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测试题:福建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中国小说欣赏》试卷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福建师大附中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中国小说欣赏》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A卷(50分)
    一、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20分)
    1.默写(每个空格1分,共20分)
    (1)积水成渊, 。(荀子《劝学》)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韩愈《师说》)
    (3) ,可怜焦土!(杜牧《阿旁宫赋》)
    (4) ,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5)桑之未落, 。于嗟鸠兮, 。(《氓》)
    (6)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7)剑阁峥嵘而崔嵬, , 。(李白《蜀道难》)
    (8)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
    (9)开荒南野际, 。(陶渊明《归园田居》)
    (10)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 。(王羲之《兰亭集序》)
    二、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闺阁(guī) 泔水(hān)弄堂(lòng) 谶语(chèn)
    B.尪羸(yíng) 鲜嫩(nèn)应景(yīng) 连袂(mèi)
    C.嗤笑(ch ī) 咫尺(zhǐ) 空地(kòng) 酹地(lèi)
    D.泥淖(nào) 细腻(nì) 綦贫(jī) 露宿(lù)
    3.下列画线熟语不能用括号内熟语代替的一项是( )
    A.及至听到一半,被他哥埋怨了一通,不觉老羞成怒(恼羞成怒)。
    B.从此以后,坐吃山空(寅吃卯粮),你的人口又多,等到服满,又该人家一万多两。
    C.两兄弟在性格上的共同点是爱财如命(一毛不拔)。
    D.一开始三荷包对何藩台还是百依百顺(惟命是从)。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有“雪域神鸟”之称的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类,历来备受藏族群众所喜爱。
    B.是什么导致在特定的节令要欢庆,继而形成节日的风俗呢?也许除 了单纯的自然原因外,还有民众心理上的因素在起作用。
    C.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近年来成为了一些因贪污或受贿罪而逃离大陆的中国前政府官员理想的避风港。
    D.2010年世博会之所以在上海举行,是由于这座城市发展的大环境所决定的。因此,中小企业要在世博会中大展拳脚,就得看清当前的市场环境。
    5.下面是对四部中外名著的评语和介绍,选出相关的对应项( )
    ①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②征服“生活的激流”
    ③ 上海芯子里的气味 ④戚而能谐 婉而多讽
    A.①《左传》 ②《骆驼祥子》 ③《长恨歌》  ④《人间喜剧》
    B.①《史记》 ②《家》   ③《长恨歌》 ④《儒林外史》
    C.①《史记》 ②《白鹿原》  ③《子夜》 ④《官场现形记》
    D.①《左传》 ②《长恨歌》  ③《子夜》  ④《官场现形记》
    6.对下面文史知识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圣叹认为天下有六大奇书,写得雅驯、透脱、精妙,概可以“才子书”名之。那就是《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与《西厢记》。并着手对各书一一加以评点,合称为《六才子书》。但事未竟而遇害,最终只评批完《水浒》与《西厢记》两部。
    B.《官场现形记》无论从结构安排,还是讽刺手法上,都有着对《儒林外史》的借鉴痕迹。比如,整部书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人公,都是一些故事的前后串联,可以称为“串糖葫芦”式结构,还有“直书其事,不加论断”的讽刺手法。
    C.冯梦龙 “三言”为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三言"主 要是对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进行编辑与修订。从"三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冯梦龙的思想极为复杂。
    D.《玉堂春落难遇夫》中玉堂春与王景隆有过欢乐光阴,不久离散,玉堂春被鸨儿骗卖,身陷囹圄,几乎惨死,但结局为两人团聚。主人公痛苦、灾难,悲剧性的遭遇,在叙事结构上用喜剧性的结尾来冲淡。
    7. 下面对人物形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罗贯中的笔下,曹操成了一代奸雄的代表。他既有奸诈的一面,又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他招纳贤才,善于听取意见,多谋善断,但又多疑、残忍、奸诈、自私,“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表现了他 的极端利己主义。
    B.诸葛亮,才智过人,神机妙算,是智慧的化身,忠诚的代表。“竭尽忠诚,至死方休”。他跟从刘备,为建立蜀国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事必躬亲,鞠躬尽瘁,终于“出师未捷身先死”。
    C.作者在《三国演义》中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 ,汉室皇权统治的继承者。他仁爱、宽厚、知人善任。但作者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让他落入了“无能”的境地,给人以“无能”“虚伪”的感觉。
    D.《三国演义》在艺术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人物塑造中,为突出某一性格而写的太过,正如茅盾所说的:“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多智而近妖。”[
    8.下列对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萧红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呼兰河传》。它在艺术形式上比较独特: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 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B.王琦瑶是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中的女主人公。小说中的王琦瑶是被层层剥开上海世态繁华和 40 年光影尘埃 ,去接近生活的芯子和上海的精神 。作品从王琦瑶的生命历程与历史洪流 、悲剧宿命与怀旧意识予以浅析 ,以期还原小说中王琦瑶的人物形象。
    C.吴荪甫形象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民族资本家的艺术典型。他有近万人的裕华丝厂。他精明能干,有雄心有魄力,富有冒险精神,是一个铁碗人物。在他和其他民族资本家的关系中,表现出他的心狠手辣、无情兼并的性格特点。
    D.茅盾的小说素以全景式地展现宏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见长。《子夜》的舞台设置于三十年代初期上海。作家从居高俯视的视角,整体展示这座现代都市的方方面面。同时,作家又通过 正面描写农村的情景和正发生的中原的战争,更加扩大了作品的生活容量。
    9. 选出下列语句排列衔接连贯的一项是( )
    ①上得船来,中舱先坐着两个人:一个老年的,茧绸直裰,丝绦朱履;
    ②那时先包了一只淌板船的头舱,包到扬州,在断河头上船。
    ③匡超人取定了结,也便收拾行李上船。
    ④匡超人见是衣冠人物,便同他拱手坐下,问起姓名。
    ⑤一个中年的,宝蓝直裰,粉底皂靴,都戴着方巾。
    A②①③⑤④ B①②③④⑤ C③②①⑤④ D③②①④⑤
    三、文学名著概述题(6分)
    10.请简述哪些事件促使玛斯洛娃由堕落走向新生。(字数在100字左右)
    B卷(100分)
    四、小说阅读
    报 施
    茅 盾
    文书上尉张文安向师长请了长假,得了一千元盘缠,离开服务三年多的师部。回家路上盘算着钱的用途,他想到家后买头牛,给父母一个惊喜。
    到家已经不早,两位老人兴奋得很,连夜告诉左邻右舍。第二天一早,探望的人挤满了张家堂屋。
    他们七嘴八舌的把一大堆问题扔到张文安面前,使得这位见过世面的小伙子不晓得回答谁好!他笼统回答道:“好,都好,前方什么都好!”几位年 轻人向张文安探听在前方打鬼子的同村人消息。
    “不知道。”他摇头说,又怕对方误会,解释道:“你想,前方部队那么多?知道在哪一个战区哪一个部队呢?”
    “早猜到你都不知道啦!”有人讥讽一句。张文安想辩白,一个老成的人插嘴道:“算了,我问一个人,要是不知道,那就算是个黑漆皮灯笼了。山那边村子里喂驮马的陈海清上前方,带着四匹驮马、一个伙计。”“陈海--清!”他记起来,自己还没上前方时,村里曾经议论陈海清丢下老母和妻子,带着四匹驮马万里迢迢的去打日本的事。“怎么不知道!”他戛然缩住,到了前方以后的陈海清究竟怎样? 这名字早从他记忆中消褪了,但受不住人家嘲笑,勉强说:“他过得很好!”
    问的人接着说:“唉,过得很好。可是他的驮马都完了。他儿子前年接到信,两匹给鬼子飞机炸得稀烂,一匹吃了炮弹,剩下一匹,生病死了,他要给驮马报仇,不把鬼子打出中国去他不回家!你说他过得很好,是个喜讯,他家里两年接不到他的信了。”
    “原来是--”张文安惘然,感到众人的眼光都射住了他,忙改口道,“原来是两年没信了。陈海清是好人,炮弹有眼睛,不打好人!”他越说越兴奋,“我想他应该是一个上等兵了,也许升了排长。”“老天爷还有眼睛!”众人赞叹说。张文安伸手抹一下头上的汗,一笑,不再出声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