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下列对中心化城市的后现代演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许多工厂、学校、研究机构都迁向市郊,不再拥挤在市区 B.城市蔓延扩展到与非城市区域相接壤的地区,这里既是城市又是乡村 C.现代商业交易和办公活动走向郊区化、边缘化,生产销售、劳动力市场呈分散状 D. 主城市与边缘城市通过多模式运输系统以及卫星天线进行沟通,成为全球化城市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7题 野望 唐王绩 东皋①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③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④。 【注释】:①皋(gāo):山边。这里泛指田野和高地。② 徒倚:徘徊。依:归依③犊(dú):小牛。④怀采薇:用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的典故,表达避世隐身之意。 16.下列句子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表现了他归隐后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B.“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C.“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一“返”一“归”,表达了诗人久有从军杀敌之志。 D.“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阅读鉴赏(二)(14分) 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 (陈峻峰) 不是一棵,也不是两棵,而是一排水杉。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东南,向天空高高地一排直立着,高过了那些栗树、梧桐、刺槐和雪松。 两只鸟,我们权且可以称它们为山喜鹊吧,在早春里飞来。我以为我认识它们,我以为它们是去年的那一对。它们的巢还在,也就是说它们原来的家还在。而且看上去好像经过了去冬的那场大雪,依然完好无损。而且,就一只鸟巢而言,它的高度、支点、造型,都大抵可以称得经典。 两只鸟飞来,先在空中盘查了一会,停留在附近的一棵树上,对去年的那只鸟巢进行确认。我不知道上帝赋予它们怎样的心灵提醒和暗示,也不知道它们依循了怎样的信息和气息,能够从浩渺的远方,准确地找到这一排杉树,找到它们的巢穴。我猜它们一定是要检查它们一冬没有居住的房子,然后进行外墙的修补,并且把卧室装饰一新。它们要在那里缠绵相拥、谈论天气和诗歌、生儿育女,当然也要在那里抵御今年的飓风、雷电和大雨。 很快,我发现我错了。那两只鸟并未干这些事情,它们选择了另一棵树,开始建造和修筑一个新的巢。循着我目光从左到右看过去,如果去年的那个巢是在第三棵水杉上,那么,它们选择的就是第五棵。 现在我似乎知道了,这两只鸟不是去年的那两只鸟,而应该是去年那两只鸟的儿女吧。年轻的一代,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它们怎肯居住父母的旧巢呢?它们的家族不遗传依赖和懒惰,这是天然的风范;只有人类才会有不肖子孙,好吃懒做,在父辈的财富中坐享其成坐吃山空。鸟类不会。它们担当不起上帝的指责和同类的嘲笑。 当然,建造一个家是复杂的,艰难的。我无法知道那两只鸟整个春天的辛勤和劳苦,我只能通过它们飞翔忙碌的身影对它们进行判断和猜想。就这样,有一天,我像是突然发现,它们的家建好了。一只巨大的鸟巢也像是突然从枝头上长出来,和树完美地融成一体。我能感觉到那只巢的坚固和安稳,也能想象到那卧室的簇新和舒适。 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年轻人的新巢建在第五棵树上,父母的旧居建在第三棵树上;父母亲不在了,高高树顶的旧居空着,仿佛一个家族的图腾和标志;从我的角度看去,直立的杉树举着那只旧巢,更像是举着的一个祖宗的牌位。那么,这两只鸟选择在第五棵树建造自己的新家,是想虔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么。那么,与之间隔一棵树的距离,是不是想和旧时的文化传统既不挨得太远,又不挨得太近。它们在生命的繁衍和承续中,需要有自己年轻独立的思想,需要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信心、锐气和生活。 而我必须自觉离开了,我要做的不是对两只鸟进行观察和猜测,而是能否进行自身的反省,包括我们对待美妙自然和可爱生灵的态度和行为。旧巢和新巢都建在树的高处,那几乎是树的梢顶了。它们未必不知道这要担当多么大的风险,但它们更知道这世上真正的风险,来自人类。因此它们把巢尽可能地建在高处,建在梢顶,那是对人最明白无误的拒绝、痛斥和对峙。 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 17.“那天,让我觉得仿佛整个春天里,我都在向它们仰着脸。”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18.根据文意,请简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5分) 19.文章最后写道:“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5分) 三、古诗文翻译及默写(6分+8分=14分) 20.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②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21.填写名句(五句中任选四句,8分)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②四围山色中,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 。 ③ ,怨归去得疾。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④乱石穿空, , 。 ⑤ ,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只美丽的蝴蝶去找医生整容。 医生对她说:“你已经很美丽了,简直无可挑剔,用不着来做美容。” 蝴蝶说:“红颜易老,我想把自己整得再年轻一点。” 医生说:“其实,你现在的美才是最有魅力的。” 蝴蝶打断医生的话:“我说过了,我要再年轻一点。” 医生只好同意为蝴蝶做了整容手术。几天后,当一层层的绷带被解开,蝴蝶怀着激动的心情接过镜子,镜子里面竟然是条毛毛虫。 人生在世,许多美好的东西既在过去,也在将来,其实更重要的是现在。有一位哲人说过:“人的欲望是一座火山,如不控制就会害人害己。”你觉得怎样呢?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定体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10月考答案: 1、D (A.间断(jiàn) B. 脖颈儿(gěng)C.倔强(jué))剽悍(piāo) 2、B (A. 再接再厉 C. 厮打 D. 文过饰非) 3、A (A.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典范,符合语境。B.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C. 兵不血刃: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不符合语境。D. 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相遇,一般用于人。语境应是“如约而至” 的意思,不符合语境。) 4、B (A. 主客体的位置颠倒,应改为“对外国人来说中国的饺子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有货”。C. 成分残缺、句式杂糅。“交通事故”前添加“发生”,去掉“造成的”。D. 缺介词“对”,应为“对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5、A(由“时而在水上遨游”对应“时而到岸旁嬉戏”,则排除B、C,然后根据语境得出第五句应和第二句搭配,故选A。) 6、D 7、B 8、C 9、C 10、A 11、C 12、B 13、D(最后一句错,人文主义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所以人或自我是值得信任的。) 14、B(枝蔓状城市指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四周蔓延而成的城市体系;据第二段,应是“市区”即主城区) 15、D(据末段,应指美国的大落杉矶都市区和波士顿城市区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全球化城市”,是今后的演变趋势,不属于“后现代演变”) 16、C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了自己的强烈的孤独感。 17、参考答案:①作者对两只鸟长期的喜爱与关注;②对它们独立自强的精神一直充满崇敬。 标准答案:表面写仰望鸟不住旧巢,不辞辛劳另筑新巢;实则表达了对鸟这一行为的敬仰。敬仰之情尽管是在那天才突然萌生,但这一深重的感情好像贯穿了整个春天。 18、参考答案:①风华正茂奋发有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②不依赖不懒惰,不坐享父母的旧巢。③虔诚守着父母的遗址和祖宗的牌位。④和父辈的旧文化保持一定的距离。⑤有独立的思想,要创造自己的生活。⑥拒绝、痛斥和对峙人类的伤害 (责任编辑:admin) |