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练习题及答案解析(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⑧"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刚忙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⑨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木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刚,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向下压去。
    7.纵观全文,作者极力描写"武松打虎"的用意是( )
    A.用来表现冯兰瑞精湛的捏泥技艺。
    B.含蓄地点明冯大刚"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的原因。
    C.用来反衬冯兰瑞对不正之风的痛恨。
    D.为冯大刚赶集回来的言行作必要的铺垫。
    8.这段的最后一句运用了多种手法描写人物,请选出正确的项来(多项选择)( )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行动描写 D.心理描写 E.环境描写
    9.祖孙对话的主要作用是( )
    A.借孙子的话进一步从侧面表现冯兰瑞的捏泥技艺确实非同凡响。
    B.巧妙交代冯兰瑞的手艺已被窒息二十多年,如今才获得新生。
    C.突出"芮庄泥人冯"的盛名以及人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D.进一步为冯兰瑞压坏"武松打虎"埋下伏笔。
    10."‘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的修辞方法是( )
    A.反问 借代 B.反问 拟人 借代
    C.反问 借喻 D.反问 拟人 借喻
    11.选择"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这句话照应的前面的话( )
    A.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
    B.冯兰瑞开怀地笑起来。
    C.怎么个快法呢。
    D.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12.对结尾处"压"字的妙处分析正确的项是(多项选择)( )
    A."压"字跟"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异曲同工,各尽其妙
    B."压"与"狠狠"配合,传神地表现出冯兰瑞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C."压"把冯大刚的梦打破了,这象征着不正之风在刚直不阿的性格面前是只有消灭。
    D."压"与开头描写"武松打虎"相映成趣,艺术地塑造了冯兰瑞的高大形象,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E."压"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匠心,既在意料之外,又有情理之中,而且"卒章显其志",确实简洁有力。
    13.这篇小说的线索是" "。
    14.用一个单句概括冯兰瑞这个人物形象。(不超过30个字 )
    答:冯兰瑞是一个对不正之风深恶痛绝的、泥活手艺精湛的老人。
    15.小说的标题,最恰当的是( )
    A."武松打虎" B.泥活 C芮庄泥人冯 D.祖孙二人
    答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练习题
    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句中加点字词的理解。加点词都是宋元时期的口语,辨析词义时要结合语境去理解。A项中的“生事”不作“惹事”讲,应当理解为“设计制造事端”或“找麻烦”;B项中曲“下饭”在句子中作“菜肴”讲,而“就着菜把饭吃下”是今天的意思;C项中的“讲了礼”应该理解为“互相致礼”。排除A、B、C三项。正确答案是D项。
    2D3C4A5C6[解析]这是一道阅读鉴赏题。学生如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明确闪进的两个人是李小二亲眼所见,就能判定(1)文中"一个人"(军官)是指陆谦(或陆虞候),"又一人"(走卒)是指富安。题(2)包含了文学鉴赏因素。陆谦和富安的出现,是通过李小二的观察来进行叙述的,小说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常常选择不同的视角,这应该是文学赏析的常识。文中这样写,其作用是"造成悬念,吸引读者"。7C8ACD9D10B11A12BCD13“武松打虎”14答:冯兰瑞是一个对不正之风深恶痛绝的、泥活手艺精湛的老人。15B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