名字。
    我慢慢地走回去,鹅库玛的海水在我背后蓝得叫人崩溃,我一步一步艰难地摆脱它。而手绢里的愁乡石响着,响着久违的乡音。
    最可惜那一片江山,每年春来时,全交付给了千林啼 。
    愁乡石响着,响一片久违的乡音。
    后记:鹅库玛系冲绳③岛极北端之海滩,多有异石悲风。西人设基督教华语电台于斯,以其面对上海及广大的内陆地域。余今秋曾往一游,去国十八年,虽望乡亦情怯矣。是日徘徊低吟,黯然久之。
    注:①啼 :即“ ”,杜鹃鸟。阮籍诗句有“鸣雁飞南征, 发哀音”。②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他为请秦王发兵救楚,在秦廷痛哭七昼夜,终于感动秦王。他的爱国精神为后人所景仰。③冲绳:史称“琉球”,明清时为中国的属邦。甲午战争后为日本占有,二战后美军于此建立军事基地。
    9.作者为什么说“每次想到上海,总觉得像历史上的镐京或是洛邑那么幽渺”?
    10.文章前后两次说“可惜那一片江山,每年春来时,全交付给了千林啼 ”,请说明其作用。
    11.作者为什么把那七块灰色的小圆石叫“愁乡石”?
    12.作者在文中把自己分别跟两种人进行了比较,请找出这两组比较,并分析“我”和他们的不同。
    9.解析:“想到上海”是心理活动,“历史上的镐京或是洛邑那么幽渺”与现在时间上距离遥远,两者构成通感这一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用时间上的遥远间隔来说明心理(感觉)上的巨大距离,充分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10.解析:其作用要考虑全面,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
    参考答案:内容上,强化了作者对故国深切思念的情感,饱含着愿望不能实现的遗憾、怅惘、无奈;形式上,运用反复的手法,使文章前后照应,文气连贯。
    11.解析:要联系“呢喃着这个世纪最大的悲剧”及“响着久违的乡音”等关键句。
    参考答案:因为这七块小圆石被来自上海(大陆)的潮水淘洗雕琢,诉说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剧(耻辱),寄托着作者的思乡忧愁,所以作者称它们为“愁乡石”。
    12.解析:首先要找出描写不同的段落,再提炼出描写不同的关键语句。
    参考答案:两组比较:一组是“我”和其他游人,还有一组是“我”(“我们”)和岛上的居民。不同:其他游人拣拾沙滩上的贝壳,陶醉于岛上的风景,我拣起的是波涛中的小圆石,沉浸在乡愁和历史的伤痛之中;岛上的居民无所知觉地在他人的统治下“幸福”地生活,和他们相比,我们有悠久辉煌的历史使人骄傲,也有近代的衰落和耻辱使人悲哀。
    二、语言运用
    13.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联是我国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文化。对联的种类较多,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答案示例:下联: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横批:振兴中华
    14.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旨。(不超过25个字。)
    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迅猛发展,而中国在这些方面落后了。我们应当立志图强、奋起直追,虚心向西方学习,凡是好的、有用的都应该学,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我们如果因此丢弃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根基,忘记了“我们自己是谁”,那恐怕就要成为民族罪人了。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文化特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思维传统,那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终究要被淘汰出局。况且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哲学思维个性,更应该发挥所长,为创造人类的新文化和新哲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解析:概括主旨,要抓住关键词“西方”“学习”“民族”“哲学思维”等,在进行整合、概括。
    参考答案:学习西方,更要保持和发扬本民族哲学思维传统。
    15.用一句话作标题,表述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15个字。
    英语和汉语对“绿色”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在英语里,绿色除了代表“没经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象征意义——忌妒。植物的绿色是健康、向上的标志,这对别的颜色是一种挑衅,所以西方人用“眼睛发绿”比喻“忌妒”。而在汉语里,往往用眼睛气得发红描写人忌妒时的样子,而“红眼病”的症状正好与此相似,是对忌妒的生动描述。所以“眼红”不应译成red-eyed,而应译成green-eyed。当然,“眼红”还可以译成envy,jealous(忌妒)等等。同样,“害红眼病”可译成green with envy(直译:忌妒得眼睛发绿),千万不能将它直译为have a ophthalmia(红眼病,医学术语),医学上,生理上的“红眼”病还可以译为pinkeye,多了一个“粉”字。
    解析:标题要简洁。要找准关键词“眼红”与“眼睛发绿”,为了简洁“眼睛发绿”就可以缩减为“眼绿”
    参考答案:汉语译英语,“眼红”变“眼绿”
    读书做人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语言和文字都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不言而喻,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在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都应当得到保护和尊重。当然,语言和文字也是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工具,在世界文化交流的历史中和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各民族语言文字有着相互的翻译、借鉴和吸收。但是这些并不能改变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特征和在民族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出席欧盟首脑会议期间,打断法国人安托万•赛耶尔(欧洲共同体工业联盟主席)在会上用英语演讲,并离席以示抗议。法国《费加罗报》说,希拉克此举是“捍卫法语”,但惹得英文媒体“热热闹闹地冷嘲热讽了一番”。有人认为希拉克是捍卫了法语和法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也维护了法国的尊严,这种精神令人钦佩。
    作为学生,你认为法国总统希拉克的做法如何?你如何看待外来语言与母语的关系?你应不应该捍卫你的母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