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闲读梧桐”,作者读到的梧桐的外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 。(不超过10个字) 梧桐内在的精神特征是 。 8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间“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请结合全文谈谈梧桐与外祖父的相同与不同。(分条请加序号) 9.文章尾段中,写轻盈欢快的红衣女孩的用意是 。 写落叶似乎是在为女孩“伴奏”,这样写要表达的意思是 。 写“阳光”洒在“旧书上”,“旧书上”意在表明 。 10.下列对选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A.梧桐不为时光的流逝感到落漠,也不为暴风夺走了它茂密的叶子而自责伤感;它只是感到寂寞。 B.母亲的来信,在文中不仅起到了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而且表现了母爱的细腻,增加了主题的厚度。 C.作者写夜风中的梧桐,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传达出了梧桐与风暴抗争的坚忍与深沉。 D.文章通过从梧桐到外祖父的联想,深情地赞颂了外祖父从容豁达、淡泊功利、忠心报效祖国的光辉一生。 E.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对梧桐由外到内的读解,表达了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天 鹅 布 封 天鹅的面目优雅、形状妍美。大自然对于任何禽类都没有赋予这样多的高贵而柔和的优美,使我们意识到它创造物类竟能达到这样妍丽的程度。俊秀的身段,圆润的形貌,优美的线条,皎洁的白色,婉转的、传神的动作,忽而兴致勃发、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态,总之,天鹅身上的一切都散布着我们欣赏优雅与妍美时所感到的那种舒畅、那种陶醉,一切都使人觉得它不同凡俗。古代神话把这个媚人的鸟说成为天下第一美女的父亲,一切都证明这个富有才情与风趣的神话是很有根据的。 我们看见它在水上活动得那么轻便自由,就不能不承认它不但是羽族里第一名善航者,并且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的典型。可不是么,它的颈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圆圆的,就仿佛是破浪前进的船头;它的宽广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为了便于疾驶,向前倾着,愈向后就愈挺起,最后翘得高高的就像船舳;尾巴是地道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桨;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它们推着这艘活的船舶,连船带驾驶者一起推着跑。 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它无拘无束地生活在我们的池沼里,如果它不能享受到足够的独立,使它毫无奴役俘囚之感,它就不会逗留在那里,不会在那里安顿下去。它要任意地在水上遍处遨游,藏到灯芯草丛里,钻到最偏僻的湾汊里,然后又离开它的幽居,回到有人的地方,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它似乎是很欢喜接近人的,只要它在我们这方面发现的是它的居停(寄居之处的主人)和朋友,而不是它的主子和暴君。 驯天鹅的惯常叫声与其说是响亮的,毋宁说是浑浊的。古人描写的那些和鸣锵锵的天鹅,显然不是拿一些像我们驯养的这种几乎喑哑的天鹅做蓝本的。我们觉得野天鹅曾较好地保持着它的天赋美质,它有充分自由的感觉,同时也就有充分自由的音调。可不是么,我们在它的鸣叫里,或者宁可说在它的嘹唳里,可以听得出一种有节奏、有曲折的歌声,有如军号的响亮,不过这种尖锐的、少变换的音调远抵不上我们的鸣禽的那种温柔的和声与悠扬朗润的变化罢了。 此外,古人不仅把天鹅说成为一个神奇的歌手,他们还认为,在一切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鹅会在弥留时歌唱,用和谐的声音作为它最后叹息的前奏。据他们说,天鹅发出这样柔和、这样动人的声调,是在它将要断气的时候,对生命作一个哀痛而深情的告别。这种声调,如怨如诉,低沉地、悲伤地、凄黯地构成它自己的丧歌。这个传说控制了古希腊人的活泼而敏感的想象力:诗人也好,演说家也好,乃至哲学家,都接受着这个传说,根本不愿意怀疑它。我们应该原谅他们杜撰这种寓言。对于敏感的心灵来说,这都是些慰藉的比喻。无疑地,天鹅并不歌唱自己的死亡,但是,每逢谈到一个大天才临终前所作的最后一次飞扬、最后一次辉煌表现的时候,人们总是无限感慨地想到这样一句动人的成语:“这是天鹅之歌!” 11.文章画线句“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中,①“天生的美质”指什么?②“自由的美德”指什么?试以简洁的语言回答。 12.结合文章最后两段内容,谈谈作者对天鹅的歌声有何评价? 13.文章通篇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天鹅?请结合材料,具体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4.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中第二段以工细之笔描绘天鹅的航行英姿,如在眼前;第四段中通过对比“野天鹅”与“我们的鸣禽”的叫声,凸现了前者的特点。 B.作者心中有爱,笔端含情,不仅描摹了天鹅的“天生的美质”,更表现了它“自由的美德”,使全文情景交融,情理交汇。 C.本文结尾一节情文并茂,天鹅的临终绝唱哀婉凄怆,深沉动人,曾经打动了历史上无数的文人学者,也成了文学艺术史上传诵不绝的佳话。 D.作者先虚写后实写,形神结合、细腻生动地刻画了美丽而又温和的天鹅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天鹅的礼赞之情。 E.文章两次引用神话传说,巧妙点染,使天鹅不同凡俗的形象有所附丽,焕然生辉。 课后检测篇 一、基础部分(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征戍(shù) 橘颂(jú) 招徕(lái) 萧萧落木(sù) B.涔(cén)阳 无妨(fǎnɡ) 陇首(lǒnɡ) 得鱼忘筌(quán) C.寒砧(zhēn) 桅杆(wéi) 漂泊(pō) 秋风袅袅(niǎo) D.疏朗(shū) 窸窣(xī) 迢远(tiáo) 灼灼其华(zhuó)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力能扛鼎 垂手可得 俗不可奈 漠不关心 B.食不厌精 突如奇来 混为一团 天花乱坠 C.举止安详 方枘圆凿 飞黄腾达 火烧眉睫 D.好景不长 毫无二致 捍然不顾 同仇敌忾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科学家发现,用某些细菌产生的蛋白质作的模板,能将纳米微粒_________成秩序井然的结构。 ②奥委会的规模和成本必须压缩,以便这场全球最重要的体育盛会能_________健康发展下去。 ③朝鲜半岛南北卓有成效的互访,促进了双方关系的_________,进而走向合作。 A.组建 继续 和解 B.组装 继续 缓和 C.组建 持续 缓和 D.组装 持续 缓和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有些人的科学见解,远远超出同时代的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洞若观火。 B.英国选手接连刷新世界纪录,使一向独霸短跑比赛的美国人黯然失色。 C.中央电视台的“开心一刻”栏目,确实办得妙趣横生,每当我陶醉其中时,就真有点乐不思蜀。 D.千姿万态、造型各异的紫砂壶,圆无一相,方非一式,真是出神入化。 5.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华航电子有限公司,以人为本利用各种渠道培养和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B.如果国家有计划地多生产这类配件,就可以省下许多外汇用以进口国内暂时还不能生产的仪器。 C.“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谁能否认中国没有进入国际载人航天技术领域的能力? D.与传统艺术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艺术性,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6.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个句子是 文学成为记录文化的有效工具是从意音文字开始的。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埃及的圣书字、中美洲的玛雅字、中国的汉字等是意音文字。 。现在,绝大部分著名的意音文字都成为历史陈迹了,只有汉字,作为意音文字在今天的世界上巍然独立。 A.它们在各自的地区留下了早期文化的灿烂记录 B.它们辉煌了很长一段时间,大都已经销声匿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