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涿鹿中学10—11学年高二年级学业测试 阅读每天一练 (九) 1.去工作而不要以挣钱为目的;去跳舞而不管是否有他人关注;去唱歌而不要想着有人在听;去爱而忘记所有别人对你的不是;去生活就像这世界是天堂。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 A.幸福其实就在一念之间 B.生活需要多一些想象 C.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D.做事情不要有太强的目的性 2.孩子之间升学竞争之激烈,同目前许多企事业单位内职工之间竞争依然极不发达、吃“大锅饭”依然十分严重的状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细想一下,前者竞争过于激烈,后者竞争极不发达事出一源:争得大学文凭,正是为了毕业后捧上最保险、最有分量的铁饭碗。在片面追求升学率怪圈阴影之下,许多中小学生并不是按照四化建设要求选定自己的学历、职业理想,于是学习的大目标失落了,对学历、职业理想的追求过分地实惠化了。 本文不能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 )。 A.许多企业单位职工之间缺乏竞争 B.孩子之间的升学竞争激烈和企业职工之间的竞争不发达是有联系的 C.作者主要目的是为了批判企业职工之间竞争不发达的现象 D.作者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人类和其他生物都生活在一个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的生态链中,植物同样会利用与人类社会相似的生存法则,采用各种办法抵御虫害而使自己生存下去。 研究人员发现,植物在遇到虫害时,会分泌一些化学物质来杀灭害虫。研究人员又发现,植物无法杀灭害虫时,会像人类一样“疾呼”或“哭泣”,以此来呼唤害虫的天敌赶来吃掉害虫。这种“呼唤”和“哭泣”是分泌一些吸引害虫天敌的易挥发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还会吸引害虫的寄生虫,使害虫成为寄生虫的宿主。寄生虫把虫卵产在害虫幼虫内,虫卵在生长发育阶段以害虫为食。植物释放化学信号主要是对害虫唾液中的化学物质作出反应,而不是对自己身体损害作出反应。此夕卜植物的一种叫做jasmonate的激素也可能诱发植物释放吸引害虫天敌或寄生虫的化学信号。这种现象给人类指明了一条避免使用化学杀虫剂、保护生态环境的生物治虫方式。 199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杰里非•泰勒把激素jasmonate喷洒到西红柿上时发现,一种稀有的黄蜂对某种灰毛虫的寄生现象增加了两倍。这个试验并不吸引农民,农民不喜欢在使用杀虫剂前就让作物受到另一类化学物质的污染,而且经济负担也是原因之一。专家认为,最好是通过作物改良,让作物自己来吸引害虫的天敌和寄生虫,从而应对害虫的攻击。美国农业部化学家杰姆斯•图姆林森的研究小组已经确认了一种野生棉花株,比起栽培的家种棉花来能产生10倍多的害虫寄生虫吸引剂。 目前从理论上还不清楚害虫的天敌和寄生虫是如何辨别这些具有吸引力的化学物质的,与此相关的其他一些理论问题还存在争议,但这些试验已从实践上给人们以启发。 植物能否利用自身的挥发物质吸引足够的害虫天敌和寄生虫,还取决于附近有没有其资源库。受东非农民几乎不用化学杀虫剂,而采用间种或套种的方法来吸引害虫的天敌杀灭害虫的启发,肯尼亚内罗毕的昆虫生理和生态国际中心设计了一种植物混栽的方法。他们先在玉米和高梁地周围,栽种一种害虫喜欢吃的植物,以吸引害虫。在玉米高梁中间,再栽种一些抗御害虫和吸引害虫寄生虫的植物。在这样的栽培区害虫侵害作物的数量下降了80%,同时在害虫身上寄生的幼虫增长了约4倍。这个试验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1.不属于第一段中所说的“办法”的一项是( ) A.“呼唤”害虫的天敌来吃掉害虫 B.释放jasmonate吸引天敌 C.分泌化学物质杀灭害虫 D.吸引以害虫为宿主的寄生虫 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杰里非•泰勒试验的结果证明了:jasmonate激素可能会诱发植物释放吸引天敌的化学信号。 B.杰姆斯•图姆林森研究的实际意义是,发现了某些作物具有较强的吸引害虫寄生虫的能力,能够为实现作物改良提供帮助。 C.肯尼亚内罗毕的昆虫生理和生态国际中心采用的抵御虫害的方法是植物混栽的方法。 D.在农作物周围栽种害虫喜欢吃的植物,再在农作物中间栽种抗御害虫和吸引害虫寄生虫的植物,被认为是抵御虫害的有效办法。 3.根据全文所作的判断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所说的“植物同样会利用与人类社会相似的生存法则”是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基本法则。 B.文章所阐明的理念是:人类要充分调动植物自身的抗虫害机能,同时使植物在自身遭到损害时能及时释放信号,寻求援助。 C.文章从植物本身所具有的抗虫害机能出发,重点阐述了人类在利用、强化这种机能的过程中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完善。 D.文末所说“有益的经验”主要是在充分肯定这种不使用化学杀虫剂的生物治虫方式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起到的作用。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冰,水为之,但一旦内含气体,便可成为可以燃烧的能源。美国科学家近来对一种密封在冰内的甲烷与水的化合物进行了开采可行性的研究。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赫尔说,这种物质很像干冰,可燃烧,蕴藏在大陆架海床下450米深处。据估计,这种可燃冰所含的能源是矿物燃烧总和的两倍。在美国科促会年会上,一个专家小组指出,开采这一丰富的能源可能是当代科学工程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深埋在海床或永久冻土下的可燃冰,是在生化作用所产生的甲烷与水化合后的几十万年中形成的。它一旦离开地下高压区,便会消失在空气中。美国地质调查局德隆警告说,这是一个十分艰苦又须十分谨慎的事情。一个意外就可以造成海床崩溃,导致甲烷大量释放,大大加剧全球温室效应,严重破坏环境。这部分可燃冰所含甲烷,是目前大气层中的三倍,甲烷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一氧化碳的10倍。美国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派遣一支勘探队到卡罗莱娜州海岸探测一个相当于罗德岛的可燃冰蕴藏地,这里蕴藏有30万亿立方米的甲烷,可供美国用上70年。 1、下列对文中"密封在水中的甲烷与水的化合物"这一概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深埋在海床或永久冻土下的可燃冰。 B、这是一种可燃烧而有待开采利用的潜在能源。 C、这是蕴藏在大陆架海床下450米处的像干冰、可燃烧的物质。 D、这是一种在生化作用下经过几十万年的时间产生的甲烷与水的化合物。 2、德隆的下面这句话要强调的是 这部分可燃冰所含甲烷,是目前大气层中的三倍,甲烷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一氧化碳的10倍。 A、可燃冰中含有大量的甲烷,一旦开采会大大加剧全球温室效应,严重破坏环境。 B、可燃冰的开采是一个艰苦又须十分谨慎的事情。 C、可燃冰中有丰富的甲烷,是极有开采价值的能源。 D、这些富含大量甲烷的可燃冰,可供美国使用70年。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美国将派遣勘探队到卡罗莱娜州海岸的罗德岛探测可燃冰的蕴藏地。 B、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赫尔和德隆都认为可燃冰是一种蕴藏丰富的新能源。 C、美国对可燃冰这种能源还没有真正使用,只是在进行开采可行性的研究。 D、美国科促会上一个专家小组强调开采可燃冰是目前科学工程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4、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则科技信息,最准确的一项是 A、美国科学家发现一个新能源--可燃冰。 B、美国科学家正在积极着手研究利用可燃冰。 C、美国科学家对可燃冰能否开采进行利学考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