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唐山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3)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⑴今百官家属皆在洛,当先取之,以摇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武?(5分)
    ⑵今禀无见粮,难以持久,卒遇敌,其亡无时。(5分)
    8.“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并简析其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
    9.指出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 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2)出师未捷身先死, __ _________。(杜甫《蜀相》)
    (3)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陆游《书愤》)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_________ 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
    (6)开琼筵以坐花,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1. (25分)
    (1)文章具体描写了许多地方的雪,请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条列出。作者认为哪个地方的雪景最美?为什么?(6分)
    (2)文章第三段主要从哪些角度描写上海的雪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3)作者反复说“没有意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8分)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15.
    。
    16.根据下面一段新闻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主要信息。(不超过18个字)(5分)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A(并不是使用拼音进行交流,而是使用拼音输入法)(3分)
    2.B(“已经不再令人惊叹”说得过于绝对)(3分)
    3.A(文中没有依据证明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现象是美国媒体率先发现,而只是美国媒体率先报道出来,而国内媒体纷纷报道和评论的不是“美国媒体的报道”,而是“提笔忘字”现象)(3分)
    4.D(少却:稍稍后退。)
    5.D(①表现李密读书勤奋,②是玄感的观点,③④表现李密的“趣解雄远”,⑤⑥表现李密的“多策略”。)
    6.C(依据原文,“密因介其徒王伯当以策干让”后,“让由是加礼”,所以“连续取得了多次胜利后,对李密礼遇有加”错。)
    7.⑴现在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东都洛阳,应该先攻取洛阳,以使他们胆战心惊。况且,经过城池而不去攻占,又如何来展示军威?(“取”、“拔”、“武”各1分;译出大意2分)
    ⑵现在粮仓中没有现成的粮食,难以坚持太久,(如果)突然遇到敌人,那么,很快就会灭亡。(“见”、“卒”、“无时”各1分;译出大意2分)
    8.(5分)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秋夜景色。奠定了全诗清冷的基调,渲染秋夜清冷的气氛和孤独寂静的情景。
    9. (6分)寓情于景(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借景抒情;巧用典故也可)把听觉、 感觉视觉组合在一起。(答出一点1分,共三分) 诗人委婉曲折的传达出对中原不能收回的愤懑之情(3分) (答出委婉表达仕途不幸的悲哀,也可给2分)
    10.(略 )
    11. (1) 故乡的雪,北京的雪,福建的雪,上海的雪。作者认为上海的雪最美,因为上海的雪花是作者三年来相思着而不能见到的雪花,是作者眼前的最美丽的最现实的雪花,足以让作者自满。6分
    (2) 视觉,听觉,嗅觉,(从形、声、色、味角度答也可给分)多角度、全方位地表现了上海雪花的美丽、轻灵和青苔,表达了作者对于上海雪花的欣喜之情,突现现实的美才是最宝贵的观点。6分
    (3) 通过不同的“我”以及别人和我对快乐的不同认识的对比,说明“人间的欢乐无平衡,人间的苦恼亦无边限”的道理,表现“只有现实是最宝贵”的观点。这样写,将文章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水到渠成地表现出文章的主旨。8分
    (4) B、C(B项,“作者回想福建下雪时候的生活”错;C项,“北京下雪时的生活”也是令作者欣喜的)5分
    12.(3分)A (A项,判若云泥:比喻差别悬殊就像云彩和泥土的距离那样大。合乎语境,使用恰当。B项,“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使用对象有误。C项,“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不合语境。D项,“气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13.(3分)B ( A项“本着”缺宾语,可加“宗旨”。C项“不仅”移到“破坏”的前面。D项“首个”与“第一人”重复)
    14.(3分)C(②句承接上文对抵消政策进行解说,①句对抵消政策的最大受益者进行说明,与下文的“它们”衔接,⑤句用“往往”与上文衔接,指出他们一般性的做法,③④句是这种做法的结果,两句之间存在递进关系。根据以上分析可以选C。)
    15.示例:往大里说,这是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往小里说,这是对自己形象的塑造(3分)。应把写好汉字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技能来训练。(2分)
    16.答案:温家宝会见奥巴马谈促进中美关系。
    17.这则材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立意:①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走好人生的岔路口;②知足者常乐,贪得无厌终害己;③贵在专一,一心不可二用;④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要学会取舍。
    附:参考译文
    李密,字玄邃,又字法主,他的先人是辽东襄平人。李密见识雄阔高远,做事富有谋略。他常分散自己的家产来供养宾客,对那些有才能的人以礼相待,一点也不吝惜。他听说包皑在缑山,就前去追随他。李密用蒲垫垫在牛背上,骑牛前往,在牛角上挂着一卷《汉书》,边走边读。越国公杨素恰好在路上遇见了他,勒住马悄悄地跟在后面,说:“你是哪里的书生,这样勤奋?”李密认识杨素,连忙下牛拜见,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书,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就和他聊起来,很看重他。杨素回家后对儿子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气度,不是你们这些人能比得上的。”玄感于是仰慕李密并与他结交。
    大业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派人入关迎接李密。李密来到后,和玄感谋划说:“现在天子远在辽东,如果击鼓进攻,进入蓟州,直接控制住隋的咽喉要道,前面有高丽迎面对抗,我们乘机在后面进攻,不过十天半月,等他们军粮用尽,那时候举旗召唤,隋的军队就会全部被征服。接着发布檄文,向南推进,夺取天下的大局就确定了,这是上策。关中地区,四面都是险要地形,那里的留守卫文升,是个很好对付的人。如果长驱直入而不停止,径直攻取长安,占据函谷关和崤山,向东控制诸夏部落,这样隋就丢失了险要地带,我军的优势能全部保持,这是中策。如果凭着便利的条件,先夺取东都洛阳,把军队驻扎在坚固的城池下,胜负难料,这是下策。”玄感说:“您所说的下策,就是我的上策。如今文武百官的家属都在东都洛阳,应该先攻取洛阳,以使他们胆战心惊。况且,经过城池而不去攻打占领,又如何来展示军威?”李密的计策没有被采纳。玄感到了东都洛阳,每次战斗都取得胜利,自认为马上就可以攻下洛阳。不久他捕获了内史舍人韦福嗣,就重用他,因而就不专门请教李密了。福嗣认为被抓很耻辱,所以每当商议军情、谋划战事时,他都说这样做好,那样做也可以,李密揣测他怀有二心,对玄感说:“福嗣被逼无奈,被我们俘虏,他内心一直在持观望态度。明公刚刚发动大事,就有奸诈的小人在身边,事情一定会失败,我请求杀了福嗣示众。”玄感没有接受建议。
    当时东郡叛贼翟让聚纳了同党约万人,李密通过他的同党王伯当介绍献计给翟让说:“当今皇上昏聩,老百姓都怨恨他。精锐部队全都远征辽海,又和突厥断绝了和亲关系。他又在南方巡视又乐而忘返,关中及三辅地区空虚,这实在是像刘邦、项羽起兵时一样的大好机会,足下资养豪杰,士兵战马精壮勇敢,矛头直指有罪的人,诛杀残暴的君主,做天下人的首领,杨氏不堪一击,很快就会灭亡。”翟让因此非常看重他,派他去游说其他各路叛贼,所到之处,无不归顺。于是李密为翟让献计说:“如今我军缺乏粮食供应,难以坚持太久,如果突然遇到敌人,那么,很快就会灭亡,不如占领荥阳,养兵积粮,等到士卒养足精神,马匹肥壮的时候,才能有利于与敌人作战。”翟让听从了他的话,于是就攻下金堤关,顺路攻打荥阳各县,全都攻克。荣阳太守杨庆、河南讨捕大使张须陀联合车队讨伐翟让,翟让一向畏惧张须陀,想要撤退。李密说:“张须陀有勇无谋,而且,他刚刚取得胜利,容易产生骄傲情绪,我替您打败他。”翟让不能阻止他,就陈兵等待,李密率领矫健勇猛的常何等二十人作为骑兵,在草丛中埋伏了上千士兵。张须陀一向轻视翟让,带兵与李密搏击,李密带兵稍稍后退,埋伏的士兵突然一起冲出来,和骑兵一起攻打张须陀,于是杀死了张须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