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学期明德中学高二语文第一次学业水平全真模拟考试 本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刘东明、蔡雄辉、郭志豪、向红 审定:蒋雁鸣 一、选择题(第1至第12小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酒馔(zhuàn) 泠(líng)然 讥诮(qiào) 殒(yǔn)身不恤 B.潦(liǎo)水 央浼(miǎn) 泅(qiú)水 纤(xiān)腰束素 C.熟稔(rěn) 涸(hé)辙 磐(pán)石 流觞(shānɡ)曲水 D.窸窣(sū) 胜饯(jiàn) 月晕(yùn) 剜肉补疮(wān) 1.解析:B。潦(lǎo)水 央浼(měi)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暴燥 账本 礼上往来 如愿以偿 B.淋漓 浸渍 络绎不绝 明察秋毫 C.长蒿 嬉戏 气息奄奄 迫不急待 D.斑澜 刀俎 凭白无故 前仆后继 2.解析:B。A.暴躁、礼尚往来;C.长篙、迫不及待;D.斑斓、平白无故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句是( ) A.《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近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它以四言诗为主,主要运用风、雅、颂的表现手法。 B.“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是句式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 C.乐府原指国家设立的诗、乐、舞相结合的音乐机构。六朝时期人们把这个机构制作、采集的乐歌也叫乐府,乐府便由机构名称变为一种带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D.王安石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与苏轼、苏洵、苏辙、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等人并称“唐宋八大家”。 3.解析:A。A项《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主要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洪水可以冲走我们的房屋、庄稼和各种财产,但它冲不走我们的意志和决心。 B.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国人民是不陌生的。 C.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D.卡特林原先学的是法律,后来改学肖像画,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北美洲的印第安人中生活并学习。 4.解析:D.(A.种属概念不能并列。B.主客倒置。C.偷换主语,“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主语应是孩子。)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近几十年来, , , , , ,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上的平均水平 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④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⑤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A、②④③⑥①⑤ B、②⑤⑥③④① C、⑥⑤④②③① D、⑥①②④⑤③ 5.解析:A。分析第一句和第六句,就会发现第一句的前面有个“也”,而且与第六句说的是同一个话题,因此两句不能分开,顺序是⑥①,排除了B、C选项。从题干的“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可以知道第二句是该文段的中心句。D中,将④放在⑥和①的后面,明显不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 仅仅三个月后,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神舟”二号的发射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神舟”二号飞船为全系统配置的正样飞船,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基本一样。 2000年1月9日,在新的一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美国一家报纸说,“这一成就,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上天的日子又进了一大步。”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神舟”飞船四战四捷,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特别是“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 进入新的一年,整个中国都在期盼着这一时刻的早日来临。 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9时10分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 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6、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载人飞船技术几乎是从零开始。 B. 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难题。 C. “神舟”二号飞船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一样。 D. “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成功,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 7、哪个内容不属于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 A、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 B、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 C、万户的飞天尝试。 D、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 8、对文章引用美国一家报纸的说法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 A、美国是航天大国,引用该国报纸评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B、连美国报纸都报道了,说明这个事引起的反响很大。 C、美国是世界强国,我们很看重他们的说法。 D、美国人的一贯伎俩,鼓吹中国威胁论。 答案:6、D 7、C 8、A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相是: ( ) A、一觞一咏 觞:酒杯 B、足以极视听之娱 娱:欢娱 C、虽趣舍万殊 趣:同“趋”,趋向,取向 D、不能喻之于怀 喻:通晓,明白 答案: 9 、A、觞:饮酒,动词。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当其欣于所遇 B、当其欣于所遇 录其所述 C、及其所之既倦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D、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答案: 10、B:都是代词,他们。(A:在,介词/对于,介词。C:向往,追求,动词/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代词。 D:以此,用来/表原因。)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列坐其次 B、是日也 C、俯仰一世 D、向之所欣 答案: 11、C(A、次:处所、水边/次序、次数。 B、是:这,代词/是,判断动词。 D、向:过去、从前/对着、朝着。) 12、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 A、“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B、第一、二段作者产生“信可乐也”感受的原因有:一是前来聚会的人多;二是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三是聚会时的活动雅洁有趣;四是聚会时天气晴朗宜人。 C、本文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